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7:56:31 1
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涉及防輻射罩設計領域,解決了現有由一層防輻射罩和一個普通風機組成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存在的測量結果不準確、不可靠的問題,包括:其內部中心固定有溫度傳感器的第三圓筒;按照直徑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套裝在第三圓筒外部的第二圓筒和第一套筒,三個圓筒之間同心放置並通過支柱固定相連,三個圓筒的直徑不同而柱高相同;覆蓋在第一套筒、第二圓筒和第三圓筒外壁上的防爆膜;設置在第一套筒、第二圓筒和第三圓筒形成的圓柱體外側一端的軸流風機。本實用新型通過三層圓筒結構及其上的防爆膜以及軸流風機進行強制通風,提高了空氣溫度測量的可信度和精準度,進一步降低了太陽輻射對空氣溫度測量的影響。
【專利說明】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防輻射罩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
福射罩。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氣象領域內通常採用溫度傳感器測量空氣溫度,按照氣象領域內測量空氣溫度的要求,測量時需要把溫度傳感器放入百葉箱中或者在溫度傳感器外加一個防輻射罩,目的是防止太陽輻射和地面輻射對溫度傳感器的影響,這是因為:對於太陽輻射,空氣相當於良好的導體而不吸收太陽輻射,太陽輻射通過空氣被溫度傳感器吸收,造成溫度傳感器自身溫度高於空氣溫度,使空氣溫度的測量結果有所偏差而不準確,而氣象領域要求測量的是空氣溫度,因此需要對溫度傳感器採取一定的防輻射措施。
[0003]通常情況下,防輻射罩有自然通風防輻射罩和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兩種,強制通風防輻射罩與自然通風防輻射罩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現有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是由一層防輻射罩和一個普通風機組成,對於高強度的紫外線和紅外線,透過率很高,並且所採用的風機沒有防水功能,雨水天氣會斷電造成溫度傳感器自身溫度升高,造成測量結果不準確、不可靠。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現有由一層防輻射罩和一個普通風機組成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存在的測量結果不準確、不可靠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包括:
[0007]其內部中心固定有溫度傳感器的第三圓筒;
[0008]按照直徑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套裝在所述第三圓筒外部的第二圓筒和第一圓筒,所述三個圓筒之間同心放置並通過支柱固定相連,所述三個圓筒的直徑不同而柱高相同;
[0009]覆蓋在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第三圓筒外壁上的防爆膜;
[0010]設置在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第三圓筒形成的圓柱體外側一端的軸流風機。
[0011]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三個或四個連杆與第三圓筒固定相連,所述連杆沿著第三圓筒的內壁圓周均勻分布。
[0012]所述支柱的個數為六個或八個,當支柱的個數為六個時,在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第三圓筒形成的圓柱體兩端各均布三個;當支柱的個數為八個時,在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第三圓筒形成的圓柱體兩端各均布四個。
[0013]所述軸流風機採用型號為XXD1203824VH的雙滾珠軸承軸流IP55防水風機,使用壽命為50000h,控制軸流電流使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內的風速保持在5m/s。
[0014]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第三圓筒的直徑分別為12mm、8mm和3mm。[0015]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第三圓筒均採用聚甲醛材料製成。
[0016]所述防爆膜為多層複合膜結構,包括抗磨層、帶色安全基層、金屬隔熱層、複合膠粘劑層和UV吸收層。
[0017]所述防爆膜的紫外線透過率為2%,紅外線透過率為3% ;三層防爆膜的紫外線透過率為百萬分之八,紅外線透過率為百萬分之九。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採用三層圓筒結構,溫度傳感器位於最內層圓筒的中心位置,並且每個圓筒外壁上均覆蓋上一層防爆膜,通過三層的防爆膜過濾掉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輻射和紅外線輻射,紫外線的透過率變為百萬分之八而紅外線的透過率變為百萬分之九,這樣太陽輻射對位於中心的溫度傳感器的輻射強度有了較大的降低,由於輻射造成的溫度傳感器的升溫較小,可以進一步提高空氣溫度測量的可信度和精準度;同時,採用軸流風機對防輻射罩進行強制通風,使溫度傳感器測量的空氣溫度與實際的空氣溫度保持一致,進一步降低輻射對溫度傳感器的影響,使太陽輻射照到溫度傳感器上的強度降低,降低了太陽輻射對空氣溫度測量的影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圖1所示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的右視圖。
