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溫控器頂罩的製作方法
2023-04-22 19:59:46 1
專利名稱:供暖溫控器頂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供暖溫控器頂罩,它具有一個外殼、一個轉動手把-該手把可旋轉地布置在外殼上並且至少在其軸向長度的一部分上圍住所述外殼、以及一個外殼環-該外殼環從背離轉動手把的外殼端部伸出。
背景技術:
本發明的供暖溫控器頂罩用於一種所謂的「LST加熱體」、也就是具有低表面溫度的一種加熱體。由GB 2 259 758 A已知有一種這樣的加熱體。它具有一個設計成換熱器的加熱體,該加熱體以本身都已知的方式由熱水作為載熱介質流過。這種加熱體被一個外殼圍住,該外殼不再具有供暖水的溫度,而是保留一個較低的溫度。因此就想阻止在無意間碰到加熱體時使人燒傷。縮略語「LST」此處為「Low Surface Temperature」,也就是加熱體的低表面溫度。
這樣一種加熱體也應該通過一種溫控器頂罩來調節,也就是說人們想規定一個用於室溫的額定值,按照此值應調節通過加熱體的載熱介質的流量。為此一種通常的溫控器頂罩、例如由DE 102 11 131A 2已眾所周知的那樣,固定在LST加熱體的外殼的外部。由於該溫控器頂罩本身就設計成固定在一個加熱體閥或者一個相應的連接件上,因此必須在LST加熱體的外殼上設有一個相應的適配件。這就造成溫控器頂罩相對較遠地突出到室內並使溫控器頂罩的零部件受環境影響,從而使它們易於受到汙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改善一種用於LST加熱體的溫控器頂罩的視覺形象。
所述任務在一種開頭所述類型的溫控器頂罩中如下來解決外殼環具有一個緊固輪廓,用此輪廓可以使外殼固定在一個緊固面上。
因此可以將溫控器頂罩的外殼更近得多地靠近緊固面。可以這樣說,外殼環形成了在外殼和緊固面之間的連接。在緊固面和外殼環之間的空缺因此就避免了。因此溫控器頂罩從緊固面伸出的長度也可以減小,從而使溫控器頂罩在室內所受幹擾較少。也可以去掉以前所必需的連接元件,從而不再有可見的固定。
緊固輪廓最好設計於一個平行於外殼的軸向方向延伸的面上。因此可以使溫控器頂罩實際上沿著其整個圓周固定住,也就是說並不僅僅是逐點地、如在應用三個或四個螺釘時那樣的情況。
外殼環最好軸向超出一個座元件,該元件通過轉動手把的轉動可以在外殼裡軸向位移,並形成對溫控器頂罩的一個溫度傳感器元件的體積變化裝置的一種支撐。在溫控器頂罩裡設有一個具有充填物(Fuellung)的溫度傳感器元件,其體積根據所處溫度而變化。溫度傳感器元件通過一個毛細管與一個操縱元件相連,該操縱元件布置在加熱體的真正的閥上。為調整額定值使這種溫度傳感器元件的體積發生變化。為此溫度傳感器元件設有一個向裡卷折物(Ein-stuelpung),它通過一個波紋管(Bolgen)限位。有一個頂杆伸入到所述向裡卷折物中。通過這個頂杆的軸向位移可以使頂杆或多或少遠地移動至溫度傳感器元件的內部之中,從而使它相應地或多或少地擠壓填充物的體積。藉助於座元件使該頂杆移動。若要使座元件實際上完全裝在外殼之內,那麼當把溫控器頂罩裝配到緊固面上時這個座元件不會產生幹擾。外殼環內的空腔留空著,因而在設計加熱體時就有較大的自由度。因此例如在應用溫控器頂罩時在一個LST加熱體裡使真正的換熱器和包封物之間的距離更小,這又有利地對LST加熱體的效率產生影響。
溫度傳感器元件最好徑向和軸向不可活動地固定在外殼裡。因此當相對於外殼轉動手把時溫控器頂罩的結構參數沒有發生變化。溫度傳感器元件體積的變化其實僅僅通過在外殼內部中的運動來實現。溫度傳感器元件完全被外殼圍住,因此通過外殼受到了保護。
外殼最好在轉動手把之外具有直徑擴大部位,而外殼環布置在該直徑擴大部位處。因此具有一個相對較大的槓桿臂的一種緊固方案可供使用,這有利地對於溫控器頂罩在緊固面上的固定產生影響。對於一種溫控器頂罩來說使用者要重複地操作所述轉動手把,以使額定值改變。該手把相對於外殼的轉動對於在外殼和緊固面之間的連接產生一個轉矩。因此槓桿臂越大-這種連接以此杆臂對抗所述轉矩,那麼就越好地使溫控器固定在緊固面上。除此之外這種設計方案的優點在於直徑擴大部位可以覆蓋住手把的端面。因而使得在外殼和手把之間實際上不可避免的間隙保持較小。在手把和外殼之間鑽進灰塵並使溫控器頂罩內部受到汙染的危險就大大減小。另外也基本避免了那些一方面可能堆積灰塵、另一方面難於清洗的位置。因此頂罩可以更容易地保持乾淨;此外較少產生汙染。
