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6:46:26 1
專利名稱: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更為詳細地,涉及一種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該被覆材料包括在特定的膜的一面疊層特定的編織布(fabric)而得到的疊層支持體、和在該膜的與疊層了編織布的面相反一側的面上形成的粘合劑層。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著性被覆材料特別適合於外部對皮膚的摩擦緩衝以及褥瘡的預防和治療。
背景技術:
由於外科手術或各種疾病,長期臥床或被迫在輪椅等上長時間處於靜止狀態時,特別是在骨骼突出的部位,壓力集中在局部。此時,對生物體組織內部施加了壓縮應力、剪切應力、拉伸應力等,容易產生褥瘡。
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用於預防皮膚的摩擦水泡和治療的薄膜狀粘著繃帶,該繃帶包括用壓敏性粘接劑覆蓋了一個表面並進行了陰模壓制(壓花加工)的彈性膜。該粘合繃帶通過膜表面的壓花加工將膜表面的有效接觸面積減少至50%以下,並降低了表面的摩擦係數。
但是,根據本發明人的研究得知,將該粘合繃帶作為褥瘡預防和/或治療用途來使用時,由於加載了來自人體的負重,由於膜的彈性,壓花加工的部分容易變形,增加了有效接觸面積,結果是,摩擦力增大。結果,粘合繃帶從貼敷部位剝落,粘合繃帶發生褶皺,因此,發生從該處產生褥瘡的問題。
另外,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醫療用粘合帶,該粘合帶是在非織造布(不織布)的一面上形成粘合劑層而得到的,非織造布表面層的靜摩擦係數在特定的範圍。並且記載了該醫療用粘合帶作為用於患部的保護或手術部位的覆蓋/縫合/固定的手術用包紮帶(ドレツシングテ一プ)或封閉用粘合包紮帶,作為外科用輔助材料的外科用粘合帶,另外,作為具有實施了特殊處理的襯墊部(パツド部)的急救絆創膏等使用。
在該醫療用粘合帶中,為得到期望的靜摩擦係數,需要作為基體材料的非織造布的平滑化處理,平滑化通過對非織造布進行壓花加工或對非織造布塗布無機填充劑或顏料來進行。但是,通過壓花加工,非織造布的伸縮性或彈性降低,貼敷在皮膚上時,難以隨動於皮膚,在貼敷時帶來不適感。另外,塗布在非織造布上的無機填充劑或顏料在使用中會緩慢脫落,因此,摩擦係數緩慢增大。其結果是,最終與專利文獻1的粘合繃帶一樣,繃帶從貼敷部位剝落,繃帶發生褶皺,因此,發生從該處產生褥瘡的問題。
這樣一來,以往的粘合繃帶或醫療用粘合帶中還存在容易從貼敷部位剝落、容易發生褶皺等成為發生褥瘡的原因等的問題。
專利文獻1特開平3-178664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平11-9623號公報發明內容發明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不易從貼敷部位剝落、不易產生褶皺、特別適合作為褥瘡預防和/或治療用途的皮膚貼敷用粘著性被覆材料。
解決問題的方法本發明人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進行深入研究的結果,著眼於作為褥瘡發生的主要原因的施加在生物體表面的摩擦力,並想到降低該摩擦力與防止褥瘡的惡化以及預防褥瘡發生之間的聯繫,基於這樣的想法,進一步進行研究發現,只要在包括由具有特定的伸長率的絲(フイラメント)形成的編織布以及具有特定的伸長率的膜的疊層支持體的膜面上形成粘合劑層即可,基於該發現,進一步進行研究,以至完成了本發明。
因此,按照本發明,提供一種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包括在膜的一面上疊層編織布而形成的疊層支持體、和在該膜的與疊層了編織布的面相反側的面上形成的粘合劑層,膜具有150~1500%的伸長率,編織布由伸長率為1~200%的絲形成。
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形成編織布的絲優選單絲。
另外,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形成編織布的絲的平均直徑優選15~200μm。
再有,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編織布優選具有20~600%的伸長率,編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目付)優選10~100g/m2,膜表面的編織布覆蓋率優選5~80%。
