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葉聖陶先生談寫作的「奧秘」(中年再讀葉聖陶)

2023-05-24 23:30:43

寫作是極其平常的事

一直想好好的把自己教學生習作的經歷做個小結,總結其中的得與失。也好讓以後的作文指導更加有針對性。左思右想,卻覺得一直就是雞毛蒜皮的教學寫作,沒有體系。

國慶期間,於是再讀葉聖陶先生的關於寫作的文字。

認真去讀一讀《寫作是極其平凡的事》。再次被打動。便把讀書的感悟批註出來。

這一回談寫作。1/6 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 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不過不是口頭說話,而是筆頭說話。

內容:寫作就是用筆說話。先生以為,小孩子學說話是有目的的,因為有需求所以學說話;我們學寫作也是有目的的,因為也有需求,而這個需求必須通過文字才能表達出來。教師在命題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寫作實際需求,脫離實際的命題,不是好的命題。

各人有他要說的話,我寫作是我說我的話,你寫作是你說你的話。並沒有話而勉強要說話,或者把別人的話拿來當作自己的話,都是和寫作的本意相違反的。

(心得:寫作,就是必須寫自己想說的話,這一點才是關鍵。我們很多學生寫作文,沒有找到自己想說什麼,所以難以下筆。)

寫成的文字平凡一點,淺近一點,都不妨事;胸中只有這麼些平凡的經驗和淺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遠,便是勉強了。最要問清楚的是:這經驗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寫出來是不是適應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的,那就做到了一個誠字了。寫作和說話一樣,立誠是最要緊的。

(強調誠實,是寫作的最要緊的。凡是那些為了完成作文任務而編造的作文,絕對不可取。)

咱們小時候不會說話,學習又學習,漸漸地會說話了,其經過自己往往記不清楚。但是只要看小孩們學習說話的經過,就知道這是一串很自然,可是很辛苦的工作。小孩要想吃東西的時候,就學著大人說飯或吃;要得到大人的愛撫的時候,就學著大人說抱或歡喜:這豈不是很自然的?但是,若把語音發錯了,或者該說吃的卻說了抱了,就不能滿足他的欲望。他為要滿足他的欲望,必須隨時努力矯正,使說出來的剛好表白他的意念:這豈不是很辛苦的?從簡單的一詞一語起,直到能夠說連續的一串話,能夠講一個故事,情形都如此。

(從小孩子學說話講起,告訴我們寫作是有目的的,最初學習說話就是為了達到一定目的。只不過,小孩子是用嘴在說話。)

再進一步,他就要用筆說話了。想把教師的話記下來,就有寫筆記的需要;想把自己的情意告訴許多同學,就有寫一篇文字的需要;離開了家庭或朋友,就有寫信的需要:因有需要,才拿起筆來說話,這正同他孩子時代說吃和抱一樣自然。

(用筆說話,也是需要,既有個人的需要,有時候也有其他的需要。所以大家都得學會用筆說話。用筆說話,也必須要有目的,目的就是你的需求。)

但是,筆記記得不成樣子,查看時候就弄不明白;情意說得不暢達,同學看了就莫名其妙;信寫得糊裡糊塗,接信的對方就摸不著頭腦。在初動筆的時候,寫不好幾乎是必然的。從寫不好到寫得像個樣子,這其間也要經過一段辛苦的學習過程。學習無非依傍人家,但消化的功夫還在自己。人家的筆記怎樣記的?人家的情意怎樣達的?人家的信是怎樣寫的?把人家的怎樣看出來是一-層,把自己的不怎樣看出來是一層,把人家的怎樣矯正自己的不怎樣, 使它成為自己的習慣,又是一層。到習慣養成了的時候,他才算學習及格,能夠用筆說話了,用來應付生活上的種種需要,可得許多便利,和能夠用嘴說話一個樣。

(用筆說話,也是很辛苦的一個過程。需要不斷的學習。最後達到和用嘴說話一樣的便利,就好了。)

我說以上的話,意在表明寫作是極平常的可是極需要認真的一件事情。這個觀念很重要,非在學習寫作的時候認清不可。從前科舉時代,學生在書塾裡學習寫作,那是有一個特殊的目標的,就是寫成投合考官眼光的文章,希望在仕宦的階梯上一步步爬上去。現在雖然仍舊有考試,但考試的性質和科舉時代不同了。你若認為學習寫作的目標只在應付幾回升學考試、畢業考試或其他考試,你就根本沒有弄明白寫作對於你有什麼意義。

(古今學習寫作的目的不一樣,科舉時代是為了寫成考官喜歡的文字,而今是為了什麼呢?)

