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式投藥器及其使用方法
2023-04-24 12:47:21 1
專利名稱:吸入式投藥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例如,用於通過患者的呼吸吸入,將顆粒狀的藥品吸入肺內的優良的吸入式投藥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給氣喘病患者等的肺部給藥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注射藥液的方法,用液體氣溶膠噴霧器吸引的方法,通過在適當的膠囊內,將填充在膠囊中的微細顆粒(例如,粒徑為5~10微米)破碎,而吸到的方法等。
這些氣喘病患者用的給藥方法中,吸引填充在膠囊中的顆粒狀藥品的方法需要氣喘病患者有吸引顆粒狀藥品的吸入器,將膠囊嵌在該吸入器中,用穿孔針剌破膠囊,從吸入口吸入這種顆粒狀藥品。
然而,使用根據以往技術的膠囊方式的吸入器,由於對於膠囊而言,只在1個或2個地方打孔,打孔後的孔形狀不一定,因此不能很好地吸入藥品,這是一個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根據在膠囊上形成的孔的破碎形狀和面積的不同,膠囊內的顆粒狀藥品會大量積存下來,藥品的噴出量(患者的吸入量)會產生偏差。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在裝膠囊時,若把膠囊反向裝在吸入器中,則膠囊會掉下來,並且,由於吸入器結構不好,使用後的膠囊很難取出。
發明的說明考慮到上述以往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地將膠囊內的顆粒狀藥品全部給與患者的肺部的吸入式投藥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明的吸入式投藥器由投藥器本體,作在該投藥器本體軸線方向的通氣通道、一對銷子插入孔和穿孔器構成;投藥器本體的一端為膠囊放置孔,另一端為吸入口;一對銷子插入孔作在上述投藥器本體的徑向方向上,位於上述膠囊放置孔的軸線方向兩側,而且與該通氣通道的流入口和流出口連通;穿孔器用於在將膠囊放置在上述膠囊放置孔中的狀態下,在該膠囊上打孔,穿孔器有銷子,該銷子的上述各個銷子插入孔,向著膠囊插入。
因此,首先,將膠囊放置在投藥器本體的膠囊放置孔內,其次,將穿孔器的銷子插入一對銷子插入孔中。由穿孔器的銷子在填充了顆粒狀藥品的膠囊上形成的孔,分別通過銷子插入孔,與通氣通道的流入口和膠囊內部以及該膠囊內部和通氣通道的流出口連通。在這個狀態下,當患者從吸入口吸入空氣時,空氣通過通氣通道的流入口→銷子插入孔→膠囊流入口的孔→膠囊內部→膠囊流出口的孔→銷子插入孔→通氣通道的流出口→吸入口和患者的口、氣管等流入肺內。這時,當空氣從膠囊流入側的孔進入,從流出側的孔排出時,使充填在該膠囊內的藥品擴散,該藥品混入排出的空氣內,利用從適當的投藥器噴出的空氣,可將藥品給與患者的肺內。
因為通氣通道中的空氣在途中被分叉成經由通氣通道的流入口→銷子插入孔→流入膠囊內部的通路和經由中間的通氣通道→通氣通道的流出口流出到吸入口的通路,在流動合流的部分,形成從膠囊流出的流動,這個流動能使從膠囊流出的空氣分散,使膠囊內的藥品容易輸送。
另外,通過在直徑方向相對作出一對與各銷子插入孔連通的通氣通道,當從各通氣通道來的空氣進入膠囊內部時,空氣是通過位於徑向方向的銷子插入孔流入的,因此,從徑向方向兩側出來的空氣流,在該膠囊內部發生衝突擴散,伴隨著這種擴散,使顆粒狀藥品混入空氣內。
再者,由於投藥器本體是利用吸引件和膠囊夾持器構成的,可以拆卸,因此,可以容易地清除在膠囊上穿孔時形成的膠囊碎片和附著的藥品。
還有,在通氣通道中,通過將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和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之間的直徑做得很小,可以將從通氣通道的一端向著另一端流動的空氣,通過銷子插入孔,優先地引導至膠囊,而且可以提高空氣從流入口流向流出口時的流速,與從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中吸出的藥品合流,可以提高排出效果。