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編織布的縱方向和橫方向的伸長率的比優選1.0~15.0。
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膜的厚度優選5~40μm。
另外,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優選粘合劑是含有熱塑性彈性體而成的。
再有,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粘合劑優選含有液態成分和/或親水性物質。
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的伸長率優選20~600%,伸長20%時的拉伸應力為2.0~15.0N/19mm。
另外,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優選具有2.5%以上的可見光透過率。
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的編織布一側的表面優選具有3.0N/40cm2以下的動摩擦力。
另外,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是適合作為用於貼敷在褥瘡發生的部位防止褥瘡的惡化,以及貼敷在可能產生褥瘡的部位預防褥瘡的發生的褥瘡預防和/或治療用粘合性被覆材料。
發明效果由於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由於具有滑動性(滑り性)優異的外表面,可以很好地緩和外部對皮膚的衝擊或與被覆材料接觸的物體之間的摩擦,不易從貼覆部位剝落,不易產生褶皺,因此,適合作為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特別適於作為褥瘡預防和/或治療用途,另外,通過適當選擇構成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的膜、編織布以及粘合劑,可以從外部觀察貼敷部位,因此,可以有效地進行褥瘡預防和/或治療。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以下,有時僅稱之為「粘合性被覆材料」)包括在膜的一面疊層編織布而形成的疊層支持體、和在該膜的與疊層了編織布的面相反側的面上形成的粘合劑層。
在本發明中,構成疊層支持體的膜有必要具有150~1500%的伸長率。伸長率不足上述下限時,在使用該膜的得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膜不易隨動於皮膚的伸展,在貼敷中會產生不適感,另外,對來自外部或皮膚的剪切應力的緩衝性也降低。另外,伸長率比上述上限大時,在使用中容易發生褶皺或皺紋,滑動性降低。
膜的伸長率優選160~500%。
構成膜的材料只要具有上述的伸長率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以舉出,例如,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乙烯·甲基丙烯酸聚合物(EMAA)等烯烴類共聚物;尼龍6、尼龍66等聚醯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聚乙烯醇;氟樹脂;聚氯乙烯;聚矽氧烷等。其中,優選聚氨酯、聚烯烴、烯烴類共聚物以及聚醯胺。
這些材料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適當混合兩種以上使用。
膜的厚度優選5~40μm,更為優選10~30μm。膜過薄時,粘合性被覆材料的強度不充分,有時使用時的反覆摩擦可以會破裂。另一方面,膜過厚時,松密度變高(嵩高),貼敷在皮膚上時,有不適感,特別是,對曲面部位的隨動性可能變差。
本發明中使用的疊層支持體疊是在膜上疊層編織布而構成的。這裡,所謂編織布,是指由連續的網眼構成的布。本發明中使用的編織布由絲構成。
絲可以是單絲(モノフイラメント)也可以是復絲(マルチフイラメント),但特別是,通過使用單絲,容易得到平滑的表面,與其接觸的布片等不易咬入絲表面,因此由其構成的編織布具有良好的滑動性,另外,使用單絲時,由於可以抑制由於纖維產生的光的漫反射,因此透視性進一步提高。
另外,所謂單絲,是指可以單獨使用的1根絲(連續的長纖維),作為復絲,是指2根以上的絲紮成束的絲。