從前書塾裡也有一些高明的先生,不僅要學生去應考,他們對學生期望得更高,要學生成為著作家或文章家,寫作的教學就以此為目標。這樣的目標顯然也是特殊的;現在的國文教師不自覺地承襲著這個傳統的,似乎還有,如在批語中發揮立言或著作的大道理的,以及迫著學生揣摩神氣陰陽等抽象理法的,就是了。試想自古到今,成功的著作家或文章家有多少?即不說成功,想做著作家或文章家的又有多少?如果寫作的目標只在做著作家或文章家,那麼,讓想做的人去學習好了,何必人人都學習?現在人人要學習寫作,就因為把從前那種特殊目標丟開了,看出了它的平常,雖說平常,卻又是人生所必需的緣故。說得具體一點,現在學習寫作,並不為考試,也不為要做著作家或文章家:只因為要記筆記,要把情意告訴別人,要寫信給家庭或朋友,諸如此類。這些事都是極平常的,但做不來便是人生的缺陷。咱們不願意有這種缺陷,所以非學習寫作不可。

(通過古今的對比,告訴了為什麼要寫作。)

從前科舉時代,作經義題目, 是代聖賢立言,作策論題目,是代帝王劃策。一個人對於經籍,如果確有所得,而所得又正與聖賢的見解相合,誠實地發揮出來,就跡象說,便是代聖賢立言,這並沒有什麼可議之處;一個人對於政治,如果確有真知灼見,或可以救一時之弊,或可以開萬世之利,詳盡地表示出來,就跡象說,便是代帝王劃策,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然而讀經籍而能有所得,研究政治而能有真知灼見,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辦得到。科舉制度卻把文章的作用規定了,一般士子既要去考試,學習寫作就得順著那方向走。你即使對於經籍毫無所得,也須代聖賢立言;你即使對於政治一竅不通,也須代帝王劃策。只有極少數人辦得到的事青,硬要多數人也勉強去做。試想其結果怎樣?必然是言不由衷,語不切實,把人家的現成話抄襲一番,搬弄一番而已。這樣的功夫做得到家,對於應付考試是有益的,可以蒙考官錄取;然而對於整個生活卻是有害的,因為無論說話作文,最要不得的是言不由衷、語不切實,而那些人偏偏落在這個陷阱裡。做不到家的更不必說了,一輩子學習寫作 ,既不能取得功名,又沒有在生活上得到什麼便利,真是被筆硯誤了一輩子。

現在並不是科舉時代了,我為什麼要說那時代寫作教學的弊病呢?因為現在的教師、家長乃至青年自己,對於寫作這回事,還有抱著科舉時代的精神的。

(再次強調寫作教學的弊病,就是抱著科舉時代的精神的。這種為了考試而學習寫作的教學,害人害己。)

這種精神必須根本革除,否則寫作便是生活上的贅瘤,說得過火一點,竟可以不必學習,學習比不學習更壞。抱著科舉時代的精神,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呢?教師出一些超過學生能力的題目給學生作,迫著學生寫一些自己也不甚了了的話在本子上,這和從前硬要代聖賢立言、代帝王劃策沒有兩樣,是科舉時代的精神。認學習寫作專為應付考試;升學考試畢業考試要出什麼樣的題目,平時便作什麼樣的題目。教師對學生說作文要用功,考試才可以及格;家長對子弟說你的文字這麼壞,考試怎麼能及格: 這是科舉時代的精神。

(先生多次強調現代寫作教學的弊病,還抱著科舉時代的精神的。這種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寫作的教學,實在是要不得。我們的老師要警醒!)

