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雙位擠幹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8:19:26 2
專利名稱:立式雙位擠幹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續板材生產線上使用的擠幹機,尤其是在板材淬水後的立式擠幹機。
背景技術:
在板材連續生產線中,根據生產線的連續生產工藝,需要對板材表面進行在有液體環境下的槽體內進行表面處理或水冷卻後的工藝條件下需要對板材表面進行擠幹處理, 現有技術中的擠幹機如圖3所示,多為臥式擠幹機,由支架13、拐架14、擠幹輥15,連杆架 16,軸承17,氣缸架18、氣缸法蘭1、鉸鏈軸20構成。臥式擠幹機的軸承座密封固定,而且固定輥的輥子外表面與板帶相切,換輥時需要停機操作,而且需要從輥子一側的軸承座處抽出工作輥,不僅換輥時間較長,而且容易劃傷輥子,並且1臥式擠幹機的擠幹效果較差,板帶表面的液體不能有效清除,影響了板材的後續處理以及板材的表面質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擠幹機擠幹效果差,換輥不方便,換輥難度大,容易擦傷輥子,本發明採用雙位立式擠幹機,兩對擠幹輥,換輥時可以一對輥子應用,一對換輥,可以不停機更換,解決了臥式擠幹機擠幹效果差,換輥難度大,容易擦傷板帶表面等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式雙位擠幹機,由機架1構成,其機架1上設有上、下兩對擠幹輥,所述上擠幹輥由上擺動輥2和上固定輥4構成,下擠幹輥由下擺動輥6和下固定輥7構成。上固定輥4和下固定輥7在垂直方向上的切面相距一定距離。上固定輥4由法蘭盤固定在機架1上,該法蘭盤有一背離機架1的缺口,上擺動輥2通過法蘭盤連接在上擺臂3上,上擺臂3由固定在機架1上的第一氣缸8驅動。下固定輥7由法蘭盤固定在機架1上,該法蘭盤有一背離機架1的缺口,下擺動輥6通過法蘭盤連接在下擺臂5上,下擺臂5由固定在機架1上的第二氣缸9驅動。上、下擠幹輥由輥芯10、橡膠層11和擋水圈12 組成,橡膠層11包在輥芯10的外面,擋水圈12位於輥子軸頭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採用本技術方案,兩對擠幹輥可以根據生產線對擠幹效果的工藝需求,而採用一對輥子工作還是兩對輥子工作,從而達到了滿意的擠幹效果,應用靈活;當輥子磨損後,可以一對輥子工作,另一對輥子換輥,因為板帶走向在擠幹輥不工作時與擠幹輥的表面不接觸,所以此時換輥不會擦傷板帶,有效的解決了原來板帶容易被擦傷的問題,而非固定側在換輥時伸縮缸縮回,從而避開鋼帶,防止鋼帶擦傷,固定側的輥子因當非固定側的輥子縮回時,與鋼板不接觸,因此不容易擦2傷輥子,容易換輥,換輥方便,縮短了換輥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為本發明立式擠幹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工作輥的結構示意圖。
3
圖3是現有技術中的擠幹輥主視中所示1.機架、2.上擺動輥、3.上擺臂、4.上固定輥、5.下擺臂、6.下擺動輥、 7.下固定輥、8.第一氣缸、9.第二氣缸、10.輥芯、11.橡膠層、12.擋水圈、13.支架、14.拐架、15.擠幹輥、16.連杆架、17.軸承、18.氣缸架、19.氣缸法蘭、20.軸承、21.氣缸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圖1、圖2來具體說明該發明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是其機架1設有上、下兩對擠幹輥,上擠幹輥由上擺動輥2和上固定輥4構成,上固定輥4由法蘭盤固定在機架1上,該法蘭盤有一朝外的缺口, 上擺動輥2通過法蘭盤連接在上擺臂3上,上擺臂3與機架1通過轉軸連接,上擺臂3由第一氣缸8驅動可沿轉軸轉動;下工作輥由下擺動輥6和下固定輥7構成,下固定輥7由法蘭盤固定在機架1上,該法蘭盤有一朝外的缺口,下擺動輥6通過法蘭盤連接在下擺臂5上, 下擺臂5與機架1通過轉軸連接,下擺臂5由第二氣缸9驅動可沿轉軸轉動。如圖1,上、下工作輥擠壓帶鋼的位置不在同一垂直線上,保證採取上、下工作輥單獨工作時帶鋼不與另一工作相碰觸,避免帶鋼與機架的擦傷,工作輥的輥芯10由橡膠層11 包裹,兩頭設有擋水圈12,用來防止擠出的水分進入軸芯和軸座。