[0021]圖:1、第一圓筒,2、第二圓筒,3、第三圓筒,4、軸流風機,5、溫度傳感器,6、支柱,7、連杆。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主要由第一圓筒1、第二圓筒2、第三圓筒3和軸流風機4組成,第一圓筒1、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的直徑不同而柱高相同,首先,按照圓筒直徑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將第三圓筒3、第二圓筒2和第一圓筒I套裝在一起,第三圓筒3位於最內層,第二圓筒2位於中間,第一圓筒I位於最外層,這三個圓筒之間同心放置,並且它們之間通過六個或八個支柱6固定相連,如圖2所示,當支柱6的個數為六個時,在第一圓筒1、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形成的圓柱體兩端各均布三個;當支柱6的個數為八個時,在第一圓筒1、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形成的圓柱體兩端各均布四個;第一圓筒I的外壁上、第二圓筒2的外壁上和第三圓筒3的外壁上均覆蓋有一層防爆膜,用於過濾太陽輻射;溫度傳感器5通過三個或四個連杆7固定在第三圓筒3的內部中心,三個或四個連杆7沿著第三圓筒3的內壁圓周均勻分布;軸流風機4放置在由第一圓筒1、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形成的圓柱體外側一端,用於強制通風,降低太陽輻射對溫度傳感器5的影響。
[0024]本實施方式中,軸流風機4位於由第一圓筒1、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形成的圓柱體的外側的左端。
[0025]本實施方式中,支柱6與圓筒之間的固定方式採用焊接固定或者螺釘固定均可。
[0026]本實施方式中,軸流風機4具體採用型號為XXD1203824VH的雙滾珠軸承軸流IP55防水風機,使用壽命長達50000小時(約為5年),用於控制軸流的電流使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內的風速保持在5m/s左右,最好為5m/s。
[0027]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圓筒1、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的直徑分別為12mm、8mm和3mm,這三個圓筒均採用聚甲醛(POM)材料製成,POM (聚甲醛)具有機械強度高、較高的疲勞強度、環境抵抗性和耐有機溶劑佳、耐反覆衝擊性強、廣泛的使用溫度範圍(_40°C?120°C)等優點。
[0028]本實施方式中,防爆膜採用多層複合膜的結構,包括有抗磨層(硬度高達4H),帶色安全基層(可以防止氧化變色,壽命長達8年),金屬隔熱層(對紅外有較高的反射率),複合膠粘劑層,UV吸收層(可以阻隔99%的紫外線)等,可以更加有效的在野外環境下工作。
[0029]本實施方式中,防爆膜的技術參數為紫外線的透過率為2%而紅外線的透過率為3%,通過三層的防爆膜過濾,紫外線的透過率變為百萬分之八而紅外線的透過率變為百萬分之九,大大降低了太陽輻射對位於中央的溫度傳感器5的輻射強度,使溫度傳感器5由太陽輻射造成的升溫幅度進一步減小,進一步提高了空氣溫度測量的可信度和精準度。
【權利要求】
1.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其特徵在於,包括: 其內部中心固定有溫度傳感器(5)的第三圓筒(3); 按照直徑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套裝在所述第三圓筒(3)外部的第二圓筒(2)和第一圓筒(1),所述三個圓筒之間同心放置並通過支柱(6)固定相連,所述三個圓筒的直徑不同而柱高相同; 覆蓋在所述第一圓筒(I)、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外壁上的防爆膜; 設置在所述第一圓筒(I)、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形成的圓柱體外側一端的軸流風機(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其特徵在於,所述溫度傳感器(5)通過三個或四個連杆(7)與第三圓筒(3)固定相連,所述連杆(7)沿著第三圓筒(3)的內壁圓周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柱(6)的個數為六個或八個,當支柱(6)的個數為六個時,在所述第一圓筒(I)、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形成的圓柱體兩端各均布三個;當支柱(6)的個數為八個時,在所述第一圓筒(I)、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形成的圓柱體兩端各均布四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流風機(4)採用型號為XXD1203824VH的雙滾珠軸承軸流IP55防水風機,使用壽命為50000h,控制軸流電流使強制通風防福射罩內的風速保持在5m/s。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圓筒(I)、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的直徑分別為12mm、8mm和3_。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圓筒(I)、第二圓筒(2)和第三圓筒(3)均採用聚甲醛材料製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爆膜為多層複合膜結構,包括抗磨層、帶色安全基層、金屬隔熱層、複合膠粘劑層和UV吸收層。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於防爆膜的強制通風防輻射罩,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爆膜的紫外線透過率為2%,紅外線透過率為3%;三層防爆膜的紫外線透過率為百萬分之八,紅外線透過率為百萬分之九。
【文檔編號】G01W1/00GK203480059SQ201320532821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9日
【發明者】王昆鵬, 於良 申請人:長春氣象儀器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