將膠囊放置在投藥器本體的膠囊放置孔內,其次,將穿孔器的銷子插入一對銷子插入孔中。並且,由具有銷子的穿孔器的銷子在填充了顆粒狀藥品的膠囊上剌出的孔,通過銷子插入孔,分別與流入口通氣通道和膠囊內部及該膠囊內部和流出口通氣通道連通。在這個狀態下,當患者從吸入口吸入空氣時,空氣通過各流入口通氣通道→銷子插入孔→膠囊流入口的孔→膠囊內部→膠囊流出口的孔→銷子插入孔→流出口通氣通道→吸入口和患者的口、氣管等流入肺部。這時,當空氣從膠囊流入側的孔進入,從流出側的孔排出時,使填充在該膠囊內的藥品擴散,該藥品混入在排出的空氣內,利用從適當的吸入式投藥器噴出的空氣,可把藥品給與患者的肺內。
又,因為從通氣通道流入的空氣為經由流入口通氣通道→銷子插入孔→膠囊內流出側的通氣通道,因此,可使從流入口通氣通道吸入的空氣全部流到流出口通氣通道中,這樣,即使用弱的吸引力,也可以容易地輸送膠囊內的藥品。
另外,通過在直徑方向相對位置上分別形成與各個銷子插入孔連通的流入口通氣通道和流出口通氣通道,當空氣從各流入口通氣通道進入膠囊內時,是通過位於徑向方向的銷子插入孔流入的,從徑向方向兩側出來的空氣流,在該膠囊內衝突並擴散,於是顆粒狀藥品混入空氣內。這種擴散的空氣通過各個流出口通氣通道排出。
另外,通過設置輔助通氣通道,患者可以順利地吸入大量的空氣,使空氣可以容易地吸入。
此外,將針插入小直徑孔中,可以容易地將膠囊從膠囊放置孔中取出。
再者,作為這種吸入式投藥器的具體使用方法,當將膠囊夾持器插入吸引件的夾持器容納部位時,與此同時,將在上述吸引件上作出的外側銷子插入孔和在膠囊夾持器上作出的內側銷子插入孔排列在一直線上,構成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和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在這個狀態下,從吸引件的側面,將穿孔器的各個銷子沿著上述各個銷子插入孔插入,在膠囊上形成貫通孔,然後,將上述穿孔器拔出,直至各個銷子的端部位於上述外側銷子插入孔內為止。這樣,吸入的準備工作完成。因此,患者可以簡便而容易地使用該吸入式投藥器,具有實用性。
圖面的簡單說明
圖1為分解表示根據第1實施例的吸入式投藥器的透視圖。
圖2為表示圖1中的吸引件的縱截面圖。
圖3為從底面一側看吸引件的底面圖。
圖4為表示從圖6中的箭頭IV-IV方向看膠囊夾持器的縱向截面圖。
圖5為從箭頭V-V方向看圖6中的膠囊夾持器的縱向截面圖。
圖6為從底面一側看膠囊夾持器的底面圖。
圖7為表示將膠囊放置在膠囊夾持器的膠囊容納孔中的狀態的縱截面圖。
圖8為表示在將膠囊放置在膠囊容納孔中之後,把穿孔器的銷子插入銷子插入孔中的狀態的縱向截在圖。
圖9為表示通過把銷子插入銷子插入孔中,在膠囊上剌出孔的狀態的縱截面圖。
圖10表示吸入時產生的空氣流的放大縱向截面圖。
圖11為在除去穿孔器狀態下,表示根據第2個實施例的吸入式投藥器的縱向截面圖。
圖12為表示圖11中的膠囊夾持器的縱向截面圖。
圖13為表示吸入時產生的空氣流的放大縱截面圖。
實施本發明的最佳形態以下,根據圖1~圖13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圖10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例,圖中1表示吸引件,它由藥典法指定的材料製成圓筒形,構成投藥器本體。如圖2和圖3所示,該吸引件1由夾持器容納部分2,吸入口3和凸緣部分4構成;夾持器容納部分2作成一定厚度,因此將後述的膠囊夾持器6保持插入在一端(流入端),吸入口3向著另一端(流出端)作成錐形,凸緣部分4則位於該吸入口3和夾持器容納部分2之間,作在外圓周上,在上述吸入口3的內徑處作有流出通道5。在上述夾持器容納部分2中,只在徑向方向一側,沿著軸向方向彼此離開一定距離作出第1銷子插入孔10A,11A。它們是下面將要說明的銷子插入孔10,11的一部分,在該第1銷子插入孔10A,11A之間作出圓形的凹下部分2A。
