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套裝式飛輪後軸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17:52:21
專利名稱:自行車套裝式飛輪後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的後軸和飛輪,特別涉及一種自行車套裝式飛輪後軸。
目前國內生產和使用的自行車其後軸和飛輪是兩個獨立的部件,依靠螺紋進行連接,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且飛輪結構決定了飛輪齒數只能大於十六齒,不能滿足要求飛輪齒數少於十六齒的自行車需要。國外生產和使用了一種固定式飛輪後軸,將後軸和飛輪兩個部件合併成一個部件,結構緊湊並降低了材料消耗,但其飛輪片和外套兩者製成一體,呈固定式,結構單調,不適於更換不同齒數的飛輪片,而且製造時加工工藝也過於複雜,勢必提高製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新穎的套裝式飛輪後軸,從而有效地克服上述國內外的自行車後軸和飛輪等部件存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自行車套裝式飛輪後軸,包括一軸管,一與軸管右端固定連接的芯子,一穿過軸管和芯子的軸棍,芯子外側包括一固定連接在左端軸肩處的花碟片,一位於花碟片右側芯子上的彈道,兩個位於彈道右側芯子上沿周長均布的千斤座,一穿過千斤座中部的環形千斤簧槽,兩個位於相應的千斤座內的、中部帶有千斤簧槽的千斤,一位於芯子的環形千斤簧槽和千斤中部千斤簧槽內的千斤簧,芯子右端,即軸肩右側較小直徑段上帶有外螺紋;一與芯子相配合的外套,外套的內側包括一位於左端與芯子彈道相配合的左彈道,兩彈道間有一系列相應的滾珠,外套中部內壁上有與芯子上的千斤相配合的一系列棘齒,一位於棘齒右側的右彈道;一與芯子右端螺紋連接的擋碗,一位於擋碗左外側的、與外套右彈道相配合的外彈道,兩彈道間有一系列相應的滾珠,一位於擋碗內側的內彈邊;一與軸輥右端螺紋連接的軸擋,軸擋的左側有與擋碗的內彈道相配合的彈道,兩彈道間有一系列相應的滾珠;其中,在外套的外側,至少包括一個軸向定位槽,右端有軸肩,還有位於中部的環形彈簧定位圈槽,緊靠軸肩依次是第一墊圈、套裝在外套上的飛輪片、第二墊圈和卡在環形彈簧定位圈槽上的彈簧定位圈,飛輪片內側至少有一個與外套外側軸向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塊。
具有上述結構的套裝式飛輪後軸,與國內現在生產和使用的後軸與飛輪相比,將兩個部件合併成一個部件,結構緊湊,其飛輪片的齒數不僅可以大於十六齒,而且可以製成少於十六齒,因此適用範圍廣,可以與各種規格的自行車配套,同時減少了零件數量,降低了生產成本;另外,與固定式飛輪後軸相比,飛輪片與外套可分離,結構更加新穎,便於按不同要求更換不同齒數的飛輪片而不必同時更換外套,給裝配、使用和維修帶來方便,而且大大簡化了加工工藝,適於低成本大批量生產。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剖視圖;圖2是沿
圖1中A-A線剖開的剖面圖;圖3是飛輪片的正視圖;圖4是帶有漲閘的本實用新型的正面剖視圖。
參見
圖1、圖2和圖3,自行車套裝式飛輪後軸包括一軸管1,一與軸管右端固定連接的芯子2,一穿過軸管1和芯子2的軸輥3,芯子2外側包括一固定連接在左端軸肩4處的花碟片5,一位於花碟片5右側芯子2上的彈道6,兩個位於彈道6右側芯子上沿周長均布的千斤座7,一穿過千斤座7中部的環形千斤簧槽8,兩個位於相應的千斤座7中的、中部帶有千斤簧槽9的千斤10,一位於芯子2的環形千斤簧槽8和千斤10中部千斤簧槽9內的千斤簧11,千斤簧11卡住千斤10並使千斤10一端彈起,芯子2右端,即軸肩12右側較小直徑段上帶有外螺紋13;一與芯子2相配合的外套14,外套14內側包括一位於左端與芯子2的彈道6相配合的左彈道15,兩彈道間有一系列相應的滾珠16,外套中部內壁有與芯子2上的千斤10相配合的一系列棘齒17,棘齒右側有一右彈道18;外套14的外側有三個沿周長均勻分布的軸向定位槽19,右端有軸肩20,還有位於中部的環形彈簧定位圈槽24,緊靠軸肩20依次是第一墊圈21、套裝在外套14上的飛輪片22、第二墊圈23和卡在環形彈簧定位圈槽24上的彈簧定位圈25。