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脫粒、脫皮兩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9:35:06 1
專利名稱:胡椒脫粒、脫皮兩用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種農產品初加工機械。
胡椒初加工的產品分黑、白胡椒兩種,黑胡椒的加工過程主要是把胡椒果從穗上脫粒後清選曬乾,白胡椒則需要脫去胡椒果的表皮後才能獲得。胡椒的脫粒或脫皮工作目前仍大部分採用人工完成。近年來,國內外有少量的胡椒脫粒或脫皮機研製情況的報導,如雲南省農科院研製的胡椒脫皮機,其工作部件為釘齒轉軸--底篩,可對胡椒鮮果進行脫皮加工(《雲南農機》1984年第2期)。該機有一些不足之處1、對成熟度不夠的青胡椒果脫淨率低,為70%;2、不能連續工作;3、採用打擊方式脫皮,對胡椒籽有損傷。
另有一種馬來西亞大學沙撈越分校研製的簡易胡椒脫粒機,工作部件為葉片滾筒--凹網篩(《AMA》VOL.XV.No.2.1984)。該機也存在不能連續工作、工效較低的缺點。對於兼有脫粒和脫皮兩種功能的胡椒初加工機械,目前尚未見報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胡椒初加工機械,它可用於脫粒,也可用於脫皮,能連續工作且在加工過程中不損傷胡椒籽。
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進料裝置、排料裝置、工作裝置和傳動系統,其工作裝置為成對的、相互之間有工作間隙且運動線速度不同的曲面。這種曲面可以是一對或多對。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工作間隙上、下曲面的運動線速度差產生的搓揉作用將胡椒鮮果從穗上脫下或將經表面軟化處理的胡椒果的表皮從胡椒籽上脫下。
由於採用了搓揉的工作原理,加工中不傷胡椒籽,加工質量較好;由於可以連續生產,減少了輔助性工作時間,工效高、勞動強度低。此外,本實用新型具有胡椒脫粒和脫皮兩種功能。
附圖
所示為胡椒脫粒、脫皮兩用機的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具體機械及工作情況。
該機包括機架4、料鬥3、上環形皮帶組5、6、8、下環形皮帶組2、1、10、壓帶輪組7、21、逐稿器14和傳動系統。其中,料鬥3和逐稿器14分別為進、排料裝置;環形平皮帶系統包括上、下環形平皮帶組5、6、8和2、1、10,是一對上、下環形平皮帶5和2可選用橡膠帘布帶,分別裝在四個直徑和寬度均相同的平皮帶輪6、8和1、10上。下環形平皮帶2稍長於上環形皮帶5以便進料。平皮帶輪6、8、1、10分別通過軸及軸承安裝在機架4上。動力通過主動鏈輪11、鏈條12、大鏈輪9和小鏈輪20驅動平皮帶輪8和10,分別帶動上、下環形平皮帶5和2勻速運轉。由於傳動比的不同,下環形平皮帶2的線速度V2大於上環形平皮帶5的線速度V1,這樣,機器運轉時,兩條有速差的平皮帶之間便形成了一個有搓揉作用的工作間隙22。
環形平皮帶系統中裝有壓帶輪機構7、21以調節工作間隙22上壓帶輪7和下壓帶輪組21裝在機架4上,分別位於形成工作間隙22的平皮帶部分的上、下方。下壓帶輪組21的位置可上、下調整。
料鬥3裝在工作裝置的進料端,其出口接下環形平皮帶2。工作裝置的出料端下方是篩網逐稿器14,它安裝在雙曲軸16和18上,由動力通過鏈輪11、鏈條12、鏈輪20、19、鏈條13和鏈輪15和17驅動。
脫粒作業時,胡椒果穗由料鬥3至運轉中的下環形平皮帶2並被輸入工作間隙22進行搓揉脫粒,然後,脫離的果、梗落入篩網逐稿器14,在逐稿器14的拋動作用下,胡椒果經篩網落下集收,梗被拋出機外。
脫皮作業時,經表皮軟化處理的胡椒果由料鬥3至運轉中的下環形平皮帶2並被輸入工作間隙22進行搓揉加工,使表皮與胡椒籽分離,然後一起由排料端排出。在脫皮過程中不使用逐稿器14。
該機在V1=12-15米/分,V2=36-75米/分,工作間隙22為2-5毫米時,工作效果較佳。
權利要求1.一種胡椒脫粒、脫皮兩用機,包括機架、進料裝置、排料裝置、工作裝置和傳動系統,其特徵在於工作裝置為成對的、相互之間有工作間隙且運動線速度不同的曲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胡椒脫粒、脫皮兩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成對的曲面可以是一對或多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胡椒脫粒、脫皮兩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曲面可以由環形平皮帶系統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胡椒脫粒、脫皮兩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環形平皮帶系統中裝有調節工作間隙的壓帶輪機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胡椒脫粒、脫皮兩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環形平皮帶可以是橡膠帘布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胡椒脫粒、脫皮兩用機屬一種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它包括機架、進、排料裝置、工作裝置和傳動系統等,其特徵在於工作裝置為成對的、相互之間有工作間隙的且運動線速度不同的曲面。利用這種線速度差在工作間隙中產生的揉擦作用,可完成對胡椒的脫粒或脫皮加工。該機能連續工作、工效高、加工質量好,具有脫粒和脫皮兩種功能。
文檔編號A23N7/00GK2075865SQ9022330
公開日1991年5月1日 申請日期1990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1990年11月13日
發明者朱世雄, 潘煜榮, 張卯生, 李明 申請人:華南熱帶作物機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