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交換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1:51:46 3
一種熱交換鍋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常壓內置換熱熱水鍋爐,由熱水鍋爐、熱交換裝置、膨脹罐組成。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熱交換裝置置於鍋爐鍋筒內可有效提高換熱效率,減少換熱過程中熱量損失,熱交換裝置獨立的水循環系統還可以提高換熱水的水質,延長換熱管壽命,也降低了換熱管對熱量吸收的影響,增進換熱效率。將膨脹罐安裝於鍋爐鍋筒上方使鍋爐內水循環系統達到常壓狀態,增強鍋爐的安全性。熱交換裝置和膨脹罐的排布布局緊湊,節省空間。
【專利說明】一種熱交換鍋爐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交換鍋爐。
【背景技術】
[0002]鍋爐是一種能量轉換設備,向鍋爐輸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學能、電能、高溫煙氣的熱能等形式,而經過鍋爐轉換,向外輸出具有一定熱能的蒸汽、高溫水或有機熱載體,目前市面上的熱交換鍋爐一般是通過熱交換機組實現換熱,該方法布局鬆散,佔用場地,換熱過程熱損失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設計一種佔地較少,熱交換效率高的設備。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常壓內置換熱熱水鍋爐,由熱水鍋爐、熱交換裝置、膨脹罐組成。所述的換熱裝置位於鍋爐鍋筒內。
[0006]所述熱交換裝置由換熱管組組成,換熱管組包括有換熱管、換熱裝置平管板、封頭、封頭上的管座及短管,換熱裝置平管板上有與換熱管數量、管徑相同的孔,換熱管兩端分別與換熱裝置平管板焊接,換熱裝置平管板置於封頭內,封頭球面上焊管座,另一端焊接短管。
[0007]所述熱交換管裝置由兩組相同的換熱管組組成,換熱管組一端通過彎頭將兩組聯通,另一端分別與進水、出水管連接。
[0008]所述熱交換管裝置的換熱管組放置在鍋爐鍋筒內,鍋爐鍋筒平管板上在相應位置上開與換熱管數量、管徑相同的孔,換熱管與鍋爐鍋筒平管板焊接。
[0009]所述熱交換裝置的換熱管可採用螺旋盤管或其他的形狀。
[0010]所述熱交換裝置的換熱管組可採用多回程連接方式相連。
[0011]所述的膨脹罐位於鍋爐鍋筒上方,膨脹罐頂部有進水口與鍋爐鍋筒出水管座連接,使鍋爐出水進入膨脹罐,下部有一個出水口與鍋爐集箱連通管連接,接通熱水鍋爐水循環系統,排氣口接蒸汽排放管,使膨脹罐內的蒸氣排入大氣,實現常壓的目的,膨脹罐體還有進水管座、溢流管座,筒體上有水位計,通過進水管座補充常壓熱水鍋爐內循環水,水位過高時通過溢流管座洩放,水位計可查看罐內水位高度。
[0012]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熱交換裝置置於鍋爐鍋筒內,布局緊湊,節省空間,同時由於熱交換裝置與鍋爐爐筒距離較近,可以有效提高換熱效率,減少換熱過程熱量損失,熱交換裝置獨立的水循環系統還可以提高換熱水的水質,延長換熱管壽命,也降低了換熱管對熱量吸收的影響,增進換熱效率,安裝膨脹罐使鍋爐內水循環系統達到常壓狀態,可以增強鍋爐的安全性,膨脹罐置於爐筒上方,有效利用了空間,節省場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常壓換熱熱水鍋爐總圖。
[0014]圖2為常壓換熱熱水鍋爐縱向剖面圖。
[0015]圖3為一組換熱管組構成的熱交換裝置圖。
[0016]圖4為兩組換熱管組構成的熱交換裝置圖。
[0017]圖5為膨脹罐平視圖。
[0018]圖6為膨脹罐縱視圖。
具體實施例
[0019]下文將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應當注意的是,下述實施例中描述的技術特徵或者技術特徵的組合不應當被認為是孤立的,它們可以被相互組合和相互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技術效果。在下述實施例的附圖中,各附圖所出現的相同標號代表相同的特徵或者部件,可應用於不同實施例中。
[0020]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常壓內置換熱熱水鍋爐,由熱水鍋爐(100)、熱交換裝置(200)、膨脹罐(300)組成;熱交換裝置(200)位於熱水鍋爐鍋筒(101)內,熱交換裝置(200)穿過鍋爐鍋筒平管板(102),在鍋爐鍋筒平管板(102)上在相應位置上開與換熱管(202)數量、管徑相同的孔,換熱管(202)與鍋爐鍋筒平管板(102)焊接;膨脹罐(300)位於鍋爐鍋筒(101)上方,通過上部的進水口(301)與鍋爐筒出水管座(103)相連,通過下部的出水口(305)與鍋爐集箱連通管(105)連接,使熱水鍋爐內的熱水可在此系統中循環流動。
