用於處理負載的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8:09:31 3
專利名稱:用於處理負載的工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處理負載的器具,具體地涉及用於操作和裝載託
盤(pallets)和貨運貨櫃的器具。
背景技術:
根據現有技術,多種工作機械尤其是前伸式叉車(reach truck ) 用來卸載和裝載帶有各種負載的貨運貨櫃,負載具體地包括裝配在 託盤、平臺或轉移平臺(transferplatform)上的各種單元,以及各種類型 的單層紙輥(single paper rolls )。在EP 0 410 082 Al中公開了前伸式 叉車的一個實例,其可伸縮操作的橫梁(boom)還配備有輔助接頭。 EP 0415 608 A2和US 4 822 237中鄉合出了其它的實例。在GB 1 552 533中公開了抓斗(grapples )或叉架(forks)的實例。
大型貨運貨櫃通常裝載成使得連接有器具和工具的工作機械 至少部分地插入貨運貨櫃中。器具可移動地聯接在工作機械上,並 且工具通常是叉架。工作機械利用前面的叉架插入貨運貨櫃中,將 負載在其位置上安放就位,之後工作機械後退出來。用於裝載貨運集 裝箱的器具和工作機械的尺寸設置成使得它們與貨運貨櫃相適應。 具體地,用於裝載貨櫃的器具的框架寬度,並且尤其是待定位的叉 架的寬度受到限制,使得它們以足夠的間隙與貨櫃配合,該間隙例 如允許,擺動和操縱錯誤或工作機械位置的變化。
此外,配備有叉架並用於操作和輸送貨櫃的工作機械是已知 的,這些工作機械的工具的尺寸並沒有針對使負載堆置進貨櫃成為 可能而設置。
發明概述本發明的目的在於以這種方式擴展現有技術的器具,且同時擴展 利用這些器具的工作機械的使用潛力,使得貨櫃的裝載和卸載,以 及對貨櫃本身的操作有可能使用相同的器具,其中,該器具具體為 可調節的叉架。所述特徵還提供器具的額外用途,尤其是如果器具配 備有可互換的工具,並改善操作,因為不必使用單獨的工作機械來操 作貨櫃本身,或者不必使用其他工具來更換工具,這樣就達到了成 本及時間上的節約。
根據本發明的器具的框架的總寬度受到限制,使得它可用來將安 放(即)在託盤上的負載裝入貨櫃。器具包括兩個以可調間距安放
的叉架,並且當操作轉移託盤(transfer pallets )時所採用的總寬度小 於框架的總寬度。叉架布置成互相靠近到這樣的程度,使得能夠至少 在託盤較長側面的一側操作標準化轉移託盤。另一方面,叉架之間的 距離可調節,使得叉架能夠運輸配備有叉槽(fork pockets )的標準化 貨櫃。為了操作貨櫃,叉架的總寬度大於框架自身的總寬度。本 發明的特點是支撐叉架的結構,例如各種託架(carriages),至少部 分地移動到框架的側邊緣更遠一點,其中框架的總寬度有效地被利 用。
框架與延伸的叉架或託架總寬度之間的所述差異可使得通過足 夠窄的器具將負載堆置進貨櫃內。另一方面,所述差異使叉架相對 於叉槽能夠充分地展開,以允許操作整個貨櫃。因此,叉架或託架 的轉移運動足以滿足多種用途。
US 4,960,357公開了基於現有技術的叉架,其具有兩個在提升託 架中可移動的叉架臂。提升託架包括水平的底梁,底梁的前表面配備 有導軌面(guide surface),位於叉架臂中的滾柱(rolls)沿該導軌面 轉動。叉架臂通過所述滾柱以及通過負載的作用淨皮按壓在導軌面上。 提升託架還包括水平的頂梁,頂梁的頂部表面配備有導軌面,位於叉 架臂中的滾柱沿該導軌面轉動。叉架和負載通過所述滾柱由導軌面支 撐。頂梁的背面也配備有導軌面,位於叉架臂中的滾柱可沿著該導軌面轉動。沿不同方向起作用的叉架的負載將滾柱按壓在導軌面上。如
也在WO 91/07345中公開的那樣,下部的滾柱以及通常還有最頂部的 滾柱安放在叉架臂的兩側。
在基於US 4,960,357或WO 91/07345的器具中,展開的叉架的最 大寬度總是小於支撐著叉架的提升託架的最大寬度,這限制了工具的 用途;因此,例如貨櫃的叉槽不能被利用。叉架臂無法展開得足夠 寬,因為否則軸承的滾柱將脫離其導軌面。另一方面,如果通過加寬 提升託架的框架來增加叉架臂的最大總寬度,則工具無法與貨櫃的 門開口配合。文件NL 9200588公開了用於操作託盤的器具,但是在 所述器具中,不能僅僅通過致動器(actuator)將叉架臂移動到非常窄 的位置和非常寬的位置。叉架臂還必須通過手動移動,這降低了工作 速度並且不安全。此外,器具中利用了滑動軸承(slide bearing)。