把寫作看作與生活無關的事;不寫自己的經驗和情思,臨到動筆,便勉強找一些不相干的話來說;或是以青年人的身份學說老年人的話, 或是以現代人的身份學說古代人的話:這是科舉時代的精神。

(該寫什麼,該讓學生寫什麼,老師們要認真思考!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教師在出作文題目的時候,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請讀者諸君想想,這些現象是不是有的?如果有的,咱們非改變觀念,消滅這些現象不可。觀念改變了,這些現象消滅了,咱們才可以認真地學習寫作。

2/6 認真地學習寫作也不是什麼艱難的事情

內容:先生對認真寫作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不能假大空;要竭盡所能寫,不能敷衍了事。這兩個問題,其實一直都是學生寫作的根本問題。不解決這兩個問題,就寫不好作文。

簡單地說,自己有什麼就寫什麼,就是認真。

(對「認真」的含義做出第一個界定,就是寫「自己的真」。老師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認真思考。)

一件事物,你知道得清楚的,一個道理,你明白得透徹的,一個意思,你思索得周到的,一種情感,你感受得真切的,這些都是你自己的東西。如果為了需要須動手寫作,你就以這些為範圍。反過來說,自己沒有什麼而勉強要寫什麼,就是不認真。

(通過對比,講明寫作的「認真」和「不認真」,真知灼見,讓人醒悟)

所以,沒有弄清楚孔子的學術思想而論孔子之道,沒有某種經驗和想像而作某種小說,自己一毛錢也不捐而作勸人獻金的傳單,平時從不想到國家民族而作愛國家愛民族的詩歌,都是不認真。

(再舉寫作「不認真」的例子,針砭時弊,一針見血。)

其次,寫什麼定要竭儘自己的能力把它寫出來,就是認真。

(對「認真」的含義做出第二個界定,就是寫好。)

你心裡知道得清楚,明白得透徹,是一回事。把它寫出來,大半是為了給人家看,人家看了你的文字,能不能知道得清楚,明白得透徹,又是一回事。兩回事必須合而為一,你的寫作才不是白費心力。理想的目標當然是寫出來的剛好和你心裡所有的一模一樣,不多不少。但是把意念化為文字,要做到這般地步,事實上幾乎不大可能;唯有竭盡你當時所有的能力,使寫出來的差不多貼合你心裡所有的,使人家看了你寫出來的差不多看見了你的心。我說所有的能力, 為什麼在前邊加一個當時? 因為能力是逐漸長進的,在甲階段不會有乙階段的能力,要求躐等(躐liè等,指超越等級,不按次序),實際上固然辦不到,但本階段的能力不可不盡;各階段都有它的當時, 每一階段的當時都竭盡能力,你的寫作就一輩子認真了。反過來說,寫什麼而馬馬虎虎,草率了事,就是不認真。所以,用一個詞,不審察它的意義和用例,造一句句子,不體會它的句式和情調,或提筆就寫,不先把通體想一想,寫完就算,不再把全文念幾扁,以及不肯就自己的觀點問一聲這寫出來的是不是差不多貼合我心裡所有的,又不肯就讀者的觀點問一聲「讀者讀了這文字是不是差不多看見了我的心」, 都是不認真。

(舉出不認真寫作的要求和標準,很有操作性。比較我們的寫作認真程度,可以檢驗一下,我們是否都是在認真寫作?)

認真的項目不過如上面所說的兩個,普通人能如此,寫作對於他是生活上非常有益的技能,終身受用不盡;就是著作家或文章家,也出不了這個範圍,不如此而能成為著作家或文章家,那是不能想像的事情。

