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液體混合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1:56:56 2
專利名稱:改進的液體混合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進的液體混合方法和裝置,它尤其提供了一種用於液體紫外線(UV)輻射消毒設備的改進的混合方法和裝置。
用紫外線(UV)輻射殺死空氣或液體中的微生物是公知技術。然而,傳統的紫外線消毒設備未能非常有效地利用能量。由於紫外光的穿透距離很短(例如在水中小於1英寸)便被液體吸收,所以實際使用能量比理論需求能量多兩倍,結果遠離紫外燈的液體未能得到處理。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沿UV燈的長度大規模混合流體的方法,使UV燈附近基本整個體積的液體都能被均勻處理。
在傳統的陣列低壓/低功率UV燈消毒設備中,液體在混合裝置內停留時間較長,且液體沿UV燈的長度方向流動,充分進行混合,但其能量利用率低。若採用中壓/大功率UV燈消毒設備,既可減少流體停留時間,又可以減少燈的長度,當增加在相鄰燈之間與流體流動相垂直的距離時,還會進一步降低能量利用率。已經顯示出,混合擋板能改進能量利用率。然而,擋板產生的混合旋渦持續的時間短,需要消耗很高的能量(壓力降)。通常廢水消毒設備是重力流進水設備,這種設備沒有很大的使水混合的水頭(壓力)。因為在大多數廢水處理場,多餘的水流能量(即壓力降)很小,需要有效地將水流能量轉化成旋渦,才能有效地混合被處理流體。這就需要建造可提供比壓降的裝置。在另一種改進的廢水處理場中,處理裝置要有小於6英寸水柱的壓力降,以便進行混合。
為了減少能量效率與輸入能量之間不希望的損失,本發明提出了一組在流體流動方向基本上軸向對齊的旋渦,使流體在暴露於UV燈的長度上都存在旋渦,結果產生了短期小規模旋渦,由此最大限度地減小了輸入能量的浪費。可用幾種部件產生旋渦,包括使用運動的或放置在流動通道中的靜止部件,如特殊形狀的擋板、螺旋槳和梯形水管等等。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提出,在反應器的進口端使用成對配置的三角翼,產生逆向轉動的旋渦。通過使用三角翼產生同向或逆向轉動的旋渦,本發明能在低壓降條件下,有效地混合流體,從而更有效地使用UV燈,促進流體消毒引發的化學反應中的熱和/或質量傳遞,由此降低UV燈消毒設備的投資和運行費用。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在陣列或非陣列流體流動設備中取得增強混合的方法和裝置,無需降低設備需要的輸入能量,便可提高該設備的能量利用率。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通過產生一組同向或逆向轉動的旋渦,提供一種在陣列或非陣列流體流動設備中取得增強混合的方法和裝置,並在流體穿過設備的整個流動期間,都保持這些旋渦。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在陣列或非陣列流體流動設備的進口端使用三角翼,由此產生同向或逆向旋渦,增加該設備的混合效果。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需降低設備所需的輸入能量就可在紫外(UV)燈消毒設備內提高混合能力而增加設備能量利用率的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在UV流體消毒設備中產生一組同向或逆向轉動旋渦的方法和裝置,在流體暴露於UV燈接受輻射的整個時間內,都保持這種旋渦。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是在UV燈流體消毒設備的進口端使用三角翼,由此產生同向或逆向旋渦,增加該設備的混合效果。
儘管本發明的描述是以UV燈消毒設備為特例,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發明同樣可以用於其它希望增加流體混合效果的陣列或非陣列流體流動設備。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過使流動流體穿過紫外燈陣列,實施流體混合的裝置和方法,紫外燈基本沿流體流動方向排列,並由此限定了流體流動通道。在每個管的上遊或附近設置有三角形的三角翼,其表面與流體流動方向成一定的斜角。流體與每個三角翼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了一對旋渦,這些旋渦沿相反的方向逆向轉動。這些逆向轉動的旋渦相互加強,隨著它們沿流動通道的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混合強度的衰減。由於這種共同加強特性,逆向轉動的旋渦能更有效地混合流體,使UV消毒設備更有效地利用紫外光。