貨運貨櫃許用的總體尺寸被限定,例如,在IS0 668標準中, 對40英尺、30英尺、20英尺和10英尺貨櫃,長度限定為12192 mm (40,), 9125 mm (29, 11%,,), 6058 mm (19,10!/2")或2991 mm (9,%,,),寬 度限定為2438 mm (8')而高度限定為2438 mm (8,)(備選地為2591 mm (8'6")或小於2438 mm)。總重量的指導值分別為30480 kg, 25400 kg, 24000 kg和10160 kg 。
貨櫃最小的內部尺寸長度為11998 mm, 8931 mm, 5867 mm或 2802mm而寬度為2330 mm。貨櫃門開口的最小尺寸高度為 2134 mm或2261 mm而寬度為2286 mm。從裝載貨櫃的角度來看, 最重要的尺寸是門開口的寬度,最小為2286mm,以及內部的寬度, 最小為2330 mm。
為了操作,貨櫃通常配備有叉槽(叉式升降機槽),其在集裝 箱的長側面處成對地提供,位於貨櫃的底部。在一個實例中,叉槽 具有360 mm的寬度,其高度為115 mm,並且叉槽中心之間的距離為 2050 mm,其中中心之間的距離可有50 mm的變化。在另一個實例中, 叉槽具有14" (355.6 mm)的寬度,其高度為(114.3 mm),並且中心之間的距離為81" (2,057.4 mm)。貨櫃還可有兩對叉槽,其中最內 部的一對叉槽用於操作空貨櫃。在一個實例中,叉槽具有310 mm 的寬度,其高度為115mm,並且叉槽中心之間的距離為860mm。
該器具還可用於操作也是標準化的託盤。所謂的EUR託盤的外 部尺寸為1200x800x144 mm。在託盤較長的側面,用於叉式升降才幾叉 架的託盤開口具有為大約378x100mm的尺寸,中心之間的距離為大 約378mm,而在託盤較短的側面,尺寸為大約223x100 mm,中心之 間的if巨離為大約378 mm。
在本發明中,我們發現可通過使叉架臂部分地伸出對應的一個或 多個導軌面的外邊緣來消除現有技術的局限性,而不幹擾軸承的功 能。在所述極限位置,叉架臂和導軌面之間的表面壓力以及導軌面所 提供的支撐力仍然足以進行貨櫃的操作。當叉架臂由託架攜帶時, 相應的思路仍然奏效,該託架同步地沿著工具的^是升託架中的導軌面 移動並使叉架與提升託架聯接。轉移託架和提升託架之間配備有軸 承。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託架和導軌面之間配備有滑動軸 承,使得滑動軸承不延伸出轉移託架或叉架的外邊緣,在(例如)使 用軸承滾柱(bearing rolls)時情況就是如此。軸承被限制成比(例如) 託架或叉架的寬度要窄,其中軸承安放在結構之間。在本發明中,例 如滑動軸承沒有多餘地限定或限制工具的總寬度,或多餘地限制展開 的叉架或展開的託架的總寬度。通過本發明,叉架可(例如)為了操 作貨櫃而延伸得足夠寬。當導軌面延伸達到提升託架的邊緣時,軸 承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導軌面的寬度和提升託架的寬度。
在本發明中,可僅僅通過器具的致動器將叉架臂移動到對應於託 盤的寬度以及對應於貨運貨櫃叉槽的寬度,其中不必手動調節叉架 臂。
在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在叉架臂和轉移託架內邊緣的一 側,相對於叉架臂和託架還偏心地安放了由滑動板(sliding sheet)形成的滑動軸承。滑動軸承的長度和總表面積足以使表面壓力保持得足 夠低,以保證器具的承載能力並保證軸承的功能性。對於軸承受壓的 那部分(例如託架和導軌面之間)的表面壓力進行限定。在本發明所 顯示的實施例中,託架,即攜帶著工具的轉移託架與又架臂是可分離 的,以使得不必拆卸結構或從器具或提升託架上取下轉移託架即可取 下或更換叉架臂。
叉架臂和轉移託架的運動範圍超出提升託架是受到限制的,使得 叉架臂的擺動不影響其運轉。然而,叉架臂和轉移託架的寬度受到限 制,使得叉架的寬度可降低到適合於操作託盤。
