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包裝緩衝材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5:18:16 1
專利名稱:一種包裝緩衝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裝緩衝材。
背景技術:
在包裝液晶屏幕或者其它易碎品等物品時,一般需採用包裝緩衝材,以在搬運物品時起到緩衝、吸震作用,然而現有的包裝緩衝材多為單一緩衝層,容易被刺破,其緩衝效果有限;此時人們往往將多個單一層的緩衝材粘合成多層的緩衝材,雖然此方法能夠提高緩衝、吸震作用,但是使得緩衝材的體積相應增大,不便運輸,相對造成貨櫃儲物量降低,提高了貨運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包裝緩衝材,其解決了背景技術中的包裝緩衝材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包裝緩衝材,其材質採用聚乙烯發泡棉,而且,其包括至少一第一包裝層和至少一第二包裝層,所述第一包裝層和第二包裝層固定貼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為第一密度,所述第二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為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大於所述第二密度。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裝層層數為二個,所述第二包裝層層數為一個,所述一第二包裝層固定夾設在二個第一包裝層之間,且沿第一方向布置。—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包裝層層數為二個,所述第一包裝層層數為一個,所述第一包裝層固定夾設在二個第二包裝層之間,且沿第一方向布置。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裝層層數為一個,所述第二包裝層層數為一個,所述第二包裝層和第一包裝層固定貼合在一起,且沿第一方向布置。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裝層和所述第二包裝層之間通過膠接堆疊固定在一起。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裝層和所述第二包裝層之間通過熱複合堆疊固定在一起。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裝層和所述第二包裝層之間通過超聲波複合堆疊固定在一起。一較佳實施例中,其具有沿第二方向的相背向的一外側面和一內側面,所述外側面和內側面均設有齒形結構,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外側面的齒形和內側面的齒形不同。本實用新型的包裝緩衝材與背景技術中的包裝緩衝材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包裝緩衝材的內第一包裝層的材質一致,因此易於回收分類和分解處理,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回收再利用率,符合環保要求;2.第一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定義為第一密度,第二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定義為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大於第二密度,因此使得包裝緩衝材兼具高度剛性支撐功能和良好彈性緩衝功能;3.內第一包裝層的材質為聚乙烯發泡棉,其為一種具有高強緩衝吸震抗震能力的新型環保包裝材料,柔韌、質輕,富有彈性,能通過彎曲來吸收和分散外來的撞擊力,達到較佳的緩衝效果;4.聚乙烯發泡棉的成型工藝獨特,在制樣過程中,能完全按實際使用要求,自由進行設計的變動;5.本包裝緩衝材還設計為一種具有雙向齒形的包裝緩衝材,其雙向的齒形不同, 與單向齒形的包裝緩衝材相比,其緩衝、吸震效果更佳。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第一實施例的雙向齒形緩衝材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第一實施例的雙向齒形緩衝材的俯視圖。圖3為第二實施例的雙向齒形緩衝材的立體示意圖。圖4為第二實施例的雙向齒形緩衝材的俯視圖。附圖標記說明第一包裝層-110、120 ;第二包裝層-130、140 ;外側面-200 ;內側面_300 ;梯形凸起-210 ;方形凸起_220、310 ;設有倒角的凸起-320 ;方形凹槽_330、340。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請參考