3/6 以上都是理論,現在要談到方法了。

內容:學習寫作的方法,還是閱讀和習作入手。要在讀的時候問一下,為什麼這樣寫;這樣寫有什麼好。

學習寫作的方法,大家知道,該從閱讀和習作兩項入手。就學習寫作的觀點說,閱讀不僅在明白書中說些什麼,更須明白它對於那些什麼是怎麼說的。譬如讀一篇記述東西的文字,假定是韓愈的《畫記》, 要看出他是把畫面的許多人和物分類記述的;更要看出像他這樣記述,人和物的類別和姿態是說明白了,但人和物在畫面的位置並沒有顧到;更要明白分類記述和記明位置是不能兼顧的,這便是文字效力的限制,一篇文字不比一張照片。又如讀一篇抒寫情緒的文字,假定是朱自清的《背影》, 要看出他敘述車站上的離別全在引到父親的背影,父親的背影是感動作者最深的一個印象,所以凡與此無關的都不敘述;更要看出篇中所記父親的話都與父親的愛子之心有關,也就是與背影有關,事實上離別時候父親絕不止說這些話,而文中僅記這些,這便是選擇的功夫;更要看出這一篇抒寫愛慕父親的情緒全從敘事著手,若不敘事,而僅說父親怎麼怎麼可以愛慕,雖然說上一大堆,其效果絕不及這一篇,因為太空泛太不著邊際了,抒情須寄托在敘事中間,這是個重要的原則。閱讀時候看出了這些,對於寫作是有用的。不是說凡作記述東西的文字都可以用《畫記》的方法,凡作抒寫情緒的文字都可以用《背影》的方法,但如果你所要寫的正與《畫記》或《背影》情形相類,你就可以採用它的方法。或者有一部分相類,你就可以酌取它的方法;或者完全不相類,你就可以斷言絕不該仿效它的方法。

(認真分析這一段文字,先生給我們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都通過《背影》教過學生習作的。但是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確實很少通過這個例子去分析寫作的。先生的分析角度很精巧,讀了對學習寫作有了新的認識。假如可以再教學《背影》,一定要換一個角度去認識這篇文章的好。)

《畫記》和《背影》都是合式的成品的文字。閱讀時候假如用心的話,即使遇到不合式不成品的文字,也可以在寫作方面得到益處。那益處在看出它的毛病,自己看得出人家的毛病,當然可以隨時檢查自己,不犯同樣的毛病。譬如,我近來收到一本雜誌。中間有一篇小說,開頭節只有一句話:是零星點點的晨曦。曦是日色日光,晨曦是朝晨的陽光,朝晨的陽光怎麼能用零星點點的來形容它呢?我想了一想,明白了,作者把晨曦誤認作朝晨了;他的意思是那時間是清早,天上的星還沒有完全隱沒,所以說是零星點點的晨曦。他的毛病是用錯詞。我得了這個經驗,寫作時候便可以隨時檢查自己,看文字中有沒有用錯詞,把甲義的詞誤認作乙義的。那篇小說的第二節是以下的話:在某戰區某司令部的會議室中,集合著-群雄赳赳氣昂昂的男女青年,他們都是不怕犧牲, 忠勇愛國的英雄。看了這一節,我就想:一篇表白歡情的文字,也許找不到一個歡喜或快樂; 一篇表白悲感的文字,不一定把悲傷哀痛等詞寫上一大堆。只要用了敘述和描寫,把引起歡情或悲感的經過曲曲達出,在作者便是抒寫了他的情緒;讀者讀了,便起了共鳴,也感到可喜或可悲。同樣的情形, 一群男女青年是雄赳赳氣昂昂的, 是不怕犧牲,忠勇愛國的英雄, 只要用敘述和描寫,把他們的思想、言語、姿態、行動曲曲達出,讓人家讀了,自己感到他們是雄赳赳氣昂昂的, 是不怕犧牲,忠勇愛國的英雄,就是了。何必預先來一個說明呢?倘若後文的敘述和描寫沒有達出這些,雖經預先說明,人家還是感覺不到。倘若後文的敘述和描寫果能達出這些,這預先說明也是多事,不但不增加什麼效果,反而是全篇的一個小小斑點。作者的毛病是誤認說明可以代替表現,我得了這個經驗,寫作時候便可以隨時檢查自己,看文字中有沒有該用表現的地方而用了說明的,有沒有寫了一大堆卻不能使人家感覺到什麼的。閱讀若能這樣隨時留一心,不但不合式不成品的文字對於咱們寫作方面有益處,就是一-張廣告(如某種肥皂的廣告上寫道:完全國產,冠于洋貨) ,一個牌示(如某浮橋旁邊縣政府的牌示道:通過時不得互相擁擠以免發生危險) , 也是咱們研摩的好資料。