本發明顯著的優勢在於器具的多種用途,其中器具適合於裝載以 及操作貨櫃。
附圖簡述
以下將參照附圖對發明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
圖1是提升託架的側視圖,
圖2是提升託架、轉移託架和叉架臂的側-視圖,
圖3是轉移託架的後視圖,
圖4是提升託架的後視圖,和
圖5是從提升託架的角度來看轉移託架不同位置的後視圖。 發明詳述
圖1在側視圖中顯示用於器具的提升託架。提升託架1由四個框 架部分2組成,框架部分由第一上水平橫梁3連接,橫梁3的頂部表 面配備有第一導軌面4,在本實例中,導軌面4基本上水平並朝向上 方,使得其形成水平表面。圖1顯示在提升託架1末端的框架部分2 和靠近提升託架1中部的框架部分2,此框架部分2還配備有凸耳9a, 致動器(圖中沒有顯示)聯接到該凸耳9a上,用於控制器具的前後傾 斜。致動器通常是還聯接到橫梁結構上的液壓缸,器具也通過接頭連接到該橫梁結構上。導軌面4的功能是支撐聯接到提升託架1上的結
構和由器具所操作的負載。在橫梁3的後表面上有基本上水平的第二 導軌面5,其在本實例中朝向後方,形成垂直表面。導軌面5的功能 是防止連接到提升託架1上的結構和負載向前傾倒並同時使它們保持 由導軌面4支撐。除了正交的位置之外,導軌面4和導軌面5還可安 放在相互傾斜的位置上。框架部分2還連接有較低的第二水平橫梁6, 其前表面配備有垂直的第三導軌面7。導軌面7的功能是將由負載的 重量加載的可移動結構支撐到提升託架1上。如果需要,框架部分2 還可由加強提升託架1及其接頭或具有其它功能的其它結構連接。例 如,提升託架1具有第三水平橫梁8,在其前面連結有橫梁3,並且 它配備有形成接頭中的一些接頭的三個凸耳9b,器具通過這些接頭可 移動地聯接到工作機械的橫梁結構上。最外側框架部分2的內表面也 配備有凸耳10,用於控制叉架臂11之間距離的致動器20連接到此凸 耳10上。
圖2顯示提升託架1和支撐著叉架臂11的轉移託架12。轉移託 架12安裝在框架部分2的前側,而臂11又懸掛在轉移託架12的前 側。器具包括用於兩個叉架臂11的總共兩個轉移託架12。臂11按同 樣已知的方式設置成L形,且負載攜帶在水平齒即臂12上。臂ll還 在貨櫃的叉槽內配合得足夠深,以使臂11的垂直部分將靠近集裝 箱的側壁。
圖2的放大部分更詳細地顯示器具的軸承,尤其是滑動軸承的功 能。轉移託架12的框架17是垂直梁,在提升託架1的一側,該垂直 梁的頂端配備有第一軸承箱15,笫一滑動軸承13附連在軸承箱15的 下表面上。滑動軸7fc 13安i丈在軸承箱15中的凹座(recess)內。滑動 軸承13貼靠導軌面4安放。在提升託架1的一側,框架17的頂端還 配備有第二軸承箱16,第二滑動軸承14附連在軸承箱16的前表面上。 滑動軸承14安放在軸承箱16中的凹座內。滑動軸承14貼靠導軌面5 安放。軸承箱16通過安放在橫梁3下面的臂18附連在框架17上。框架部分2的形狀設置成使得臂18和軸承箱16可穿過框架部分2並 沿著導軌面4和5的整個長度移動。橫梁3的前表面朝向框架17,如 果需要,朝向臂18的下表面還可配有滑動軸承19,但這些點的載荷 顯著地小於滑動軸承13和14的載荷,並且它們通常具有小的間隙。
第三滑動軸承26貼靠導軌面7安;^丈在框架17的底部,以沿著導 軌面7滑動。滑動軸承26可通過支撐件或形成框架17的一部分的單 獨的箱體(housing)附連到框架17上。滑動軸承26是水平的,並且 在本實例中朝向前方,形成垂直的表面。該取向還可稍微傾斜。
從器具的功能來看,其它結構也可連結到框架17上。各轉移託 架12均配備有凸耳19,用於移動轉移託架12的致動器20聯接到此 凸耳19上。致動器20還聯接到提升託架1上。止動爪(arresting claw) 21也附連在框架17上,在止動橫梁(retaining boom ) 22的後面形成 巻曲。止動爪21的功能是防止框架17,並同時防止轉移託架12、臂 11和滑動軸承26 (例如)由於擺動而遠離橫梁6並同時遠離提升託 架l。水平的止動橫梁22在框架部分2的前側固定到橫梁6上面。止 動爪21在框架部分2之間移動。在臂11的頂端配備有安放在框架17 頂部的吊爪(suspension claw) 23,以防止臂11從框架17上脫離。 在臂11的底部還配備有鎖緊裝置24,臂11通過該鎖緊裝置鎖定到位 於框架17底部的對應裝置25上,以防止止動爪23和臂11的上升以 及臂11從框架17上脫離。由於臂11與轉移託架12的可分離性,可 以更換另一個叉架臂或完全不同的工具,例如在轉移託架12中用於 操作負載的抓斗。