軸肩20、第一墊圈21和第二墊圈23及彈簧定位圈25使飛輪片22得以軸向定位,飛輪片22的內側相對於外套14外側的三個軸向定位槽19有三個與之相配合的定位塊26,從而使飛輪片22得以周向定位;一與芯子2右端螺紋13相連接的擋碗27,擋碗27左外側有與外套右彈道18相配合的外彈道28,兩彈道間有一系列相應的滾珠29,擋碗27與芯子2軸肩12之間有控制間隙的芯子墊圈30,擋碗27內側有內彈道31;一與軸棍3右端螺紋32相連接的軸檔33,軸擋33的左側有與擋碗27的內彈道31相配合的彈道34,兩彈道之間有一系列相應的滾珠35,擋碗27的右側罩有防塵蓋36,以防塵埃等侵入,軸擋33的右側有防止鬆動的鎖母42。
飛輪片22和外套14也可採用螺紋連接固定。
因飛輪片22與外套14是套裝式的,二者可分離,所以可以根據各種規格自行車的需要,更換大於、等於或小於十六齒的飛輪片22,而無需同時更換外套1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飛輪片22施力後,傳遞給外套14,並通過棘齒17和千斤10作用在芯子2上,帶動軸管1轉動;當飛輪片22不施力,軸管1及芯子2隨摜性在原來方向上轉動時,因千斤10和棘齒17是單向傳動關係,故此時千斤10在棘齒17上滑動,外套14和飛輪片22不會跟著轉動,這樣就具備了飛輪和後軸應有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套裝式飛輪後軸的左端可以由普通的花盤37、軸碗38、滾珠39、軸擋40等構成。
參見圖4,上述的套裝式飛輪後軸的左端也可以帶有漲閘41。
本實用新型適用於要求飛輪齒數大於、等於或少於十六齒的自行車的需要。
各圖中相同的標號表示相同的零件或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套裝式飛輪後軸,包括一軸管,一與軸管右端固定連接的芯子,一穿過軸管和芯子的軸輥,芯子外側包括一固定連接在左端軸肩處的花碟片,一位於花碟片右側的彈道,兩個位於彈道右側芯子上沿周長均布的千斤座,一穿過千斤座中部的環形千斤簧槽,兩個位於相應的千斤座內的、中部帶有千斤簧槽的千斤,一位於芯子的環形千斤簧槽和千斤中部千斤簧槽內的千斤簧,芯子右端,即軸肩左側較小直徑段上帶有外螺紋;一與芯子相配合的外套,外套的內側包括一位於左端與芯子彈道相配合的左彈道,兩彈道間有一系列相應的滾珠,外套中部內壁上有與芯子上的千斤相配合的一系列棘齒,一位於棘齒右側的右彈道;一與芯子右端螺紋連接的擋碗,一位於擋碗左外側的、與外套右彈道相配合的外彈道,兩彈道間有一系列相應的滾珠,一位於擋碗內側的內彈道;一與軸輥右端螺紋連接的軸擋,軸擋的左側有與擋碗的內彈道相配合的彈道,兩彈道間有一系列相應的滾珠;其特徵在於,在外套的外側,有軸向定位槽,右端有軸肩,還有位於中部的環形彈簧定位圈槽,緊靠軸肩依次是第一墊圈、套裝在外套上的飛輪片、第二墊圈和卡在環形彈簧定位圈槽上的彈簧定位圈,飛輪片內側有與外套外側軸向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套裝式飛輪後軸,其特徵在於,外套外側有三個沿周長均勻分布的軸向定位槽,飛輪片內側有三個與外套外側三個軸向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套裝式飛輪後軸,其特徵在於,飛輪片與外套可採用螺紋連接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的後軸和飛輪,特別涉及一種自行車套裝式飛輪後軸。本實用新型採用芯子,外套和飛輪片等零件,將後軸和飛輪兩個部件合併成一個部件,而且飛輪片和外套採用可分離的套裝式。結構十分緊湊,減少了零件數量,降低了生產成本,且給生產、裝配、使用和維修帶來了方便。本實用新型適用於各種規格的自行車,特別適用於要求飛輪齒數少於十六齒的自行車的需要。
文檔編號B62K25/02GK2034954SQ88204469
公開日1989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1988年4月5日 優先權日1988年4月5日
發明者徐殿卿, 勵鴻芳, 裴正南 申請人:上海自行車零件二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