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和裝有該種電機的電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7:12:11
專利名稱:電機和裝有該種電機的電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安裝在諸如空調機組之類的電氣裝置內用來驅動風機的電機。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於空調機組節能的趨勢,人們要求提高安裝在空調機上用來驅動風機的風扇電機的效率。通常存在這樣的情形,用高效的無電刷電機代替感應電機來用作這些風扇電機。在許多情形中,這些無電刷電機用逆變器驅動,其採用脈寬調製法(下文中稱之為「PWM法」)作為驅動的方法。
在使用這種PWM驅動方法中,有可能發生這樣的情形,當高頻電解腐蝕(「電解腐蝕」)進展時,在轉動地支承一電機軸的軸承上會發生波形磨損現象,這最終可造成異常的噪音。
在這種類型的傳統的無電刷電機中,日本未審專利出版物No.2004-242413揭示了一實例。現參照
圖16至圖18,提供對該種類型傳統的無電刷電機的描述。圖16是示出一傳統無電刷電機的結構的局部截面圖,圖17是圖16所示無電刷電機的前視圖,而圖18是描述圖16所示無電刷電機的寄生電容的大致分布的模型圖。
在圖16和圖17中,一定子由定子繞組512組成,繞組512繞在定子芯511上並用絕緣樹脂513模製。轉子514放置在定子內,它們之間保持一間隙。兩個軸承515附連到轉子514的軸516上。這兩個軸承515固定在定子的絕緣樹脂513的對應的位置。軸516被兩個軸承515支承,其方式使轉子514保持可轉動。
該無電刷電機還包括具有一安裝在其上的驅動電路的印刷線路板518。當印刷線路板518壓配到定子上時,該印刷線路板518用支架517固定在一位置上。
然而,在該類型的傳統電機的上述結構中,還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防止電解腐蝕。因此,存在著如下所述的諸多問題。
換句話說,如圖18所示,由於其構造,在個別結構部件中,傳統電機的上述結構帶有寄生電容C1至C7等。當該傳統電機的定子繞組512用PWM方法的逆變器驅動時,電流流過寄生電容C1至C7等。這些電流在個別結構部件中產生電勢差,因此,它們在一定條件下電解腐蝕。
特別為我們所知的幫助形成電解腐蝕的條件包括這樣一種情形,其中,電機運行一長的時間段,當在施加到電機上的電壓高的地方的區域(例如,市電240V的電源的區域)內溫度相當地低時,轉速沒有大的變化。以下的描述是產生電解腐蝕的機理的一實例。
當定子繞組512用PWM方法的逆變器驅動時,一高頻循環電流沿著個別結構部件的寄生電容C1至C7在一迴路內流動,從定子芯511通過定子繞組512、印刷線路板518、支架517、軸承515、軸516、轉子514,並返回到定子芯511。如果起作潤滑劑的油脂膜中斷或在此瞬間減小厚度,則該電流導致由於局部介質擊穿引起的放電現象,並在軸承515的滾動表面上形成細微的放電痕跡。如果上述現象繼續一長的時間段,則最終可導致電解腐蝕。這种放電現象的存在或不存在與一電壓值密切相關,該電壓橫貫各個寄生電容C3和C6(或軸承515)出現(當被C1至C7分開時)。這裡,圖中所示電壓源「Vdc」代表施加到印刷線路板518上的電壓。
電解腐蝕的這種現象使軸承515的滾動表面變得粗糙,最終導致電機產生重複時的異常噪音,直到表面磨損到波形的形式。防止該現象的諸多措施中應該指出一個實例,它是使用設置有在內環和外環之間的由陶瓷或非導電材料製成的球的軸承的方法。然而,設置有陶瓷球的軸承非常昂貴,它們還沒有達到大量生產的廣泛使用。
其它的方法包括使用導電的油脂用於軸承,定子芯接地,降低PWM驅動器的載體頻率等。然而,在可靠性、成本、質量和使用便利上上述方法中沒有一個是完全滿意的,所以,它們迄今還沒有被採納用於實際用途。因此,如上所述防止電解腐蝕的措施須承擔電機軸承和材料成本的增加,並降低使用的方便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電機具有如下所述的結構。電機包括一定子,其具有一定子芯和一繞在定子芯上並用絕緣樹脂一體模製而成的定子繞組;一設置有一軸的轉子;用來支承軸的一第一軸承和一第二軸承;一連接到定子並固定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中的至少一個軸承的支架,以及一短路定子芯和支架之間的導電部件。