轉移託架12還可以按照另'一種方式與臂11相互聯接,例如用螺 栓。此外,轉移託架12與臂可構成整體的(例如)焊接結構,其中 為了更換在提升託架1或叉架中可移動的臂11,轉移託架12與臂一 起進行更換。從操作貨櫃的角度來看,應用叉架的實施例是最優選 的,但是所顯示的提升託架1與轉移託架12還可與用於操作負載的 其它裝置、工具和結構一起使用。甚至在這種情況下,利用所顯示的轉移託架12可獲得超出轉移託架1和導軌面寬度的大移動範圍。轉
移託架12和與其相關聯的結構還可構成統一的或整體的結構單元。
圖3在後視圖中顯示沒有臂11的轉移託架12。提升託架1在圖 3中用虛線示出輪廓。臂11在圖中只顯示水平部分。圖2中所示的轉 移託架12是從器具和提升託架1的後面來看的左側的轉移託架12。 圖3按相應的方式顯示右側的轉移託架12,但是轉移託架12互為鏡 像,尤其是從滑動軸承13、 14和26的角度來看。
從圖3中可以看出,當滑動表面4從提升託架1的一邊延伸到相 對的一邊時,尤其是滑動軸承13將貼靠其安放的導軌面4 (圖1 )利 用到最大程度。相同的原理也適用於滑動軸承14。滑動軸承13甚至 還允許稍微延伸出橫梁3的邊緣,只要其餘部分的表面壓力足夠低。 表面壓力由負載造成並取決於滑動軸承的表面積。材料和滑動板同樣 是已知的,可普遍獲得的,並且被選擇用於本發明的應用。
從圖3中可以看出,滑動軸承13以及滑動軸承14相對於轉移託 架12的中心線A偏心地安放,中心線A在這種情況下還與臂11 (圖 2)的中心線會合。因此,沿橫向可以使轉移託架12和臂11比提升 託架1 (在圖3中向右)移動得更遠,其中臂11和/或轉移託架12將 確定器具的總寬度X2a,該總寬度X2a大於提升託架1的最大總寬度 XI,因此尤其相當於導軌面4的長度,並且在本實施例中也相當於導 軌面5和7的長度。帶有其滑動軸承的框架17的上部比框架17的其 餘部分要寬,但是框架17其餘部分的外邊緣也將延伸出提升託架1, 當叉架處於位置B (圖5)時形成最大總寬度X2b。在這種情況下, 最大總寬度XI也小於總寬度X2b。滑動軸承26也按相應的方式偏心 地安放,其中滑動軸承13、 14和26更靠近轉移託架12的內邊緣安 放,也就是移動到更靠近第二轉移託架12和提升託架1的中心部分。 因此,轉移託架12中滑動軸承13未延伸到的那部分可由此從導軌面 4上移動得更遠。然而,^v前面來看,臂11和轉移託架12的中心線 A一t故置於提升託架1上面,在叉架的極端位置B也是如此。轉移託架12通過固定在框架17底部並安放在橫梁6 (圖2 )下 方的止動裝置29來保證足夠的支撐以防止不必要的擺動。止動爪21 也偏心地固定到框架17上,使得它被安放在最外側的框架部分2的 內部。在轉移託架12的極端位置B,止動爪21靠近框架部分2安放, 並且如果移動轉移託架12的致動器21折斷,止動爪21還可用作止 動器。
在圖3的實例中,在橫向臂11也比提升託架1延伸得更寬,其 中展開的叉架(尤其是其臂11 )的最大總寬度X3大於總寬度XI。例 如,從操作貨櫃及其叉槽的角度來看,總寬度X3是相當大的。而 從貨櫃狹窄的門開口的角度來看,總寬度X1本身又是必需的,使 得負載可被帶入貨櫃內。而從操作待裝載的單個負載的角度來看, 收窄的叉架(圖5)的總寬度X4同樣也是必需的。器具的尺寸設置 成使得貨櫃的操作以及用負載裝載貨櫃均可以利用相同的器具。
圖4在後視圖中顯示提升託架1。框架部分2也配備有用於致動 器20的凸耳10。致動器(圖5 ) 20的功能是移動轉移託架12,並且 它連接到轉移託架12的凸耳19上。致動器20通常為聯接到工作衝幾 械的控制迴路上的液壓缸,控制迴路還用於控制附連到凸耳9a上的致 動器(圖中未顯示)。通過致動器而產生傾斜的這種橫梁結構也可以 連結到凸耳9a上,其中致動器不直接聯接到凸耳9a上。因此,以上 結構聯接到凸耳9a上。有三個凸耳9b用於將器具即提升託架1聯接 到工作機械的橫梁上。凸耳9b形成三個聯接點,其中結構變得足夠 堅固。如圖5所示,致動器20在水平方向上互相重疊安放並在最外 側的框架部分2之間受到保護。致動器20穿過兩個中間的框架部分2。