4/6 至於習作,最好在實用方面下功夫

內容:強調寫作的實用性。寫作是實實在在的反映生活,是生活的需要。寫作的教學的初衷,必須圍繞生活的需要去進行。之所以學生覺得難寫,就是因為寫作的內容和要求脫離了生活的實際。老師們要聽進去哦。

說清楚點,就是為適應生活上的需要而寫作,所以要認真地學習寫作。如有信要寫,有筆記要記,有可敘的事情要敘出來,有可說的情意要達出來,那時候千萬不要放過,必須準備動筆。動筆以前,又必須仔細料量,這信該怎麼寫,這筆記該怎麼記,這事情該怎麼敘,這情意該怎麼達。料量停當,然後下筆。完篇以後,又必須自己考核,這信是不是正是你所要寫的,這筆記是不是正是你所要記的,這文字是不是正敘出了你所要敘的事情,這文字是不是正達出了你所要達的情意:考核下來,若是正是的,就實用說,你便寫成了適應需要的文字;就學習說,你便增多了一回認真的歷練。咱們當需要說話的時候,就能開口說話,因為咱們從小養成了這個習慣。若是從小受到禁遏,習慣沒有養成,說話就沒有這麼便當了,甚而至於要不會說話。咱們學習寫作,也要像說話一樣養成習慣,凡遇到需要寫作的時候,就提筆寫作。錯過需要寫作的機會,便是自己對自己的禁遏。一回錯過,兩回錯過,禁遏終於成功。於是你覺得一支筆有千斤般重 ,搜盡肚腸好像沒有一點東西可以寫的,你不會寫作了。

對於寫作的難,先生列舉了產生寫作困難的幾個表現和原因。對照現在的狀況,依然有教育的價值。

提筆真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嗎?你胸中真箇沒有一點東西可以寫的嗎?並不。你所以不會寫作,只因為你沒有養成寫作的習慣。養成習慣的方法並不難, 不過是要寫就寫,不要錯過機會而已。你如果抱定宗旨,要寫就寫,那你的寫作機會定不少 ,幾乎每天可以遇到。讀一本書,得到了一點意思;經歷一件事情,悟出了一個道理;與朋友談話,自己或朋友說了有意義的話;參加一個集會,那景況給予自己一種深刻的印象;參觀一處地方,那地方的種種對自己都是新鮮的有興味的,這些時候,不都是你的寫作機會嗎?若把這些並在一起,通通寫下來,便是日記。有些人常常勸人寫日記,其一部分的理由,就在寫日記便不致錯過寫作的機會,並不是叫人寫那什麼時候起身什麼時候睡覺的刻板帳。若把這些分開來,或單寫讀書得到的意思,或單寫從事情中悟出的道理,便是或長或短的單篇文字。那時候你提起筆來,一定覺得你所要寫的就在意念之中,而不在遙遠不可知的地方;所以你不必沉入虛浮的幻想,也不致陷入惶惑的迷陣,只須腳踏實地,一步步走去就是。這樣成了習慣,別的成就且不說,至少你的文字不會有空洞、浮誇、糊塗、誕妄等毛病了。

現在再說由教師命題

咱們按題習作。咱們如果能不錯過寫作的機會,就得每天動筆寫作。這樣,練習已經很夠了,教師命題可以說是多餘的。教師所以要命題,就恐怕咱們錯過機會,不肯要寫就寫,或是一星期不動一回筆,或是一個月不動一回筆。出了題,便逼得咱們非動筆不可。咱們對於命題習作,應該作這樣看法。賢明的國文教師當然作這樣看法。所以他們所命的題,往往是指定一個範圍,那範圍包含在咱們的經驗和意念的大範圍之內,叫咱們就那範圍寫些出來。這樣,雖然是教師命的題,實際上與咱們自己要寫就寫並無兩樣。舉例來說咱們各人有個家庭,對於家庭各人有種種的知識、情緒和感想:教師出一個《我的家庭》的題叫咱們作,豈不是和咱們自己要就我的家庭寫篇文字一個樣子?又如咱們去參加月會,各人具有一種奮發的嚴肅的心情,聽了演講人的話,各人有所觸發,有所警惕,或有所評判;教師出一個《月會》的題叫咱們作,豈不是和咱們自己要就月會寫篇文字一個樣子?遇到這樣的題,咱們自然如自己本來要寫似的,徑把胸中所有的寫出來。