本發明使用的絲有必要具有1~200%的伸長率。伸長率優選1~40%。伸長率比1%小時,由絲構成編織布時,編織布整體變硬,使用該編織布得到的粘合性被覆材料帖敷在皮膚上時,會產生不適感,因此不優選。另一方面,伸長率比200%大時,與編織布接觸的被褥或靠墊的布單或布罩、內衣等身體穿著物(以下,將其簡單地統稱為「布片等」)容易咬入構成編織布的各個絲的表面,其結果,與布片等的接觸面積增加,因此,滑動性降低。
絲的平均直徑優選15~200μm,更加優選45~150μm。平均直徑過小時,編織布製造工序的管理也很複雜,在粘合性被覆材料的使用中,由於與布片的摩擦,構成編織布的絲有可能斷裂。另外,平均直徑過大時,構成支持體的編織布和膜之間產生長短不一,例如,具有不規則的表面的纖維製品與該編織布表面接觸時,纖維製品容易在長短不一處發生鉤絲現象,因此,滑動性有可能降低。再有,由於這樣的長短不一,表面產生粗糙,皮膚接觸其表面時,皮膚觸感有可能變差,因此不優選。
另外,上述絲的伸長率和平均直徑對於復絲來說,並不是構成各個絲的數值,而是作為復絲的數值。
絲的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定,但可以舉出,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三亞甲基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尼龍6、尼龍66等聚醯胺;丙烯酸;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粘膠人造絲、波裡諾西克粘膠纖維、銅氨人造絲、リヨセル、醋酸纖維素(乙酸酯、三乙酸酯等)等纖維素纖維等。
這些之中,特別優選聚酯以及聚烯烴。
這些材料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混合使用2種以上。
本發明中使用的編織布,其縱方向伸長率優選20~600%,更加優選40~600%。另外,橫方向伸長率優選20~600%,更加優選40~600%。這裡,所謂縱方向,是指與編織布的製造方向平行的方向,通常相當於編織布的凸條紋(ウエ一ル)方向。另一方面,所謂橫方向是指與縱方向垂直的方向,通常相當於編織布的線圈橫列(コ一ス)方向。
編織布的伸長率過小時,不易隨動於皮膚的伸展,在貼敷中會產生不適感,另外,對來自外部的剪切應力的緩衝性也有可能降低。相反地,伸長率過大時,編織布的支持力降低,在與編織布表面和其相接觸的布片等的界面上引起滑動之前,容易引起編織布網眼的結構變形,滑動性有可能變差。
另外,該編織布的縱方向和橫方向的伸長率的比例(二者的伸長率同的情況下,以伸長率小者作為分母)優選1.0~15.0,更為優選1.0~8.0。縱方向和橫方向中的任意一個伸長率過大時,編織布表面都會產生褶皺,滑動性有可能降低。
在本發明中,必須使用編織布。通過編織布的絨圈(ル一プ)發生結構變形,可以將編織布的伸長率設定在上述範圍。如果採用織造布或非織造布這樣的編織布以外的布帛,很難實現上述伸長率。
在本發明中,作為編織布的編結組織可以採用已知的編結組織。作為其具體例子,其中,作為緯編,平針編織、羅紋編織、雙反面編織、雙羅紋編織等,作為經編,可以舉出,經平組織編織、經絨組織、經編緞紋組織、集圈抽花組織、米蘭尼斯經編織等。特別是,為了達到良好的伸長削,優選採用緯編組織。
編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優選10~100g/m2,更為優選15~30g/m2。單位面積重量過小時,有可能不能得到可以充分耐受與布片等的反覆摩擦的強度。相反地,單位面積重量過大時,松密度變高,貼在皮膚上時,有不適感,特別是對曲面部位的隨動性有可能變差。
在本發明中,有必要使用下述疊層支持體,該疊層支持體包括上述由具有特定範圍的伸長率的絲形成的編織布和具有上述特定範圍的伸長率的膜。由於通過編織布來支持膜,因此,在將粘合性被覆材料貼敷在皮膚上時,容易處理,通過使絲和膜的伸長率處於上述範圍內,在貼敷中,膜不易發生變形或褶皺。
編織布和膜的疊層可以使用以往已知的方法,例如,熱熔著或採用粘接劑的結合,通過控制加壓條件、溫度條件等,可以調節編織布和膜的結合力。
膜的表面的編織布覆蓋率優選5~80%,更加優選10~40%。這裡,作為編織布的覆蓋率是指,從編織布側的正上方觀察疊層支持體時,相對於構成疊層支持體的膜面積的由構成編織布的絲覆蓋的膜的表面百分比。編織布覆蓋率過小時,編織布的強度下降,由於反覆摩擦,有可能導致絲斷裂,另外,與布片等的接觸面積過於變小,編織布下的膜成為與布片等的接觸面,反而有可能使滑動性降低。另一方面,編織布覆蓋率過大時,與布片的接觸面積過於變大,滑動性有可能降低。
