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樞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1:55:01 1
專利名稱: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樞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新型結構,特別涉及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絕緣本體與活動蓋之間的,可以提高結構強度,並使軟性排線的嵌插作業更加方便的改良樞接構造。
背景技術:
現有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如
圖1至圖6所示,大都由一個長條狀的絕緣本體20(或稱膠心),及一個呈ㄇ形的活動蓋30(或稱後蓋)相互樞接而構成。
其中,絕緣本體20的內部具有一個嵌槽21,以及與該嵌槽21相通的若干槽道22,若干插接端子23分別嵌設於各槽道22中,所以軟性排線一經插嵌到絕緣本體20的嵌槽21內,即會與插接端子23構成電性連接;而且,該絕緣本體20的兩側側壁上,設計有具有滑行引道作用的滑槽結構24,除可以提供活動蓋30的兩側翼板32構成樞接外,並可以使活動蓋30相對於絕緣本體20產生直線距離移動和旋轉局部角度。
而在活動蓋30的兩側翼板32上,則形成有卡榫或凸軸塊,以樞接方式卡入絕緣本體20兩側側壁的滑槽結構24內,所以,活動蓋30可被拉出與絕緣本體20分開一段固定距離後,再旋轉局部角度而呈現傾斜狀態;該活動蓋30具有一片導引板31,凸設在兩側翼板32相間隔的空間中,當活動蓋30與絕緣本體20系靠合定位時,該導引板31的位置,即伸入在絕緣本體20的嵌槽21內,當活動蓋30經過拉出動作與絕緣本體20分開,再經過翻轉動作而呈傾斜角度時,該導引板31則會由絕緣本體20的嵌槽21內部脫離出來,使該嵌槽21的開口完全裸露而呈現不受遮蔽的狀態,因此可以方便軟性排線的嵌插作業;當軟性排線經嵌插進入到絕緣本體20的嵌槽21內,完成電性連接的動作後,再將活動蓋30與絕緣本體20靠合定位,此時,利用導引板31伸入絕緣本體20的嵌槽21內部,將軟性排線固定在絕緣本體20的嵌槽21內。
以上所述的現有軟性電路板連接器10,其絕緣本體20與活動蓋30之間的樞接構造,都是利用該絕緣本體20兩側側壁所形成的滑槽結構24,與活動蓋30兩側翼板32所形成的卡榫或凸軸塊搭配而構成。然而,呈ㄇ形的活動蓋30,由於其左右兩側的翼板32呈狹長板條狀結構,並且還需要形成卡榫或凸軸塊等突起狀結構,才能與絕緣本體20構成樞接關係,所以,活動蓋30左右兩側翼板32的截面厚度,通常不能成形得大厚,這種結構導致抵變形或彎曲的強度不夠,使用後會發生彎曲變形,結果導致軟性排線不能牢固地固定在絕緣本體20的嵌槽21內,並造成軟性排線與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電性接觸不良。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絕緣本體與活動蓋之間的樞接構造,提出具體改良,以提高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抗彎曲、抗變形強度,使軟性排線的嵌插作業更方便,並更牢固地將軟性排線固定在絕緣本體的嵌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是由一個長條狀的絕緣本體,及一呈ㄇ形的活動蓋相互樞接而構成。
其中,該絕緣本體的內部構造與現有的相同,具有一個嵌槽和若干槽道。該絕緣本體的兩側側壁上,各凸設形成一塊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導滑板,並使該導滑板的上下端面形成相互平行的平面,作為引導活動蓋產生直線滑行移動的滑行導面;此外,在該導滑板的前端處,凸設出一個榫軸,作為活動蓋能夠相對該絕緣本體產生圓周翻轉移動的軸心支點。
因此,該導滑板具有雙重功能,可以引導活動蓋產生直線滑行移動和使活動蓋翻轉移動而呈傾斜角度狀態,此外,由於該導滑板系凸設成形在絕緣本體的側壁上,因此兼具有補強絕緣本體結構強度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活動蓋,其大體結構與現有的基本相同,也是呈ㄇ形,具有一個導引板和左右兩側的翼板,但本實用新型為了提高活動蓋左右兩側翼板的抗彎曲、抗變形強度,在每片翼板的內側面上方及下方處,各凸設形成上板肋和下板肋,而且該上板肋的前緣,形成楔形狀的缺口結構,利用上板肋和下板肋具有補強肋的功能,可以加強翼板的抗彎曲、抗變形強度,並利用夾置在該上板肋及該下板肋中間的中空空間,形成矩形的溝槽;該溝槽的成形位置和溝槽寬度,對應於前述絕緣本體側壁上所凸設的矩形導滑板,當活動蓋與絕緣本體組配完成後,該絕緣本體所凸設成形的矩形導滑板,直接容納入該溝槽的空間內,因此該導滑板與凸設成形在該活動蓋翼板上的上板肋和下板肋,構成一組滑動結構,活動蓋能夠相對於絕緣本體產生直線滑行和前後移動。
