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人造絲與滌綸混合紡織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20:20:36 2
本發明涉及紡織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造絲與滌綸混合紡織工藝。
背景技術:
利用不同原料絲進行混合紡織時,各種原料絲的張力及適宜加工溫度等都是影響最後成品質量的重要參數,因此在設計紡織工藝時需要照顧到不同原料絲的特性。利用人造絲和滌綸長絲混合紡織成織物時,由於人造絲和滌綸長絲特性區別較大,就需採用特定工藝進行紡織。具體地,人造絲耐水性差,遇水易斷,以及抗拉能力弱,受力易斷;而滌綸長絲捻度高,抗拉能力強。將上述人造絲和滌綸長絲進行混合紡織時為了照顧不同原料絲的特性以保證最後成品的質量,現有技術中,牽引力和預處理工藝處理的不當,使得織成的產品會出現較多的擋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現提供一種技術成熟,織造成品優良的人造絲與滌綸混合紡織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人造絲與滌綸混合紡織工藝,其創新點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將滌綸放置於水蒸箱中,所述水溫為90-110攝氏度,所述水蒸時間為80-90小時;
(2)將水蒸後的滌綸放於自然狀態下預定型15-25小時;
(3)測試出人造絲的最大伸長斷裂壓力值;
(4)採用噴水織機,在最大伸長斷裂壓力值下,對人造絲與滌綸進行混合紡織。
進一步的,所述噴水織機對滌綸進行牽引時,採用規格為40-35的噴嘴,對人造絲進行牽引時,採用規格為30-15的噴嘴。
進一步的,所述滌綸在水蒸箱中的水溫為100攝氏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通過測出人造絲可拉伸的最大壓力值,由於人造絲的抗拉能力比滌綸弱,因此採用對人造絲可施加的最大壓力值進行混紡可以保證人造絲和滌綸的張力都在其可承受範圍內,均不易斷裂;同時,在進行混合紡織之前,對滌綸進行了預處理,使得人造絲和滌綸的特性更加相符,從而有利於後續工藝的進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實施例1
一種人造絲與滌綸混合紡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滌綸放置於水蒸箱中,水溫為90攝氏度,水蒸時間為80小時;
(2)將水蒸後的滌綸放於自然狀態下預定型15小時;
(3)測試出人造絲的最大伸長斷裂壓力值;
(4)採用噴水織機,在最大伸長斷裂壓力值下,對人造絲與滌綸進行混合紡織,噴水織機對滌綸進行牽引時,採用規格為40的噴嘴,對人造絲進行牽引時,採用規格為30的噴嘴。
實施例2
一種人造絲與滌綸混合紡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滌綸放置於水蒸箱中,水溫為110攝氏度,水蒸時間為90小時;
(2)將水蒸後的滌綸放於自然狀態下預定型25小時;
(3)測試出人造絲的最大伸長斷裂壓力值;
(4)採用噴水織機,在最大伸長斷裂壓力值下,對人造絲與滌綸進行混合紡織,噴水織機對滌綸進行牽引時,採用規格為35的噴嘴,對人造絲進行牽引時,採用規格為15的噴嘴。
實施例3
一種人造絲與滌綸混合紡織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將滌綸放置於水蒸箱中,水溫為100攝氏度,水蒸時間為85小時;
(2)將水蒸後的滌綸放於自然狀態下預定型20小時;
(3)測試出人造絲的最大伸長斷裂壓力值;
(4)採用噴水織機,在最大伸長斷裂壓力值下,對人造絲與滌綸進行混合紡織,噴水織機對滌綸進行牽引時,採用規格為35的噴嘴,對人造絲進行牽引時,採用規格為25的噴嘴。
本發明通過測出人造絲可拉伸的最大壓力值,由於人造絲的抗拉能力比滌綸弱,因此採用對人造絲可施加的最大壓力值進行混紡可以保證人造絲和滌綸的張力都在其可承受範圍內,均不易斷裂;同時,在進行混合紡織之前,對滌綸進行了預處理,使得人造絲和滌綸的特性更加相符,從而有利於後續工藝的進行。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即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實現的技術方案,均應視為落入本發明專利的權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