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船隻上用揚聲器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1:42:36 1

本發明涉及揚聲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船隻上用揚聲器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在一些警用船隻上經常使用揚聲器設備,其主要作用是在發生緊急情況或對來往船隻進行檢查時,增加音量已利於聽覺效果。現有的揚聲器設備一般都是被固定在船隻的頂部或是被支撐到一定的高度,這就使得檢修維護時難度加大,同時,由於揚聲器是固定不動的,只能向一個方向擴音,對於背向或側向難以達到最佳的擴音效果,嚴重的限制了擴音方向,不利於聲音的傳播,現有中也有較多的可自行調節方向的擴音設備,但其價格昂貴,安裝較為不便,不適合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船隻上用揚聲器設備,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船隻上用揚聲器設備,包括杆件與所述杆件滑接配合的裝配部,所述杆件內右側設有滑腔,所述滑腔內設有螺柱,所述螺柱頂端與第一馬達連接,所述滑腔左側內壁的頂端中部處固定設有帶斜滑部的插接塊,所述裝配部設於所述滑腔內且滑接配合,所述裝配部與所述螺柱螺狀紋配合連接,所述裝配部左側端面的頂端中部處設有帶斜槽的插接槽,所述裝配部內中部處設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內右側設有轉向軸,所述轉向軸頂端穿透所述裝配部靠上伸長並運轉配合連接,所述轉向軸頂端運轉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頂面設有揚聲器,所述容納腔內的所述轉向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齒狀輪,所述容納腔左側下面的所述裝配部內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內設有滑接塊,所述滑接塊內頂端設有第二馬達,所述第二馬達頂端運轉連接有第一齒狀輪,所述導向槽右側頂端設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內設有進入所述導向槽內的橫杆,所述橫杆與所述滑接塊滑接配合,所述滑接塊右側的所述橫杆上繞接有第一壓簧,所述插接槽與所述導向槽之間設有通槽,所述通槽中部處設有凹槽,所述通槽內滑接連接有推壓杆,所述杆件的頂端設有警示燈。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馬達設於所述滑腔頂端的所述杆件內且固定連接,所述螺柱底端與所述杆件內底壁運轉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凹槽內的所述推壓杆上設有擋板,所述擋板右側的所述推壓杆上繞接有第二壓簧,所述推壓杆右側端面與所述滑接塊左側端面觸接,所述推壓杆左側端設有進入所述插接槽內的斜滑頭。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馬達、第二馬達及所述警示燈均通過導線與船隻上供電元件電性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杆件內右側設滑腔,滑腔內設螺柱,螺柱頂端與第一馬達連接,裝配部與螺柱螺狀紋配合連接,從而實現裝配部升降移動,方便工作人員維護和安裝。
2. 通過容納腔左側下面的裝配部內設導向槽,導向槽內設導向塊,導向塊內頂端設第二馬達,第二馬達頂端運轉連接用來與所述第二齒狀輪齒接的第一齒狀輪,導向槽右側頂端設安放槽,安放槽內設進入導向槽內的橫杆,橫杆與導向塊滑接配合,導向塊右側的橫杆上繞接第一壓簧,插接槽與導向槽之間設通槽,通槽中部處設凹槽,通槽內滑接連接推壓杆,凹槽內的推壓杆上設擋板,擋板右側的推壓杆上繞接第二壓簧,從而實現自動齒接,巧妙地使得揚聲器由第二齒狀輪控制轉動以調節擴音方向,能夠巧妙地實現將裝配部完全安裝到位後才能實現自動控制多方位調節,方便準確安裝到位,提高檢修人員安裝和維護速度。
3.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適時調節擴音方向,檢修維護方便,提高使用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易於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船隻上用揚聲器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船隻上用揚聲器設備安裝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裝配部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插接塊固定