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尋呼方法、位置更新方法及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4 18:18:51 1
一種尋呼方法、位置更新方法及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尋呼方法,可以減少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系統的尋呼資源;該方法包括:基站接收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攜帶跟蹤區域標識;若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所述基站尋呼終端;若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所述基站指示所述中繼站尋呼所述終端。還公開一種位置更新方法,可以減少位置更新帶來的信令負荷,該方法包括:中繼站生成系統消息,所述系統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所述中繼站廣播所述系統消息,觸發進入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發起位置更新請求。本發明同時公開一種基站、中繼站、通信系統、移動管理實體。
【專利說明】一種尋呼方法、位置更新方法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尋呼方法、位置更新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0002]2006 年 ITU-R (ITU-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國際電聯無線電通信部門)正式將 B3G (Beyond3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命名為 IMT-Advanced (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國際移動通信高級系統)技術。一方面ΙΜΤ-Advanced對系統容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足以支撐這麼高容量的大帶寬頻譜一般只能在較高頻段找到,而這樣高的頻段的路損和穿透損耗都較大,很難實現好的覆蓋。為了滿足IMT-Advanced 的容量需求,3GPP (3rd Generation Mobile Grou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提出的LTE-Advanced系統正將中繼技術作為改善系統容量和覆蓋的候選技術之一進行研究。
[0003]在傳統網絡中,基站(eNodeB,eNB)和終端(User Equipment,UE)之間的無線連接是直接的無線連接,也就是單跳的網絡。而中繼技術是在基站和終端之間增加一個或多個中繼站(Relay),負責將基站發送的無線信號轉發至終端。一個基站可以為多個小區服務,不同的小區被按照一定規則劃分到不同的TA (Tracking Areas,跟蹤區域)中。終端每當移動到之前從未到過的TA內,就會向網絡側發起位置更新請求,向網絡側報告自己的最新位置信息。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動管理實體)根據終端報告的位置信息為每一個終端維護一個TA列表。每當網絡側尋呼一個終端時,MME會根據這一終端當前的TA列表找到與這些TA相關聯的所有基站,並將尋呼消息發送給這些基站。
[0004]一方面,因為基站並不知道其下中繼站所屬TA的信息,無法得知被尋呼終端現在是駐留在本小區,還是駐留在其下中繼站的小區裡,因此基站在本小區開始尋呼的同時,會將尋呼消息發送到其下所有的中繼站,以促使中繼站也開始尋呼該特定終端。
[0005]因此,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上述現有技術存在如下不足:
[0006]為了尋呼特定終端,需要在基站的小區和該基站下全部中繼站的小區裡進行尋呼,這增加了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浪費了系統的尋呼資源。相對於基站來說,因為中繼站需要將其尋呼資源分配在終端到中繼站和中繼站到基站兩條無線鏈路上,因此中繼站相對於基站來說尋呼資源更加匱乏,所以這種尋呼資源的浪費問題就顯得更加嚴重。
[0007]另一方面,中繼站第一次移動到基站的一個小區內時,基站在該小區所屬的跟蹤區域廣播系統消息,中繼站將這個系統消息直接轉發給所有駐留在自己小區內的終端。因為這些終端是在中繼站內部被載入基站的小區裡的,所以通常情況下這些終端也是第一次進入基站的跟蹤區域,因此根據現有協議,中繼站下所有終端均會進行一次位置更新過程。
[0008]因此,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上述現有技術還存在如下不足:
[0009]考慮到一個移動的中繼站下很可能會有很多終端,而每一個終端幾乎在同一時間都要進行一次位置更新,在短時間內給空中接口造成巨大的信令負擔,以致影響正常的語音及數據的通信。移動中繼站本身有可能正在高速運動,因此其在短時間內就會進入另外一個基站的小區覆蓋範圍,而上述的大量終端在同一時間重複進行的位置更新,從而造成信令負荷過大。
【發明內容】
[001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尋呼方法,用以減少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系統的尋呼資源,該方法包括:
[0011]基站接收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攜帶跟蹤區域標識;
[0012]若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所述基站尋呼終端;
[0013]若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所述基站指示所述中繼站尋呼所述終端。
[0014]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位置更新方法,用以減少位置更新帶來的信令負荷,該方法包括:
[0015]中繼站生成系統消息,所述系統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016]所述中繼站廣播所述系統消息,觸發進入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發起位置更新請求。
[0017]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尋呼方法,用以減少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系統的尋呼資源,該方法包括:
[0018]移動管理實體接收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攜帶所述終端所駐留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019]所述移動管理實體根據所述跟蹤區域標識,更新終端的跟蹤區域列表;
[0020]所述移動管理實體下發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攜帶所述終端的跟蹤區域列表。
