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3:51:46 1
專利名稱: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路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退卡極順暢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應用於供電子卡連接的電子卡連接器,包括退卡機構,以在按壓後,退出插入於電子卡連接器中的電子卡,該電子卡連接器如
圖17所示,包括一座體71,該座體71中設有一端子連接區711,並於該座體71的兩側,平行地突設有一對側臂712、712』,使該對側臂712、712』間,界定形成一電子卡滑槽,供一電子卡70插入;一頂出板72,其近第一端裝設於該座體71上;一頂出杆73滑置於其中一側臂712中,藉由一彈簧730平時聯動地向後退出。
當使用者插入一電子卡70時,該電子卡的前緣可頂退該頂出板72的第一端721板緣,並使頂出板72的第二端722偏動地移置趨近於頂出杆73的前端731。當使用者需要將電子卡70向後退出時,則可向前推移該頂出杆73,以聯動地推移頂出板72的第二端722,而使該頂出板72的第一端721如蹺蹺板似地頂推電子卡70的前緣,而將電子卡70向後頂出,如圖17的虛線所示,完成退卡操作。
然而上述的現有電子卡連接器,在退卡操作的過程中,該頂出板72是僅對電子卡70的一側,單邊施予推力,因此往往在退卡的過程中,造成電子卡70向一側偏斜,導致電子卡「卡」在電子卡連接器中,而導致退卡極不順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電子卡連接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退卡極順暢。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本體,設有一插穴,插穴的前端設置有一端子座;第一滑動構件,滑置於該插穴的第一側,以抵靠於一插入插穴中的電子卡第一側,該第一滑動構件與本體間,勾扣一彈簧,平時聯動第一滑動構件遠離端子座;第二滑動構件,滑置於該插穴的第二側,即位於該第一滑動構件的相對側,以抵靠於一插入插穴的電子卡第二側,並於第二滑動構件與本體間,勾扣一彈簧,供平時聯動第二滑動構件遠離端子座;藉由兩彈簧同步地聯動退移該第一、二滑動構件,以頂出插置於電子卡連接器中的電子卡。
前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本體的插穴相對兩側,分別形成一導軌部,以分別對應地容置所述第一滑動構件、第二滑動構件在其上滑移,該本體的兩側,分別突設一突鉤,以勾扣用以聯動第一、二滑動構件的彈簧的第一彈簧端。
前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端子座,包括一絕緣座體,並列穿設有多個端子穴,以分別供一端子穿置,該絕緣座體的兩側,分別突設有定位突部,以對應地卡扣於該插穴側壁的扣孔中。
前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端子座是嵌接有連接件,該端子座扣接於插穴中時,該連接件是緊勾該本體。
前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第一、二滑動構件的前端,分別橫向地設有載臺部,在載臺部的前緣,突起一擋壁,以抵靠於插入插穴的電子卡前端端緣。
前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第一、二滑動構件,分別凹設有一定位凹穴,該第一、二滑動構件在對應的導軌部中,向後退移至一距離時,該定位凹穴的穴壁,是抵靠於突設在導軌部中的一定位突部,以擋阻該第一、二滑動構件繼續通過彈簧向後拉退。
前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第一、二滑動構件的側壁上,分別突設有勾杆,以勾扣所述彈簧的第二彈簧端。
前述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還包括有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包含一導槽部,凹設於所述第一滑動構件上,該導槽部包含第一導槽及第二導槽,令該第一、二導槽的後端為一V形導槽相互連通,並令該第二導槽的前端,斜向地連接該第一導槽;一定位塊,其第一端含有一軸部裝設於本體的插穴側壁上,而其第二端突設有一導銷,平時滑置於該導槽部中;一彈臂,形成於該插穴側壁上,令該彈臂平時朝導槽部方向頂推該定位塊的第二端,使位於該定位塊第二端的導銷穩定地伸置於導槽部中相對滑移。
前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導槽部,於該第一導槽的後端與所述V形導槽間,形成一第一擋肩,該V形導槽的中段,形成有第二擋肩,且於該V形導槽與該第二導槽的前端入口間,形成一第三擋肩,以擋阻所述定位塊的導銷由第二導槽沿V形導槽退至第一導槽。
前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還包括有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包含一導槽部,凹設於第二滑動構件上,該導槽部包含第一導槽及第二導槽,該第一、二導槽的後端為一V形導槽相互連通,並令該第二導槽的前端,斜向地連接該第一導槽;一定位塊,其第一端含有一軸部裝設於本體的插穴側壁上,其第二端是突設有一導銷,平時滑置於該導槽部中;一彈臂,形成於該插穴側壁上,該彈臂平時朝導槽部方向頂推該定位塊的第二端,使位於定位塊第二端的導銷穩定地伸置於導槽部中相對滑移。
