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動物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及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3:40:31 1
一種動物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及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及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中的應用,按中藥配方中的組分和配比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發酵引料,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其在溫度20-40℃和相對溼度70%-85%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10-3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蒸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2-10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每天翻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這種方法生產出來的動物用中成藥解決了西藥耐藥性,殘留動物體內影響人類肉食品安全等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動物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及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中 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及該方法在製備動物常見病中成藥中 的應用,特別是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加工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在獸藥界,大部分都是用化藥或者抗生素來製成藥品。類似人類濫用化藥、抗 生素類藥物出現的危害一樣,這類藥物雖然短期內對畜禽疾病的治療及預防起到明顯地效 果,但長期實踐運用中出現了諸多問題:(1)畜禽疾病病菌逐漸對藥物產生耐藥性,導致效 果盡失,甚至衍生出更多新的病菌;(2)抗生素或化藥對畜禽有很大的副作用,長期使用導 致部分器官功能衰退,同時還有藥物殘留於體內,直接影響到人類肉食品安全問題,嚴重損 害人類健康;(3)目前動物中成藥中的藥物有效成份沒有充分發揮藥效,用藥量大,浪費嚴 重。
【發明內容】
[0003] 為解決這些問題,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畜禽用中成藥製作加工方法,它能大 幅度提高中藥在防治畜禽疾病上的療效,且無毒無抗無殘留,為養殖業降低養殖風險,解決 因抗生素在動物體內累積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
[0004] 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是提供該製備方法在動物常見病中成藥生產上的應用,特 別是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生產上的應用。
[0005]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按 中藥配方中的組分和配比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發酵引料,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間, 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其在溫度20-40°C和相對溼度70%-85%下進行發酵,之後 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10-3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蒸又陰乾,這樣 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2-10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每天翻動一 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
[0006] 所述發酵引料是酒麴、發酵粉、黃豆中的一種,加入量為藥材總重量的1-5%。
[0007] 經過大量實驗研究,普通中藥應用本方法發酵後,能生成多種有益菌類,包括生物 活性肽,這類物質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更重要的是對方劑中的中藥起到類似催化劑一樣 的作用,發酵後的中藥,動物特別容易吸收,其吸收能力大幅提升,藥效作用發揮迅速,直接 起效,大幅度提高中藥療效;用發酵的方法,可以將中藥直接轉化成多種有益菌類或其他有 效成份,沒有殘留的藥渣,沒有浪費。如蒸煮的方法所餘藥渣中,仍然有大量有效成份沒有 充分利用,直接作為廢物丟棄浪費掉了。發酵法使得同樣的藥物量,利用率成倍增長。
[0008] -種上述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在畜禽常見病藥物生產上的應用。按照中醫方 劑配製成中藥組合物,均可按上述動物用中成藥製備方法加工成治療各種動物常見病的藥 物。
[0009] -種上述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加工中的應用,扶 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按如下組分和重量配比構成:柴胡5-30,川芎5-30,黃芩5-30,白芍 5-30,荊芥5-30,甘草5-30,白芷5-30,決明子5-30 ; 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的可選配比是:柴胡10-20,川芎10-20,黃芩10-20,白芍 10-20,荊芥 10-20,甘草 10-20,白芷 10-20,決明子 10-20 ; 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的可選配比是柴胡15-25,川芎15-25,黃芩15-25,白芍 15-25,荊芥 15-25,甘草 15-25,白芷 15-25,決明子 15-25 ; 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的可選配比是柴胡5-15,川芎5-15,黃芩5-15,白芍5-15,荊 芥5-15,甘草5-15,白芷5-15,決明子5-15 ; 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的可選配比是柴胡15-30,川芎15-30,黃芩15-30,白芍 15-30,荊芥 15-30,甘草 15-30,白芷 15-30,決明子 15-30 ; 將配方中的各組分和配比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發酵引料,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 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其在溫度20-40°C和相對溼度70%-85%下進行發酵, 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10-3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蒸又陰乾, 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2-10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每天翻 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