[0021]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基站,用以減少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系統的尋呼資源,該基站包括:
[0022]接收模塊,用於接收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攜帶跟蹤區域標識;
[0023]尋呼模塊,用於在所述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時,尋呼終端;在所述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時,指示所述中繼站尋呼所述終端。
[0024]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中繼站,用以減少位置更新帶來的信令負荷,該中繼站包括:
[0025]生成模塊,用於生成系統消息,所述系統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026]廣播模塊,用於廣播所述系統消息,觸發進入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發起位置更新請求。
[0027]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通信系統,用以減少位置更新帶來的信令負荷,該通信系統包括上述中繼站,還包括:
[0028]基站,用於接收所述中繼站上報的所述中繼站的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
[0029]終端,用於發送位置更新請求消息;
[0030]所述中繼站還用於向基站轉發所述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並在轉發的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添加入所述中繼站的身份標識。
[0031]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移動管理實體,用以減少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系統的尋呼資源,該移動管理實體包括:
[0032]接收模塊,用於接收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攜帶所述終端所駐留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033]更新模塊,用於根據所述跟蹤區域標識,更新終端的跟蹤區域列表。
[0034]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接收尋呼消息,該尋呼消息攜帶跟蹤區域標識;若該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該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該基站尋呼終端;若該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該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該基站指示該中繼站尋呼該終端,通過使基站明確終端當前是駐留在自己的小區裡,還是駐留在所轄中繼站的小區裡,對終端進行有針對性的尋呼,與現有技術中基站與所轄中繼站均尋呼終端的技術方案相比,從而減少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系統的尋呼資源。
[0035]本發明實施例中,中繼站生成系統消息,該系統消息中包括該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該中繼站廣播該系統消息,觸發進入該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發起位置更新請求;與現有技術中終端進入所轄小區時接收中繼站廣播的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不同,可以有效的減少由於中繼站的移動帶來的大量終端頻繁的同時進行位置更新而帶來的信令負荷。
[0036]本發明實施例中,移動管理實體接收的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攜帶該終端所駐留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可以方便後續下發的尋呼消息中攜帶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使基站明確終端當前駐留在所轄中繼站的小區裡,對終端進行有針對性的尋呼,與現有技術中基站與所轄中繼站均尋呼終端的技術方案相比,從而減少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系統的尋呼資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7]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在附圖中:
[0038]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涉及網絡場景的示意圖;
[0039]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尋呼方法流程圖;
[0040]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位置更新方法流程圖;
[0041]圖4、圖5、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尋呼方法的具體實例流程圖;
[0042]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的結構不意圖;
[0043]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中繼站的結構示意圖;
[0044]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通信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移動管理實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6]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但並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47]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涉及網絡場景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MME是網絡中負責對終端發起尋呼的控制網元,MME和eNB之間的已有控制接口為S1-MME。為滿足對LTE(Long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終端的後向兼容性,中繼站和終端之間可以重用原LTE網絡中基站與終端之間的接口,即Uu接口。中繼站本身可以是靜止的也可以是移動的,移動的中繼站被安裝火車和公交車等交通工具上,為其中的乘客提供穩定的無線網絡接入服務。在圖1中,Relay_a和Relay_b是兩個固定的中繼站,Relay_c是一個移動的中繼站。eNB是一個基站,上述三個中繼站通過eNB的中轉最終接入核心網絡。