不幸的是咱們有時遇見不甚賢明的教師,他們所命的題越出了咱們的經驗和意念的範圍, 使咱們無從下手。

如出了《師嚴而後道尊說》的題。咱們平時既沒有想到師該怎樣嚴的問題,又沒有思索過什麼叫作道, 實在想胡說也無從說起。胡說是不應該的,何況胡說也辦不到。那只有請求教師換一個題了( 因此交白卷鬧風潮是不必的,教師雖不甚賢明,總該有一點賢明之處,可以幫助咱們的)。萬一第二回出的題與《師嚴而後道尊說》不相上下,乃至第三回第四回還是如此,那咱們須特別警覺了:教師對於命題習作的看法和咱們全不一樣,咱們要在寫作方面求長進,更非隨時要寫就寫,不錯過機會不可了。

5/6 寫作雖說就是說話,究竟與尋常口頭說話有所不同

(開始論述寫作和說話的不同)

咱們尋常口頭說話,想到一事說一句,看到一事又說一句;和人家談話,問詢這個是一句,回答那個又是一句。不要說一天工夫,就是把一點鐘內的說話集攏來,便是囉囉嗦嗦不相連續的一大堆。寫作絕不是寫下這麼囉囉嗦嗦不相連續的一大堆。咱們要寫作,必然有個主旨。前面所說讀書得到的意思,從事情中悟出的道理,這些都是主旨。寫作的時候,有關主旨的話才說,而且要說得正確,說得妥帖,說得沒有遺漏;無關主旨的話卻一句也不容多說,多說一句就是累贅,就是廢話,就是全篇文字的一個疵點。這情形和當眾講話或演說倒有些相像。咱們站起來當眾講話或演說,也不能像平時一樣雜七雜八地說,必須抓住一個主旨,讓切的話都集中在那主旨上頭才行。有些人寫作,寫了一大堆,自己不知道說了些什麼;拿給別人看,別人也不知道他說了些什麼。這就是忘記了寫作必然有個主旨的毛病。主旨是很容易認定的,只要問自己為什麼要寫作這篇文字,那答案便是主旨。認定了主旨,還得自始至終不放鬆它:寫一段,要說得出這一段與主旨有什麼關係;寫一句,要說得出這一句對主旨有什麼作用。要做到這地步,最好先開列一個綱要,第一段是什麼,第二段是什麼,然後動手寫第一段的第一句。這個辦法,現在有許多國文教師教學生照做了。其實無論哪一個寫作,都得如此。即使不把綱要寫在紙面上,也必須預先想定綱要,寫在自己的心上。有些人提筆就寫,寫來很像個樣子,好像是不假思索的天才。實則也不是什麼天才,他們只因太純熟了,預先想定綱要的階段僅需一會兒工夫 ,而且準不會有錯,從外表看,便好像是不假思索了。

6/6一段文字由許多句子合成,句有句式; 一句句子由許多詞合成,詞有詞義。句式要用得妥帖,詞要用得得當,全在平時說話和閱讀仔細留心。

(先生闡述的很仔細。涉及到我們習作中的遣詞造句的問題。大家要留心)

留心的結果,熟悉了某種句式某個詞用在什麼場合才合適,寫作的時候就拿來應用,那準不會有錯。消極的辦法,凡是不熟悉的句式和詞,絕對不要亂。一些所謂不通的文字,就是從不懂得這個消極辦法而來的。不熟悉,用錯了,那就不通了。如果在寫下去的時候,先問問自己:這個句式這個詞該是怎麼用法?用在這裡合適不合適?待解答清楚了再寫,不通的地方即使還有, 也不會太多了。一篇文字不能必須求其有特別長處,但必須求其沒有不通之處。因為特別長處往往由於咱們的經驗和意念有長處,這是平時的積聚,不能臨時強求;而不通之處卻是寫作當時可以避免的,可以避免而不避免,就應用上說,便是不得其用,就態度上說,便是太不認真。

關於寫作的話還有很多,這一次說得太長了,餘下的留到以後再談。

寫作,就如同這金黃色的稻田,真實,充滿生活的希望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