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調整位置的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22:56:06 1
專利名稱:一種自調整位置的夾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械製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自調整位置的夾具。
背景技術:
很多工件需要在其中間某個特定位置處進行加工,為保證加工位置準確,傳統的做法是根據工件的具體尺寸來設計製造相應的夾具,上述做法必須針對每種規格的工件來特別製造一種夾具,而不同種規格工件的夾具無法通用,因此會造成生產廠家的夾具數量眾多,管理複雜,而且也會增加廠家的夾具製造成本和夾具的研發製造時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自調整位置的夾具,以適應多種工件的加工需要,減少廠家研發製造夾具的時間,降低廠家的成本。本實用新型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夾板、用於安裝加工設備的工作檯以及下夾板;所述工作檯中部設有供待加工工件穿過的通孔,工作檯或上夾板利用支架固定設置,所述下夾板連接有驅動裝置以使下夾板能夠上下運動;所述工作檯通過其兩側的菱形支架與上夾板、下夾板連接,所述每個菱形支架均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四支杆及兩個「卜」形構件,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與上夾板連接,所述第三支杆、第四支杆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與下夾板連接,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的下端分別通過轉軸連接於兩個「卜」形構件的垂直杆的上端,所述第三支杆、第四支杆的上端分別通過轉軸連接於所述兩個「卜」形構件的垂直杆的下端;所述兩個「卜」形構件的中部的橫杆穿過所述工作檯兩端所設的套筒,所述橫杆的端部設有防止橫杆自套筒脫出的限位部件,所述橫杆在限位部件與套筒之間的杆體處套有彈簧。套筒與橫杆為間隙配合,橫杆可以在套筒內滑動,這樣在下夾板的上下移動過程中,可以使菱形支架發生變形,而彈簧可以為套筒、橫杆施加一定的彈力,防止橫杆隨意在套筒內滑動,進而保證上夾板、下夾板不會相對於工作檯發生水平方向的晃動。在加工工件時,將待加工工件放置於下夾板上,並向上穿過工作檯,然後利用驅動裝置調整下夾板的高度,使待加工工件被夾緊於上夾板和下夾板之間。通過上述菱形支架,可以在下夾板上下移動到任何位置時,均能保證工作檯位於下夾板與上夾板的中間位置,滿足加工的需要。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通過具有一定間距的兩個轉軸可轉動地與上夾板連接,所述第三支杆、第四支杆通過具有一定間距的兩個轉軸可轉動地與下夾板連接,所述上夾板的兩個轉軸與所述下夾板的兩個轉軸的連線構成一個矩形。這樣有助於保持下夾板及上夾板的平衡。進一步地,該整形封切設備還包括至少一條與工作檯固定的導向柱,所述導向柱分別穿過上夾板以及下夾板所設有的通孔,所述導向柱與通孔為間隙配合。導向柱與通孔配合,可以保證上夾板以及下夾板在上下運動過程中不會偏離,進而保證工件位置準確。[0009]具體來說,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螺母及穿過螺母的螺杆,所述螺杆垂直活動安裝於支架上並利用一個電動機驅動而轉動,所述螺母固定於下夾板上。在螺母的配合下,螺杆的轉動可以轉化為下夾板的上下垂直移動,而在加工過程中,螺杆會通過螺母為下夾板提供有效的支撐。本實用新型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可以保證其工作檯始終位於待加工工件的中央位置處,滿足加工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圖1是實施例1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的結構原理圖。圖2是實施例2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的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實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係、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夾板1、用於安裝加工設備的工作檯2以及下夾板3 ;所述工作檯2中部設有供待加工工件穿過的通孔,工作檯2利用支架4固定設置,所述下夾板3連接有驅動裝置以使下夾板3能夠上下運動;所述工作檯2通過其兩側的菱形支架5與上夾板1、下夾板3連接,所述每個菱形支架5均包括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7、第三支杆8、第四支杆9及兩個「卜」形構件10,所述第一支杆6、第二支杆7通過具有一定間距的兩個轉軸11可轉動地與上夾板I連接,所述第三支杆8、第四支杆9通過具有一定間距的兩個轉軸12可轉動地與下夾板3連接,所述第一支杆
