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光纖內窺鏡超廣角視場物鏡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6:37:06
專利名稱:醫用光纖內窺鏡超廣角視場物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醫用光纖內窺鏡超廣角視場物鏡的光學設計。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生產的醫用內窺鏡的物鏡視場較小,大約為100°,且鏡片數量多,尺寸大,使用不夠輕巧,無法滿足醫生使用的要求。而國外生產的內窺鏡(如日本)的視場普遍達到了120°,但是國外的光學系統設計時往往採用的是非球面鏡片。由於受現在國內的加工條件限制,我國現今還無法生產出合格的非球面鏡片,所以我們只能用球面鏡片來進行設計,並且該系統的傳遞函數要高,畸變要控制的小,整個系統尺寸要適當,符合使用的要求,這對光學系統的設計提出了新的像差理念及設計思路。
發明內容
醫用光纖內窺鏡採用的光纖傳像束單絲直徑為0.008毫米,用正六角形排列時,極限解析度R六=721p/mm,由於單絲間有一定間隙,我們取傳像光纖束的解析度為601p/mm。由此確定對近距離目標成像物鏡的解析度也為601p/mm。對於光纖成像系統,物鏡、光纖、目鏡級聯的分段是以光纖傳像束為界,物鏡的像差單獨考慮。
在物鏡設計中,隨著物鏡視場角加大,使得邊緣的變得較暗,物鏡採用遠心光路系統,使得通過成像物鏡達到光纖端面上的圖像有較一致的亮度,並使物鏡孔徑角與傳像束的數值孔徑角相匹配。像差的允許值則要充分考慮可能性與實用性之間的關係來確定。
設計過程中,經對材料及半徑的優化組合,最終本物鏡為三片二組,物鏡組厚度僅為2.3mm左右,完全滿足結構要求。視場角為120°,光學傳遞函數MTF值,邊緣達0.2,中心區(指全視場50%之內)達0.6以上,相對畸變在35%左右,經實際使用有較好的效果。
物鏡結構及物鏡的光學性能見圖1、圖2、圖3。
圖1為物鏡的基本結構;圖2為像差曲線圖;圖3為傳遞函數曲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光纖通過本光學系統的傳播最終在屏幕上成像,且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權利要求
醫用光纖內窺鏡超廣角視場物鏡,其特徵在於物鏡為三片二組的球面鏡片視場角為120°;物鏡組厚度為2.3mm左右;光學傳遞函數(MTF),邊緣達到0.2,中心區(全視場50%以內)達0.6,相對畸變為35%左右。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關於醫用光纖內窺鏡超廣角視場物鏡的光學設計。目前國內生產的醫用內窺鏡視場較小,大約為100°,且鏡片數量多、尺寸大,使用不夠輕巧。國外生產的醫用內窺鏡視場為120°,但為非球面設計。本發明採用球面鏡片設計以達到醫用光纖內窺鏡中視場角120°的目的。物鏡為三片二組的球面鏡片,物鏡組厚度為2.3mm左右,光學傳遞函數(MTF),邊緣達到0.2,中心區(全視場50%以內)達0.6,相對畸變為35%左右。
文檔編號G02B23/24GK101017242SQ200610023768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7日
發明者陸忠良, 趙彤 申請人:上海歐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