儘管本發明的描述是以UV燈消毒設備為特例,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發明同樣可以用於其它希望增加流體混合效果的陣列或非陣列流體流動設備,除三角翼以外,還可以用其它部件產生自我保持的、其軸心與流體流動方向一致的同向或逆向轉動旋渦,包括使用運動的或放置在流動通道中的靜止部件,如特殊形狀的擋板、螺旋槳和梯形水管等等。
通過下面對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細節、目的和優點將會一目了然。
圖1是本發明紫外線消毒裝置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a是本發明三角翼設計的一剖視圖。
圖2b是本發明三角翼的立體圖。
圖3-5是本發明採用的各種方陣流陣列的剖視圖。
圖6是一種變化的三角形陣列的剖視圖。
圖7顯示的是三角翼衝擊角對三角翼阻力係數的影響。
圖8a和8b顯示的是三角翼縱橫比和衝擊角與三角翼產生的旋渦持續時間的關係。
圖9顯示的是旋渦中心線與三角翼縱橫比之間的關係。
圖10顯示的是Strouhal數與三角翼衝擊角之間的關係。
圖11顯示的是穿過三角翼的實驗壓力降與流速函數之間的關係。
圖1展示了一個陣列流體混合裝置1,其優選實施例是紫外線(UV)消毒設備。流體混合裝置由其上固定有鉸接臂3的框架2組成。每個鉸接臂裝有一排電驅動燈泡5,每個燈泡都環繞有一個用紫外光可透過的材料如石英製成的管13。鉸接臂3可在第一位置3a和第二位置3b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3a取下和/或更換燈泡,在第二位置3b燈泡5排列成陣列形式3b,使流體4例如水沿基本上平行於管13縱向軸的方向流動。當在陣列位置3b時,燈泡5使流體4有足夠的時間暴露在UV照射下,從而實施消毒處理。UV消毒裝置1的某些鉸接臂3排列在隔離模件6而不是燈管13上。通過用隔離模件6填充遠離管13的空白區域,可以維持旋渦的流動狀況,防止流體繞過UV光的輻射區。利用隔離模件6還可以使燈隔開更大的間距,增大過流斷面,由此降低流體流速和壓力降。這樣低流速就無需設置防止進口壓力損失的進口過渡區。圖1所示的裝置設置有一排四個燈泡管組件13和三個隔離模件6。流體4在相鄰管13和/或隔離模件6之間的流動通道7內流動。用氣缸8防止UV光輻射量的降低,該氣缸帶動一個清潔機構,除去流體4沉積在管13上的外來物質。
如圖2A-2B所示,在該優選實施例中,每個管13都設置有三角形的三角翼9,三角翼9成對安裝在燈5的上遊,流體進入管13和隔離模件6陣列。每個三角翼9都被設計成其末端12能產生一對如圖3所示的同向或逆向轉動的流體旋渦10。每個旋渦10的中心線11距每個末端大約有25%的翼寬,其垂直位置由三角翼9與流動方向的傾斜角(衝擊角)控制。基本上流體穿過三角翼9消耗掉的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產生大規模的末端旋渦10。如圖3所示,衝擊角相對傾斜設置的一對三角翼9a和9b(即一個三角翼的衝擊角為+θ°,則另一個三角翼的衝擊角為-θ°)能產生四個逆向轉動的具有上述特性的流體旋渦10。通過使許多對三角翼排列成如圖3所示的規則陣列,能產生類似於安裝在管和隔離件陣列上遊的靜止混合螺旋槳陣列的效果,由此通過選擇合適的螺旋槳葉片節距和葉型,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小規模湍流。儘管優選的是如圖3-6所示的陣列方案,但是產生旋渦的基本特徵是,能產生旋渦的結構要具有特定形狀和定位,以使旋渦的軸線基本上與流體4流動方向相一致。因此,使用三角翼9還能產生非陣列旋渦設備,用除三角翼9以外的其它部件包括運動的或放置在流動通道中的靜止部件,如特殊形狀的擋板、螺旋槳和梯形水管等等,既能產生陣列設備,也能產生非陣列設備。因此,用所有如圖6所示的三角形陣列機構,能產生同向轉動的旋渦14或同向轉動的旋渦14和逆向轉動的旋渦10。
通過使用如圖3-5所示的正方形排列的管13和隔離模件6陣列,由三角翼9產生的逆向轉動旋渦10能進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如圖3所示,正方形排列陣列能使由三角翼9產生的旋渦10既順時針轉動又逆時針轉動。這種逆向轉動會使旋渦相互加強,由此當它們沿流動通道7移動時,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混合強度的衰減。由於這種共同加強特性,正方形陣列產生的大規模旋渦10在通道8的較長長度上,能持續較長時間,由此只需少量能量就能進行給定量的混合。