[0048]如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尋呼方法流程可以包括:
[0049]步驟201、基站接收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攜帶跟蹤區域標識。
[0050]步驟202a、若所述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所述基站尋呼終端。
[0051]步驟202b、若所述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所述基站指示所述中繼站尋呼所述終端。
[0052]由圖2所示流程可以得知,基站通過明確終端當前是駐留在自己的小區裡,還是所轄中繼站的小區裡,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尋呼,與現有技術中基站與所轄中繼站均尋呼終端的技術方案相比,明顯優化了中繼網絡的尋呼過程,減少了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了系統的尋呼資源。
[0053]由於網絡側尋呼某一終端時,MME會根據這一終端當前的TA列表找到與這些TA相關聯的所有基站,並將尋呼消息發送給這些基站,而終端的TA列表是MME根據終端報告的位置信息進行維護的,因此,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尋呼消息之前,還可以包括:
[0054]所述基站轉發所述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當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基站所轄小區,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當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055]在基站將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轉發給MME後,MME就可以根據該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攜帶的跟蹤區域標識,更新終端的跟蹤區域列表。在MME下發尋呼消息時,尋呼消息中可以攜帶終端的身份標識和終端的跟蹤區域列表。
[0056]前面提到,若終端駐留在中繼站所轄小區,則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會攜帶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而由於位置更新請求消息是由終端生成並發出,再經中繼站、基站轉發至MME,因此,實現在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攜帶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的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是由所述終端從所述中繼站獲得,並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又如,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是由所述中繼站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再如,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是由所述基站從所述中繼站獲得,並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
[0057]一個實施例中,終端從中繼站獲得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可以是:終端在進入中繼站所轄小區時,接收中繼站廣播的中繼站跟蹤區域標識。可以看到,現有技術中,終端在進入中繼站所轄小區時,中繼站廣播的是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而本實施例中,終端在進入中繼站所轄小區時,中繼站廣播的是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現有技術中,由於中繼站的移動,則中繼站廣播的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處於不斷變化中,終端將不斷的發起位置更新請求;而本實施例中,即使中繼站在移動,中繼站廣播的中繼站跟蹤標識也是相對不變的,終端發起位置更新請求的頻率大大降低,有效地減少了位置更新帶來的信令負荷。
[0058]則如圖3所示,本發明還可以提供一種位置更新方法,其流程可以包括:
[0059]步驟301、中繼站生成系統消息,所述系統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060]步驟302、所述中繼站廣播所述系統消息,觸發進入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發起位置更新請求。
[0061]圖3所示流程與現有技術中終端進入所轄小區時接收中繼站廣播的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不同,可以有效的減少由於中繼站的移動帶來的大量終端頻繁的同時進行位置更新而帶來的信令負荷。
[0062]圖3所示的位置更新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圖2所示的尋呼方法結合使用,在結合使用時,一方面優化了中繼網絡的尋呼過程,減少了中繼網絡中尋呼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也防止了移動中繼站的加入所引起的位置更新信令負荷過重的問題。
[0063]為了方便基站確定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本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還是本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在一個實施例中,基站可以確定第一對應關係,並根據第一對應關係,確定所述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本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還是本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其中,第一對應關係為本基站所轄中繼站、該中繼站的跟蹤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