外殼最好具有一個軸向擋塊,它連接在這外殼環上。因此可以使緊固面在外殼環部位直接配合於外殼。這提高了緊固的穩定性。可能作用於溫控器頂罩的傾倒力矩被可靠地承受。
緊固輪廓和軸向擋塊最好相互之間具有一個預定的間距。將溫控器頂罩在一個LST加熱體中固定在一個緊固面上,該緊固面通過一個薄板-例如一個板或者類似物形成。如果在緊固輪廓和軸向擋塊之間設有一個相當此板厚度的間距,那麼就使此板安裝和夾緊在緊固輪廓和軸向擋塊之間。溫控器頂罩在板上的固定那麼只是從板的「背面」起還可能,也就是不從設有手把的那一側進行固定。這就更好地加以防護以阻止溫控器頂罩被偷盜。
最好在外殼環上布置一個防轉動裝置的一個元件。如上所述,通過手把使所述能夠通過一個防轉動裝置完全有效承受的轉矩作用於外殼。防轉動裝置例如可按簡單方式如下來實現外殼環有一個突起,該突起嵌入到一個孔輪廓裡的一個相應的凹槽裡,外殼環插入在該孔裡。用該防轉動裝置也可以確保頂蓋在加熱體上正確的定向。例如可以使調整標記一直指向上面。
緊固輪廓最好有一圈槽,一個彈性環嵌入到該槽內。在這種情況下將溫控器頂罩按如下辦法固定在板上使外殼環穿過板上的一個孔。一旦可以到達板背面上的槽,就可以安裝一個彈性環,這樣就使溫控器頂罩固定住。也可以用一種另外的零件來代替該彈性環,這種零件將頂罩固定在裝配面上。
在一種可選擇的或者附加的設計方案中,緊固輪廓有至少一個制動元件。在這種情況下,外殼環在圓周方向上最好分成多個單個部段。在插入時這些制動元件例如徑向向裡彈動。一旦所述軸向擋塊接觸到了板,那麼制動元件又可以徑向向外彈動。溫控器頂罩則可靠地固定在該板上。只有從板的背面起擠壓該制動元件,那才可以去掉除所述溫控器頂罩。
在另一種可選方案中在外殼環裡固定一個適配元件。這樣一種適配元件尤其有利的是,所述設置於緊固面裡用來接納該溫控器頂罩的孔與外殼環的直徑不一致。有些LST加熱體的廠家優選一種其直徑小於外殼環直徑的孔。但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保證使溫控器頂罩可靠地固定在緊固面上,也就是說藉助於適配元件進行固定。
適配元件最好藉助於一種卡口連接與外殼進行連接。一種卡口連接可以容易地建立起來,也就是說使適配元件只要以一種軸向運動插入到外殼環裡、然後轉動一個預先規定的角度。然後使適配元件固定在外殼環裡。
適配元件最好有一個具有較大直徑的部段和一個具有較小直徑的部段,其中具有較大直徑的部段軸向完全布置在外殼環之內。如果將適配元件夾緊在緊固面上-例如通過一種螺釘連接來進行夾緊,那麼就將外殼環拉向該緊固面。外殼相對於緊固面的一種轉動運動則由於外殼環和緊固面之間的摩擦而受到阻止。這對於溫控器頂罩來說也是一種足夠的防盜措施。
為了固定住適配元件更為有利地可能需要有一個第一軸向運動,接著的是一個轉動運動,然後是與第一軸向運動相反的一個第二軸向運動。在這情況下如果外殼環通過適配元件而接觸到了緊固面的話,那就不再可能拆卸溫控器頂罩了,如果適配元件固定在緊固面上的話。
以下根據優選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附圖所示為圖1一個供暖溫控器頂蓋的第一種實施形式;圖2第二種實施形式;圖3第三種實施形式;圖4用於說明一種卡口連接的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表示一種供暖溫控器頂罩1,它具有一個外殼2,在該外殼上可轉動地支承有一個轉動手把3,但在軸向方向上固定住。為此外殼2有一圈槽4,在手把3的內側面上的一個突出部分5嵌入到該槽4裡。手把3在外殼2軸向長度的大部分上圍住該外殼。
在外殼2裡設有一個溫度傳感器元件6,它包圍住一個空腔7,該空腔填滿一種膨脹材料,也就是其體積根據溫度而發生變化的一種材料。對於這材料來說可以指一種液體或者一種氣體。空腔7通過一個毛細管8與一個操作元件9相連接,這個元件固定在一個加熱體的一個未詳細示出的閥上,並操縱這個閥。
溫度傳感器元件6具有一個向裡卷折物10,它由一個波紋管狀的壁11限制。在向裡卷折物10裡裝入一個頂杆12,它通過一個彈簧13支撐在一個座14上。座14防轉動地支承在外殼2裡並用徑向伸出的臂15嵌入到手把3的一個內螺紋16裡。座14在手把3相對於外殼2轉動時在軸向方向上移動。同時所述頂杆12也或多或少遠地移動,並通過波紋管狀壁11的變形而改變空腔7的容積。這樣就實現了一個額定值的調定,如同這本身已知道的那樣。