6表示膠囊夾持器,它與吸引件1一起構成投藥器本體,該膠囊夾持器6作成圓柱形,在一個端面上作出環形的擋塊部分6A,利用該擋塊部分6A,適當的膠囊夾持器6定位放置在上述夾持器容納部分2內。
現在,根據圖4至圖6說明上述膠囊夾持器6的內部結構。
圖中,7表示位於膠囊夾持器6的中央部位,在軸向方向作出的膠囊放置孔,該膠囊放置孔7是這樣安排的,要使後面要說明的膠囊17從開口的一端插入。
8,8表示通氣通道,它總共有2條,沿著膠囊夾持器6的軸向方向貫通,如圖4所示,該通氣通道8在直徑方向相對配置。另外,該通氣通道8,8與後述的銷子插入孔10,11連通,在該通氣通道8,8中,從一端至與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10連通之前為大直徑的流入口通氣通道8A,從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10至與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11連通之間的一段為小直徑的節流通道8B,從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11至另一端為大直徑的流出口通氣通道8C。
9,9表示輔助通氣通道,它總共2條,在與上述各通氣通路8偏離90度的位置上貫通,並沿膠囊夾持器6的軸線方向貫通,該各輔助通氣通道9直徑為同一尺寸,從一端向另一端,沿軸向方向貫穿。
10,11(參見圖7)分別表示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和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它們設在徑向方向上,位於上述膠囊放置孔7的軸向方向兩側,並與該通氣通道8的二個流入口和流出口貫通,該銷子插入孔10,11由外側銷子插入孔10A,11A和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1B,10B,11B構成;外側銷子插入孔10A,11A作在吸引件1的夾持器容納部分2的徑向方向,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1B,10B,11B與該外側銷子插入孔10A,11A連通,並從上述膠囊夾持器6的膠囊放置孔7沿徑向延伸。作成一直線形狀。
再者,12,13分別表示在膠囊夾持器6的一個端面上作出的錐面,和作在膠囊夾持器6的另一端面中央,與上述膠囊放置孔7連通的小直徑孔。
其次,在圖1中,14表示穿孔器,它在膠囊17上打孔,該穿孔器14由支架15和銷子16,16構成;銷子16,16設在該支架15上,並從那裡突出出來,它們具有與上述各銷子插入孔10,11相同的彼此間隔尺寸,其頂端作成圓錐形的穿孔部16A。通過將該各個銷子16,16插入上述銷子插入孔10,11中,各個穿孔部16A通過外側銷子插入孔10A,11A→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1B→膠囊放置孔7→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1B,與夾持器容納部分2的內表面接觸。這樣,如圖9所示,當各穿孔部16A貫通膠囊放置孔7內的膠囊17時,可在該膠囊17上剌出貫通孔H,H……而不會使該膠囊17破斷。
此外,17表示長圓筒形的膠囊,在該膠囊17內填充了顆粒狀藥品。
另外,在上述支架15上,在與作在上述夾持器容納部分2上的凹部2A相對的位置上,作出圓形的凹下部分15A。
在實施例的吸入式投藥器是如上所述那樣構成的,下面,將根據圖7至圖10對患者在吸入藥品前的準備工作和吸入時,吸入式投藥器內的空氣流動情況進行說明。
首先,從一端將膠囊夾持器6插入吸引件1的夾持器容納部分2內,直至該膠囊夾持器6的擋塊部分6 A與夾持器容納部分2的一端接觸為止。這時,在吸引件1上形成的外側銷子插入孔10A,11A與在膠囊夾持器6上形成的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1B排列在一直線上,構成位於一端的流入口銷子插入孔10和位於另一端的流出口銷子插入孔11。