該活動蓋在翼板的內側面上,凹設形成一道榫槽,該榫槽的前端,構成圓弧槽狀封密端部;該榫槽的上壁及下壁的成形位置,應與前述溝槽重疊,或在前述溝槽的空間範圍之內,但必須與前述絕緣本體的導滑板前端處所凸設的榫軸位置相互呼應;當活動蓋與絕緣本體組配完成後,該絕緣本體所凸設形成的矩形導滑板,及該導滑板前端的榫軸,分別容納入活動蓋的翼板上所開設的溝槽和榫槽空間內,利用該榫槽呈圓弧槽狀的封密端部,可以用來限制活動蓋被拉出的最大直線滑行距離,即當活動蓋被拉出移動至其榫槽的圓弧槽狀封密端部接觸到絕緣本體的榫軸時,就不能再產生直線滑動,此時,活動蓋的導引板的位置,由於已經脫離絕緣本體的嵌槽內部,而且其翼板所凸設形成的上板肋前緣形成有楔形狀缺口,所以活動蓋能夠以絕緣本體的榫軸為軸心支點,產生往上掀起的圓周翻轉移動,從而使絕緣本體的嵌槽開口,不會受到活動蓋遮蔽。
本實用新型的活動蓋能夠往上掀起的最大角度,是依據活動蓋翼板的上板肋前緣的楔形狀缺口所形成的傾斜角度而定,即,當活動蓋的楔形狀缺口端面,頂觸到絕緣本體的導滑板上端面時,即為本實用新型能夠使活動蓋往上掀起的最大傾斜角度。
由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結構,增強了活動蓋的抗變形、抗彎曲強度,更加便於軟性排線的嵌插作業,而且活動蓋與絕緣本體的樞接狀態不易脫離,從而使該軟性電路板連接器具備良好的電性連接。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和圖2是第一種現有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和圖4是第二種現有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和圖6是第三種現有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外觀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零組件分解圖。
圖9是圖8所示的絕緣本體50局部放大圖,顯示絕緣本體50側壁上所凸設的導滑板55結構。
圖10是圖8所示的活動蓋60的翼板62內側面放大圖,以顯示該翼板62的形狀構造。
圖11是圖8所示的活動蓋60沿著a-a剖面線的剖面放大圖。
圖12是圖8所示的活動蓋60沿著b-b剖面線的剖面放大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活動蓋60可前後直線移動的示意圖,並顯示絕緣本體50與活動蓋60之間的樞接結構。
圖14是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當活動蓋60與絕緣本體50靠合定位時,其絕緣本體50與活動蓋60之間的樞接結構的相對位置關係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當活動蓋60被拉出與絕緣本體50分開時,其絕緣本體50與活動蓋60之間的樞接結構的相對位置關係圖。
圖16是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當活動蓋60經拉出後再向上翻轉掀起的示意圖。
圖17是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當活動蓋60經拉出後再向上翻轉掀起,以榫軸56為軸心支點來產生翻轉動作示意圖。
圖18是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利用活動蓋60翼板62的上板肋63前緣的楔形狀缺口64結構,使活動蓋60掀起之後能夠被固定在最大傾斜角度的狀態示意圖。
圖19是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與軟性排線70構成電性連接之實施例示意圖。
組件符號簡單說明(10)現有軟性電路板連接器(20)絕緣本體(21)嵌槽(22)槽道(23)插接端子(24)滑槽機構(30)活動蓋 (31)導引板(32)翼板(40)軟性電路板連接器(50)絕緣本體(51)嵌槽(52)槽道(53)端子
(54)側壁(55)導滑板(56)榫軸(60)活動蓋(61)導引板 (62)翼板(63)上板肋 (64)缺口(65)下板肋 (66)溝槽(67)榫槽(70)軟性排線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7、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40,是由一個長條狀的絕緣本體50,及一呈ㄇ形的活動蓋60相互樞接而構成。
該絕緣本體50的內部構造與現有的相同,具有一個嵌槽51和若干槽道52。如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絕緣本體50的兩側側壁54上,各凸設形成一塊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導滑板55,並使該導滑板55的上下端面形成相互平行的平面,作為引導活動蓋60產生直線滑行移動的滑行導面;此外,在該導滑板55的前端處,凸設出一個榫軸56,作為活動蓋60能夠相對絕緣本體50產生圓周翻轉移動的軸心支點。
因此,該導滑板55具有雙重功能,可以引導活動蓋60產生直線滑行移動和使活動蓋60翻轉移動而呈傾斜角度狀態,此外,由於該導滑板55系凸設成形在絕緣本體50的側壁54上,因此兼具有補強絕緣本體50結構強度的效果。