圖5還顯示兩個轉移託架12及同時臂11不同的極端位置。在轉 移託架12的寬極端位置B,臂11的總寬度為X3。總寬度X4中的轉 移託架12的窄位置C通過用虛線畫出轉移託架12的輪廓來表示。致 動器20將轉移託架12並同時將臂11移動到總寬度X3和X4之間所 需的位置。臂11或轉移託架12的總寬度X2a, X2b和X3與提升託架1的總寬度X1之間的比例應首先在軸承13處進行檢查,但是也應在 軸承14和/或軸承26處進行檢查,因為在這些點上提升託架1和轉移 託架12相互支撐。
就尺寸而言,提升託架1的總寬度XI為大約2150mm到 2050 mm,優選地為2100 mm;處於寬位置B的叉架臂11的中心Z 之間的距離為大約1950mm到2050 mm,優選地為2000 mm,而在窄 位置為大約460mm到560 mm,優選地為510 mm。值得一提的是轉 移託架12相對於提升託架1延伸出更遠為大約49mm到69 mm,優 選地為59 mm。按照相應的方式,臂11相對於提升託架1延伸出更 遠為大約64mm到84 mm,優選地為74 mm。臂11的寬度優選地為 250 mm,而轉移託架底部的寬度為大約220 mm。
本發明並不僅僅局限於以上所討論或顯示的實例,而是可根據所 附的權利要求而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操作負載的器具,包括-具有總寬度的提升託架,-基本上水平並且跨越所述提升託架整個寬度延伸的第一導軌面,-聯接到所述提升託架上的兩個叉架臂,其在所述提升託架中可移動,由所述第一導軌面支撐,-聯接到所述提升託架上的兩個致動器,所述叉架臂通過所述致動器可移動到至少一個用於操作託盤的窄位置,在此處所述叉架臂的總寬度小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並且所述叉架臂通過所述致動器可移動到至少一個用於操作貨運貨櫃的寬位置,在此處所述叉架臂的總寬度大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以及-用於移動所述叉架臂的兩個軸承,其中各軸承位於各叉架臂與所述第一導軌面之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小於待裝載的標準貨運貨櫃的門 開口 ,-處於所述窄位置處的所述叉架臂的總寬度對應於標準託盤, 以及-處於所述寬位置處的所述叉架臂的總寬度對應於標準貨運 貨櫃的叉槽。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升託架1 的總寬度為大約215Qmm到2050 mm,優選地為2100 mm;在所述 寬位置處的所述叉架臂的中心線(A)之間的距離為大約1950mm到 2050 mm,優選地為2000 mm,而在所述窄位置處為大約460mm到 560 mm,優選地為510mm。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 器具還包括兩個轉移託架,各叉架臂通過所述轉移託架聯接到所述提 升託架,其中各軸承均安放在各提升託架與所述第一導軌面之間,並 且其中所述轉移託架在所述寬位置處具有的總寬度大於所述提升託 架的總寬度。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轉移託架的總 寬度為大約205mm到235 mm,優選地為220 mm,所述轉移託架在 所述叉架的所述寬位置處超出所述導軌面的延伸部分為大約54mm到 64 mm,優選地為59 mm。
6. 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為相 對於所述轉移託架和/或所述叉架臂非對稱地安放的滑動板。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 軸承為相對於所述叉架臂非對稱地安放的滑動板。