如圖7所示,在這個狀態下,將膠囊17從一端插入並放置在膠囊放置孔7內。由於膠囊夾持器6的一個端面做成錐面12,因此,很容易將膠囊17引導至膠囊放置孔7中。
再者,如圖8所示,將膠囊17放置在膠囊放置孔7中的狀態下,從吸引件1的側面,沿著銷子插入孔10,11將穿孔器14的各個銷子16插入。
另外,上述各銷子16的穿孔部16A,通過外側銷子插入孔10A,11A→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1B→膠囊放置孔7→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1B,與夾持器容納部分2的內表面接觸(參見圖9)。這時,當各穿孔部16A通過膠囊放置孔7內時,在放置在該膠囊放置孔7內的膠囊17上,可靠地作出4個貫通孔H,H……。
這樣,在膠囊上作出4個貫通孔H以後,如圖10所示,當患者吸引藥品時,各個銷子16退回至其穿孔部16A位於外側銷子插入孔10A,11A內的位置。
其次,參考圖10,對患者吸入藥品時的吸入式投藥器內空氣的流動情況和藥品的移動情況進行說明。
首先,患者用口含著吸入口3,當吸氣時,空氣以各個通氣通道8,9流入吸入式投藥器內。在圖10中沒有示出的輔助空氣通道9中,空氣流從一端向著另一端流動,流入流出通道5。
另外,在圖10所示的通氣通道8,8中,空氣從流入口的通氣通道8A,8A,按照箭頭a,a所示方向被吸入,這個空氣,如箭頭b,b和c,c所示,在小直徑的節流通氣通道8B,8B和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0B處分叉開來,按照箭頭c,c所示方向流動的空氣,優先地從大直徑的流入口通氣通道8A,8A,通過各個內側銷子插入孔10B,流入膠囊放置孔7中。並且,由於在膠囊17上已經作出貫通孔H,H,空氣通過這個貫通孔H流入該膠囊17內。
這時,因為各內側銷子插入孔10B分別是方向相對地作出的,因此,按照箭頭c,c所示方向流入膠囊17內的空氣互相衝突,在該膠囊17內產生如箭頭d,d所示的紊流。這個箭頭d,d所示的流動使膠囊17內的顆粒狀藥品強制性地擴散,可以使藥品可靠地混入空氣中。
另一方面,從膠囊17內,按照箭頭e,e所示方向流出的流動會提高排出的效果,它使按箭頭c方向流入該膠囊17內的流量變成從該膠囊17排出的流動,與此同時,與上述箭頭c所示分叉的,在節流通氣通道8B,8B中流動的,箭頭b,b所示的空氣流強制性地造成內側銷子插入孔11B,11B和流出口通氣通道8C,8C的流動(箭頭e,e所示)。
再者,由於藥品混入了膠囊17內按箭頭f,f流動的空氣中,藥品按箭頭e,e所示方向分散,這樣,膠囊17內的藥品,藉助流出通道5的箭頭所示g,g…的流動,通過吸入口3,再通過患者的口腔內部,氣管,到達肺內部,這樣,可將混入空氣中的藥品可靠地給予肺內部。
這樣,在根據本實施例的吸入式投藥器中,由於在膠囊放置孔7的兩端作有銷子插入孔10,11,通過將銷子16,16插入該銷子插入孔10,11中,利用該各個銷子16的穿孔部16A,可以可靠地在膠囊17上打出貫通孔H,H…。
另外,通氣通道8,8的空氣,通過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10和貫通孔H,流入膠囊17內,與此同時,可使混入了該膠囊17內的藥品的空氣,通過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11和通氣通道8,8,從吸入口3變成霧狀噴出,因此,可以將膠囊17內的藥品給與患者的肺內部。結果,患者能夠有效地服用藥品。
此外,因為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10的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0B作在一直線上,從流入口通氣通道8A,8A流入的空氣中,通過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0B,進入膠囊17內的空氣相互衝突,這個衝突使膠囊17內產生紊流,使該膠囊17內的藥品擴散,可使藥品有效地混入空氣中。這樣,可以有效地使膠囊17內的藥品,從吸入口3放出。