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轉向軸與轉盤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明的一種船隻上用揚聲器設備,包括杆件1及與所述杆件1滑接配合的裝配部3,所述杆件1內右側設有滑腔6,所述滑腔6內設有螺柱63,所述螺柱63頂端與第一馬達61連接,所述滑腔6左側內壁的頂端中部處固定設有帶斜滑部621的插接塊62,所述裝配部3設於所述滑腔6內且滑接配合,所述裝配部3與所述螺柱63螺狀紋配合連接,所述裝配部3左側端面的頂端中部處設有用來與所述插接塊62配合連接的帶斜槽371的插接槽37,所述裝配部3內中部處設有容納腔31,所述容納腔31內右側設有轉向軸51,所述轉向軸51頂端穿透所述裝配部3靠上伸長並運轉配合連接,所述轉向軸51頂端運轉連接有轉盤52,所述轉盤52的頂面設有揚聲器5,所述容納腔31內的所述轉向軸51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齒狀輪52,所述容納腔31左側下面的所述裝配部3內設有導向槽32,所述導向槽32內設有導向塊33,所述導向塊33內頂端設有第二馬達34,所述第二馬達34頂端運轉連接有用來與所述第二齒狀輪52齒接的第一齒狀輪341,所述導向槽32右側頂端設有安放槽321,所述安放槽321內設有進入所述導向槽32內的橫杆322,所述橫杆322與所述導向塊33滑接配合,所述導向塊33右側的所述橫杆322上繞接有第一壓簧323,所述插接槽37與所述導向槽32之間設有通槽(未圖示),所述通槽中部處設有凹槽35,所述通槽內滑接連接有推壓杆36,所述杆件1的頂端設有警示燈11,所述警示燈11方便船隻在夜晚行駛時容易被觀察,起到警示的作用,從而有利於船隻的安全通行。
其中,所述第一馬達61設於所述滑腔6頂端的所述杆件1內且固定連接,所述螺柱63底端與所述杆件1內底壁運轉連接,從而實現控制裝配部3升降移動,便於拆裝和維護。
其中,所述凹槽35內的所述推壓杆36上設有擋板361,所述擋板361右側的所述推壓杆36上繞接有第二壓簧351,所述推壓杆36右側端面與所述導向塊33左側端面觸接,所述推壓杆36左側端設有進入所述插接槽37內的斜滑頭362。
其中,所述第一馬達61、第二馬達34及所述警示11燈均通過導線與船隻上供電元件電性連接。
初始狀態未安裝時,裝配部3位於滑腔6最底端位置,此時,導向塊33受到第一壓簧323的頂壓作用力,使得導向塊33位於導向槽32的最左側位置,同時,第一齒狀輪341遠離第二齒狀輪52,推壓杆36受到第二壓簧351的作用力,使得斜滑頭362進入插接槽37內,同時,推壓杆36右側端面與導向塊33左側端面觸接。
需要安裝使用時,首先通過第一馬達61控制螺柱63轉動,由螺柱63帶動裝配部3逐漸沿滑腔6靠上移動,當插接塊62逐漸滑入插接槽37內時,使得插接塊62上的斜滑部621與斜滑頭362滑接抵壓配合,使得推壓杆36克服第二壓簧351的作用力朝右側移動,同時推壓杆36右側端面推動導向塊33左側端面,使導向塊33朝右側移動移動,當斜滑頭362完全進入通槽內時,此時斜滑頭362左側端面與插接塊62滑接配合,同時斜滑部621滑入斜槽371內且完全接合,導向塊33受到推壓杆36的推動移動到導向槽32的最右側,第一齒狀輪341與第二齒狀輪52齒接,此時,裝配部3頂端面與滑腔6內頂壁觸接,同時控制第一馬達61停止轉動,然後控制第二馬達34驅動第一齒狀輪341轉動,同時帶動第二齒狀輪52以及轉向軸51轉動,從而實現角度調節;
需要拆卸維護時,通過第一馬達61控制螺柱63反向轉動,由螺柱63帶動裝配部3逐漸沿滑腔6向下移動,此時斜滑部621滑離斜槽371,推壓杆36受到第二壓簧351的頂壓作用力朝左側移動,使斜滑頭362與斜滑部621抵壓滑接配合,同時,導向塊33受到第一壓簧323的作用力朝左側移動,使第一齒狀輪341脫離第二齒狀輪52,當斜滑部621滑離斜滑頭362時,此時,斜滑頭362受到第二壓簧351的頂壓作用力完全進入插接槽37內,同時,導向塊33受到第一壓簧323的作用力移動到導向槽32的最左側位置,從而方便重複安裝使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杆件內右側設滑腔,滑腔內設螺柱,螺柱頂端與第一馬達連接,裝配部與螺柱螺狀紋配合連接,從而實現裝配部升降移動,方便工作人員維護和安裝。
2. 通過容納腔左側下面的裝配部內設導向槽,導向槽內設導向塊,導向塊內頂端設第二馬達,第二馬達頂端運轉連接用來與所述第二齒狀輪齒接的第一齒狀輪,導向槽右側頂端設安放槽,安放槽內設進入導向槽內的橫杆,橫杆與導向塊滑接配合,導向塊右側的橫杆上繞接第一壓簧,插接槽與導向槽之間設通槽,通槽中部處設凹槽,通槽內滑接連接推壓杆,凹槽內的推壓杆上設擋板,擋板右側的推壓杆上繞接第二壓簧,從而實現自動齒接,巧妙地使得揚聲器由第二齒狀輪控制轉動以調節擴音方向,能夠巧妙地實現將裝配部完全安裝到位後才能實現自動控制多方位調節,方便準確安裝到位,提高檢修人員安裝和維護速度。
3.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適時調節擴音方向,檢修維護方便,提高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