簾片編織機的轉邊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04:43:21 1
專利名稱:簾片編織機的轉邊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簾片編織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簾片編織機的轉邊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技術中,簾片編織機用於將葦繩、草繩或竹片等粗大的編織材料編織製作成 窗簾、涼蓆、草墊等。通常其轉邊機構包括傳動軸、固定支架等,該轉邊機構還包括由曲柄 滑塊機構提供傳動軸動力的換向裝置、轉邊針及其支架等。由於曲柄滑塊機構來回運動時 衝擊大,工作不穩定,導致轉邊過程不能平穩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簾片編織機的轉邊機構,其結構緊湊、節省空間。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簾片編織機的轉邊機構,包括固定在傳動軸左
右兩端的第一同軸滑塊、第二同軸滑塊、與傳動軸間隙配合的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
架、提供傳動軸動力的換向器、帶針支架、轉邊針、曲柄滑塊機構、右彈簧和左彈簧。 所述的換向器與傳動軸過盈配合,且位於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的中央。 所述的傳動軸左端的第一同軸滑塊和第二固定支架之間還固定連接有左彈簧,所
述的傳動軸右端的第二同軸滑塊和第一固定支架之間還固定連接有右彈簧。 所述的第二同軸滑塊始終與帶針支架相連,所述的帶針支架上固定有轉邊針,所
述的換向器還與曲柄滑塊機構相連,所述的轉邊針上有孔。 由於採用了以上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採用了 曲柄滑塊機構,使所述的轉邊機構的結構更為緊湊,節省了空間,採用雙彈簧結構,可以減 小衝擊,使轉邊運動更加穩定。
附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其中1、第一同軸滑塊;2、第一固定支架;3、換向器;4、第二固定支架;5、第二同 軸滑塊;6、傳動軸;7、帶針支架;8、轉邊針;9、曲柄滑塊機構;10、右彈簧;11、左彈簧。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閱附圖1,一種簾片編織機的轉邊機構,包括固定在傳動軸6左右兩端的第一同 軸滑塊1、第二同軸滑塊5、與傳動軸6間隙配合的第一固定支架2和第二固定支架4、提供 傳動軸動力的換向器3、帶針支架7、轉邊針8、曲柄滑塊機構9、右彈簧IO和左彈簧11。
所述的換向器3與傳動軸6過盈配合,且位於第一固定支架2和第二固定支架4 的中央。 所述的傳動軸6左端的第一同軸滑塊1和第二固定支架4之間還固定連接有左彈 簧ll,所述的傳動軸6右端的第二同軸滑塊5和第一固定支架2之間還固定連接有右彈簧10。 所述的第二同軸滑塊5始終與帶針支架7相連,所述的帶針支架7上固定有轉邊 針8,所述的換向器3還與曲柄滑塊機構9相連,所述的轉邊針8上有孔。
所述的左彈簧11與所述的右彈簧10的變形量的絕對值相同,並且當所述的左彈 簧11處於拉伸狀態時,右彈簧10處於壓縮狀態;當所述的左彈簧11處於壓縮狀態時,右彈 簧10處於拉伸狀態。採用的曲柄滑塊機構9來回運動時會造成傳動軸運動的不平穩,衝擊 很大,但由於採用了右彈簧IO和左彈簧ll,可以大大地減少衝擊,使轉邊運動更加穩定。
權利要求
一種簾片編織機的轉邊機構,包括固定在傳動軸(6)左右兩端的第一同軸滑塊(1)和第二同軸滑塊(5)、與傳動軸(6)間隙配合的第一固定支架(2)和第二固定支架(4),其特徵是所述的轉邊機構還包括提供傳動軸動力的換向器(3)、帶針支架(7)、轉邊針(8)、曲柄滑塊機構(9)、右彈簧(10)左彈簧(11),所述的換向器(3)與傳動軸(6)過盈配合,且位於第一固定支架(2)和第二固定支架(4)的中央,所述的傳動軸(6)左端的第一同軸滑塊(1)和第二固定支架(4)之間還固定連接有左彈簧(11),所述的傳動軸(6)右端的第二同軸滑塊(5)和第一固定支架(2)之間還固定連接有右彈簧(10),所述的第二同軸滑塊(5)始終與帶針支架(7)相連,所述的帶針支架(7)上固定有轉邊針(8),所述的換向器(3)還與曲柄滑塊機構(9)相連,所述的轉邊針(8)上有孔。
全文摘要
一種簾片編織機的轉邊機構,包括固定在傳動軸上左右兩端的兩個同軸滑塊、兩個與軸間隙配合的固定支架,該轉邊機構還包括由曲柄滑塊機構提供傳動軸動力的換向裝置、轉邊針及其支架。其中,帶針支架始終和右端的同軸滑塊緊固。該機構中,一對同軸支架和固定支架之間由一根彈簧連接。曲柄滑塊機構運動時,帶動傳動軸左右移動,轉邊支架跟著右端滑塊來回移動,從而使轉邊針來回運動,配合經線的豎直運動完成蓆子邊緣的轉邊(收邊)。由於採用了曲柄滑塊機構,使所述的轉邊機構的結構更為緊湊,節省了空間;並且採用雙彈簧結構,可以減小衝擊,使轉邊運動更加穩定。
文檔編號B27J1/02GK101722541SQ20081019544
公開日2010年6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31日
發明者顧秋生 申請人:吳江市八聯塑料包裝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