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9:58:51 2
專利名稱: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可用於治療各類化膿性皮膚病、須瘡、燒 傷、外痔,也可用於皮膚創傷面的防腐。
技術背景目前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主要有紅黴素軟青、皮炎平軟膏等,在治療化膿性皮膚 病方面,這些藥物的療效還不能令人滿意。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這種外用藥對化膿性皮膚病 的治療有更好的療效.本發明的目的是按下述方式實現的 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其原料組成主要 配比是黃連15-40 珍珠15-35冰片15-30 凡士林400-580其中黃連化學成分主要是小襞鹼,含量為5-8% ,性味苦、寒,有廣譜及較強的 杭菌作用,對金黃色萄萄球菌、溶血鏈球菌、厭氧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具有清熱 燥溼、瀉火解毒的功能,可內外服用。珍珠含有大量碳酸鈣, 一般在90%以上,含有 無機元素Ca 、 Mn 、 Sr 、 Cu 、 Fe及一定量的有機物角殼蛋白和太量的胺基酸,其 性味甘、鹹、寒,有鎮疼、退熱、安神定驚、外用可解毒生肌的作用,對瘡癢不斂具 有療效,在抗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方面有一定效果。冰片,其化學成分主要是龍腦、 異龍腦和樟腦,性味辛苦微寒,可促進神經膠質細胞生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 溶血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外用可清熱止疼、防腐止癢,具有 抗炎消腫的功能。凡士林有止血和溼潤皮膚作用。在上述四種原料中,凡士林為基質。黃連、珍珠和冰片三種原料均有抗菌、抗感染、止疼、止癢、止血、退熱、癒合 傷口的功效,為本發明所述的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的療效提供了保證。該外用藥處方 和劑量配伍合理,有較高的創新性。臨床試驗表明,這種外用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 止癢、祛腐生肌、止血止疼、抗過敏、抗感染的功能;有保護創面、促進肉芽生長、 恢復上皮和消炎收斂作用;有防腐殺菌、軟化痂皮的作用,能無損傷性液化排出壞死
組織、生理性再生修理皮膚;在治療化膿性皮膚病方面療效顯著;保質期長,治療周 期短,並且無毒副作用,是治療各類化膿性皮膚病的理想外用藥,在治療須瘡、燒傷、 外痔等方面療效也較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黃連25克 珍珠25克 冰片20克凡士林500克其製備方法將乾燥消毒後的黃連和冰片研成細粉,珍珠粉過100—120目細羅,投入容器內,先與少量凡士林混合研磨,待均勻後再慢慢加入剩餘的凡士林,研磨調和均勻即可。外用藥的性狀淡黃色或黃色軟膏。每日塗抹l-2次,3-5天為l個療 程,1-2個療程後判斷療效。有效率100% ,治癒率95% 。 實施例2黃連15克 珍珠35克 冰片20克 凡士林500克其製備方法將乾燥消毒後的黃連和冰片研成細粉,珍珠粉過100—120目細羅, 投入容器內,先與少量凡士林混合研磨,待均勻後再慢慢加入剩餘的凡士林,研磨調 和均勻即可。外用藥的性狀淡黃色或黃色軟膏。每日塗抹l-2次,3-5天為l個療 程,1-2個療程後判斷療效。有效率100% ,治癒率95% 。 實施例3黃連25克珍珠15克冰片30克 凡士林500克 其製備方法將乾燥消毒後的黃連和冰片研成細粉,珍珠粉過100—120目細羅, 投入容器內,先與少量凡士林混合研磨,待均勻後再慢慢加入剩餘的凡士林,研磨調 和均勻即可。外用藥的性狀淡黃色或黃色軟膏。每日塗抹l-2次,3-5天為l個療 程,1-2個療程後判斷療效。有效率100% ,治癒率95% 。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它由黃連、珍珠、冰片、凡士林組成,其特徵是其原料組成主要配比是黃連15-40珍珠15-35冰片15-30凡士林400-580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 將乾燥消毒後的黃連和冰片研成細粉,珍珠粉過100—120目細羅,投入容器內,先與少量凡士林混合研磨,待均勻後再慢慢加入剩餘的凡士林,研磨調和均勻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它由黃連、珍珠、冰片、凡士林組成,其特徵是其原料組成主要配比是黃連15-40、珍珠15-35、冰片15-30、凡士林400-580,每日塗抹1-2次,3-5天為1個療程,1-2個療程後判斷療效。有效率100%,治癒率95%。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1129507SQ20071013115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2日
發明者松 丁 申請人:松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