[0064]第一對應關係可以由基站進行存儲以方便其確定,當然也可以由其它設備進行存儲,基站通過與該設備進行交互以實現該確定功能。若是由基站進行存儲,則基站需獲得中繼站、中繼站的跟蹤區域的相關信息,在一個實施例中,基站可以在中繼站移動至本基站所轄小區後,接收該中繼站上 報的中繼站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然後將接收的中繼站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記入第一對應關係。
[0065]第一對應關係可以記錄於一映射表、或資料庫中,以便於查詢。
[0066]下面舉一例說明上述實施例中結合了位置更新方法的尋呼方法具體實施。圖4為本例中尋呼方法的流程圖;本例中,中繼站Relay_c為一個移動的中繼站,終端UE_i為這個移動中繼站下的終端,為完成對終端UE_i的尋呼,整個流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包括:
[0067]階段一
[0068]步驟401、Relay_c移動進入eNB的小區內。
[0069]步驟402、Relay_c 向 eNB 發送一個控制消息 Control_Message_l。在 Control_Message_l中,Relay_c向eNB報告了其中繼站身份標識Relay_ID和跟蹤區域標識TA_c。
[0070]步驟403a_b、eNB內部存儲了一個跟蹤區域和中繼站對應關係的映射表:(TA —Relay)映射表,該映射表存儲第一對應關係。eNB在接收到Contr0l_MeSSage_l後,先會根據其中的信息來更新(TA - Re lay)映射表,然後eNB會向MME發送一條Sl-MME接口上的控制消息,例如ENB_C0NFI⑶RAT10N_UPDATE,這條控制消息內包含eNB的身份標識eNB_ID和Relay_c的跟蹤區域標識TA_c。在MME接收到這個控制消息後便可得知現在Relay_c駐留在這個eNB的小區內。
[0071]階段二
[0072]步驟404、某一特定終端UE_i進入Relay_c的小區。[0073]步驟405、Relay_c在自己的小區裡通過系統消息廣播自己的身份標識Relay_ID和跟蹤區域標識TA_c。
[0074]步驟406、UE_i在接收到後Relay_c廣播的系統消息後便會向Relay_c發送控制消息Tracking_Area_Update_Request (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以發起位置更新過程。Tracking_Area_Update_Request在現有標準中有定義,其中包含終端的身份標識UE_ID和跟蹤區域標識TA_c。
[0075]步驟407、Relay_c在接到這個消息後並不做處理,而是直接轉發給eNB。
[0076]步驟408、eNB在接到這個消息後並不做處理,而是直接將其轉發直至MME。
[0077]步驟409、MME為每一個UE維護了一個跟蹤區域的列表。MME在收到UE_i發送的Tracking_Area_Update_Request 後會將 TA_c 添加進 UE_i 的跟蹤區域列表 TA_List_of_UE_i ο這裡,圖3中所有網絡側對Tracking_Area_Update_Request的響應消息Tracking_Area_Update_Response,在圖中都已被省略。
[0078]階段三
[0079]步驟410、MME接收到核心網對UE_i的尋呼請求。
[0080]步驟411、MME向eNB發送尋呼消息Paging。Paging消息中包含UE_i的身份標識UE_ID 和 UE_i 的跟蹤區域列表 TA_List_of_UE_i。
[0081]步驟412、eNB在收到這個Paging消息後,會根據TA_List_of_UE_i中列出的跟蹤區域標識去查詢(TA - Relay)映射表。
[0082]步驟413、因為TA_List_of_UE_i中有很大可能只包括TA_c,而並不包括eNB及eNB下面的其它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所以eNB可以只把這個Paging消息發送給Relay_c以使其開始對UE_i的尋呼,而不用在自己的小區裡尋呼UE_i,也不用讓自己下面的其它中繼站來尋呼UE_i。
[0083]步驟414、Relay_c 對 UE_i 進行尋呼。
[0084]前面提到,第一對應關係為本基站所轄中繼站、該中繼站的跟蹤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基站也可以確定第二對應關係,並根據第二對應關係,確定所述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本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還是本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其中,第二對應關係為本基站所轄中繼站、該中繼站的跟蹤區域、駐留在該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之間的對應關係。
[0085]當然,與第一對應關係類似,第二對應關係也可以由基站進行存儲以方便其確定,當然也可以其它設備進行存儲,基站通過與該設備進行交互以實現該確定功能。若是由基站進行存儲,則基站需獲得中繼站、中繼站的跟蹤區域、駐留在該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的相關信息,在一個實施例中,基站可以在中繼站移動至本基站所轄小區後,接收該中繼站上報的中繼站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然後將接收的中繼站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記入第二對應關係。
[0086]第二對應關係也可由基站根據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的中繼站身份標識、中繼站跟蹤區域標識、終端身份標識進行更新。實施中,中繼站身份標識可以由所述中繼站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
[0087]當然,第二對應關係也可以記錄於一映射表、或資料庫中,以便於查詢。
[0088]下面舉一例說明上述實施例中結合了位置更新方法的尋呼方法具體實施。圖5為本例中尋呼方法的流程圖;本例中,Re I ay_a是一個固定中繼站,UE_k是一個駐留在Re I ay_a下的終端。整個過程仍然可以分為三個不同階段。下面主要描述圖5所示流程與圖4所示流程的不同之處。
[0089]在階段一中,步驟501至步驟502中,自動向eNB發送一個控制消息Control_Message_l,這條控制消息的定義和功能和圖4中的Control_Message_l相同。和圖4不同的是,步驟503a中,eNB現在內部維護的是一個跟蹤區域,中繼站和終端的映射表(TA - Relay 一 UE)』該映射表存儲第二對應關係。在接收到Control_Message_l後,eNB會將Relay_a及其它的跟蹤區域TA_a之間的映射關係加入這個映射表。接下來階段一的消息(步驟503b)和過程與圖4相同。
[0090]在階段二中,步驟504中,UE_k移動到Relay_a的小區內,和圖4類似,在步驟505,Relay_a在自己的小區內廣播自己的身份標識和跟蹤區域標識,在步驟506,UE_k在接收到Relay_a的廣播消息後,會向Relay_a發送控制消息Tracking_Area_Update_Request。與圖4不同的是,在步驟507, Relay_a會對這個消息進行處理以生成控制消息Control_Message_2。Control_Message_2 相對於 Tracking_Area_Update_Request 多了一個參數,即Relay_a 的身份標識 Relay_ID。在步驟 508-509, Relay_a 發送 Control_Message_2, eNB 在收到Contr0l_MesSage_2後,會根據消息中包含的信息對(TA — Relay 一 UE)映射表進行更新,由此eNB知道了 UE_k現在駐留在Relay_a的小區裡。