[0010] 所述發酵引料是酒麴、發酵粉、黃豆中的一種,加入量為藥材總重量的1-5%。
[0011] 關於扶正驅邪、清熱解毒的方劑組成,方中川芎配伍白芍:川芎辛溫,偏於升散,活 血行氣而止痛;白芍苦酸,偏於收斂,養血斂陰而緩急止痛。二藥相伍,有活血養血、行氣止 痛之功效,用於治療陰血虛而挾淤之胸脅脹痛、痛經、閉經、月經不調以及產後腹痛、惡露不 下之症;柴胡苦平,疏肝開鬱,和解退熱,升舉陽氣;黃芩苦寒,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 胎,柴胡瀉半表半裡之外邪,黃芩瀉半表半裡之裡邪,柴胡升清陽,黃芩降濁火,二藥相合, 升清降濁,調和表裡,和解少陽,清少陽之邪熱甚妙,柴胡又長於開鬱,黃芩又善於洩熱,兩 藥相互為用,既可調肝膽之氣機,又可清洩內蘊之溼熱,主治口苦,咽幹,目眩,寒熱往來,胸 脅苦滿,心煩喜嘔,食欲不振等病症;白芷性味辛,溫,歸肺、胃經,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 腫排膿,燥溼止帶的功用,荊芥有發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風功效,二者合用具有祛風散寒,解 表止痛,用於風寒感冒初起,惡寒發熱,鼻塞流清涕,頭痛,齒痛等症;決明子,其味鹹平,《別 錄》益以苦甘微寒而無毒,鹹得水氣,甘得土氣,苦可洩熱,平合胃氣,寒能益陰洩熱,足厥陰 肝家正藥也,亦入膽腎,肝開竅於目,瞳子神光屬腎,故主青盲目淫,膚赤白膜,眼赤痛淚出, 《別錄》兼療唇口青,《本經》久服益精光者,益陰洩熱、大補肝腎之氣所致也,方中柴胡又長 於開鬱,決明子炮製後兼具潤腸燥平肝養腎,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主要有活血養血、行 氣止痛、清解溼熱之功效。
[0012] 本發明的優點: 1、 用純中藥製成動物用中成藥,無毒無抗無殘留,消除了人類肉食品安全隱患; 2、 與化藥或者抗生素比,不會產生動物耐藥性問題; 3、 通過發酵法,中藥中的有效成份轉化充分,等量藥物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4、 中藥中有效成份通過發酵轉化後,更易於被動物吸收,提高了藥用效率和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實施例1 按如下配方的重量配比準備好中藥材:柴胡16,川芎12,黃芩12,白芍12,荊芥12,甘 草12,白芷12,決明子12,將各藥物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酒麴,添加量為以上藥材總 重量的1%,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其在溫度20°C和相 對溼度70%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1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 後又蒸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2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 期間每天翻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即得成品。
[0014] 實施例2 按如下配方的重量配比準備好中藥材:柴胡16,川芎12,黃芩12,白芍12,荊芥12,甘 草12,白芷12,決明子12,將各藥物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黃豆,添加量為以上藥材總 重量的5%,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其在溫度40°C和相 對溼度85%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3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 後又蒸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10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 放期間每天翻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即得成品。
[0015] 實施例3 按如下配方的重量配比準備好中藥材:柴胡16,川芎12,黃芩12,白芍12,荊芥12,甘 草12,白芷12,決明子12,將各藥物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市面常見的發酵引料,如發 酵粉等,添加量為以上藥材總重量的3%,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 溼度,使其在溫度35°C和相對溼度80%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時間為水沸 騰後25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蒸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9次,最後堆放於陰 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每天翻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即 得成品。
[0016] 實施例4 按如下配方的重量配比準備好中藥材:柴胡15,川芎15,黃芩15,白芍15,荊芥8,甘草 9,白芷8,決明子15,將各藥物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酒麴,添加量為以上藥材總重量 的1%,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其在溫度20°C和相對溼 度70%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1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 蒸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2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 每天翻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即得成品。
[0017] 實施例5 按如下配方的重量配比準備好中藥材:柴胡15,川芎15,黃芩15,白芍15,荊芥8,甘草 9,白芷8,決明子15,將各藥物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酒麴,添加量為以上藥材總重量 的1%,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其在溫度40°C和相對溼 度85%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3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 蒸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10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 間每天翻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0%重量比,即得成品。
