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位外齒四點接觸球式迴轉支承軸承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5:52:11 2
專利名稱:自定位外齒四點接觸球式迴轉支承軸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承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轉臺專用軸承。
背景技術:
軸承是集轉動與傳動於一身,縮小結構空間、減輕設備重量的專用部件。特別是雷達轉臺、裝甲搶救車轉臺等需要高精度、低噪音、高衝擊載荷、旋轉平穩的轉臺設備,這些都需要專用軸承實現。
發明內容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專用軸承,用於雷達、裝甲搶救車等設備上的轉臺使用,旨在提高提高結構的強度和剛度,減輕結構的重量。特別是本發明軸承通過在軸承外圈上設置沉頭槽,滿足自動安裝定位的需要;能夠自動實現旋轉定位、變位以及重複定位、變位。本發明還增加了該迴轉支承的載荷能力。有效的協調好轉臺和機身,使其完美的結合起來,並使雷達發揮最大的作用,更好加強了轉臺的載荷能力,使其完全達到了特殊產品的使用要求。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定位外齒四點接觸球式迴轉支承軸承,包括內圈、外圈,以及二者之間設置的四點接觸圓球滾子;所述內圈為上下分體的兩個環形內圈,兩個分體內圈之間架設堵球塊,所述內圈與所述堵球塊沿平行軸承軸心的方向間隔穿設圓錐銷固定。所述內圈、外圈交接的下環形接口處設置環形密封圈;所述外圈的外壁開設有齒形,所述齒形的上下內緣分別設置成45度2毫米倒角;所述堵球塊內壁中間環形圓周上間隔開設有連接螺紋孔。此外,所述外圈的上下端面以貫通方式開設有軸向的安裝孔,所述外圈上端面內緣開設有沉頭槽。軸承通過在軸承外圈上設置沉頭槽,滿足自動安裝定位的需要;能夠自動實現旋轉定位、變位以及重複定位、變位。本發明按使用情況選擇外圈固定,並設有外齒圈,依靠外齒圈轉動。本發明使轉臺的軸承使用壽命增加,迴轉支承軸承傳動效率高,工作可靠結構簡單、緊湊,使雷達和裝甲搶救車的性能更穩定,效率更高。此外,通過合理確定關鍵受力部件各單元以及各組成零部件橫截面的形狀和尺寸,有利於提高結構的強度和剛度,減輕結構的重量。增加了該迴轉支承的載荷能力。有效的協調好轉臺和機身,使其完美的結合起來, 並使雷達發揮最大的作用。
圖1是本發明自定位外齒四點接觸球式迴轉支承軸承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自定位外齒四點接觸球式迴轉支承軸承,包括內圈6、外圈1,以及二者之間設置的四點接觸圓球滾子2 ;所述內圈6為上下分體的兩個環形內圈,兩個分體內圈之間架設堵球塊4,所述內圈6與所述堵球塊4沿平心軸承軸心的方向間隔穿設圓錐銷5固定;所述內圈6、外圈1交接的下環形接口處設置環形密封圈3。所述外圈1的外壁開設有齒形,所述齒形的上下內緣分別設置成45度2毫米倒角。所述堵球塊4內壁中間環形圓周上間隔開設有連接螺紋孔;此外,所述外圈1的上下端面以貫通方式開設有軸向的安裝孔,所述外圈上端面內緣開設有沉頭槽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自定位外齒四點接觸球式迴轉支承軸承,其特徵在於,包括內圈(6)、外圈(1),以及二者之間設置的四點接觸圓球滾子O);所述內圈(6)為上下分體的兩個環形內圈,兩個分體內圈之間架設堵球塊G),所述內圈(6)與所述堵球塊(4)沿平行軸承軸心的方向間隔穿設圓錐銷(5)固定;所述內圈(6)、外圈(1)交接的下環形接口處設置環形密封圈(3);所述外圈(1)的外壁開設有齒形,所述齒形的上下內緣分別設置成45度2毫米倒角;所述堵球塊內壁中間環形圓周上間隔開設有連接螺紋孔;此外,所述外圈(1)的上下端面以貫通方式開設有軸向的安裝孔,所述外圈上端面內緣開設有沉頭槽(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自定位外齒四點接觸球式迴轉支承軸承,包括內圈(6)、外圈(1),以及二者之間設置的四點接觸圓球滾子(2);內圈為上下分體的兩個環形內圈,兩個分體內圈之間架設堵球塊(4),內圈與所述堵球塊沿平心軸承軸心的方向間隔穿設圓錐銷(5)固定;內圈、外圈交接的下環形接口處設置環形密封圈(3);外圈的外壁開設有齒形,齒形的上下內緣分別設置成45度2毫米倒角;堵球塊內壁中間環形圓周上間隔開設有連接螺紋孔;此外,外圈的上下端面以貫通方式開設有軸向的安裝孔,所述外圈上端面內緣開設有沉頭槽(7)。本實用新型軸承通過在軸承外圈上設置沉頭槽,滿足自動安裝定位的需要;能夠自動實現旋轉定位、變位以及重複定位、變位。
文檔編號F16C33/58GK202326701SQ2011204900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0日
發明者王忠波 申請人:瓦房店摩士瑞昌軸承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