為了完備性起見必須注意到使溫度傳感器元件6完全被外殼2封隔起來,從而使溫度傳感器元件6通過外殼2來保護。外殼2當然可以具有孔17,通過該孔可以使室內空氣直接作用於溫度傳感器元件6。
在外殼2的端部上設置所述溫度傳感器元件6,根據圖示情況這個端部稱為「上端部」。在對置著的下端處所述外殼2有一個直徑擴大部位18,在其徑向外面成型有一個外殼環19。在該外殼環19的徑向外側面上設有一圈槽20,有一個彈性環21裝入到此槽內。直徑擴大部位18形成一個軸向擋塊22。一個形成一個LST加熱體(「低表面溫度加熱體」)的一個加熱體頂蓋的一部分的板23夾緊在軸向擋塊22和彈性環21之間並形成一個緊固面。彈性環21在外殼環19的大部分的圓周上圍住了該外殼環。在外殼環19上設有一個標記夾24,它例如表示了一個安裝標記。在該標記夾24的部位處彈性環21中斷了。
為了裝配溫控器頂罩1,將外殼環19就裝入板23裡的一個孔25裡。從位於對面側將彈性環21插入槽20裡,並且該溫控器頂罩1就固定在板23裡。槽20和軸向擋塊22之間的距離恰好如板23的厚度那樣大小。與之相應地使溫控器頂罩1在軸向方向上固定在板23裡。由於彈性環21從可以接近溫控器頂罩1的那側起既看不到也操作不了,因而彈性環21形成了一種對溫控器頂罩1的防偷盜保險。
孔25以未詳細表示的方式具有一個隆起,外殼環19上一個相應的突起部分嵌入該隆起裡。按此方式使溫控器頂罩1、更準確地說是其外殼2防止了相對板23的一種轉動。
圖2表示了一種經修改的實施形式,其中相同的或功能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操縱元件9在此未表示出。
外殼環19在所述圖2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設有多個制動元件26,它們均勻地分布於圓周方向上。外殼環19也可以主要或者只由制動元件26組成,為了裝配,將具有外殼環19的溫控器頂罩1就插入到板23的孔25裡。當軸向加壓時,這些具有傾斜的外面27的制動元件26彈性向內變形。如果外殼環19這麼遠地軸向進入到孔25裡,以至於使板23能夠進入到槽20裡,那麼制動元件26又徑向向外彈動,從而使溫控器頂罩1按此方式固定住。
制動元件26從板23(溫控器頂罩1從該板突出)的那一側起的變形是不可能的。因此具有制動元件26的裝置也形成了一種足夠的防偷盜保護。
此外溫控器頂罩1的構造與圖1所示的相同。
在按圖1和2所示的設計方案中溫控器頂罩1用一部分外殼環19插入到板23裡,因而其結構高度相對較小,也就是說只是很少程度地從板23伸出。
圖3表示了一種實施例,其中溫控器頂罩1略遠地伸出於板23。相同的部分這裡又用如圖1和2中同樣的附圖標記表示。
板23有一個孔25,其直徑小於圖1和2中所示孔的直徑。在那裡該孔25近似地就象外殼2的直徑擴大部位18那樣大。
然而為了能夠幾乎不改動地使用一種溫控器頂罩1,設有一個適配元件28,它有一個具有較小的直徑的部段29,還有一個具有較大的直徑的部段30。毛細管8這裡兩次進行轉角地彎曲,以便能穿過該適配元件28。
具有較大直徑的部段30的軸向長度要小於在外殼環19內部中的長度,因此使較大直徑的部段30可以完全裝在外殼環19之內。
適配元件28通過一種卡口連接與外殼2相連,這種連接按照一個詳細圖31應該詳加說明。
卡口連接在外殼環19內部具有一個軸向延伸的槽32,一個突起33可以裝入此槽內,該突起33布置在適配元件28的外邊、準確地說在具有較大直徑的部段30的外邊,因此可以使適配元件28軸向經過一定行程進入到外殼環19裡。軸向布置的槽32過渡成一個圓周槽34,在其端部接著的是一個第二軸向槽35,其長度然而遠小於第一軸向槽32的長度。
為將適配元件28裝在外殼2上,使適配元件28這樣與外殼環19對準,從而使突起33可以進入到軸向槽32裡。然而使適配元件28一直移動到外殼環19裡,使它在軸向擋塊22上接觸。接著使適配元件28相對於外殼環19旋轉,其中突起33移入到圓周槽34裡。在圓周槽34的端部上將適配元件28從外殼環19裡拉出一小段,從而出現在圖3中所示的位置。
如果藉助於一個螺母36將適配元件28固定在板23上,那麼外殼環19就在板23的緊固面上站立起來。不可能使適配元件28繼續移動到外殼2裡,因此不可能鬆開卡口連接。