該結構藉助於導電部件來短路和平衡短路定子芯和支架之間的電勢,並顯著地減小加在軸承上的電壓,由此,抑止形成電解腐蝕。其結果,本發明使得諸如使用陶瓷球的軸承措施變得沒有必要,因此,本發明使用低成本的相對簡單的結構提供具有避免電解腐蝕的裝置的電機。在此結構中,當導電部件短路支架和毗鄰印刷線路板一側的定子芯時,導電部件顯示一大的效果。
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示範實施例的電機的局部剖視的結構圖;圖2是示出一圍繞圖1所示的一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結構的放大截面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示範實施例的支架壓配之前的電機的局部剖視的結構圖;圖4是示出一圍繞圖3所示的一用於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插入孔的結構的放大截面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示範實施例的支架壓配之前的電機的前視圖;圖6是根據第三示範實施例的完全模製的本體(即,定子)的立體圖;圖7是示於圖5中的一連續的止回狹縫(即,槽)的放大的前視圖;圖8是支架壓配之後的圖5所示電機的前視圖;圖9A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示範實施例的兩端具有錐形的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側視圖;圖9B是根據第四示範實施例的一端具有錐形另一端為平的墊片形的另一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側視圖;圖9C是根據第四示範實施例的一端具有錐形另一端為叉形的另一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側視圖;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五示範實施例的圍繞一金屬接線端(即,導電部件)的結構的截面圖;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示範實施例的電機的局部剖視的結構圖;圖1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七示範實施例的房間空調器(即,電氣裝置)的室內機組的結構圖;圖1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八示範實施例的房間空調器(即,電氣裝置)的室外機組的結構圖;圖14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九示範實施例的水加熱器(即,電氣裝置)的結構圖;圖15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十示範實施例的空氣清潔器(即,電氣裝置)的結構圖;圖16是現有技術的無電刷電機的局部剖視的結構圖;
圖17是圖16所示無電刷電機的前視圖;圖18是表示圖16所示無電刷電機內的寄生電容大致分布的模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文中參照附圖提供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描述。
第一示範實施例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示範實施例的電機的局部剖視的結構圖,而圖2是示出一圍繞圖1所示的一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結構的放大截面圖。
圖1所示電機80表示一用於空調器的室內機組的風扇電機(下文中可稱之為「室內機組電機」)。在圖1中,該實施例的電機80包括一定子70,其具有一定子芯11和一繞在定子芯11上並用絕緣樹脂13一體模製而成的定子繞組12;一設置有軸16的轉子14;用來支承軸16的一第一軸承151和一第二軸承152;一連接到定子70並固定第一軸承151和第二軸承152中的至少一個軸承的支架17,以及一短路定子芯11和支架17之間的導電部件19。
參照圖1和圖2進一步提供電機80結構的詳細描述。定子繞組12繞在定子芯11上並用樹脂絕緣。定子芯11和定子繞組12用絕緣樹脂13一體地模製而形成定子70。印刷線路板18設置有一用於驅動電機80的電路,印刷線路板也用同樣的模製過程一起模製成一體。因此,定子70的完整的模製體包括印刷線路板18。這裡採用的絕緣樹脂13是未飽和的聚酯樹脂,一種熱固性塑料。
