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3:43:21 3
專利名稱: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密碼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密碼鎖主要包括鎖體、鎖輪、鎖輪軸、鎖定機構和鎖鉤,當鎖輪的密碼組合與預設密碼相同時,鎖定機構打開,通過推桿機構便可以將鎖鉤打開。現有密碼鎖只能通過一條推桿控制一個鎖鉤的開合,如果要控制兩個鎖鉤的開合,就必須設備兩條推桿, 使得鎖體內部的結構比較複雜,而且使得鎖體的體積增大,很難應用到小型化、薄型化的箱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本實用新型通過一活動塊和一鎖塊同時控制兩個鎖鉤的開合,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包括底座、面殼、密碼鎖體、鎖芯、鎖芯套和鎖鉤結構,所述面殼設置有鎖孔、密碼鎖輪孔和鎖鉤孔,所述鎖芯套設置於所述鎖孔,所述密碼鎖體和所述鎖鉤結構均設置於所述面殼內,所述面殼與所述底座扣合連接,鎖鉤結構包括鎖鉤座、第一鎖鉤、第一定位塊、第一銷軸、第一鎖鉤扭簧、第二鎖鉤、第二定位塊、第二銷軸、第二鎖鉤扭簧、第三銷軸和定位扭簧,所述第一鎖鉤和所述第一鎖鉤扭簧設置於所述第一銷軸,所述第一銷軸的兩端設置於所述鎖鉤座的兩側面;所述第二鎖鉤和所述第二鎖鉤扭簧設置於所述第二銷軸,所述第二銷軸的兩端設置於所述鎖鉤座的兩側面,所述第一定位塊和所述第二定位塊設置於所述第三銷軸;所述第三銷軸位於所述第一銷軸和所述第二銷軸之間,所述第一鎖鉤和所述第二鎖鉤相對設置;所述鎖芯套與所述鎖鉤結構之間設置有活動塊和鎖塊,所述活動塊一端與所述鎖芯套抵靠,所述活動塊另一端與所述鎖塊連接;所述鎖塊一端設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分別設置於所述鎖塊相對的兩個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斜面與所述第一定位塊抵靠,所述第二斜面與所述第二定位塊抵靠,所述第一鎖鉤設置有第一卡制端,所述第二鎖鉤設置有第二卡制端,所述第一定位塊與所述第一卡制端抵靠,所述第二定位塊與所述第二卡制端抵靠。所述鎖芯下部設置有離合塊。所述活動塊設置擋板,所述擋板與所述鎖芯套抵靠。所述鎖芯套下部設置有兩條卡腳,兩條卡腳分別卡設在所述活動塊的兩側。所述密碼鎖體包括鎖輪、調碼輪、輪軸和調碼塊,所述鎖輪的數量與所述調碼輪的數量相同,所述調碼輪套接於所述輪軸,所述鎖輪套接於所述調碼輪,所述調碼塊套接於所述輪軸的一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活動塊和鎖塊,鎖塊一端設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與第一定位塊抵靠,第二斜面與第二定位塊抵靠,第一定位塊與第一卡制端抵靠,第二定位塊與第二卡制端抵靠,當鎖體解鎖時,推動鎖芯套,鎖芯套再推動活動塊和鎖塊,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別壓迫第一卡制端和第二卡制端,使得第一鎖鉤和第二鎖鉤同時打開,實現開鎖的目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只採用一活動塊和一鎖塊即可同時打開兩個鎖鉤,結構簡單,而且使得鎖體的體積減小,使得本實用新型可以應用到小型化、薄型化的箱包。
下面利用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去除底殼和面殼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去除底殼和面殼後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鎖鉤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面殼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活動塊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鎖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1至圖7,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包括底座1、面殼2、密碼鎖體3、鎖芯4、鎖芯套5和鎖鉤結構6,面殼2設置有鎖孔7、密碼鎖輪孔8和鎖鉤孔9,鎖芯套5設置於鎖孔 7,密碼鎖體3和鎖鉤結構6均設置於面殼2內,面殼2與底座1扣合連接,鎖鉤結構6包括鎖鉤座10、第一鎖鉤11、第一定位塊12、第一銷軸13、第一鎖鉤扭簧14、第二鎖鉤15、第二定位塊16、第二銷軸17、第二鎖鉤扭簧18、第三銷軸19和定位扭簧20,第一鎖鉤11和第一鎖鉤扭簧14設置於第一銷軸13,第一銷軸13的兩端設置於鎖鉤座10的兩側面;第二鎖鉤 15和第二鎖鉤扭簧18設置於第二銷軸17,第二銷軸17的兩端設置於鎖鉤座10的兩側面, 第一定位塊12和第二定位塊16設置於第三銷軸19 ;第三銷軸19位於第一銷軸13和第二銷軸17之間,第一鎖鉤11和第二鎖鉤15相對設置;鎖芯套5與鎖鉤結構6之間設置有活動塊21和鎖塊22,活動塊21 —端與鎖芯套5抵靠,活動塊21另一端與鎖塊22連接;鎖塊 22 一端設置有第一斜面23和第二斜面M,第一斜面23和第二斜面M分別設置於鎖塊22 相對的兩個表面,其中,第一斜面23與第一定位塊12抵靠,第二斜面M與第二定位塊16 抵靠,第一鎖鉤11設置有第一卡制端25,第二鎖鉤15設置有第二卡制端沈,第一定位塊12 與第一卡制端25抵靠,第二定位塊16與第二卡制端16抵靠。