[0091]在階段三中,與圖4類似的是,步驟512中,eNB在接到Paging消息後會去查詢(TA - Relay 一 UE)映射表,以此斷定UE_k現在駐留在Relay_a的小區裡,因此在步驟513中,eNB直接將Paging消息發送給Relay_a,隨後執行步驟514, Relay_a在自己的小區裡開始了對服_1^的尋呼。
[0092]一個實施例中,為了減少對中繼站的改動,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可以是接入域消息。下面舉一例說明 。如圖6所示的尋呼流程,與圖5相比,不同只在階段二,因此圖6中略去了階段一和階段三。
[0093]在圖6中,步驟601中,UE_k移動到Relay_a的小區內;步驟602中,UE_k接收Relay_a的系統消息;而在步驟603中,UE_k並沒有向Relay_a發送消息Tracking_Area_Update_Request,而是發送了一條新定義的消息 Control_Message_3。因為 Tracking_Area_Update_Request是一條非接入域消息,因此在圖5中要使得以處理這條消息,需要對Relay_a進行較大改動。而圖6中新設計的消息Control_Message_3是一條接入域消息,因此Relay_a無需做太大改動就可以處理這條消息。和Tracking_Area_Update_Request相似,Control_Message_3中包含UE_k的身份標識UE_ID和其跟蹤區域標識TA_
a。後續步驟604-606與圖5類似。
[0094]本發明實施例還可擴展應用於多跳的中繼網絡中,即場景圖1中中繼站的下面還可以再連接中繼站。在這種情況下,以上的各技術關鍵點和欲保護點仍然適用,只是描述中的基站本身也是一個中繼站。
[0095]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儲於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可以包括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所述的存儲介質可以包括:ROM、RAM、磁碟、光碟等。[0096]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基站、中繼站、通信系統,如下面的實施例所述。由於這些設備解決問題的原理與尋呼方法或位置更新方法相似,因此這些設備的實施可以參見方法的實施,重複之處不再贅述。
[0097]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站,其結構如圖7所示,可以包括:
[0098]接收模塊701,用於接收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攜帶跟蹤區域標識;
[0099]尋呼模塊702,用於在所述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時,尋呼終端;在所述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時,指示所述中繼站尋呼所述終端。
[0100]一個實施例中,圖7所示的基站還可以包括:
[0101]轉發模塊703,用於轉發所述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當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基站所轄小區,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當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102]一個實施例中,圖7所示的基站還可以包括:
[0103]第一確定模塊704,用於確定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所述的第一對應關係為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該中繼站的跟蹤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所述的第二對應關係為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該中繼站的跟蹤區域、駐留在該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之間的對應關係;
[0104]第二確定模塊705,用於根據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確定所述尋呼消息中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還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105]一個實施例中,接收模塊701進一步用於在中繼站移動至所述基站所轄小區後,接收該中繼站上報的中繼站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則圖7所示的基站還可以包括:記錄模塊706,用於將接收的中繼站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記入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
[0106]一個實施例中,圖7所示的基站還可以包括:
[0107]更新模塊707,用於根據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的中繼站身份標識、中繼站跟蹤區域標識、終端身份標識,更新第二對應關係;所述中繼站身份標識是由所述中繼站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
[0108]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確定模塊704還可以用於通過查詢映射表或資料庫,確定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
[0109]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中繼站,其結構如圖8所示,可以包括:
[0110]生成模塊801,用於生成系統消息,所述系統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111]廣播模塊802,用於廣播所述系統消息,觸發進入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發起位置更新請求。
[0112]一個實施例中,圖8所示的中繼站還可以包括:
[0113]上報模塊803,用於在所述中繼站移動至基站所轄小區後,向所述基站上報所述中繼站的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
[0114]一個實施例中,圖8所示的中繼站還可以包括:[0115]轉發模塊804,用於向基站轉發所述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
[0116]添加模塊805,用於在所述轉發模塊轉發的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添加入所述中繼站的身份標識。