再者,由於上述各通氣通道8,在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10和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11的分叉部分之間作成小直徑的節流通氣通道8B,8B,利用該各個節流通氣通道8B,可以使空氣優先地、大量地流入各個內側銷子插入孔10B內,與此同時,形成從各個內側銷子插入孔11B流入各個流出口通氣通道8C的空氣流,使混入了藥品的空氣能可靠地變成霧狀噴出。
另一方面,由於根據本實施例的吸入式投藥器的投藥器本體為由吸引件1和膠囊夾持器6構成,可以拆卸,因此,通過分解,可以容易地把在膠囊17上打貫通孔H時產生的碎片和附著的藥品清掃掉。另外,把針插入小直徑孔13,可以容易取出膠囊17。
另外,由於除了混入了藥品的空氣流動的通氣通道8,8以外,還設有輔助通氣通道9,9,因此,相對於患者通過通氣通道8,8的狹窄的通道吸入空氣而言,可以順利地吸入大量的空氣,這樣,空氣的吸入容易進行,可以減低由患者吸入空氣造成的負荷。
其次,在圖1上至圖13所示的根據本發明的第2個實施例中,本實施例的特徵是廢止了設在第1實施例中,位於膠囊夾持器6的軸向方向的通氣通道8,8的中間部位(銷子插入孔10,11之間)的小直徑節流通氣通道8B,8B。這裡,對與上述第1實施例相同的結構元件標以同一符號,因此省略了其說明。
圖中,Z1表示代替了第7實施例中所用的膠囊夾持器6,在本實施例採用的膠囊夾持器,在該膠囊夾持器21中,與第1實施例中的膠囊夾持器6一樣,也有膠囊放置孔7,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1B,10B,11B等,這些相同的結構元件,都標以同一符號,其說明從略。
這樣,在本實施例中採用的膠囊夾持器21中,不使用第1實施例中所述的一對通氣通路8,8,而在直徑方向上相對配置一對流入口通氣通道22,22和流出口通氣通道23,23,使流入口通氣通道22與各個內側銷子插入孔10B連通,使流出口通氣通道23與內側銷子插入孔11B連通。
即,相對於根據第1實施例的各個通氣通道8是作為由流入口通氣通道8A,節流通氣通道8B,流出口通氣通道8C組成的連通通路構成的,在本實施例中,流入口通氣通道22,22,通過流入口的各個內側銷子插入孔10B與膠囊放置孔連通,流出口通氣通道23,23通過流出口的各個內側銷子插入孔11B,與膠囊放置孔7連通。這樣,在本實施例中,廢除了根據第1實施例的節流通氣通道8B。並且,在膠囊夾持器21的一個端面上作有擋塊部分21A。
在這樣構成的本實施例的吸入式投藥器中,也與上述的第1實施例相同,可以容易地向患者給藥。
另外,在根據本實施例的吸入式投藥器中,因為不使用第1實施例中的通氣通道8,8,而是作出在軸向不貫通的流入口通氣通道22和流出口通氣通道23,因此,患者吸入藥品時的吸入式投藥器內的空氣流動情況和藥品的移動變為圖13那樣。
即,當患者用口含著吸入口3吸氣時,空氣從各個流入口的通氣通道22和各個輔助通氣通道9流入吸入式投藥器內。這樣,在各個輔助通氣通道9中,空氣流從一端向著另一端流動,流入流出通道5中。
另外,在從流入口通氣通道22,22流出的流動中,空氣從流入口通氣通道22,22,按照箭頭a,a的方向被吸入,這股空氣,在流入口的內側銷子插入孔10B,10B中,按照箭頭b,b方向流動,流入膠囊放置孔7中。於是,因為在膠囊17上已作出貫通孔H,H,空氣通過這個貫通孔H流入膠囊17內。
這時,由於各個內側銷子插入孔10B是分別相對作出的,按照箭頭b,b方向進入膠囊17內的空氣相互衝突,在該膠囊17內產生如箭頭c,c所示那樣的紊流。這個箭頭c,c所示的流動強制性地使膠囊17內的顆粒狀藥品擴散,使藥品可以可靠地混入空氣中。