[0021]如圖3所示的是一種由單一換熱管組(201)構成的熱交換裝置(200)實施例,換熱管組(201)包括換熱管(202)、換熱裝置平管板(203)、封頭(204)、封頭上的管座(205)及短管(206),換熱管(202)為白鋼波管,換熱裝置平管板(202)上有與換熱管(201)數量、管徑相同的孔,換熱管(202)兩端分別與換熱裝置平管板(203)焊接,換熱裝置平管板(203)置於封頭(204)內,封頭(204)球面上焊管座(205),另一端焊接短管(206)。
[0022]如圖4所示的是有兩組換熱管組(201)構成的熱交換裝置(200)實施例,兩組相同的換熱管組(201) —端通過彎頭(207)將兩組聯通,另一端分別與進水、出水管連接。
[0023]換熱裝置(201)的換熱管(202)內循環需要加熱的潔淨水,換熱管(202)外是鍋爐鍋筒內(101)的熱水,通過各自的水循環系統即可實現換熱的目的。
[0024]如圖5、6所示,膨脹罐(300)頂部有進水口(301)與鍋爐鍋筒出水管座(103)連接,使鍋爐出水進入膨脹罐(300),下部有一個出水口(305)與鍋爐集箱連通管(105)連接,接通熱水鍋爐水循環系統,膨脹罐(300)上部有排氣口(302)可連接蒸汽排放管(104),使膨脹罐(300)內的蒸氣由此排入大氣,以達到常壓的目的。膨脹罐封頭上部有一個6分進水管座(303),一個DN20溢流管座(304),筒體上有水位計(307),通過6分進水管座(303)補充常壓熱水鍋爐內循環水,水位過高時通過DN20溢流管座(304)洩放,水位計(307)可觀察膨脹罐內水位高低,筒體還有用於排汙的法蘭(306)。
[0025]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熱交換裝置置於鍋爐鍋筒內,布局緊湊,節省空間,同時由於熱交換裝置與鍋爐爐筒距離較近,可以有效提高換熱效率,減少換熱過程熱量損失,熱交換裝置獨立的水循環系統還可以提高換熱水的水質,延長換熱管壽命,也降低了換熱管對熱量吸收的影響,增進換熱效率,安裝膨脹罐使鍋爐內水循環系統達到常壓狀態,可以增強鍋爐的安全性,膨脹罐置於爐筒上方,有效利用了空間,節省場地。
[0026]本文雖然已經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本文的實施例進行改變。上述實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應以本文的實施例作為本實用新型權利範圍的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熱交換鍋爐,包括熱水鍋爐(100),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放置於常壓熱水鍋爐鍋筒(101)內的熱交換裝置(200),熱水鍋爐鍋筒(101)上方安裝有膨脹罐(30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熱交換鍋爐,其特徵在於:熱交換裝置(200)包括換熱管組(201),鍋爐鍋筒平管板(102)上在相應位置上開與換熱管(202)數量、管徑相同的孔,換熱管(202)與鍋爐鍋筒平管板(102)焊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熱交換鍋爐,其特徵在於:換熱管組(201)包括換熱管(202)、換熱裝置平管板(203)、封頭(204)、封頭上的管座(205)及短管(206)。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熱交換鍋爐,其特徵在於:熱交換裝置(200)由至少兩組相同的換熱管組(201) —端通過彎頭(207)聯通,另一端分別與進水、出水管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熱交換鍋爐,其特徵在於:熱交換裝置(200)中換熱管(202)採用螺旋盤管。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熱交換鍋爐,其特徵在於:熱交換裝置(200)中換熱管組(201)採用多回程連接方式。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熱交換鍋爐,其特徵在於:膨脹罐上部的進水口(301)通過管道與鍋爐鍋筒出水管(103)座連接,下部的出水口(305)與鍋爐集箱連通管(105)連接,接通熱水鍋爐水循環系統。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熱交換鍋爐,其特徵在於:膨脹罐上排氣口(302)連接蒸汽排放管(104),排出罐內蒸汽以調節鍋爐壓力達到常壓熱水狀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熱交換鍋爐,其特徵在於:膨脹罐體還有水管座(303)、溢流管座(304)及水位計(307),通過水管座(303)補充常壓熱水鍋爐內循環水,水位過高時通過溢流管座(304)洩放,通過水位計(307)查看罐內水位高度。
【文檔編號】F24H9/18GK204254876SQ201420499480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日
【發明者】路桂蘇, 李勝軍 申請人:吉林省東方鍋爐製造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