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運動飛盤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8:54:36 1
專利名稱:改良式運動飛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於一種飛盤結構,尤指一種改良式運動飛盤,是將結合飛盤的牽引結構做改良,以令使用者能順利牽引飛盤進行圓周飛行的新穎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忙碌的生活使人們的壓力無法釋放,為舒解各方壓力,通常會利用周末假日進行戶外運動、踏青、登山等方式來放鬆心情與舒解壓力,最常見的老少皆宜的活動為丟飛盤,即雙人輪流拋接的遊戲方式,近來更有在飛盤結構上稍加改良,使其在拋接的飛行過程中產生發光或炫彩效果,然而此做法還是無法改變雙人拋接的遊戲模式,在玩法上過於單調、無趣,久而久之自然失去新鮮感,甚至失去把玩的動力,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弊端,並能設計出更多功能、多樣化玩法的飛盤結構,為各相關業者今後努力與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如已公告的中國臺灣專利M275000號,即揭露了一種運動飛盤,其包括一由多數杆體相互對接構成的框架;一包覆於框架上的外覆層,其表面具有多數穿孔,於外覆層中央穿孔的兩面分別設置有一綁線部;二端分別連接綁線部的第一提線與第二提線,且第一、二提線另端結合有滾珠;以及一具中空部可供第二提線穿設的控制棒。該案主要針對早期飛盤僅能提供使用者做投擲、接準的玩法,久了必然覺得單調,以及飛盤在飛行時不符空氣力學而有較大風阻等缺失而進行改良,此一改良不僅一改傳統飛盤的結構型態,更提供了單人使用的多種玩法,而具備新穎進步性,並且為一般大眾所廣為喜愛;然而在長期使用下卻經常發現,該飛盤中央的綁線部因為軟性,且呈固定型式,故當飛盤拋行時,無法令兩第一提線保持固定距離,故容易因飛盤的甩動、旋轉、風力等因素使其纏繞在一起,進而影響其飛行狀態;再者,布設於外覆層表面上多數穿孔,雖較早期實體盤面具有較低的風阻,而具有較配合空氣流動的效用,然而,這樣卻不利於其飛行距離,容易有下降速度過快的缺失,且距離較短。
有鑑於此,本案創作人乃憑藉其多年從事飛盤設計、製造的知識與經驗,並運用所學理論經不斷試驗創作,終有此一更實用的本實用新型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式運動飛盤,藉以改善習用飛盤的種種缺失,並提升該飛盤的實用價值。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改良式運動飛盤,其重點在於,包括一盤面體,是一具韌性的布質製成,其中央設有第一鏤空,且周圍三等分設有第二鏤空,又盤面體及第一鏤空邊緣分別設有車縫線縫製的包覆邊;一撐杆,為具撓性的杆體,該單一桿體為圓形並穿設於盤面體的外緣包覆邊;三個活動片,分別由第二鏤空的對半穿設的線體固設於第二鏤空處;一中心軸杆,設於第一鏤空處,其兩端分別設有用以區隔出一活動段的擋塊,並於該活動段上設有一環套,該擋塊與該貫設第二鏤空的線體末端分叉的分線相聯結固定;一上下綁線,分別聯結固定於該環套;及一控制杆,一端與上下綁線匯集後的線段相綁紮固定。
為此,將現有的飛盤結構的盤面體設計有均勻分布的複數個第二鏤空,且內均設有一活動片,以此結構,因應拋行時的氣流變化做擺動,而獲致運行時降低風阻、避免劇降及平穩運行等效益;其次,於盤面體中央的第一鏤空設一中心軸杆,並於兩端設無定位自由旋轉的環套以聯結上下綁線,再匯集成線段而綁紮於控制杆一端,如此而能避免拋行、回收的整個過程中上下綁線纏繞情形,實為一創新的結構並具備多項優越功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改良式運動飛盤的整體結構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改良式運動飛盤的整體結構外觀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改良式運動飛盤的實施使用狀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改良式運動飛盤的活動片擺動示意圖。