前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導槽部,該第一導槽的後端與該V形導槽間,是形成一第一擋肩,該V形導槽的中段,形成有第二擋肩,該V形導槽與該第二導槽的前端入口間,形成一第三擋肩,以擋阻該定位塊的導銷由第二導槽沿V形導槽退至第一導槽上。
本實用新型藉由兩彈簧同步地聯動退移第一、二滑動構件,以順利地頂出插置於電子卡連接器中的電子卡。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2所述的3-3方向的局部剖面圖。
圖4是圖3圈示區域4的放大示意圖。
圖5是第一滑動構件的仰視立體示意圖。
圖6是第一滑動構件的俯視立體示意圖。
圖7是第二滑動構件的仰視立體示意圖。
圖8是第二滑動構件的俯視立體示意圖。
圖9是顯示電子卡尚未插入電子卡連接器或自電子卡連接器向外退出的示意圖。
圖10是顯示電子卡插入電子卡連接中的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定位裝置的導槽部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12是尚未插入電子卡的定位裝置各元件相對關係示意圖。
圖13是圖12所示向前推移電子卡後的定位裝置各元件相對關係示意圖。
圖14是圖13所示第一次釋放電子卡後的定位裝置各元件相對關係示意圖。
圖15是圖14所示向前推移電子卡後的定位裝置各元件相對關係示意圖。
圖16是圖15所示釋放電子卡並完成退卡後的定位裝置各元件相對關係示意圖。
圖17是現有電子卡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10本體 10a殼體 10b殼體11插穴 11a第一側 11b第二側111導軌部 111a定位突部112導軌部112a定位突部 114扣孔 12端子座121絕緣座體122端子穴 123端子124定位突部125連接件 13a13b突鉤14突緣 20第一滑動構件 20a彈簧201第一彈簧端 202第二彈簧端 21載臺部211擋壁22定位凹穴 23勾杆30第二滑動構件 30a彈簧 301第一彈簧端302第二彈簧端 31載臺部311擋壁32定位凹穴 33勾杆 40定位裝置41導槽部 411第一導槽 411a第一擋肩412第二導槽412a第三擋肩413V形導槽
413a第二擋肩42定位塊 421軸部422導銷 43彈臂 50電子卡51第一側的前端端緣52第二側的前端端緣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包括一本體10,設有一插穴11,插穴11的前端設置有一端子座12;第一滑動構件20,滑置於該插穴11的第一側11a,以抵靠於一插入插穴中的電子卡50的第一側,該第一滑動構件20與本體間,勾扣一彈簧20a,平時聯動第一滑動構件20遠離端子座12;第二滑動構件30,滑置於該插穴11的第二側11b,即位於該第一滑動構件20的相對側,以抵靠於一插入插穴的電子卡50的第二側,並於第二滑動構件30與本體10間,勾扣一彈簧30a,以平時聯動第二滑動構件30遠離端子座12;藉由兩彈簧20a、30a同步地聯動退移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以頂出插置於電子卡連接器中的電子卡50。
如圖1、圖2、圖9、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主要的結構特徵是在該電子卡連接器的本體10的插穴11兩側,滑設有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在退卡操作時,借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同步地頂推插入電子卡連接器中的電子卡50的兩側,使電子卡50以受力平均地自電子卡連接器中向外退出,使退卡操作更為順暢。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電子卡連接器的本體10,由多個殼體10a、10b對合組成,各殼體10a、10b間是構成一插穴11,以容許至少一種型式的電子卡50插置,並於該插穴11的相對兩側,分別形成一導軌部111、112,以分別對應地容置第一滑動構件20、第二滑動構件30,並導引該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在插穴11的相對兩側穩定地滑移,且於該本體10的兩側,分別突設一突鉤13a、13b,以勾扣用以聯動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的彈簧20a、30a的第一彈簧端201、301。
上述組成本體10的殼體10a、10b可用金屬或其它導電材料製成,以遮阻外界電磁波對插入插穴11中的電子卡的幹擾,以維持訊號傳輸品質。
如圖1所示,該本體10位於插穴11前端的端子座12,包含一絕緣座體121,並列穿設有多個端子穴122,以分別嵌接一端子123。該絕緣座體121的兩側,分別突設有定位突部124,以對應地卡扣於該插穴11側壁的扣孔114中,使該端子座12穩固地扣接於插穴11的前端。該絕緣座體121中,嵌接有連接件125,使該端子座12扣接於插穴11中時,該連接件125緊勾於該本體的一突緣14,以穩固該電子卡連接器的整體結構,或使該連接件125的一端與電路板〔圖未示出〕的接地電路搭接,使本實用新型完成接地。