圖1和圖2,包裝緩衝材的材質為聚乙烯發泡棉,其包括沿著第一方向堆疊的二第一包裝層110、120,以及二第二包裝層130、140,內第一包裝層通過膠水粘合固定在一起,其堆疊順序依次為第一包裝層110、第二包裝層130、 第二包裝層140和第一包裝層120 ;由於聚乙烯發泡棉的成型工藝獨特,因此所述內第一包裝層均能根據實際使用需求進行自由的設計變動,實現無膠化一體成型,也節約了工時;所述內第一包裝層的材質一樣,因此易於回收分類和分解處理;其中,第一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第一密度)大於第二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第二密度),以使得包裝緩衝材兼具高度剛性和良好彈性。第一實施例的包裝緩衝材,其包括沿第二方向設置的相背向的一外側面200和一內側面300,所述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外側面200和所述內側面300均設有齒形結構,二者的齒形結構不同,所述外側面200的齒形結構包括複數個連續的梯形凸起210, 所述內側面300的齒形結構包括複數個連續的方形凸起310 ;由於本實施例中的包裝緩衝材是用於包裝液晶顯示屏,因此所述每個方形凸起310之間所設的凹槽330為方形,並且所述方形凹槽330適配所包裝液晶顯示屏的厚度,以緊密穩固地夾持液晶顯示屏,因此提升了支撐強度,當然,若所包裝的物品不是液晶顯示屏而是其它形狀的物品,則每個凸起 310之間的凹槽也可設計為具有與之相適配的形狀和厚度;由於本包裝緩衝材為雙向齒形結構,因此與單向齒形結構包裝緩衝材相比,通過在外側面設置齒形結構以增加對外側的保護,增強了緩衝、吸震效果。[0029]圖3和圖4繪示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包裝緩衝材的外側面200和內側面300的齒形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所述外側面200的齒形結構包括複數個連續的方形凸起220,所述內側面300的齒形結構包括複數個連續的、 兩端均設有倒角的凸起320,其倒角設計使得內側面的緩衝效果更好,由於本實施例中的包裝緩衝材是用於包裝液晶顯示屏,因此所述每個凸起320之間所設的凹槽340為方形,並且所述方形凹槽340適配所包裝液晶顯示屏的厚度,以緊密穩固地夾持液晶顯示屏,因此提升了支撐強度。上述實施例雖然僅揭示了具有兩層第二包裝層的包裝緩衝材,但是不限於此,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其第二包裝層可以僅為一層,或者為兩層以上。本實施例之中是以二種密度的包裝層複合在一起為例進行說明,但並不以此為限,根據需要,也可設置多種密度不一的包裝層複合在一起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包裝緩衝材,其特徵在於其材質採用聚乙烯發泡棉,而且,其包括至少一第一包裝層和至少一第二包裝層,所述第一包裝層和第二包裝層固定貼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為第一密度,所述第二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為第二密度, 所述第一密度大於所述第二密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包裝緩衝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包裝層層數為二個, 所述第二包裝層層數為一個,所述一第二包裝層固定夾設在二個第一包裝層之間,且沿第一方向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包裝緩衝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包裝層層數為二個, 所述第一包裝層層數為一個,所述第一包裝層固定夾設在二個第二包裝層之間,且沿第一方向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包裝緩衝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包裝層層數為一個, 所述第二包裝層層數為一個,所述第二包裝層和第一包裝層固定貼合在一起,且沿第一方向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包裝緩衝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包裝層和所述第二包裝層之間通過膠接堆疊固定在一起。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包裝緩衝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包裝層和所述第二包裝層之間通過熱複合堆疊固定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包裝緩衝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包裝層和所述第二包裝層之間通過超聲波複合堆疊固定在一起。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包裝緩衝材,其特徵在於其具有沿第二方向的相背向的一外側面和一內側面,所述外側面和內側面均設有齒形結構,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包裝緩衝材,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側面的齒形和內側面的齒形不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包裝緩衝材,其材質採用聚乙烯發泡棉,而且,其包括至少一第一包裝層和至少一第二包裝層,所述第一包裝層和第二包裝層固定貼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為第一密度,所述第二包裝層的聚乙烯發泡棉密度為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大於所述第二密度。本包裝緩衝材的緩衝、吸震效果更佳,不會佔用太大空間。
文檔編號B32B27/32GK201942128SQ20112001209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4日
發明者劉達, 吳榮奎, 吳雪和, 宋剛 申請人:廈門三德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