另一方面,軸16壓配到轉子14內。此外,兩個軸承,第一軸承151和第二軸承152附連到軸16,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承軸16。支架17固定到定子70。
轉子14設置有固定到其軸16上的第一軸承151和第二軸承152,轉子14以與裝備有印刷線路板18的定子70的全部模製體保持一定間隙的方式組裝成組合的電機80。第一軸承151被形成在定子70上的外殼30保持,而第二軸承152被支架17保持。此外,該示範實施例的電機80具有一結構,如圖2所示,定子芯11和支架17用形成一導電部件的導電銷19進行短路。
這裡,導電銷19設置在定子芯11的外部,而支架17以一定的方式壓配到定子70,該方式使鄰接在定子芯11和支架17上的位置處的導電銷19的兩端變形,或致使兩端咬合到定子芯11和支架17內,以使定子芯11和支架17之間形成短路。
由於該結構藉助於導電銷19短路和平衡定子芯11和支架17之間的電勢,所以,顯著地減小加在兩個軸承151和152上的電壓,由此,抑止電解腐蝕的形成。其結果,本實施例使得諸如使用陶瓷球的軸承措施變得沒有必要,因此,本實施例使用低成本的相對簡單的結構提供具有避免電解腐蝕的裝置的電機。如圖2所示,當支架17和毗鄰印刷線路板18一側的定子芯11之間形成短路時,該結構顯示一大的效果。
第二示範實施例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二示範實施例的支架壓配之前的電機的局部剖視的結構圖,而圖4是示出一圍繞圖3所示的用於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插入孔的結構的放大截面圖。
定子繞組22繞在定子芯21上並用樹脂絕緣。定子芯21和定子繞組22用絕緣樹脂23一體地模製形成定子72。印刷線路板28設置有一用來驅動電機82的驅動電路,其也用相同的模製過程一起模製成一體。因此,定子72的完全的模製體包括印刷線路板28。這裡採用的絕緣樹脂23是未飽和的聚酯樹脂,其是一種熱固性塑料。
另一方面,軸26壓配到轉子24內。此外,兩個軸承25(即,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附連到軸26,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承軸26。
轉子24設置有固定到其軸26上的兩個軸承25,轉子24以與裝備有印刷線路板28的全部模製體(定子72)保持一定間隙的方式組裝。其後當支架(圖中未示出)壓配入定子72內時則完成電機82。軸承25之一(即,第一軸承)被形成在定子72上的外殼32保持,而軸承25之另一個(即,第二軸承)被支架(未示出)保持。此外,該示範實施例的電機82具有一結構,定子芯21和支架(未示出)用形成一導電部件的導電銷29進行短路。
這裡給出導電銷29的詳細描述。圖4是示出一圍繞用於導電銷29的插入孔20的結構的放大截面圖。導電銷29的末端突出超過由絕緣樹脂23形成的全部模製體的側面(如圖3所示)。因此,當類似於圖2中的支架17的支架(未示出)壓配時,導電銷29的兩端能變形,或致使兩端咬合入支架和定子芯21內,以確保它們之間的電氣連續。導電銷29設置到如圖4所示的定子芯21的外部,當支架壓配到定子72時,導電銷短路支架和定子芯21之間。導電銷29為何設置在定子芯21的外部的原因在於,這裡所採用的集中繞組方法,定子繞組22圍繞定子芯21的齒纏繞,以提高電機的效率。為此原因定子72具有如此的結構,即定子芯21僅暴露在其周緣或外邊緣附近的區域內。
這裡,圖3和圖4示出一實例,其中,導電銷29插入到插入孔20內。然而,在用絕緣樹脂23模製成一體之前,導電銷29可以通過壓配、焊接或諸如此類的方法預先固定在定子芯21,這樣,結構具有的導電銷29從全部的模製體中突出。
該第二示範實施例的電機可望獲得與第一示範實施例相同的優點。
第三示範實施例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三示範實施例的支架壓配之前的電機的前視圖,圖6是根據第三示範實施例的完全模製的本體(即,定子)的立體圖,圖7是示於圖5中的一連續的止回狹縫(即,槽)的放大的前視圖,而圖8是支架壓配之後的圖5所示電機的前視圖。
一定子繞組繞在定子芯31上並用樹脂絕緣。定子芯31和定子繞組用絕緣樹脂33一體地模製而形成定子73。這裡採用的絕緣樹脂33是未飽和的聚酯樹脂,一種熱固性塑料。
軸承35附連到轉子的軸36,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承軸36。在轉子組裝到定子73內之後,支架37壓配到定子73而完成電機83。該示範實施例的電機83具有這樣的結構,即,用形成導電部件的導電銷39短路定子芯31和支架37。導電銷39通過插入孔插入。