8. 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 叉架臂在所述寬位置處的總寬度大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而所述 叉架臂的所述中心線之間的所述距離小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
9. 根據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 致動器包括液壓缸。
10. 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 提升託架包括附連在所述提升託架上的三個凸耳,所述提升託架通過 所述凸耳懸掛到工作機械的橫梁上,使得所述提升託架可相對於水平 的旋轉軸線轉動。
11. 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 述提升託架還包括基本上水平的第二導軌面,所述叉架臂^皮按壓在所 述笫二導軌面上,以及所述第二導軌面與所述叉架臂之間的第二軸承。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笫二軸承為 相對於所述叉架臂非對稱地安^:的滑動板。
13. 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 述器具還包括基本上水平的第三導軌面,所述叉架臂被按壓在所述第 三導軌面上,以及所述第三導軌面與所述叉架臂之間的第三軸承。
14. 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軸承為 相對於所述叉架臂非對稱地安放的滑動板。
15. 根據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各 叉架臂還包括在所述提升託架上可移動的止動爪,以防止所述叉架臂 從所述提升託架脫離。
16.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工作機械為 前伸式叉車。
17. 根據權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 述貨櫃為標準貨運貨櫃,優選地為根據ISO標準的貨運貨櫃。
18. —種用於操作負栽的器具,包括 -具有總寬度的提升託架,-基本上水平並且跨越所述提升託架整個寬度延伸的笫一導 軌面,-聯接到所述提升託架上並且在所述提升託架中可以移動的兩個轉移託架,其由所述第一導軌面支撐,-聯接到所述提升託架上的兩個致動器,叉架臂通過所述致動器可移動到至少一個用於操作託盤的窄位置,在此處所述轉移託架的總寬度小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並且所述叉架臂通過所述致動器可移動到至少一個用於操作貨運貨櫃的寬位置,在此處所述轉移託架的總寬度大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以及-用於移動所述轉移託架的兩個軸承,其中各軸承位於各轉移 託架與所述第一導軌面之間。
19. 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小於待裝載的標準貨運貨櫃的門開口 ,-處於所述窄位置處的所述轉移託架的總寬度對應於標準託 盤,以及-處於所述寬位置處的所述轉移託架的總寬度對應於標準貨 運貨櫃的叉槽。
20. 根據權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升託 架1的總寬度為大約2150mm到2050 mm,優選地為2100 mm;在 所述寬位置處的所述叉架臂的所述中心線之間的所述距離為大約 1950mm到2050 mm,優選地為2000 mm,而在所述窄位置處為大約 460mm到560 mm,優選地為510 mm。
21. 根據權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 述軸承為相對於所述轉移託架非對稱地安放的滑動板。
22. 根據權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 述轉移託架在所述寬位置處的總寬度大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而 所述轉移託架的所述中心線之間的所述距離小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 寬度。