再有,通過將編織布覆蓋率控制在上述範圍內,可以抑制膜表面的光澤(照り),並且在將粘合性被覆材料貼敷在皮膚上時,存在其不易引人注目的優點。
本發明的粘合性被覆材料,在構成上述疊層支持體的膜的與疊層了編織布的面的相反側一面上形成粘合劑層。
粘合劑沒有特別的限定,但作為其例子,可以舉出,丙烯酸類粘合劑、橡膠類粘合劑、乙烯基醚類粘合劑、聚矽氧烷類粘合劑等。
作為丙烯酸類粘合劑,可以舉出,例如,具有碳原子數為4~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均聚或共聚物、以及作為上述(甲基)丙烯酸酸烷基酯和官能性單體的共聚物的粘合性樹脂。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舉出,例如,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異壬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另外,作為官能性單體,可以舉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羥烷基酯、馬來酸單烷基酯、N-烷基單(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烷基酯等。
作為橡膠粘合劑,可以舉出,例如,在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橡膠等共軛二烯聚合物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軛二烯嵌段共聚物等各種嵌段共聚物中配合增粘劑的粘合劑組合物。
作為嵌斷共聚物的具體例子,可以舉出,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EPS)、加氫苯乙烯-丁二烯橡膠(HSBR)、苯乙烯-乙烯/丁烯-烯烴結晶嵌段共聚物(SEBC)、烯烴結晶-乙烯/丁烯-烯烴結晶嵌段共聚物(CEBC)等。
作為增粘劑,可以舉出,松香樹脂、聚萜烯樹脂、石油類樹脂、萜烯酚醛類樹脂等。
作為乙烯基醚類粘合劑,可以舉出,例如,聚乙烯基甲基醚、聚乙烯基乙基醚、聚乙烯基異丁基醚等。
作為聚矽氧烷類粘合劑,可以舉出,聚二甲基矽氧烷、聚二苯基矽氧烷等。
這些粘合劑,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同時使用2種以上。
這些粘合劑中,優選橡膠類粘合劑和丙烯酸類粘合劑。
另外,粘合劑優選含有熱塑性彈性體。作為熱塑性彈性體可以舉出,上述的SIS、SBS、SEPS、SEBS、SEEPS、HSBR、SEBC、CEBC等各種嵌段共聚物以及聚氨酯類(共)聚合物以及丙烯酸類(共)聚合物。
向上述粘合劑中添加液態成分時,對皮膚的隨動性提高,另外,可以保持對來自外部的刺激或力的緩衝作用。
作為添加到粘合劑中的液狀成分,優選可以與構成粘合劑層的各成分相容的在常溫下處於液體狀態的物質。作為其具體例子,可以舉出,液態橡膠、多元醇、合成油、植物油、動物油等。
作為液態橡膠,可以舉出,例如,液態異戊二烯橡膠(LIR)、液態苯乙烯-異戊二烯橡膠(LSIR)、液態乙烯/丙烯橡膠(LEPR)、液態苯乙烯-乙烯/丙烯橡膠(LSEPR)、液態聚異丁烯、液態聚丁烯等。
作為多元醇,可以舉出,例如,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3-丁二醇、甘油等。
作為合成油,可以舉出,例如,亞麻酸、亞油酸、油酸、癸酸等高級脂肪酸;肉豆蔻酸異丙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異壬酸異壬酯、棕櫚酸異丙酯、棕櫚酸乙基己酯等高級脂肪酸酯;液體鏈烷烴、液體異構鏈烷烴;甘油三-2-乙基己酸酯等脂肪酸三甘油酯;甲基聚矽氧烷、甲基苯基聚矽氧烷、二甲基聚矽氧烷、氨基聚矽氧烷等矽油等。
作為植物油,可以舉出,例如,橄欖油、橄欖三十碳烷(オリ一ブスクワラン)、馬卡達姆堅果油、霍霍巴油、三十碳烷、扁桃油、花生油、蓖麻油、椰子油、棕櫚油、紅花油、葵花子油、綿子油、固化椰子油、固化棕櫚油、鱷梨(アボガド)油、杏仁油、葡萄籽油等。
作為動物油,可以舉出,例如,含水羊毛脂、海龜油、蜜蠟、角鯊烯、姥鮫烷等。
這些液態成分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同時使用2種以上。
這些液態成分中,優選液態橡膠,其中,優選液態異戊二烯橡膠(LIR)、液態苯乙烯-異戊二烯橡膠(LSIR)、液態乙烯/丙烯橡膠(LEPR)、液態苯乙烯-乙烯/丙烯橡膠(LSEPR)。