在此示範實施例中,定子73的全部模製體在其外周緣內設置有至少一個槽41,這樣,如圖5和圖6所示,定子芯31的一部分可進入到槽41內。該槽41用作為一狹縫(即,連續性的止回狹縫),以確認導電銷39的電氣連續,在定子芯31和支架37之間保持短路。
由於採用連續性的止回狹縫的該種結構,即使當支架37如圖8所示地壓配時,支架也不全部地覆蓋定子芯31的暴露表面,這樣可確認定子芯31和支架37之間的容易的電氣連續。圖7是一連續的止回狹縫(或槽41)的放大的前視圖,用陰影示出定子芯31的可進入的部分。作為檢查電氣連續性的方法,可使用任何的連續性檢查儀器,例如,檢測器、萬用表和接地連續性檢測器以確認連續性。
該第三示範實施例的電機也可望獲得與第一示範實施例相同的優點。
第四示範實施例圖9A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示範實施例的兩端具有錐形的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側視圖,圖9B是根據第四示範實施例的一端具有錐形另一端為平的墊片形的另一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側視圖,圖9C是根據第四示範實施例的一端具有錐形另一端為叉形的另一導電銷(即,導電部件)的側視圖。
除了這些導電銷之外,適用於該第四示範實施例的電機結構可以是任何的結構,諸如那些在上述第一至第三示範實施例中示出的結構。
圖9A示出短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示範實施例的電機的定子芯和支架的導電銷的側視圖。示於圖9A中的導電銷49a的兩端具有錐形,這樣,當配裝到定子芯內時,支架可變形導電銷49a的端部處的錐形部分,或使它們咬合到定子芯和支架內,以使它們之間短路。
圖9B示出短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示範實施例的電機的定子芯和支架的另一導電銷的側視圖。示於圖9B中的導電銷49b的一端具有錐形另一端具有一平的墊片形。帶有平的側面的墊片形使導電銷49b的該端成為面接觸,而圖9A中所示的導電銷49a的兩端成為點接觸。
圖9C是短路根據本發明的第四示範實施例的電機的定子芯和支架的另一導電銷的側視圖。示於圖9C中的導電銷49c的一端具有錐形另一端具有叉形。這是圖9B所示的導電銷49b的改進設計,該結構的平的部分具有一叉形端部,以確保定子芯和支架之間更有效地短路。適用於這些導電銷的材料包括黃銅和鐵。另一方面,對於用於戶外的風扇電機,諸如黃銅和不鏽鋼之類的耐腐蝕好的材料更為理想。
該第四示範實施例的電機也可望獲得與第一示範實施例相同的優點。
第五示範實施例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五示範實施例的圍繞一金屬接線端(即,導電部件)的結構的截面圖。
給出圖10中的電機85的結構的描述。定子繞組52繞在定子芯51上並用樹脂絕緣。定子芯51和定子繞組52用絕緣樹脂53一體地模製而形成定子75。印刷線路板58設置有一用於驅動電機85的驅動電路,印刷線路板也用同樣的模製過程一起模製成一體。因此,定子75的完整的模製體包括印刷線路板58。這裡採用的絕緣樹脂53是未飽和的聚酯樹脂,一種熱固性塑料。
另一方面,該第五示範實施例的電機85中的轉子和軸承具有類似於圖1所示的轉子14和軸承151和152的結構。支架57固定在定子75。
第五示範實施例的電機85與上述第一示範實施例的電機80不同之處在於,電機85使用金屬接線端60作為導電部件代替電機80的導電銷19。換句話說,它使用金屬接線端60來短路定子芯51和支架57之間。在此結構中,在用絕緣樹脂53模製成一體之前,金屬接線端60用點焊或壓配固定到定子芯51。面對支架57的金屬接線端60的末端呈彎曲,這樣,它保持一大的接觸面積和柔性,以確保與支架57可靠地接觸。
該第五示範實施例的電機也可望獲得與第一示範實施例相同的優點。
第六示範實施例圖11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六示範實施例的電機的局部剖視的結構圖,它代表一用於空調器的室外機組的風扇電機(下文中可稱之為「室外機組電機」)。
參照圖11,給出該第六示範實施例的電機86的結構的描述。定子繞組62繞在定子芯61上並用樹脂絕緣。定子芯61和定子繞組62用絕緣樹脂63一體地模製而形成定子76。印刷線路板68設置有一用於驅動電機86的驅動電路,印刷線路板也用同樣的模製過程一起模製成一體。因此,定子76的完整的模製體包括印刷線路板68。這裡採用的絕緣樹脂63是未飽和的聚酯樹脂,一種熱固性塑料。