另一方面,因為進入膠囊17內,如箭頭b所示的流量變為從該膠囊17中排出的流動,這樣就產生了從膠囊17內流出的,如箭頭d,d所示的流動,它成為流出口的內側銷子插入孔11B,11B和流出口通氣通道23,23的流動(如箭頭d,d所示)。
再者,由於藥品混入膠囊17內箭頭e,e所示方向流動的空氣中,通過箭頭d,d所示和流出通道5的箭頭f,f…所示的流動,膠囊17內的藥品通過吸入口3,再通過患者的口腔內部,氣管到達肺內,可以使混入空氣中的藥品,可靠地給予肺內部。
這樣,在根據本實施例的吸入式投藥器中,可通過流入口通氣道22和內側銷子插入孔10B,將吸入的空氣全部流入膠囊放置孔7內,通過內側銷子插入孔11B,排出口通氣道23,將該膠囊放置孔7內的空氣排出。這樣,即使是吸入力弱的兒童和老人,也能使空氣流入膠囊17內,使該膠囊17內的藥品混入空氣中,輸送至肺部,可以可靠地給藥。
在上述各個實施例中,每個都作有二個放出藥品的通氣通道8(流入口通氣道22,流出口通氣道23)和輔助通氣道9,然而,在本發明中,藥品流入的通氣通道(23,24)與輔助通氣通道9不限於2個,根據患者吸引力的不同,其個數調整為1個,4個等也可以。另外,廢除輔助通氣通道9也是可以的。
另外,在上述各實施例中,由吸引件1和膠囊夾持器6(21)構成投藥器本體,可以拆卸,但是,本發明並不局限於這點,當然將吸引件1和膠囊夾持器6(21)作成一體也是可以的。
如以上所詳細敘述的那樣,根據本發明,利用穿孔器的銷子可以在填充了藥品的膠囊上作出貫通的孔,這些孔通過銷子插入孔分別與通氣通道的流入口和膠囊內部,該膠囊內部和通氣通道的流出口連通。於是,在這個狀態下,當患者從吸入口吸入空氣時,空氣流通過各通氣通道的流入口→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膠囊流入側的孔→膠囊內部→膠囊流出側的孔→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通氣通道的流出口→吸入口和患者的口、氣管等,流入肺內。這時,當空氣從膠囊的流入側的孔進入,從流出側的孔排出時,這股空氣流使填充在該膠囊內的藥品擴散,該藥品能夠混入從吸入口放出的空氣中,並輸送出去,使膠囊內的藥品能有效地給予患者的肺內,可靠地提高藥品服用的效果。
另一方面,因為通氣通道中的空氣在途中分叉成由通氣通道的流入口→銷子插入孔→流入膠囊內部的通道和通過中間的通氣通道→通氣通道的流出口,向吸入口流出的通道,因此,在合流部分處,產生從膠囊流出的流動,並分散開來,這股流動可以可靠地輸送膠囊內的藥品。
另外,當通過各個通氣通路和銷子插入孔流入的空氣進入膠囊內時,由於與各個銷子插入孔連通的一對通氣通道是在直徑方向相對作出的,這樣,空氣變成從徑向方向兩側出來的空氣流,這空氣在膠囊內互相衝突,產生紊流,使藥品可靠地擴散。這樣,擴散的藥品可以有效地混入空氣中,藥品可以大量地混入從膠囊放出的空氣中,使患者能更有效地服用藥品。
此外,由於投藥器本體是由吸引件和膠囊夾持器構成的,可以拆卸,因此可以清除在膠囊上打孔時產生的膠囊碎片和附著的藥品,使該吸入式投藥器的清掃工作容易進行。
再者,由於通氣通道的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和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之間作成小直徑的通道,因此,可以將從通氣通道一端向著另一端流動的空氣,通過銷子插入孔,優先地引導至膠囊內。這樣,可加大在膠囊內產生紊流等的空氣流動,使空氣中含的藥品增多,能夠有效地向患者的肺內給藥。
產業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有關本發明的吸入式投藥器及其使用方法可適用於通過使該膠囊破碎,而吸引填充在膠囊內的微細顆粒等的地方。
權利要求
1.一種吸入式投藥器,其特徵是,它是由投藥器本體、通氣通道、一對銷子插入孔和穿孔器構成;投藥器本體的一端為膠囊放置孔,另一端為吸入口;通氣通道設在該投藥器本體的軸線方向上;一對銷子插入孔位於上述膠囊放置孔的軸線方向兩端,而且與該通氣通道的流入口和流出口連通,作在上述投藥器本體的徑向方向上;穿孔器用於在膠囊放置在上述膠囊放置孔中的狀態下,在該膠囊上打孔,它具有銷子,該銷子可從上述各個銷子插入孔,向著膠囊插入。