特別地,粘合劑包含熱塑性嵌段共聚物彈性體時,優選採用液態橡膠作為液態成分。由此,可以對粘合劑層賦予凝集性,使之不易破壞形狀(型崩れ),對皮膚顯示出良好的柔軟性。
液態成分的配合量相對於粘合劑總量為4~80重量%的範圍。配合量在該範圍內時,不會引起粘合劑層的破壞形狀或冷形變(コ一ルドフロ一),並可以添加到粘合劑中,在貼敷時顯示出良好的柔軟性。
粘合劑層的厚度通常為15~5000μm,優選100~3000μm,更為優選250~1000μm。通過將粘合劑層的厚度控制在該單位內,可以得到對皮膚充分的粘合力,並且貼敷在皮膚上時不會感覺到不適感。另外,通過將粘合劑層的厚度控制在該單位內,粘合劑層上不易發生褶皺或凹凸等變形,粘合性被覆材料的滑動性也不會降低。
可以在粘合劑中添加親水性物質,製成所謂的水膠(ハイドロコロイド)粘合劑來吸收汗液或來自創口的滲出液。由此,可以減輕到粘合性被覆材料長時間貼敷在皮膚上時由於蒸發而產生的炎症或瘙癢感。這裡,作為親水性物質,是指具有吸附或吸收水的性質的物質。
親水性物質沒有特別的限定,但作為優選的物質,可以舉出,果膠、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愈創膠(グア一ガム)、明膠、刺梧桐樹膠、褐藻酸、甲殼質、殼聚糖、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鹽、澱粉·丙烯酸接枝聚合物等。
在本發明中,還可以向粘合劑中添加以皮膚的治療或損傷的預防、美容等為目的的藥用成分。例如,神經醯胺等具有保溼效果的物質具有將由於摩擦或角質剝離而受到損傷的皮膚恢復到接近健康皮膚的效果,但其效果與本發明的粘合性被覆材料的緩衝作用相似,因此可以有效地發揮。另外,添加促進血液流動效果高的γ-谷維醇等時,可以緩和由於體壓產生的血管閉塞,還可以期待有效地預防褥瘡。
另外,在本發明中,還可以在粘合劑中添加抗氧劑、凝集力增強劑、增粘劑等。
通過在膜和編織布的疊層支持體上形成粘合劑層,可以得到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在疊層支持體上設置粘合劑層的方法也可以使用以往已知的方法。例如,在剝離紙上塗布粘合劑,乾燥後形成粘合劑層,接著,在該粘合劑層上貼合疊層支持體,通過加壓輥將其壓合,再將粘合劑層轉印到疊層支持體上,由此可以得到粘合性被覆材料。
作為粘合性被覆材料的產品形態,可以使用片狀或帶狀,大小和形狀可以配合貼敷部位而適當選擇。
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縱方向(是指與構成粘合性被覆材料的編織布的縱方向相同的方向)的伸長率優選20~600%,更加優選40~600%。橫方向(是指與構成粘合性被覆材料的編織布的橫方向相同的方向)的伸長率優選20~600%,更加優選40~600%。這些伸長率在上述下限以上時,可以良好地隨動於皮膚的伸展,在貼敷中也不會產生不適感,另外,對來自外部和皮膚的剪切應力的緩衝性保持良好。另外,伸長率為上述上限以下時,粘合性被覆材料不會從貼敷位置偏離,粘合性被覆材料不會發生變形,並容易恢復原來的形狀,因此,滑動性保持良好。
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縱方向和橫方向的伸長率的比例(二者的伸長率同的情況下,以伸長率小者作為分母)優選1.0~15.0,更為優選1.0~8.0。縱方向和橫方向中的任意一個伸長率過大時,編織布表面或粘合劑層都會產生褶皺,滑動性降低,或者在貼敷中有可能帶來不適感。
本發明的粘合性被覆材料,其伸長20%時的拉伸應力在縱方向上優選為2.0~15.0N/19mm,橫方向上優選為2.0~15.0N/19mm,縱方向上更為優選2.0~11.0N/19mm,橫方向上更為優選2.0~11.0N/19mm。通過將伸長20%時的拉伸應力控制在上述範圍內,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可以良好地隨動於皮膚的伸展,在對皮膚的貼敷中不會帶來不適感和物理刺激。
具有上述特性的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的編織布側的表面可以具有3.0N/40cm2以下,優選2.5N/40cm2以下的動摩擦力,通過其良好的滑動性,可以緩和粘合性被覆材料的摩擦帶來的皮膚刺激。
另外,在本發明的粘合性被覆材料中,可以採用透明的膜和透明的粘合劑層。此時,可以得到光透過性優異的粘合性被覆材料。由此,在貼敷粘合性被覆材料時,顯示出與肌膚同樣的外觀,因此在可以提高著裝時的美觀,並且可以為了預防褥瘡或治療傷口而觀察皮膚的狀況。