在圖4中可見板23裡的孔25,它有一個隆起37。一個設計在適配元件28上的突起38伸入到此隆起37裡。按此方式該適配元件28就抗轉動地固定在板23裡。由於適配元件28,如由圖4可見只是在四個不同的位置上可與外殼2連接,因此就確保了溫控器頂罩1總是可以佔有一種預先規定的相對於板23的方向。
權利要求
1.具有一個外殼、一個轉動手把以及一個外殼環的供暖溫控器頂罩,所述手把可轉動地布置在外殼上,而且將外殼至少在其軸向長度的一部分上圍住,所述外殼環從背離手把的外殼端部伸出,其特徵在於,外殼環(19)有一個緊固輪廓(20;34,35),用該固定輪廓可以將外殼(2)固定在一個緊固面(23)上。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緊固輪廓(20;34,35)設計在一個平行於外殼(2)軸向方向的面上。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外殼環(19)軸向超出於一個座元件(14),該元件可以通過手把的轉動而軸向地在外殼(2)裡移動,並形成對溫控器頂罩(1)的一個溫度傳感器元件(6)的一個體積變化裝置(12)的一種支撐。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溫度傳感器元件(6)軸向和徑向都不活動地固定在外殼(2)裡。
5.按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外殼(2)在手把(3)之外具有一個直徑擴大部位(18),而外殼環(19)布置在該直徑擴大部位(18)上。
6.按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外殼(2)具有一個軸向擋塊(22),該軸向擋塊連接在外殼環(19)上。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緊固輪廓(20)和軸向擋塊(22)相互具有一個預定的間距。
8.按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在外殼環(19)上至少設有一個防轉動裝置的一個元件。
9.按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緊固輪廓(20)具有一個圈槽,一個彈性環(21)嵌入到該槽內。
10.按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緊固輪廓(20)具有至少一個制動元件(26)。
11.按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在外殼環(19)裡固定一個適配元件(28)。
12.按權利要求11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藉助於一種卡口連接使適配元件(28)與外殼(2)連接。
13.按權利要求12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適配元件(28)具有一個有較大直徑的部段(30)和一個有較小直徑的部段(29),其中有較大直徑的部段(30)軸向完全布置在外殼環(19)之內。
14.按權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溫控器頂罩,其特徵在於,為了緊固適配元件(28)需要有一個第一軸向運動,接著的是一個轉動運動,接著是與第一軸向運動相反的一個第二軸向運動。
全文摘要
說明了一種具有一個外殼(2)、一個轉動手把(3)以及一個外殼環(19)的供暖溫控器頂罩(1),所述手把可轉動地布置在外殼(2)上,而且將外殼(2)至少在其軸向長度的一部分上圍住,所述外殼環從背離手把(3)的外殼端部伸出。希望改進視覺形象。在此建議,外殼環(19)設有一個緊固輪廓(20;34,35),用該固定輪廓可以將外殼(2)固定在一個緊固面(23)上。
文檔編號F16K27/00GK1673643SQ20051006973
公開日2005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25日
發明者B·弗雷德裡克森, S·安德裡森, E·B·克裡斯滕森 申請人:丹福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