鎖芯4下部設置有離合塊27。解鎖後,鎖芯4與離合塊27脫離,使得鎖芯套5可以被推動。活動塊21設置擋板觀,擋板觀與鎖芯套5抵靠。解鎖後,推動鎖芯套5便可以使活動塊21移動,進而推動鎖塊22,使第一鎖鉤11和第二鎖鉤15張開。鎖芯套5下部設置有兩條卡腳四,卡腳四分別卡設在活動塊21的兩側。密碼鎖體3包括鎖輪31、調碼輪32、輪軸33和調碼塊34,鎖輪31的數量與調碼輪32的數量相同,調碼輪32套接於輪軸33,鎖輪31套接於調碼輪32,調碼塊34套接於輪軸 33的一端。調碼輪32用於設定密碼鎖體3的密碼,當鎖輪31上的數字組合與設定的密碼數字相同時,鎖芯套5可以被推動,鎖芯套5再推動活動塊21和鎖塊22移動,鎖塊22再分別推動第一卡制端25和第二卡制端沈,使第一鎖鉤11和第二鎖鉤15張開,實現開鎖。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包括底座、面殼、密碼鎖體、鎖芯、鎖芯套和鎖鉤結構,所述面殼設置有鎖孔、密碼鎖輪孔和鎖鉤孔,所述鎖芯套設置於所述鎖孔,所述密碼鎖體和所述鎖鉤結構均設置於所述面殼內,所述面殼與所述底座扣合連接,其特徵在於鎖鉤結構包括鎖鉤座、第一鎖鉤、第一定位塊、第一銷軸、第一鎖鉤扭簧、第二鎖鉤、第二定位塊、第二銷軸、第二鎖鉤扭簧、第三銷軸和定位扭簧,所述第一鎖鉤和所述第一鎖鉤扭簧設置於所述第一銷軸,所述第一銷軸的兩端設置於所述鎖鉤座的兩側面;所述第二鎖鉤和所述第二鎖鉤扭簧設置於所述第二銷軸,所述第二銷軸的兩端設置於所述鎖鉤座的兩側面,所述第一定位塊和所述第二定位塊設置於所述第三銷軸;所述第三銷軸位於所述第一銷軸和所述第二銷軸之間,所述第一鎖鉤和所述第二鎖鉤相對設置;所述鎖芯套與所述鎖鉤結構之間設置有活動塊和鎖塊,所述活動塊一端與所述鎖芯套抵靠,所述活動塊另一端與所述鎖塊連接; 所述鎖塊一端設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分別設置於所述鎖塊相對的兩個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斜面與所述第一定位塊抵靠,所述第二斜面與所述第二定位塊抵靠,所述第一鎖鉤設置有第一卡制端,所述第二鎖鉤設置有第二卡制端,所述第一定位塊與所述第一卡制端抵靠,所述第二定位塊與所述第二卡制端抵靠。
2.根據權利要1所述的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其特徵在於所述鎖芯下部設置有離合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動塊設置擋板,所述擋板與所述鎖芯套抵靠。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其特徵在於所述鎖芯套下部設置有兩條卡腳,兩條卡腳分別卡設在所述活動塊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其特徵在於所述密碼鎖體包括鎖輪、調碼輪、輪軸和調碼塊,所述鎖輪的數量與所述調碼輪的數量相同,所述調碼輪套接於所述輪軸,所述鎖輪套接於所述調碼輪,所述調碼塊套接於所述輪軸的一端。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結構的密碼鎖,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於設置有活動塊和鎖塊,鎖塊一端設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與第一定位塊抵靠,第二斜面與第二定位塊抵靠,第一定位塊與第一卡制端抵靠,第二定位塊與第二卡制端抵靠,當鎖體解鎖時,推動鎖芯套,鎖芯套再推動活動塊和鎖塊,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分別壓迫第一卡制端和第二卡制端,使得第一鎖鉤和第二鎖鉤同時打開,實現開鎖的目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只採用一活動塊和一鎖塊即可同時打開兩個鎖鉤,結構簡單,而且使得鎖體的體積減小,使得本實用新型可以應用到小型化、薄型化的箱包。
文檔編號E05B37/20GK202055640SQ201120087349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9日
發明者賴秀興 申請人:東莞市怡豐鎖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