在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中,作為膜,可以使用聚氨酯、聚烯烴、聚烯烴類共聚物或聚醯胺,作為粘合劑,可以使用丙烯酸類粘合劑或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SIS、SBS、SEPS、SEBS、SEEPS、HSBR、SEBC等),通過將它們組合,可以將編織布、疊層支持體以及粘合性被覆材料的可見光透過率分別提高到20.0%以上、5.0%以上以及2.5%以上。
由此,在提高將粘合性被覆材料貼敷到皮膚上時的美觀的同時,可以以貼敷在皮膚上的狀態直接容易地觀察皮膚的狀態。因此,在觀察皮膚的狀態時,沒有必要剝離貼敷的被覆材料,因此,可以促進褥瘡等的治癒。
實施例下面,基於實施例更為詳細地說明本發明的,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這些實施例。另外,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和份為重量基準。
膜、編織布和粘合性被覆材料的各特性通過以下方法測定。
按照JIS L1013(1999)進行。首先,在構成網眼的絲鬆弛伸展的狀態下,以夾具間隔50mm安裝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社製造,商品名「オ一トグラフAG-I」)的夾具上。然後,讀取使絲不伸長而是使之成為伸直狀態的負重時的伸長作為鬆弛長E0(mm),測定以100mm/min的拉伸速度拉伸並斷裂時的伸長E1(mm),通過下式算出絲的伸長率。
S1={(E1-E0)/(L+E0)}×100S1絲的伸長率(%)、E0鬆弛長(mm)、E1斷裂時的伸長(mm)、L夾具間隔(=50mm)[編織布伸長率]按照JIS L1018(1999)進行。首先,在寬25mm×長100mm的試驗材料鬆弛伸展的狀態下,以夾具間隔50mm安裝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社製造,商品名「オ一トグラフAG-I」)的夾具上。然後,施加編織布不伸長而是使之成為伸直狀態的負重,測定以100mm/min的拉伸速度拉伸並斷裂時的伸長E2(mm),通過下式算出伸長率。伸長率對縱方向和橫方向分別測定。
S2=(E2/L)×100S2編織布伸長率(%)、E2斷裂時的伸長(mm)、L夾具間隔(=50mm)[編織布覆蓋率]用視頻顯微鏡(KEYENCE社製造)對從正上方觀察疊層支持體的編織布側的狀態放大為50倍並攝影。測定此時觀察的圖像中網眼覆蓋膜的面積,計算其百分比。
將寬25mm×長100mm的試驗材料以夾具間隔50mm安裝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社製造,商品名「オ一トグラフAG-I」)的夾具上。然後,測定以100mm/min的拉伸速度拉伸並斷裂時的伸長E3(mm),通過下式算出伸長率。
S3=(E3/L)×100S3膜伸長率(%)、E3斷裂時的伸長(mm)、L夾具間隔(=50mm)[粘合性被覆材料的伸長率]製作寬19mm×長100mm的試驗材料,標記50mm間隔的記號。將該試驗材料安裝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社製造,商品名「オ一トグラフAG-I」)的夾具上,並使記號間隔落入夾具的間隔內,以拉伸速度200mm/min進行拉伸,通過下式算出斷裂時的伸長率。伸長率對縱方向以及橫方向分別測定。
伸長率(%)={(E-L)/L}×100S伸長率(%)、E斷裂時的記號間的長度(mm)、L記號間的間隔
(=50mm)[粘合性被覆材料的20%伸長的拉伸應力]製作寬19mm×長100mm的試驗材料,標記50mm間隔的記號。將該試驗材料安裝在拉伸試驗機(島津製作所社製造,商品名「オ一トグラフAG-I」)的夾具上,並使記號間隔落入夾具的間隔內,以拉伸速度300mm/min進行拉伸,測定將試驗材料拉伸20%時的拉伸應力(N/19mm)。拉伸應力對縱方向以及橫方向分別進行測定。
按照JIS K7125(1999)進行。滑動片上使用棉細布作為接觸面,使用的該滑動片的總質量為100g,接觸面積為40cm2的正方形。將滑動速度設定為300mm/min,測定動摩擦力(N/40cm2)。動摩擦力對縱方向和橫方向分別測定。
在厚度為0.13~0.17mm的透明玻璃板上放置25mm×25mm的試驗片,製成測定樣品。紫外線可見分光光度計(島津製作所製造,商品名「UV-1650PC」),測定該樣品在波長550nm下的光線透過率,該值作為可見光透過率。測定對編織布、疊層支持體以及粘合性被覆材料的試驗片分別進行。