[0018] 實施例6 按如下配方的重量配比準備好中藥材:柴胡16,川芎12,黃芩12,白芍12,荊芥12,甘 草12,白芷12,決明子12,將各藥物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酒麴,添加量為以上藥材總 重量的1%,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其在溫度35°C和相 對溼度80%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25分鐘,蒸完後陰乾,然 後又蒸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9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 期間每天翻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即得成品。
[0019] 下面按照實施例6所述藥方及配製方法製成的藥物,提供一組實驗數據: 應用本方法實施例6製備的動物藥成品進行功效對比試驗,試驗在湖南邵陽地區30 家養豬戶進行,設置試驗組、對照組1和對照組2,三組均為患有流行性感冒的豬150頭,篩 選病豬時,參照症狀為突然發熱,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或廢食,不願活動,呼吸困難,激烈咳 嗽,眼鼻流出黏液,符合這些症狀的病豬即納入實驗。實驗組餵食本發明藥品,對照組1用 實施例6原始方劑組方,未用本發明方法進行加工,直接粉碎後煎煮灌服,對照組2用常規 血清藥物注射進行治療,治療七天後進行統計,具體效果如下表:
【權利要求】
1. 一種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按中藥配方中的組分和配比進行稱 重、清洗、粉碎後加入發酵引料,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 其在溫度20-40°C和相對溼度70%-85%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水蒸時間為 水沸騰後10-3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蒸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2-10次,最 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每天翻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 重量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酵引料是酒 曲、發酵粉、黃豆中的一種,加入量為藥材總重量的1-5%。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優選的方案為: 加入發酵引料是酒麴,添加量為以上藥材總重量的1%,發酵空間在溫度20°C、或35°C、或 40°C和相對溼度70%、或80%、或85%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時間為水沸騰 後10分鐘、或25分鐘、或3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蒸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 2次、或8次、或9次、或10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每天翻動一 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0%、或水份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優選的方案為: 加入發酵引料是黃豆,添加量為以上藥材總重量的5%,發酵空間在溫度40°C和相對溼度 85%下進行發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3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蒸 又陰乾,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9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每 天翻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加入發酵引料 是發酵粉,添加量為以上藥材總重量的3%,發酵空間在溫度35°C和相對溼度80%下進行發 酵,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25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蒸又陰乾,這樣 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8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每天翻動一次, 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
6. -種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中的應用,其特徵在於, 所述藥物按如下組分和重量配比構成:柴胡5-30,川芎5-30,黃芩5-30,白芍5-30,荊芥 5-30,甘草5-30,白芷5-30,決明子5-30 ; 將配方中的各組分和配比進行稱重、清洗、粉碎後加入發酵引料,再拌勻密封於發酵空 間,由蒸汽系統控制其溫度和溼度,使其在溫度20-40°C和相對溼度70%-85%下進行發酵, 之後將其取出,進行水蒸,水蒸時間為水沸騰後10-30分鐘,蒸完後陰乾,然後又蒸又陰乾, 這樣的過程反覆循環進行2-10次,最後堆放於陰涼處進行自然風乾,在其堆放期間每天翻 動一次,直至藥物水分的含量低於15%重量比。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中的 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發酵引料是酒麴、發酵粉、黃豆中的一種,加入量為藥材總重量的 1-5%。
8. 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中 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的可選配比是:柴胡5-15、或10-20、或15-25、或15-30,川芎 5-15、或 10-20、或 15-25、或 15-30,黃芩 5-15、或 10-20、或 15-25、或 15-30,白芍 5-15、或 10-20、或 15-25、或 15-30,荊芥 5-15、或 10-20、或 15-25、或 15-30,甘草 5-15、或 10-20、或 15-25、或 15-30,白芷 5-15、或 10-20、或 15-25、或 15-30,決明子 5-15、或 10-20、或 15-25、 或 15-30。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動物用中成藥的製備方法在扶正祛邪、清熱解毒藥物中 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藥物的可選配比是:柴胡16,川芎12,黃芩12,白芍12,荊芥12, 甘草12,白芷12,決明子12。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4257772SQ201410486927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3日
【發明者】蘇明強, 蘇平, 葛雲鵬 申請人:湖南華瑞動物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