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機下料管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0:14:31 1
專利名稱:水解機下料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解機下料管。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解機下料管,要麼截面為方形;要麼為圓形,使得管內物料(聚 丙烯醯胺)流速均恆,加之粘度非常大,物料就會不斷粘附在管壁上,導致該 下料管最終堵塞。這時就要停機清理,即影響生產效率也增大了維修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解機下料管,達到在不增加複雜設備和只 需要少量資金投入情況下,就能解決水解機下料管易堵塞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用這樣的技術方案處於頂部的方漏鬥(2)結構,上段截 面為方形,下段截面為圓形,上下段採用自然圓滑過渡。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可以以較少的資金投入、簡單的工藝技術,解決水解 機下料管易堵塞,這一最常見、最普遍存在的問題。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90度旋轉剖視圖。圖2是圖1的A-A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一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說明。 在圖1中,該加料管由三段方圓過渡漏鬥2、彎管4、連接管6組成,並由對 應的法蘭1、 3、 7分別連接一體。為了減小管內壁的摩擦係數,在管內壁再襯 以特氟隆塗層5,進一步降低物料與管壁的粘附的相關因素。在圖2中可以看到 靠近法蘭1處的方圓過渡漏鬥2呈方形截面8,靠近法蘭3處的方圓過渡漏鬥2 呈圓形截面9,方形截面8與圓形截面9為自然光滑過渡。物料流過這樣不同尺 寸的過流截面時,流速被迫提高,不易出現阻滯、粘附現象。
權利要求1、一種水解機下料管,它包括連接法蘭、漏鬥和彎管,其特徵是處於頂部的方圓過渡漏鬥(2)結構,上段截面為方形,下段截面為圓形,上下段採用自然圓滑過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解機下料管,它用於水解機的進料端。它的使用解決了因水解機原料粘度大、加料速度慢、易堵塞的問題。其特徵是處於頂部的方圓過渡漏鬥(2)結構,上段截面為方形,下段截面為圓形,上下段採用自然圓滑過渡。優點在於結構簡單,且大大提高了水解機的加料速度。
文檔編號B01J19/00GK201316615SQ200820211700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3日
發明者孫福臣, 張慶國, 王利軍, 趙羽菲 申請人:王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