粘合性被覆材料剪切為寬25mm×長50mm,貼敷在受試者的下腹部,從貼敷之後到24小時後,根據受試者感覺到的刺激和不適感的程度分三個階段的基準(○幾乎沒有刺激或不適感、△多少有些刺激或不適感、×刺激或不適感強烈)進行評價。
觀察貼敷經過24小時後粘合性被覆材料的情況,根據粘合性被覆材料的變形或褶皺、剝離或凸起的發生程度分三個階段的基準(○幾乎沒有發生、△多少發生一些、×顯著發生)進行評價。
將15份的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30份作為液態成分的液態異戊二烯(LIR)、60份液態苯乙烯-異戊二烯共聚物橡膠(LSIR)以及50份作為親水性物質的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加入到加壓捏合機中,混合直至均勻,調製粘合劑A1。用加壓輥將該粘合劑A1壓延成厚度600μm,在剝離紙上製成粘合劑A1。
另一方面,通過聚氨酯粘接劑將由平均直徑52.5μm、伸長率12%的聚酯單絲構成的單位面積重量19.8g/m2的雙羅紋組織的編織布(縱方向伸長率60%,橫方向伸長率300%)以21.1%的編織布覆蓋率貼敷在厚度17.5μm、伸長率400%的聚氨酯膜上,得到膜/編織布疊層支持體S1。
在粘合劑A1層上貼合上述疊層支持體S1的膜側,得到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C1(表1)。
對該粘合性被覆材料C1評價伸長率、拉伸應力等各種特性。其結果示於表2。
向70份丙烯酸丁酯、25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3份丙烯酸以及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得到的無規共聚物中添加作為溶劑的乙酸乙酯,得到包含固體成分濃度為50%的溶液的粘合劑A2。在剝離紙上塗布厚度50μm該粘合劑A2,然後進行乾燥,在剝離紙上支持粘合劑A2層。
另一方面,通過聚氨酯粘接劑將由平均直徑63.7μm、伸長率21%的聚醯胺單絲構成的單位面積重量30.0g/m2的雙羅紋組織的編織布(縱方向伸長率70%,橫方向伸長率250%)以33.1%的編織布覆蓋率貼敷在厚度20.0μm、伸長率250%的聚氨酯膜上,得到膜/編織布疊層支持體S2。
在粘合劑A2層上貼合上述疊層支持體S2的膜側,得到本發明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C2(表1)。
對該粘合性被覆材料C2評價伸長率、拉伸應力等各種特性。其結果示於表2。
在實施例2中,將編織布改為由平均直徑43.2μm、伸長率19%的聚醯胺單絲構成的單位面積重量15.0g/m2的雙羅紋組織的編織布(縱方向伸長率44%,橫方向伸長率80%),相對於膜的編織布覆蓋率改為19.3%,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得到粘合性被覆材料C3(表1)。對該粘合性被覆材料C3評價伸長率、拉伸應力等各種特性。其結果示於表2。
在實施例1中,將粘合劑層的支持體改為不使用編織布而由膜單獨構成,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得到粘合性被覆材料C4(表1)。對該粘合性被覆材料C4評價伸長率、拉伸應力等各種特性。其結果示於表2。
在實施例2中,將編織布改為由平均直徑78.9μm、伸長率32%的聚醯胺復絲構成的單位面積重量42.3g/m2的平紋織物(縱方向伸長率32%,橫方向伸長率32%),相對於膜的編織布(織造布)覆蓋率改為63.1%,另外,改為膜厚20.0μm、伸長率110%的聚酯膜,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得到粘合性被覆材料C5(表1)。對該粘合性被覆材料C5評價伸長率、拉伸應力等各種特性。其結果示於表2。
在實施例2中,將編織布改為單位面積重量34.0g/m2的聚酯人造多孔(ポリエステルスパンレ一ス)非織造布(縱方向伸長率31%,橫方向伸長率38%),相對於膜的非織造布覆蓋率改為32.3%,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得到粘合性被覆材料C5(表1)。對該粘合性被覆材料C3評價伸長率、拉伸應力等各種特性。其結果示於表2。
表1