另一方面,軸66壓配到轉子64內。此外,兩個軸承25(即,第一軸承161和第二軸承162)附連到軸66,以可轉動的方式支承軸66。第一支架67和第二支架77固定到定子76。
轉子64設置有固定到其軸66上的第一軸承161和第二軸承162,轉子64以與裝備有印刷線路板68的定子76的全部模製體保持一定間隙的方式組裝成組合的電機86。第一軸承161被第一支架67保持,而第二軸承162被第二支架77保持。
此外,該第六示範實施例的電機86具有一結構,定子芯61和第一支架67用形成一導電部件的導電銷69進行短路。該電機86與圖1中所示的室外機組的電機80不同之處在於,導電銷69設置在圖11中的下部(即,鄰接於引線的一側),而第一軸承161被第一支架67保持。
在圖11所示的室外機組電機86的情形中,由於根據使用的環境電機86可暴露於風和雨中,應考慮到這樣的情形,即,發生水通過導電銷69的周緣的間隙進入電機86。防止上述問題的一種措施是,將導電銷69放置在這樣一位置,即,當電機安裝時,該位置變為下側。因此,圍繞導電銷69的區域不直接暴露於風和雨中,由此,避免水進入電機86內。
儘管有上述的情形,但如果結構做成通過壓配或焊接和用絕緣樹脂63按如上所述的方法模製成一體使導電銷69固定到定子芯61,則導電銷69也可設置在電機86的上側。
普遍為人們知道的是,電解腐蝕通常發生在鄰近印刷線路板68的第一軸承161內。出於上述的原因,當使用導電銷69來短路定子芯61和第一支架67,而不是第二支架77時,減小加在兩個軸承161和162上的電壓的效果則較大。因此,同樣的結構也可被室外機組的電機86採納。
使用一類似於用於第五示範實施例的金屬接線端代替導電銷69來短路定子芯61和第一支架67,這樣的做法也是合適的。
第七示範實施例圖1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第七示範實施例的空調器(即,電氣裝置)的室內機組的結構圖。
在圖12中,空調器的室內機組210裝備有位於外殼211內的電機201。電機201承載安裝在其軸上的橫向流的風機作為一鼓風機。電機201由脈寬調製法的逆變器213驅動。當逆變器213對電機通電時,電機201轉動,而橫向流的風機212也轉動。橫向流的風機212的轉動將經室內機組內的熱交換器(未示出)調節溫度後的空氣供應到房間內。這裡,上述第一至第六示範實施例中的任何電機都適用於電機201。本發明的空調器的室內機組裝備有一電機和一被電機驅動的鼓風風機,且所使用的電機是上述本發明的示範實施例中的電機之一。
由於裝備在本發明的空調器的室內機組內的電機設置有導電部件,其用來在定子芯和支架之間短路和平衡電勢,它可顯著地減小加在軸承上的電壓,由此,抑止電解腐蝕的形成。因此,本發明允許室內機組使用低成本的具有避免電解腐蝕的相對簡單的裝置的電機,而無需採取諸如使用帶有陶瓷球的軸承的任何措施。
第八示範實施例圖13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八示範實施例的空調器(即,電氣裝置)的室外機組的結構圖。
在圖13中,空調器的室外機組301裝備有位於外殼311內的電機308。電機308承載安裝在其軸上的鼓風機312。垂直於外殼311的底板302設置的隔壁304將空調器的室外機組301分離成壓縮機室306和熱交換器室309。壓縮機305放置在壓縮機室306內。熱交換器307和電機308放置在熱交換器室309內。電氣的分隔310設置在隔壁304上方。
電機308被容納在電氣分隔310內的脈寬調製法的逆變器303驅動,當電機308轉動時,鼓風機312也轉動,提供空氣到熱交換器室309而通過熱交換器307。這裡,上述第一至第六示範實施例中的任何電機可適用於電機308。
本發明的空調器的室外機組裝備有一電機和一被電機驅動的鼓風風機,且所使用的電機是上述本發明的示範實施例中的電機之一。本發明的空調器的室外機組可望獲得與上述第七示範實施例相同的優點。
第九示範實施例圖14是根據本發明的第九示範實施例的水加熱器(即,電氣裝置)的結構圖。
在圖14中,水加熱器330裝備有位於外殼331內的電機333。電機333承載安裝在其軸上的鼓風機332。電機333由脈寬調製法的逆變器334驅動。當逆變器334對電機通電時電機333轉動,而且鼓風風機332也轉動。鼓風風機332的轉動將燃燒需要的空氣供應到燃料蒸發室(未示出)內。這裡,上述第一至第六示範實施例中的任何電機可適用於電機333。
本發明的水加熱器裝備有一電機和一被電機驅動的鼓風風機,且所使用的電機是上述本發明的示範實施例中的電機之一。本發明的水加熱器可望獲得與上述第七示範實施例相同的優點。
第十示範實施例圖15是根據本發明的第十示範實施例的空氣清潔器(即,電氣裝置)的結構圖。