圖號說明10盤面體101 第一鏤空102 第二鏤空 103 包覆邊20撐杆 30活動片31線體 40中心軸杆41擋塊 42活動段43環套 44分線50上下綁線 60控制杆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使貴審查員清楚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以及整體運作方式,茲配合圖式說明如下請配合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式運動飛盤,包括一盤面體10,是一具韌性的布質製成,其中央形成第一鏤空101,且周圍三等分設有第二鏤空102,另外,盤面體10表面近內、外圈邊緣以車縫線縫製有包覆邊103;一撐杆20,是由具撓性的杆體製成,其可採用單一桿體圈繞成圓形或由兩個以上杆體套接組成,該撐杆20穿設於盤面體10的外緣包覆邊103;三個活動片30,為分別固設於第二鏤空102處,且由每一第二鏤空102的對半穿設有一線體31,每一線體31均穿設相應活動片30的三分之一處,令活動片30能於第二鏤空102內擺動而無法翻轉;中心軸杆40,設於第一鏤空101處,其兩端分別設有擋塊41以區隔有一活動段42,開於該活動段42上設有一環套43,該擋塊41則由前述貫設第二鏤空102的線體31末端分叉有分線44以聯結固定;上下綁線50,分別聯結固定於上述環套43;控制杆60,是一端與上下綁線50匯集後的線段綁紮固定,該控制杆60呈中空,且能提供上下綁線50的穿設收置;藉上述單元以構成本實用新型改良式運動飛盤,如圖2所示。
依據上述的飛盤結構,在使用上,如圖3所示,使用者以手持控制杆60來甩動,由於受限於上下綁線50的長度,故不會有無定向亂飛情形,而完全被使用者所控制,進而達到拋接、轉動等不同玩法,同時,如圖4所示,該活動片30在初始拋出、中途飛行至收回的過程中會有不同擺動變化,而令其飛行時具有減低風阻、避免劇降、平穩運行等功效。
由於本實用新型的飛盤特於其盤面體上設有複數個活動片,因此在其飛行時可針對氣流變化做擺動,除能符合流體力學外,更能具有減低風阻、避免劇降及平穩飛行等效益;又於中心軸杆採取兩端區隔有活動段,且復設有環套的無定向自由旋轉設計,將使其與聯結控制杆間的上下綁線能避免因盤面體的旋轉造成纏繞的情形,相當優異且合於實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改良式運動飛盤可有效改善既有飛盤的缺失,並具有前述突破性的功效達成,相信均已符合專利申請要件,於是依法具文提出申請。
然而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實無法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故舉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為的簡單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式運動飛盤,其特徵在於,包括一盤面體,是一具韌性的布質製成,其中央設有第一鏤空,且周圍三等分設有第二鏤空,又盤面體及第一鏤空邊緣分別設有車縫線縫製的包覆邊;一撐杆,為具撓性的杆體,該單一桿體為圓形並穿設於盤面體的外緣包覆邊;三個活動片,分別由第二鏤空的對半穿設的線體固設於第二鏤空處;一中心軸杆,設於第一鏤空處,其兩端分別設有用以區隔出一活動段的擋塊,並於該活動段上設有一環套,該擋塊與該貫設第二鏤空的線體末端分叉的分線相聯結固定;一上下綁線,分別聯結固定於該環套;及一控制杆,一端與上下綁線匯集後的線段相綁紮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運動飛盤,其特徵在於,撐杆由兩個以上杆體套接組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運動飛盤,其特徵在於,每一線體均穿設相應活動片的三分之一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運動飛盤,其特徵在於,控制杆為中空型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良式運動飛盤,主要是將既有的飛盤結構的盤面體設計有均布的複數個第二鏤空,且內均設有一活動片,以此結構,因應拋行時的氣流變化做擺動,而獲致運行時降低風阻、避免劇降及平穩運行等效益;其次,於盤面體中央的第一鏤空設一中心軸杆,並於兩端設無定位自由旋轉的環套以聯結上下綁線,再匯集成線段而綁紮於控制杆一端,如此而能避免拋行、回收的整個過程中上下綁線纏繞情形,實為一創新的結構並具備多項優越功能,進而提升飛盤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A63B67/00GK2877793SQ20062000160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0日
發明者吳寶璋, 林宗憲, 林炳超 申請人:吳寶璋, 林宗憲, 林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