擠幹機進行擠幹工作時,氣缸驅3動擺動輥壓緊固定輥對帶鋼進行擠壓,帶鋼的運動使得這種擠壓作用更強,確保擠幹機對帶鋼擠幹的完全。擠幹機需換輥時,擺臂擺動到機架1的外側,利用吊車從擺臂上更換擺動輥,更換固定輥時,只需直接從機架1的法蘭盤缺口處更換固定輥,取代臥式擠幹機換輥時從密封固定的軸座前後抽出輥子的方式,節省了換輥時間,同時避免換輥時帶鋼與軸座的擦傷。本發明工作方式有三種狀態當需要的擠幹效果好時,採用上、下工作輥共同作用,都投入工作狀態,帶鋼由立式淬火槽出來後自下而上運動到下固定輥7的位置,第二氣缸9驅動下擺動輥6擺動壓緊鋼帶,當鋼帶運動到上固定輥4的位置時,第一氣缸8驅動上擺動輥2擺動壓緊鋼帶,帶鋼的運動使得上、下工作輥對帶鋼具有很強的擠壓作用,帶鋼從進入擠幹機到出擠幹機的運動軌跡並非一垂直線,由於還需對帶鋼進行烘乾、糾偏、矯直等後續工作,所以這對帶鋼的平整度沒有影響。當對擠幹效果要求不嚴或換下輥時採用上工作輥進行擠幹時,下工作輥處於非工作狀態,下擺臂5擺動到機架1的外側。當帶鋼運動到上固定輥4的位置時,第一氣缸8 驅動上擺動輥2擺動壓緊鋼帶,帶鋼的運動使得上工作輥對帶鋼具有很強的擠壓作用,且帶鋼不與下工作輥接觸,避免帶鋼的擦傷,同時可以對下工作輥進行換輥而不影響上工作輥對帶鋼的擠幹。當對擠幹效果要求不嚴或換上輥時採用下工作輥輥擠幹時,上擺動輥2處於非工作狀態,上擺臂3擺動到機架1的外側,當帶鋼運動到下固定輥7的位置時,第二氣缸9 驅動下擺動輥6擺動壓緊鋼帶,帶鋼的運動促使下固定輥7與下擺動輥6對帶鋼具有很強的擠壓作用,且帶鋼不與上工作輥接觸,避免帶鋼的擦傷,同時可以對上工作輥進行換輥而不影響下工作輥對帶鋼的擠幹。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的說4明,以其他方式進行變動和實施而不超出本發明的構思和範圍都會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雙位擠幹機,其特徵是由機架(1)構成,其機架(1)上設有上、下兩對擠幹輥,所述上擠幹輥由上擺動輥( 和上固定輥(4)構成,下擠幹輥由下擺動輥(6)和下固定輥(7)構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擠幹機,其特徵在於上固定輥(4)和下固定輥(7)在垂直方向上的切面相距一定距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式雙位擠幹機,其特徵是所述上固定輥由法蘭盤固定在機架(1)上,該法蘭盤有一背離機架(1)的缺口,上擺動輥( 通過法蘭盤連接在上擺臂⑶上,上擺臂⑶由固定在機架⑴上的第一氣缸⑶驅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立式雙位擠幹機,其特徵是所述下固定輥(7)由法蘭盤固定在機架(1)上,該法蘭盤有一背離機架(1)的缺口,下擺動輥(6)通過法蘭盤連接在下擺臂(5)上,下擺臂(5)由固定在機架⑴上的第二氣缸(9)驅動。
5.如權利要求1至4所述的任何一種立式擠幹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擠幹輥由輥芯 (10)、橡膠層(11)和擋水圈(12)組成,橡膠層(11)包在輥芯(10)的外面,擋水圈(12)位於輥子軸頭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立式雙位擠幹機,用於克服換輥時間較長,而且容易劃傷輥子,並且臥式擠幹機的擠幹效果較差的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機架(1)構成,其機架(1)上設有上、下兩對擠幹輥,所述上擠幹輥由上擺動輥(2)和上固定輥(4)構成,下擠幹輥由下擺動輥(6)和下固定輥(7)構成,兩對擠幹輥可以根據生產線對擠幹效果的工藝需求,而採用一對輥子工作還是兩對輥子工作,從而達到了滿意的擠幹效果,應用靈活;當輥子磨損後,可以一對輥子工作,另一對輥子換輥,一用一備,因為板帶走向在擠幹輥不工作時與擠幹輥的表面不接觸,所以此時換輥不會擦傷板帶,有效的解決了原來板帶容易被擦傷的問題。
文檔編號B21B45/00GK102172648SQ20111004332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3日
發明者汪為健, 趙寶玉 申請人:北京星和眾工設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