在圖15中,清潔器340裝備有位於外殼341內的電機343。電機343承載安裝在其軸上的鼓風機342。電機343由脈寬調製法的逆變器344驅動。當逆變器344對電機通電時電機343轉動,而且鼓風風機342也轉動。鼓風風機342的轉動使空氣循環。這裡,上述第一至第六示範實施例中的任何電機可適用於電機343。
本發明的空氣清潔器裝備有一電機和一被電機驅動的鼓風風機,且所使用的電機是上述本發明的示範實施例中的電機之一。本發明的空氣清潔器可望獲得與上述第七示範實施例相同的優點。
在以上的介紹中,是對安裝在空調器室外機組、空調器室內機組、水加熱器、空氣清潔器等內的電機作為本發明的電氣裝置的實施實例提供了描述。然而,本發明也適用於其它的電機,例如,安裝在各種信息裝置上的電機,以及不必說許多用於工業設備中的電機。
工業應用一根據本發明的電機具有這樣的結構,其中,電機用絕緣樹脂模製,而定子芯和支架用一導電部件進行短路。該結構由此可減小加在一軸承上的電壓,並防止電解腐蝕和軸承的波形磨損的現象。因此,本發明尋求應用於諸如空調器室內和室外機組、水加熱器、空氣清潔器之類電氣裝置,這些電氣裝置的電機要求低的成本和長的使用壽命。
附圖中的標號11、21、31、51、61定子芯12、22、52、62定子繞組13、23、33、53、63絕緣樹脂14、24、64轉子16、26、36、66軸17、37、57支架19、29、39、49a、9b、49c、69導電部件(導電銷)25、35軸承30、32外殼41槽60導電部件(金屬接線端)67第一支架70、72、73、75、76定子77第二支架80、82、83、85、86、201、308、333、343電機151、161第一軸承152、162第二軸承210電氣裝置(空調器的室內機組)212、312、332、342鼓風風機213、303、334、344逆變器301電氣裝置(空調器的室外機組)330電氣裝置(水加熱器)340電氣裝置(空氣清潔器)
權利要求
1.一電機,包括一定子,其具有一定子芯和一繞在定子芯上並用絕緣樹脂一體模製而成的定子繞組;一設置有一軸的轉子;用來支承軸的一第一軸承和一第二軸承;一連接到定子並固定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中的至少一個軸承的支架;以及一短路定子芯和支架之間的導電部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其特徵在於,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均被支架保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形成在定子上的外殼,其中,第一軸承被外殼保持,而第二軸承被支架保持。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其特徵在於,導電部件包括一設置在定子芯外部上的導電銷,當支架壓配到定子上時,通過變形或咬合,導電銷的兩端與對應的定子芯和支架接觸,由此,在定子芯和支架之間短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其特徵在於,一體模製的定子在其外周緣內具有至少一個槽,定子芯的一部分通過槽可進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其特徵在於,導電部件包括一通過焊接固定到定子芯的外部的金屬接線端,並與支架短路。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其特徵在於,電機使用脈寬調製法由一逆變器驅動。
8.一電氣裝置,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權利要求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一電機和一被該電機驅動的鼓風機。
全文摘要
電機(80)包括一定子(70),其具有一定子芯(11)和一繞在定子芯(11)上並用絕緣樹脂(13)一體模製而成的定子繞組(12);一設置有一軸(16)的轉子(14);用來支承軸(16)的一第一軸承(151)和一第二軸承(152);一連接到定子(70)並固定第一軸承(151)和第二軸承(152)中的至少一個軸承的支架(17),以及一短路定子芯(11)和支架(17)之間的導電部件(19)。
文檔編號H02K5/16GK1825735SQ200510085939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3日
發明者南部靖生, 千石谷善一, 熊谷勇治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