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性瀝青加工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7:19:56 1
專利名稱:一種改性瀝青加工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加工改性瀝青的設備。
常見的改性瀝青加工工藝主要有母體法、直接投入法、機械攪拌法等,其中母體法需耗用大量價高、有毒性的溶劑,改性瀝青成本高,且不利於環保;直接投入法需先將改性材料製成膠乳,由於膠乳含水量大,增加了複雜的脫水過程,改性效果也較高;機械攪拌法生產效率低,改性材料難以被粉碎到足夠的細度和分散均勻。而且由於上述方法工藝複雜,造成加工設備也相應複雜。最新的膠體磨法採用膠體磨來粉碎改性劑並使之與原瀝青混合,加工效果較好,但膠體磨價格較高,容易磨損,同時密封問題也難以解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密封性好、效率高、能簡化加工工藝同時保證改性效果的改性瀝青加工設備。
本實用新型包括反應釜、與反應釜相連的原瀝青進料口、改性劑進料口以及出料口,反應釜外壁環繞加熱管,高速剪切乳化器安裝在反應釜內部,並與電機相連。
反應釜內的高速剪切乳化器由高速電機帶動,將改性劑與瀝青的混合料從反應釜底部吸入,使之從高速剪切乳化器的轉子與定子的微細間隙中通過,接受強烈的機械剪切和液力剪切,在此,改性劑被撕裂、剪切、粉碎和分散,然後,混合料經定子上的孔隙作徑向噴射而出,在反應釜內形成上下翻滾的效果,保證原瀝青與改性劑的充分混合。同時,加熱管內通以高溫油液,使反應釜內部在加工過程中始終保持高溫狀態,從而使混合料有良好的流動性,有利於加工程序的順利進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在單臺設備中就能基本完成改性瀝青的加工過程,而且密封性好、成本低、效果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反應釜1、與反應釜相連的原瀝青進料口2、改性劑進口3以及出料口4,反應釜外壁環繞加熱管5,高速剪切乳化器6安裝在反應釜1內部,並與電機7相連。其中高速剪切乳化器為現有技術。在電機7的轉軸8上還裝有高度可調的分散葉輪9,該葉輪隨電機轉軸高速旋轉時在反應釜內的物料中產生向下壓的渦流,與高速剪切乳化器配合在反應釜內形成劇烈的湍流,使原瀝青與改性劑充分接觸且混合均勻。反應釜1底部還裝有一個呈錨狀的刮刷攪拌器10,刮刷攪拌器靠近反應釜內壁且與電機相連。它的作用是刮刷沉澱在釜底或粘附在釜壁的物料,使其重新加入到高速剪切乳化的循環中,幫助改性劑分散更加均勻,防止出現死角。
權利要求1.一種改性瀝青加工設備,包括反應釜(1)、與反應釜相連的原瀝青進料口(2)、改性劑進料口(3)以及出料口(4),其特徵在於反應釜(1)外壁環繞加熱管(5),高速剪切乳化器(6)安裝在反應釜(1)內部,並與電機(7)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瀝青加工設備,其特徵在於在電機(7)的轉軸(8)上裝有高度可調的分散葉輪(9)。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改性瀝青加工設備,其特徵在於反應釜(1)內還安裝有刮刷攪拌器(10),刮刷攪拌器(10)靠近反應釜(1)內壁且與電機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改性瀝青加工設備,其特徵在於刮刷攪拌器(10)呈錨狀,並安裝在反應釜(1)底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性瀝青加工設備,它包括反應釜、原瀝青進料口、改性劑進料口、出料口,反應釜外壁環繞加熱管,高速剪切乳化器安裝在反應釜內部,並與電機相連。本實用新型利用高速剪切乳化器鈄原瀝青和改性劑的混合料撕裂、剪切、粉碎、攪拌,達到改性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密封性好、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
文檔編號C10C3/00GK2417171SQ0022764
公開日2001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24日
發明者李明耀, 高再銳, 張重文, 謝昭, 孫長新, 蘇培新 申請人:廣東省交通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