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腳競速器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0:32:26 1
專利名稱:一種高腳競速器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運動器材,特別是高腳競速器具。
技術背景'目前,人們製造和使用的傳統的高腳競速器具(竹馬)都是採用在竹竿上用棕繩和竹 片製成蹬踏窩或純棕繩編制的蹬踏窩等,目前國內高腳競速比賽不對比賽器材的蹬踏窩處做 法、大小、形狀、角度、做統一要求,導致比賽器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且以上兩種編制 方法都都不是很先進,前者用純棕繩編制在蹬踏中腳窩合符速度型但是腳窩不結實,蹬踏時 非常危險,後者則用竹片與繩子的結合,相比前者是有一定的改進,但是還的沒有把繩子和 竹片和竹枝相結合,還是容易變形。目前比賽用的竹馬具有比賽的竹馬長短不一,大多數 以蹬踏窩點以下的第一個竹節做為馬腳,很難使馬腳達到理想的高度40釐米,影響歩幅。 馬腳窩過寬,腳踏在裡面左右活動範圍過大,發力點不穩定。馬腳窩過長蹬踏時整個腳都放 在裡面,不能充分利用前腳掌著地發力的原理。蹬踏窩與竹竿之間的夾角大小,腳踏在上面 成墊腳尖的姿勢,腳踝過於繃直,影響踝關節的屈伸範圍,影響歩幅。編製做工不細,沒有 充分利用材料把材料之間結合固定,純棕繩編制和窩底插兩根竹片都有一個相同的缺點,因 為沒有把棕繩、竹片、蹬踏、竹枝、結合,蹬踏容易變形,增加危險。 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好用的高腳競速器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包括主杆、腳踏架和斜拉索,其特徵在於主杆上連接有斜拉索和腳踏架、腳踏架內設有橫踏架。本發明高腳競速器具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的主杆上端與斜拉索的夾角為10度-20度。夾角最佳角度為15度。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的主杆接觸地的底端為實心狀,外部扎 有加強圈。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的主杆和腳踏架之間設有支撐架,支撐架與主杆上端的夾角為20度-40度。夾角最佳角度為30度。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的主杆上端與腳踏架的夾角為60度-90 度,最佳角度為70度。主杆和腳踏架之間設有加固橫拉索。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的腳踏架內設的橫踏架寬度為8釐米-15釐米。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另一種優選方式,所述的主杆的材質為竹竿;斜拉索和橫拉索 為棕繩;腳踏架和內設的橫踏架為竹片製成。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是一種結實耐用、使用方便、能起到保護運動員安全和提高運 動成績的比賽器具。
附圖1為高腳競速器具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高腳競速器具正面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高腳競速器具俯視面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l-為主杆;2-為支撐架;3-為腳踏架;4-為橫拉索;5-為斜拉索;6-為橫踏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包括主杆、腳踏架和斜拉索,主杆l的材質為竹 竿;斜拉索5和橫拉索4為棕繩;腳踏架3和內設的橫踏架6為竹片製成。在主杆l上連接有斜拉索5和腳踏架3、腳踏架3內設有橫踏架6。主杆1上端與斜拉索5的夾角為15度,角度過小會使腳窩兩邊的斜拉索過密,影響腳窩前腳掌的寬度,在蹬踏時會磨腳尖;角度太 大,會使腳窩前腳掌兩邊空隔太大,蹬踏時腳容易從蹬踏架前半部分伸出來,增加危險。 主杆1接觸地的底端空心處用竹筒充填為實心狀,外部扎有鐵製的加強圈。主杆l上端與腳 踏架3的夾角為70度,角度太小,蹬踏會使人體過度前傾,增加踝關節的受力程度,同時 成了蹦腳尖的姿勢影響腳踝的充分伸展,影響步幅;角度太大,腳踏架太平,蹬踏會使人體 微微後仰,跑步中不能運用前腳掌發力的原理,蹬踏發不上力,更加嚴重的是會在蹬踏過程 中會使腳跳落出來,增加危險;最佳角度70度,人體蹬踏微微前傾各關節充分伸展,前腳 掌會充分發力,便於蹬踏時短時間加速。主杆1和腳踏架3之間設有加固橫拉索4。腳踏架 3內設的橫踏架6寬度為10釐米,太寬腳的左右活動範圍太大,不利於發力;太小磨腳;腳踏架後跟處的寬度在10CM為最佳,人體腳的大小不一寬度可以調節,腳踏架後跟用 拉索或支架把兩根腳踏架固定,使腳踏架定型,與腳踏架固定,可以在蹬踏時起後蹬發力的 作用。最後把腳踏架後端用橫拉索固定起來,固定在主杆上或腳踏架上,保證腳踏架和腳踏 架後跟的支架更加固定,如果不用橫拉索固定會使在蹬踏架在蹬踏過程中變型。實施例2: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包括主杆、腳踏架和斜拉索,主杆l的材質為竹 竿;斜拉索5和橫拉索4為棕繩;腳踏架3和內設的橫踏架6為竹片製成。在主杆l上連接 有斜拉索5和腳踏架3、腳踏架3內設有橫踏架6。主杆1上端與斜拉索5的夾角為15,角 度過小會使腳窩兩邊的斜拉索過密,影響腳窩前腳掌的寬度,在蹬踏時會磨腳尖;角度太大, 會使腳窩前腳掌兩邊空隔太大,蹬踏時腳容易從蹬踏架前半部分伸出來,增加危險。主杆 1接觸地的底端空心處用竹筒充填為實心狀,外部扎有鐵製的加強圈。主杆1和腳踏架3之間設有支撐架2,支撐架2與主杆1上端的夾角為30度。