6、第二支杆7的下端分別通過轉軸13連接於兩個「卜」形構件10的垂直杆101的上端,所述第三支杆8、第四支杆9的上端分別通過轉軸14連接於所述兩個「卜」形構件10的垂直杆101的下端;所述兩個「卜」形構件10的中部的橫杆102穿過所述工作檯2兩端所設的套筒21,所述橫杆102的端部設有防止橫杆102自套筒21脫出的限位部件103,所述橫杆102在限位部件103與套筒21之間的杆體處套有彈簧104。套筒21與橫杆102為間隙配合,橫杆102可以在套筒21內滑動,這樣在下夾板3的上下移動過程中,可以使菱形支架5發生變形,而彈簧104可以為套筒21、橫杆102施加一定的彈力,防止橫杆102隨意在套筒21內滑動,進而保證上夾板1、下夾板3不會相對於工作檯2發生水平方向的晃動。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螺母15及穿過螺母15的螺杆16,所述螺杆16垂直活動安裝於支架4上並利用一個電動機17驅動而轉動,所述螺母15固定於下夾板3上。在螺母15的配合下,螺杆16的轉動可以轉化為下夾板3的上下垂直移動,而在加工過程中,螺杆16會通過螺母15為下夾板3提供有效的支撐。在加工工件時,將待加工工件放置於下夾板3上,並向上穿過工作檯2,然後利用驅動裝置調整下夾板3的高度,使待加工工件被夾緊於上夾板I和下夾板3之間。通過上述菱形支架5,可以在下夾板3上下移動到任何位置時,均能保證工作檯2位於下夾板3與上夾板I的中間位置,滿足加工的需要。實施例2:如圖2所示,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夾具還包括一條與工作檯2固定的導向柱18,所述導向柱18分別穿過上夾板I以及下夾板3所設有的通孔,所述導向柱18與通孔為間隙配合。導向柱18與通孔配合,可以保證上夾板I以及下夾板3在上下運動過程中不會偏離,進而保證工件位置準確(圖中未畫出通孔)。
權利要求1.一種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其特徵在於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夾板、用於安裝加工設備的工作檯以及下夾板;所述工作檯中部設有供待加工工件穿過的通孔,工作檯或上夾板利用支架固定設置,所述下夾板連接有驅動裝置以使下夾板能夠上下運動;所述工作檯通過其兩側的菱形支架與上夾板、下夾板連接,所述每個菱形支架均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第四支杆及兩個「卜」形構件,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與上夾板連接,所述第三支杆、第四支杆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與下夾板連接,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的下端分別通過轉軸連接於兩個「卜」形構件的垂直杆的上端,所述第三支杆、第四支杆的上端分別通過轉軸連接於所述兩個「卜」形構件的垂直杆的下端;所述兩個「卜」形構件的中部的橫杆穿過所述工作檯兩端所設的套筒,所述橫杆的端部設有防止橫杆自套筒脫出的限位部件,所述橫杆在限位部件與套筒之間的杆體處套有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通過具有一定間距的兩個轉軸可轉動地與上夾板連接,所述第三支杆、第四支杆通過具有一定間距的兩個轉軸可轉動地與下夾板連接,所述上夾板的兩個轉軸與所述下夾板的兩個轉軸的連線構成一個矩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其特徵在於該夾具還包括至少一條與工作檯固定的導向柱,所述導向柱分別穿過上夾板以及下夾板所設有的通孔,所述導向柱與通孔為間隙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螺母及穿過螺母的螺杆,所述螺杆垂直活動安裝於支架上並利用一個電動機驅動而轉動,所述螺母固定於下夾板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螺母及穿過螺母的螺杆,所述螺杆垂直活動安裝於支架上並利用一個電動機驅動而轉動,所述螺母固定於下夾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自調整位置的夾具,以適應多種工件的加工需要,減少廠家研發製造夾具的時間,降低廠家的成本。本實用新型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設置的上夾板、用於安裝加工設備的工作檯以及下夾板;所述工作檯中部設有供待加工工件穿過的通孔,工作檯或上夾板利用支架固定設置,所述下夾板連接有驅動裝置以使下夾板能夠上下運動;所述工作檯通過其兩側的菱形支架與上夾板、下夾板連接,以保證在下夾板上下移動到任何位置時,工作檯均位於下夾板與上夾板的中間位置,滿足加工的需要。本實用新型的自調整位置的夾具可以保證其工作檯始終位於待加工工件的中央位置處,滿足加工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B23Q3/08GK203062360SQ20122069546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吳章榮 申請人:廣東遠東食品包裝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