[0117]如圖9所示,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通信系統,包括圖8所示的中繼站901,還包括:
[0118]基站902,用於接收所述中繼站上報的所述中繼站的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
[0119]所述中繼站901還用於向基站轉發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並在轉發的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添加入所述中繼站的身份標識。
[0120]如圖10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移動管理實體可以包括:
[0121]接收模塊1001,用於接收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攜帶所述終端所駐留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0122]更新模塊1002,用於根據所述跟蹤區域標識,更新終端的跟蹤區域列表。
[0123]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接收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攜帶跟蹤區域標識;若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所述基站尋呼終端;若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所述基站指示所述中繼站尋呼所述終端,從而使基站明確終端當前是駐留在自己的小區裡,還是所轄中繼站的小區裡,進行有針對性的尋呼,與現有技術中基站與所轄中繼站均尋呼終端的技術方案相比,可以減少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系統的尋呼資源。
[0124]本發明實施例中,中繼站生成系統消息,所述系統消息中包括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所述中繼站廣播所述系統消息,觸發進入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發起位置更新請求;與現有技術中終端進入所轄小區時接收中繼站廣播的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不同,可以有效的減少由於中繼站的移動帶來的大量終端頻繁的同時進行位置更新而帶來的信令負荷。
[0125]本發明的尋呼方法和位置更新方法也可以結合使用,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減少因為中繼站的移動帶來的大量終端頻繁的同時進行位置更新而帶來的信令負荷;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減少中繼網絡中尋呼資源的浪費,以更好的達到位置更新的信令負荷和尋呼的信令負荷之間較好的平衡。
[0126]本發明實施例中,移動管理實體接收的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攜帶該終端所駐留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可以方便後續下發的尋呼消息中攜帶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使基站明確終端當前駐留在所轄中繼站的小區裡,對終端進行有針對性的尋呼,與現有技術中基站與所轄中繼站均尋呼終端的技術方案相比,從而減少系統尋呼的信令開銷,節省系統的尋呼資源。
[0127]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尋呼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 中繼站接收基站發送的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是所述基站根據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發送的; 所述第一對應關係為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和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 所述第二對應關係為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和駐留在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之間的對應關係; 所述中繼站尋呼所述中繼站下的終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中繼站接收基站發送的尋呼消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中繼站移動進入所述基站所轄小區後或者在所述中繼站上電後,所述中繼站向基站報告所述中繼站身份標識和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標識。
3.—種尋呼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 基站確定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 所述第一對應關係為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和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 所述第二對應關係為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和駐留在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之間的對應關係; 所述基站接收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攜帶跟蹤區域標識; 所述基站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係或所述第二對應關係,確定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還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若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所述基站尋呼所述終端;或者 若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則所述基站指示所述中繼站尋呼所述終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基站接收尋呼消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基站轉發所述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 當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基站所轄小區,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當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包括接入域消息。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當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是: 由所述終端從所述中繼站獲得的,並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 或,由所述中繼站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 或,由所述基站從所述中繼站獲得,並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