參照圖8、圖10、圖11和圖12,本實用新型的活動蓋60,其大體結構與現有的基本相同,也是呈ㄇ形,具有一個導引板61和左右兩側的翼板62,但本實用新型為了提高活動蓋60左右兩側翼板62的抗彎曲、抗變形強度,在每片翼板62的內側面上方及下方處,各凸設形成上板肋63和下板肋65,而且該上板肋63的前緣,形成楔形狀的缺口64結構,利用上板肋63和下板肋65具有補強肋的功能,可以加強翼板62的抗彎曲、抗變形強度,並利用夾置在該上板肋63及該下板肋65中間的中空空間,形成矩形狀的溝槽66;該溝槽66的成形位置和溝槽寬度,對應於前述絕緣本體50側壁54上所凸設的矩形導滑板55,當活動蓋60與絕緣本體50組配完成後,如圖13和圖14所示,該絕緣本體50所凸設成形的矩形導滑板55,直接容納入該溝槽66的空間內,該導滑板55與凸設成形在該活動蓋60翼板62上的上板肋63和下板肋65,共同構成一組滑動結構,活動蓋60能夠相對於絕緣本體50產生直線滑行和前後移動,如圖13和圖15所示。
如圖8、圖10和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活動蓋60在翼板62的內側面上,凹設形成一道榫槽67,該榫槽67的前端,構成圓弧槽狀封密端部;該榫槽67的上壁及下壁的成形位置,應與前述溝槽66重疊,或在前述溝槽66的空間範圍之內,但必須與前述絕緣本體50的導滑板55前端處所凸設的榫軸56位置相互呼應;當活動蓋60與絕緣本體50組配完成後,該絕緣本體50所凸設形成的矩形導滑板55,及該導滑板55前端的榫軸56,分別容納入活動蓋60的翼板62上所開設的溝槽66和榫槽67空間內,如圖13所示,利用該榫槽67呈圓弧槽狀的封密端部,可以用來限制活動蓋60被拉出的最大直線滑行距離,如圖13、圖16和圖17所示,即當活動蓋60被拉出移動至其榫槽67的圓弧槽狀封密端部接觸到絕緣本體50的榫軸56時,就不能再產生直線滑動,此時,活動蓋60的導引板61的位置,由於已經脫離絕緣本體50的嵌槽51內部,而且其翼板62所凸設形成的上板肋63前緣形成有楔形狀缺口64,所以活動蓋60能夠以絕緣本體50的榫軸56為軸心支點,產生往上掀起的圓周翻轉移動,從而使絕緣本體50的嵌槽51開口,不會受到活動蓋60遮蔽。
如圖1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活動蓋60能夠往上掀起的最大角度,是依據活動蓋60翼板62的上板肋63前緣的楔形狀缺口64所形成的傾斜角度而定,即,當活動蓋60的楔形狀缺口64端面,頂觸到絕緣本體50的導滑板55上端面時,即為本實用新型能夠使活動蓋60往上掀起的最大傾斜角度。
使用時,先拉出活動蓋60至不能繼續直線滑動,再翻轉活動蓋60至最大傾斜角度,使絕緣本體50的嵌槽51開口完全裸露,然後將軟性排線70直接插嵌到絕緣本體50的嵌槽51內,與嵌槽51內部的端子53構成電性連接後,以相反順序操作,將活動蓋60推進到與絕緣本體50靠合定位,使活動蓋60的導引板61伸入絕緣本體50的嵌槽51內部,將軟性排線70固定在絕緣本體50的嵌槽51內,即完成軟性排線70的插接作業。
權利要求1.一種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樞接結構,其特徵是在該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絕緣本體(50)左右兩側側壁上,各凸設形成一個導滑板(55),在該導滑板(55)的前端處,凸設出一個榫軸(56);在該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活動蓋(60)左右兩側的翼板(62)板面上,相隔一定距離凸設形成上板肋(63)和下板肋(65),和凹設形成一個具有圓弧槽狀封密端部的榫槽(67);該絕緣本體(50)的導滑板(55),容納入該活動蓋(60)翼板(62)板面的溝槽(66)內,該導滑板(55)前端凸設的榫軸(56),則容納入該活動蓋(60)翼板(62)板面凹設的榫槽(67)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樞接結構,其特徵是該活動蓋(60)翼板(62)板面的上板肋(63)前緣,形成有楔形狀缺口(64)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樞接結構,其特徵是該活動蓋(60)翼板(62)板面的榫槽(67),其槽口寬度小於該活動蓋(60)翼板(62)板面的溝槽(66)寬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樞接結構,包括在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絕緣本體左右兩側側壁上,各凸設形成一個導滑板,在該導滑板的前端,凸設出一個榫軸;而在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活動蓋左右兩側翼板板面上,相隔一定距離凸設形成上板肋和下板肋,和凹設形成一個具有圓弧槽狀封密端部的榫槽,而且該上板肋的前緣,形成楔形狀的缺口結構,其中,該絕緣本體的導滑板,容納入該活動蓋翼板板面的溝槽內,而該導滑板前端凸設的榫軸,則容納入該活動蓋翼板板面凹設的榫槽內;據此,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樞接結構,能夠提高軟性電路板連接器的結構強度,和使絕緣本體與活動蓋在使用時不易脫離,並且可以牢固地連接軟性排線以形成優異的電性連接。
文檔編號H01R12/24GK2626072SQ03256459
公開日2004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23日
發明者邱顯鈺, 陳汶鋅 申請人: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