如圖1、圖5、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滑動構件20,是一體成型,呈一縱長杆體狀,穿置於該本體10的插穴11位於第一側11a的導軌部111中,該第一滑動構件20的前端,橫向地設有一載臺部21,該載臺部21的前緣,突起一擋壁211,以抵靠於插入插穴11的電子卡50的第一側的前端端緣51。該第一滑動構件20的底端,還凹設有一定位凹穴22,令該第一滑動構件20在對應的導軌部111中,向後退移至一定位置時,該定位凹穴22的穴壁是抵靠於突設在導軌部111中的一定位突部111a,以擋阻該第一滑動構件20通過彈簧20a向後拉退。
上述的第一滑動構件20,還在側壁上突設有勾杆23,並穿出導軌部111外,以勾扣該彈簧20a的第二彈簧端202。
如圖1、圖2、圖7、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滑動構件30,是一體成型,呈一縱長杆體狀,穿置於該本體10的插穴11位於第二側11b的導軌部112中,該第二滑動構件30的前端,橫向地設有一載臺部31,該載臺部31的前緣,突起一擋壁311,以抵靠於插入插穴11的電子卡50的第二側的前端端緣52。該第二滑動構件30的底端,還凹設有一定位凹穴32,使第二滑動構件30在對應的導軌部112中,向後退移至一定位置時,該定位凹穴32的穴壁是抵靠於突設在導軌部112中的一定位突部112a,以擋阻該第二滑動構件30繼續被彈簧30a向後拉退。
上述的第二滑動構件30,還在側壁上突設有勾杆33,並穿出導軌部112外,以勾扣該彈簧30a的第二彈簧端302。
如圖1、圖3、圖4、圖12至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子卡連接器,進一步包含有定位裝置40,該定位裝置40設置於第一滑動構件20與本體10間,或第二滑動構件30與本體10間,或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與本體10間,以制動該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的停止位置。
上述的定位裝置40,是如圖1、圖3、圖4、圖12所示,包括一導槽部41,凹設於第一滑動構件20或第二滑動構件30上,使該導槽部41含有一第一導槽411,及一第二導槽412,使該第一、二導槽411、412的後端為一V形導槽413相互連通,並使該第二導槽412的前端,斜向地連接該第一導槽411;一定位塊42,其第一端含有一軸部421裝設於導軌部111或112中,而其第二端是突設有一導銷422,平時滑置於該導槽部41中;一彈臂43,形成於該導軌部111或112上,令該彈臂43平時朝導槽部41方向頂推該定位塊42的第二端,使位於定位塊42第二端的導銷422穩定地伸置於導槽部41中相對滑移。
上述定位裝置40中的導槽部41,在該第一導槽411的後端與該V形導槽413間,形成一第一擋肩411a,以擋阻該定位塊42的導銷422在行經該V形導槽413後,又自該第一導槽411的前端出口向後退回;而在該V形導槽413的中段,界定形成一第二擋肩413a,且於該V形導槽413與該第二導槽412的前端入口間形成一第三擋肩412a,以擋阻該定位塊42的導銷422在循環滑行時,產生逆向退回〔即由第二導槽沿V形導槽退至第一導槽上〕。
如圖9、圖12所示,當電子卡連接器無電子卡50插入,或電子卡插入後尚未推移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時,該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便通過彈簧20a、30a自動回歸於第一位置,也即起始位置,此時,該定位裝置40的定位塊42的導銷422是伸置於第一導槽411的前端。
如圖10、圖13所示,當使用者插入一電子卡50,並向前推移該電子卡50時,電子卡50的第一、二側前端端緣51、52便跨置於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的載臺部21、31上,且抵靠於其擋壁211、311,因而聯動地向前推移該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也使該定位塊42的導銷422相對的沿第一導槽411向後滑移,直至滑落於V形導槽413中。
而後,如圖10、圖14所示,使用者便可以停止推移該電子卡50,並第一次釋放該電子卡50,此時該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便分別受彈簧20a、30a的聯動,微量退回。由於該導銷422受第一擋肩411a的阻擋,無法重回第一導槽411中,因此相對地滑移至V形導槽413中,而使該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呈一穩定的停止狀態,此時所插入的電子卡50,便已與端子座12的端子連接,以進行資料的讀取或載入或進行資料的傳送。
當使用者欲取出電子卡50時,自圖10、圖14所示的狀態,再次向前頂推電子卡50,如圖15所示,此時,電子卡50便再次向前聯動推移該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由於該導銷422受V形導槽413中的第二擋肩413a所阻擋,無法朝第一導槽411方向退回,因而相對地滑向第二導槽412中,此時使用者便可釋放該電子卡50,使兩彈簧20a、30a彈性復歸地同時向後拉回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藉由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的擋壁211、311頂推電子卡50的前端兩側,而將電子卡50退出電子卡連接器的插穴11,完成退卡操作,如圖9、圖16所示。在此一退卡操作過程中,該定位塊42的導銷422,受第三擋肩412a的阻擋,無法重回V形導槽413中,如圖15的箭頭方向所示,相對地沿該第二導槽412向前滑移,並重新滑入第一導槽411中,而完成一插卡及退卡的循環操作。