主杆1上端與腳踏架3的夾角為 70度,角度太小,蹬踏會使人體過度前傾,增加踝關節的受力程度,同時成了蹦腳尖的姿勢影響腳踝的充分伸展,影響步幅;角度太大,腳踏架太平,蹬踏會使人體微微後仰,跑步 中不能運用前腳掌發力的原理,蹬踏發不上力,更加嚴重的是會在蹬踏過程中會使腳跳落出 來,增加危險;最佳角度70度,人體蹬踏微微前傾各關節充分伸展,前腳掌會充分發力, 便於蹬踏時短時間加速。主杆1和腳踏架3之間設有加固橫拉索4。腳踏架3內設的橫踏架 6寬度為10釐米,太寬腳的左右活動範圍太大,不利於發力;太小磨腳;腳踏架後跟 處的寬度在10CM為最佳,人體腳的大小不一寬度可以調節,腳踏架後跟用拉索或支架把兩 根腳踏架固定,使腳踏架定型,與腳踏架固定,可以在蹬踏時起後蹬發力的作用。最後把腳 踏架後端用橫拉索固定起來,固定在主杆上或腳踏架上,保證腳踏架和腳踏架後跟的支架更 加固定,如果不用橫拉索固定會使在蹬踏架在蹬踏過程中變型。實施例3: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包括主杆、腳踏架和斜拉索,主杆l金屬材料 製成;斜拉索5和橫拉索4為尼龍繩;腳踏架3和內設的橫踏架6為金屬材料製成。在主杆 1上連接有斜拉索5和腳踏架3、腳踏架3內設有橫踏架6。主杆1上端與斜拉索5的夾角 為15度。主杆1接觸地的底端空心處用竹筒充填為實心狀,外部扎有鐵製的加強圈。主杆 l上端與腳踏架3的夾角為70度,主杆1和腳踏架3之間設有加固橫拉索4。腳踏架3內設 的橫踏架6寬度為IO釐米。實施例4: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包括主杆、腳踏架和斜拉索,主杆l塑料材料制 成;斜拉索5和橫拉索4為尼龍繩;腳踏架3和內設的橫踏架6為金屬材料製成。在主杆l 上連接有斜拉索5和腳踏架3、腳踏架3內設有橫踏架6。主杆1上端與斜拉索5的夾角為 15度。主杆1接觸地的底端空心處用竹筒充填為實心狀,外部扎有鐵製的加強圈。主杆l 上端與腳踏架3的夾角為70度,主杆1和腳踏架3之間設有加固橫拉索4。腳踏架3內設 的橫踏架6寬度為IO釐米。
權利要求
1. 一種高腳競速器具,包括主杆、腳踏架和斜拉索,其特徵在於主杆(1)上連接有斜拉索(5)和腳踏架(3)、腳踏架(3)內設有橫踏架(6)。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腳競速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杆(1)上端與斜 拉索(5)的夾角為10度-20度。
3、 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腳競速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杆(l)上端與斜 拉索(5)的夾角最佳角度為15度。
4、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腳競速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杆(1)接觸地的 底端為實心狀,外部扎有加強圈。
5、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腳競速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杆(1)和腳踏架 (3)之間設有支撐架(2),支撐架(2)與主杆(1)上端的夾角為20度-40度。
6、 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腳競速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杆(1)上端與支 撐架(2)的夾角最佳角度為30度。
7、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腳競速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杆(1)上端與 腳踏架(3)的夾角為60度^0度,主杆(1)和腳踏架(3)之間設有加固橫拉 索(4)。
8、 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腳競速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杆(1)上端與 腳踏架(3)夾角的最佳角度為70度。
9、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腳競速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腳踏架(3)內設 的橫踏架(6)寬度為8釐米-15釐米。
10、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腳競速器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杆(1)的材質 為竹竿;斜拉索(5)和橫拉索(4)為棕繩;腳踏架(3)和內設的橫踏架(6) 為竹片製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運動器材,特別是高腳競速器具。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好用的高腳競速器具。包括主杆、腳踏架和斜拉索,其特徵在於主杆(1)上連接有斜拉索(5)和腳踏架(3)、腳踏架(3)內設有橫踏架(6)。在主杆(1)上端與斜拉索(5)的夾角為15度。主杆(1)和腳踏架(3)之間設有支撐架(2),支撐架(2)與主杆(1)上端的夾角為30度。主杆(1)上端與腳踏架(3)的夾角為70度,主杆(1)和腳踏架(3)之間設有加固橫拉索(4)。本發明一種高腳競速器具是一種結實耐用、使用方便、能起到保護運動員安全和提高運動成績的比賽器具。
文檔編號A63B25/00GK101249303SQ20071016893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4日
發明者唐登發, 朱任威 申請人:唐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