2.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投藥器,其特徵是,上述通氣通道設置在直徑方向相對的位置上,與各個銷子插入孔連通。
3.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投藥器,其特徵是,上述投藥器本體為由吸引件和膠囊夾持器構成;吸引件一端為夾持器容納部分,另一端為吸入口;膠囊夾持器在內部作有膠囊放置孔該膠囊夾持器放置在該吸引件的夾持器容納部分中,可以拆卸,在該膠囊夾持器上,沿著軸線方向設有上述通氣通道,在上述吸引件和膠囊夾持器上分別設有上述銷子插入孔。
4.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式投藥器,其特徵是,上述通氣通道中,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與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之間作成小直徑的通道。
5.一種吸入式投藥器,其特徵是,它由投藥器本體、流入口通氣通道與流出口通氣通道、一對銷子插入孔和穿孔器構成;投藥器本體的一端為膠囊放置孔,另一端為吸入口;流入口通氣通道與流出口通氣通道設在該投藥器本體的軸向方向上;一對銷子插入孔位於上述膠囊放置孔的軸向方向兩側,而且分別與該流入口通氣通道和流出口通氣通道連通,設在上述投藥器本體的徑向方向上;穿孔器用於在膠囊放置在上述膠囊放置孔中的狀態下,在膠囊上打孔,穿孔器具有銷子,該銷子可以從上述各個銷子插入孔,向著膠囊插入。
6.權利要求5所述的吸入式投藥器,其特徵是,在直徑方向相對的位置上設有各二個上述流入口通氣通道和流出口通氣通道,這些通氣通道與上述各個銷子插入孔連通。
7.權利要求5所述的吸入式投藥器,其特徵是,上述投藥器本體由吸引件和膠囊夾持器構成;吸引件的一端為夾持器容納部分,另一端為吸入口;膠囊夾持器在內部作有膠囊放置孔,該膠囊夾持器可放置在該吸引件的夾持器容納部分中,可以拆卸;在該膠囊夾持器上沿軸向方向,分別設有上述流入口通氣通道和流出口通氣通道,在上述吸引件和膠囊夾持器上,分別設有上述銷子插入孔。
8.權利要求3或7所述的吸入式投藥器,其特徵是,在軸向方向上,在上述膠囊夾持器內貫通,並與上述通氣通道偏離90度的位置上作有輔助通氣通道。
9.權利要求3或7所述的吸入式投藥器,其特徵是,在上述膠囊夾持器的上部壁面上作有頂出內部膠囊用的針的插通用小直徑孔。
10.權利要求3或7所述的吸入式投藥器使用方法,其特徵是,在將膠囊夾持器插入上述吸引件的夾持器容納部分中的同時,使在上述吸引件上作出的外側銷子插入孔和在膠囊夾持器上作出的內側銷子插入孔排列在一直線上,構成流入口的銷子插入孔和流出口的銷子插入孔,在這個狀態下,將穿孔器的各個銷子從吸引件的側面,沿著上述各個銷子插入孔插入,在膠囊上作出貫通孔,然後,將上述穿孔器拔出,直至其各個銷子的前端位於上述外側銷子插入孔內為止。
全文摘要
在吸引件1上作出吸入口3和夾持器容納部分2。在膠囊夾持器6的軸向方向上作有膠囊放置孔7和通氣通道8,8,在徑向方向上作有與這個通氣通道8連通的銷子插入孔10,11。同時,當把膠囊17放置在膠囊放置孔7內,並將銷子16插入銷子插入孔10,11中時,在膠囊17上作出貫通孔H,H…。當患者吸入藥品時,首先要在將穿孔器14的銷子16退回至吸引件1的狀態下吸入,這樣,空氣的流動可以使藥品可靠而高效率地輸送至患者的肺內。
文檔編號A61M13/00GK1128956SQ9519047
公開日1996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1995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1994年5月26日
發明者大木久朝, 若山熱雄, 中村茂巳, 石關一則, 柳川明 申請人:株式會社優尼希雅傑克斯, 有限會社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