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2-08 04:15:0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配方,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燙傷是常見病,重者造成傷殘危機生命,輕者也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目前市場上
治療燙傷的藥品製作方法繁瑣、不能發揮藥的最大功效、不能有效的減少疤痕,在製作過程
中需要使用到特殊工具,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的治療燙傷的中
藥的製備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
的製備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1)將乳香5~10份、幹杏仁5~8份、血餘炭5~10份、杜若2~5份、沒藥5~15
份、黃柏8~12份、丹皮7~13份、白芨10~15份、大黃5~15份、合歡皮8~12份、白
芷5~10份放入缸內,加入冷水且水沒過中藥5~7cm,浸泡8~9天至使藥物吸水至飽和狀
態,將冰片10~15份研細;
(2)將浸泡後的藥物放入鐵鍋內,使用強火將鐵鍋燒至沸騰並保持30~45分鐘;
(3)改用文火,使藥物降至60-80℃時,再將研細的冰片,放入鍋內攪拌均勻;
(4)出鍋後將藥物放入水中,浸泡24小時,即可使用。
進一步地,步驟(3)所述研細的冰片,使用木製工具將冰片研細。
進一步地,步驟(4)出鍋時需要使用咖啡格濾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步驟簡單,
通過浸泡和攪拌將藥性發揮到最大,製備過程中不需要特殊工具,降低了藥物成本,減輕了
患者的經濟負擔。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通過兩個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具體的闡述,但不
可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上述發明內容所作的一些非本質的
改進與調整,也視為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配方,其各組分成分及重量:
乳香5份、幹杏仁5份、血餘炭5份、杜若2份、沒藥5份、黃柏8份、冰片10份、丹皮7份、白芨10份、大黃5份、合歡皮8份、白芷5份。
上述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1)將乳香5份、幹杏仁5份、血餘炭5份、杜若2份、沒藥5份、黃柏8份、丹皮7份、
白芨10份、大黃5份、合歡皮8份、白芷5份放入缸內,加入冷水且水沒過中藥5~7cm,浸泡
8~9天至使藥物吸水至飽和狀態。將冰片10份研細;
(2)將浸泡後的藥物放入鐵鍋內,使用強火將鐵鍋燒至沸騰並保持30~45分鐘;
(3)改用文火,使藥物降至60-80℃時,再將研細的冰片,放入鍋內攪拌均勻;
(4)出鍋後將藥物放入水中,浸泡24小時,即可使用。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的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配方,其各組分成分及重量:
乳香10份、幹杏仁8份、血餘炭10份、杜若5份、沒藥15份、黃柏12份、丹皮13份、白芨15份、大黃15份、合歡皮12份、白芷10份,將冰片15份研細。
上述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1)將乳香5份、幹杏仁5份、血餘炭5份、杜若2份、沒藥5份、黃柏8份、丹皮7份、
白芨10份、大黃5份、合歡皮8份、白芷5份放入缸內,加入冷水且水沒過中藥5~7cm,浸泡8~9天至使藥物吸水至飽和狀態,將冰片10份研細;
(2)將浸泡後的藥物放入鐵鍋內,使用強火將鐵鍋燒至沸騰並保持30~45分鐘
(3)改用文火,使藥物降至60-80℃時,再將研細的冰片,放入鍋內攪拌均勻;
(4)出鍋後將藥物放入水中,浸泡24小時,即可使用。
實施例3
本實施例的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配方,其各組分成分及重量:
乳香9份、幹杏仁6份、血餘炭8份、杜若4份、沒藥12份、黃柏9份、冰片14份、丹皮11份、白芨12份、大黃13份、合歡皮9份、白芷7份。
上述一種治療燙傷的中藥的製備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1)將乳香9份、幹杏仁6份、血餘炭8份、杜若4份、沒藥12份、黃柏9份、丹皮11份、白芨12份、大黃13份、合歡皮9份、白芷7份放入缸內,加入冷水且水沒過中藥5~7cm,浸泡8~9天至使藥物吸水至飽和狀態,將冰片14份研細;
(2)將浸泡後的藥物放入鐵鍋內,使用強火將鐵鍋燒至沸騰並保持30~45分鐘
(3)改用文火,使藥物降至60-80℃時,再將研細的冰片,放入鍋內攪拌均勻;
(4)出鍋後將藥物放入水中,浸泡24小時,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