表1注釋*1丙烯酸粘合劑的單體組成(份)BA丙烯酸丁酯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AA丙烯酸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2絲的材料PET聚酯PAM聚醯胺*3絲的形態單單絲復復絲*4膜的材料PU聚氨酯PET聚酯表2
由表2的結果可知以下結論。
在不使用編織布而僅以膜作為粘合性被覆材料的支持體的比較例1中,雖然貼敷中的不適感等少,但是膜發生變形或褶皺,粘合性被覆材料的邊緣部發生剝離或突起。認為其原因是,由於未使用編織布,膜的伸長率變大,動摩擦力變大,滑動性降低。
在使用伸長率小的膜和伸長率小的織造布構成疊層支持體的比較例2中,與比較例1相比,雖然動摩擦力變小,但在貼敷中刺激或不適感強烈。認為其原因是,由於膜的伸長率和織造布的伸長率小,粘合性被覆材料的伸長率小,不能與皮膚的活動相隨動,外部的刺激直接傳導到貼敷部位。
在使用非織造布代替編織布構成疊層支持體的比較例3中,貼敷中感覺到刺激和不適感。認為其原因是,由於非織造布表面的立毛等使粘合性被覆材料的動摩擦力變大,來自外部的刺激在非織造布的表面幾乎沒有緩衝,直接傳導到貼敷部位。
與此相對,本發明的粘合性被覆材料貼敷在皮膚上時的觸感良好,也沒有感覺到不適感。認為其原因是,由於編織布的結構,粘合性被覆材料顯示出大的伸長率,可以充分隨著皮膚的活動而動,另外,顯示出小的動摩擦力,這樣一來,與粘合性被覆材料接觸而產生的刺激也很小。
另外可知,本發明的粘合性被覆材料通過適當選擇膜、粘合劑以及編織布可以提高可見光透過率。
另外可知,使用由單絲構成的物質作為編織布時,與使用復絲的情況相比,動摩擦力低,可見光透過率高。
權利要求
1.一種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包括在膜的一面上疊層編織布而形成的疊層支持體、和在該膜的與疊層了編織布的面相反側的面上形成的粘合劑層,膜具有150~1500%的伸長率,編織布由伸長率為1~200%的絲形成。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中,形成編織布的絲為單絲。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中,形成編織布的絲的平均直徑為15~200μm。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中,編織布為具有20~600%的伸長率,編織布的單位面積重量為10~100g/m2,膜表面的編織布覆蓋率為5~80%。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中,編織布的縱方向和橫方向的伸長率的比為1.0~15.0。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中,膜的厚度為5~40μm。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中,粘合劑含有熱塑性彈性體。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中,粘合劑含有液態成分和/或親水性物質。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伸長率為20~600%,伸長20%時的拉伸應力為2.0~15.0N/19mm。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具有2.5%以上的可見光透過率。
11.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編織布側的表面具有3.0N/40cm2以下的動摩擦力。
12.按照權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皮膚貼敷用粘合性被覆材料,其用作褥瘡預防和/或治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提供不易從貼敷部位剝落、不易產生褶皺、特別適合作為褥瘡預防和/或治療用途的皮膚貼敷用粘著性被覆材料。該粘著性被覆材料包括在膜的一面上疊層編織布而形成的疊層支持體、和在該膜的與疊層了編織布的面相反側的面上形成的粘合劑層,膜具有150~1500%的伸長率,編織布由伸長率為1~200%的絲形成。
文檔編號A61F13/02GK1972653SQ20058001806
公開日2007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3日
發明者久保貴史 申請人:愛樂康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