7.如權利要求3 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基站確定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包括: 所述基站在中繼站移動至所述基站所轄小區後或者所述基站在所述中繼站上電後,接收所述中繼站上報的中繼站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 所述基站將接收的所述中繼站身份標識及所述跟蹤區域標識,記入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基站接收尋呼消息之前,還包括: 所述基站根據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的中繼站身份標識、中繼站跟蹤區域標識、終端身份標識,更新第二對應關係;所述中繼站身份標識是由所述中繼站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中繼站上報的中繼站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之後,還包括: 所述基站向移動管理實體MME發送ENB_CONFI⑶RATION_UPDATE消息,所述ENB_CONFI⑶RAT10N_UPDATE消息包含所述跟蹤區域標識。
10.一種用於尋呼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 用於接收基站發送尋呼消息的單元,所述尋呼消息是所述基站根據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發送的;所述第一對應關係為所述基 站所轄中繼站和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 所述第二對應關係為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和駐留在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之間的對應關係; 用於尋呼所述中繼站下的終端的單元。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 用於在所移動進入所述基站的小區後或者在所述中繼站上電後,向基站報告所述中繼站身份標識和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標識的單元。
12.一種用於尋呼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 用於確定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的單元; 所述第一對應關係為基站所轄中繼站和中繼站的跟蹤區域之間的對應關係; 所述第二對應關係為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和駐留在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的終端之間的對應關係; 用於接收尋呼消息的單元,所述尋呼消息攜帶跟蹤區域標識; 用於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係或所述第二對應關係,確定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還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的單元; 用於當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時,尋呼所述終端的單元;或者 用於當所述尋呼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所轄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時,指示所述中繼站尋呼所述終端的單元。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 用於轉發所述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單元; 當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基站所轄小區,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基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當所述終端駐留在所述中繼站所轄小區,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的跟蹤區域標識是所述中繼站的跟蹤區域標識。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轉發所述終端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單元所轉發的位置更新請求消息包括接入域消息。
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用於確定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的單元具體用於: 在所述中繼站移動至所述基站所轄小區後或者所述基站在所述中繼站上電後,接收所述中繼站上報的中繼站身份標識及跟蹤區域標識; 將接收的所述中繼站身份標識及所述跟蹤區域標識,記入第一對應關係或第二對應關係O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 用於根據位置更新請求消息中的中繼站身份標識、中繼站跟蹤區域標識、終端身份標識,更新第二對應關係的單元; 所述中繼站身份標識是由所述中繼站添加入所述位置更新請求消息的。
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還包括: 用於向向移動管理實體MME發送ENB_CONFI⑶RATION_UPDATE消息的單元,所述ENB_CONFI⑶RAT10N_UPDATE消息包含所述跟蹤區域標識。
【文檔編號】H04W8/08GK103888931SQ201410119612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8日
【發明者】張濤, 藺波, 熊新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