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定位裝置40,可僅設置於第一滑動構件20與對應的導軌部111間,或者僅設置於第二滑動構件30與對應的導軌部112間,或者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含有兩組定位裝置40分別設置於第一、二滑動構件20、30與對應的導軌部111、112間。
本實用新型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主要結構特徵是在於,藉由彈性滑置於電子卡連接器相對兩側的第一滑動構件20及第二滑動構件30,在退卡操作時,可以同時頂推電子卡50的兩側,使該電子卡50可以受力平均的在電子卡連接器的插穴11中穩定滑移,使退卡操作更為順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及實用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本體,設有一插穴,該插穴的前端設置有一端子座;第一滑動構件,滑置於該插穴的第一側,以抵靠於一插入插穴中的電子卡第一側,該第一滑動構件與本體間,勾扣一彈簧,平時聯動第一滑動構件遠離端子座;第二滑動構件,滑置於該插穴的第二側,即位於該第一滑動構件的相對側,以抵靠於一插入插穴的電子卡第二側,並於第二滑動構件與本體間,勾扣一彈簧,供平時聯動第二滑動構件遠離端子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本體的插穴相對兩側,分別形成一導軌部,以分別對應地容置所述第一滑動構件、第二滑動構件在其上滑移,該本體的兩側,分別突設一突鉤,以勾扣用以聯動第一、二滑動構件的彈簧的第一彈簧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子座,包括一絕緣座體,並列穿設有多個端子穴,以分別供一端子穿置,該絕緣座體的兩側,分別突設有定位突部,以對應地卡扣於該插穴側壁的扣孔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端子座是嵌接有連接件,該端子座扣接於插穴中時,該連接件是緊勾該本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二滑動構件的前端,分別橫向地設有載臺部,在載臺部的前緣,突起一擋壁,以抵靠於插入插穴的電子卡前端端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二滑動構件,分別凹設有一定位凹穴。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二滑動構件的側壁上,分別突設有勾杆,以勾扣所述彈簧的第二彈簧端。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包含一導槽部,凹設於所述第一滑動構件上,該導槽部包含第一導槽及第二導槽,該第一、二導槽的後端為一V形導槽相互連通,該第二導槽的前端,斜向地連接該第一導槽;一定位塊,其第一端含有一軸部裝設於本體的插穴側壁上,其第二端突設有一導銷,平時滑置於該導槽部中;一彈臂,形成於該插穴側壁上,該彈臂平時朝導槽部方向頂推該定位塊的第二端,使位於該定位塊第二端的導銷穩定地伸置於導槽部中相對滑移。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槽部,該第一導槽的後端與所述V形導槽間,形成一第一擋肩,該V形導槽的中段,形成有第二擋肩,且於該V形導槽與該第二導槽的前端入口間,形成一第三擋肩。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有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包含一導槽部,凹設於第二滑動構件上,該導槽部包含第一導槽及第二導槽,該第一、二導槽的後端為一V形導槽相互連通,並令該第二導槽的前端,斜向地連接該第一導槽;一定位塊,其第一端含有一軸部裝設於本體的插穴側壁上,其第二端是突設有一導銷,平時滑置於該導槽部中;一彈臂,形成於該插穴側壁上,該彈臂平時朝導槽部方向頂推該定位塊的第二端,使位於定位塊第二端的導銷伸置於導槽部中相對滑移。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槽部的第一導槽的後端與該V形導槽間,是形成一第一擋肩,該V形導槽的中段形成有第二擋肩,該V形導槽與該第二導槽的前端入口間,形成一第三擋肩。
專利摘要一種雙側聯動退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包括一本體,設有一插穴,插穴的前端設置有一端子座;第一滑動構件,滑置於該插穴的第一側,以抵靠於一插入插穴中的電子卡第一側,該第一滑動構件與本體間,勾扣一彈簧,平時聯動第一滑動構件遠離端子座;第二滑動構件,滑置於該插穴的第二側,即位於該第一滑動構件的相對側,以抵靠於一插入插穴的電子卡第二側,並於第二滑動構件與本體間,勾扣一彈簧,供平時聯動第二滑動構件遠離端子座;藉由兩彈簧同步地聯動退移該第一、二滑動構件,以頂出插置於電子卡連接器中的電子卡。本實用新型退卡極順暢。
文檔編號H01R13/633GK2800547SQ20052000557
公開日2006年7月26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10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10日
發明者李玉燦 申請人:順連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