23. 根據權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 述提升託架還包括基本上水平的第二導軌面,所述轉移託架祐:按壓在 所述第二導軌面上,以及所述第二導軌面與各轉移託架之間的第二軸承。
24. 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軸承為相對於所述轉移託架非對稱地安放的滑動板。
25. 根據權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器具還包括基本上水平的第三導軌面,所述轉移託架被按壓在所述 第三導軌面上,以及所述第三導軌面與各轉移託架之間的第三軸承。
26. 根據權利要求25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軸承為相對於所述轉移託架非對稱地安^1的滑動板。
27. 根據權利要求18至26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各轉移託架包括固定和鎖緊裝置,諸如叉架臂的可更換的工具可聯接到 所述固定和鎖緊裝置上。
28. —種用於操作負載的器具,包括 -具有總寬度的提升託架,-基本上水平並且跨越所述提升託架整個寬度延伸的第一導 軌面,-聯接到所述提升託架上並且在所述提升託架中可移動的兩個轉移託架,其由所述第一導軌面支撐,-聯接到所述提升託架上的兩個致動器,叉架臂通過所述致動器可移動到至少一個窄位置,在此處所述轉移託架的總寬度小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並且所述叉架臂通過所述致動器可移動到至少一個寬位置,在此處所述轉移託架的總寬度大於所述提升託架的總寬度,以及-用於移動所述轉移託架的兩個軸承,其中各軸承為固定到所 述轉移託架上並安放在所述轉移託架與所述第一導軌面之間 的滑動板,並且其中所述滑動板相對於所述轉移託架偏心地安 ;故,並朝向所述提升託架的中部轉移。
29. 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升託架還 包括基本上水平的第三導軌面,所述轉移託架被按壓在所述第三導軌 面上,以及所述第三導軌面與各轉移託架之間的軸承,其中所述軸承 為固定到所述轉移託架上,並相對於所述轉移託架偏心地安^:的滑動 板,並且所述滑動板朝向所述提升託架的中部轉移。
30. 根據權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提升託 架還包括基本上水平的第二導軌面,所述轉移託架被按壓在所述第二 導軌面上,以及所述第二導軌面與各轉移託架之間的軸承,其中所述 軸承為相對於所述轉移託架偏心地安放並朝向所述提升託架的所述 中部轉移的滑動板。
31. 根據權利要求28至30中任一項所述的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窄位置用於操作託盤,而所述寬位置用於操作貨運貨櫃。
全文摘要
一種用於操作和裝載貨櫃的器具,包括具有小於待裝載的貨櫃門開口的總寬度的提升託架;跨越提升託架整個寬度延伸的導軌面;可移動並由導軌面支撐的兩個叉架臂,其中叉架臂具有用於操作負載的窄位置,在此處叉架臂的總寬度小於提升託架的總寬度;以及用於移動叉架臂的兩個軸承,其中各軸承位於各叉架臂與導軌面之間。叉架臂還具有用於操作貨櫃和用於貨櫃叉槽的寬位置,在此處臂的總寬度大於提升託架的總寬度。在另一個實例中提供了聯接到提升託架上的兩個轉移託架,它們可移動並由導軌面支撐。
文檔編號B66FGK101316784SQ200680044531
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日
發明者K·克羅格, O·薩沃萊南, V·米基南 申請人:梅克裡弗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