在風洞中測試本發明的三角翼10,以確定它們的流體流動特性。圖7顯示的是衝擊角θ對三角翼阻力係數的影響,阻力係數決定了對給定的流動流體4,穿過三角翼測得的壓力降1。圖8a顯示的是縱橫比AR和衝擊角θ與三角翼9產生的旋渦10耐久性之間的關係2。圖9顯示的是旋渦中心線11的水平位置與縱橫比AR之間的關係3,而對於所有縱橫比AR,旋渦中心線11的垂直位置應當等於衝擊角θ的一半。旋渦發出頻率f(單位時間得到的旋渦轉數)與衝擊角θ和流體流動速度U之間的關係是如圖10所示的Strouhal數St4與衝擊角θ之間的關係。當降低流體流動速度U時,旋渦發出頻率f也隨之降低。然而,這可通過增加流體在通道7中的停留時間抵消掉,由此使每個有效燈長度VR具有相同的旋渦轉數,結果在較低流速時,混合強度的衰減程度要小於傳統設計方案。51具有任何縱橫比的三角翼的升力係數(CL)和阻力係數(CD)計算如下(1)CL=KP*sinθ(cosθ)2+KV*(sinθ)2*cosθ(2)CD=CL*tanθθ=衝擊角(度)KP,KV=從Bertin和Smith(參考文件1)得到2用圖8b所示的尺寸和下列公式計算縱橫比AR
用下列公式計算穿過三角翼9的預計壓力降(10)DP=CD*r*U2*A翼/(2*A流動)CD=阻力係數(公式(1))r=流體密度(kg/m3)U=流體粘度(m/s)A翼=翼的面積(m2)A流動=流動室的面積(m2)DP=壓力降(Pa)表1和圖11顯示的是在一定的流速U範圍內,用低於40度的各種衝擊角θ對具有單一縱橫比AR的本發明三角翼9進行測試的測試結果。將實際測試結果與預計結果的比較顯示出,理論模型精確預計的三角翼性能在所希望的運行區域內。表2顯示出,流動通道7中有兩個三角翼9時產生的壓力降,不等於單獨一個三角翼理論壓力降的兩倍。由於兩個三角翼9產生的旋渦10的相互作用,很容易將壓力降增加到預定值。預計含有四個三角翼9設備的總壓力降,大約是單個三角翼產生的壓力降的5倍。表3顯示的是用大(至少40度)衝擊角θ對三角翼所作的測試結果。
(3)AR=2*b/c b=跨度(英寸)c=翼根弦(英寸)3用下列公式計算中心線的水平位置(4)HC=9.82*AR0.709HC=從翼中心線到旋渦心的角度(度)而θvc=a/24Strouhal數St限定的發出頻率與三角翼跨度和流體流速之間的關係由下式表示(7)St=*b/U
表1測試三角翼的實驗觀測結果三角形P的零讀數=13.0mm H2O三角形P的倍率=0.05伏特計的零讀數=0.007V溫度=24℃密度=1.1911kg/m3從一個最小方陣分析(圖9),支承點和開放通道的壓力降等於0.198mm H2O。
測試三角翼的壓力降常數RPM=30%=4.44m/s衝擊角三角形P(mmH2O) 只有三角形P翼 理論三角形P翼 誤差(%)翼和支點 (mmH2O)(mmH2O)100.2 0.002 0.0032 -37.5200.22 0.022 0.0156 41.03300.2375 0.0395 0.0388 1.80350.2550.057 0.0541 5.36f=發出頻率(HZ)b=三角翼跨度(m)U=自由氣流速度(m/s)5單位有效燈長度VR上的旋渦轉數與通道停留時間T之間的關係可用下式表示(8)VR=T*fT=通道的停留時間(s)f=旋渦發出頻率(Hz)VR=單位有效燈長度上的旋渦轉數(9)T=有效燈長度/U有效燈長度=燈的長度(m)U=流體流動速度表2一對測試三角翼的實驗觀測結果三角形P的零讀數=14.9mm H2O三角形P的倍率=0.05伏特計的零讀數=0.005V溫度=24℃密度=1.1911kg/m3設定一對三角翼的衝擊角等於15度,與後邊緣隔開3/4」,在測試期間模擬實際運行條件。
支承構件和開放通道的壓力降流速(m/s) 三角形P(mmH2O)3.270.114.250.2055.140.36.140.435一對測試三角翼的壓力降流速(m/s) 三角形P(mmH2O)3.270.114.250.2155.140.336.140.455
一對測試三角翼的預計壓力降與實驗壓力降的比較流速三角形P翼 三角形P只有三角形 理論三角形 誤差(%)(m/s) (mmH2O) (支點) P翼 P翼3.270.11 0.11 0.040.0087 -3604.250.215 0.205 0.010.0148 325.140.33 0.30.030.0216 -396.140.455 0.435 0.020.0308 35表3用大衝擊角測試三角翼的實驗觀測結果三角形P的零讀數=14.2mm H2O三角形P的倍率=0.05伏特計的零讀數=0.0111V溫度=24℃密度=1.1911kg/m3支承構件和開放通道的壓力降流速(m/s) 三角形P(mmH2O) 三角形P(英寸水柱)2.42 0.050.0024.23 0.185 0.00735.10 0.250.0098
測試三角翼的壓力降θ=40度流速三角形P三角形P三角形P三角形P誤差(%)(m/s) (mmH2O) (英寸水柱) (只有翼) (理論翼)2.430.085 0.0033 0.035 0.021 -66.74.240.235 0.0093 0.05 0.064 21.95.080.335 0.132 0.085 0.093 8.6θ=50度流速三角形P三角形P三角形P三角形P誤差(%)(m/s) (mmH2O) (英寸水柱) (只有翼) (理論翼)2.450.075 0.003 0.025 0.033 24.24.240.245 0.0096 0.06 0.098 38.85.040.345 0.136 0.095 0.138 31.1觀察三角翼的流動情況衝擊角 速度 注釋40 4.27 在三角翼的末端出現了旋渦破壞在該點出現非常強烈的串式攪動作用。
50 4.21 在三角翼的大約五分之二長度處出現了旋渦破壞。
在該點出現了非常強烈的串式攪動作用。
測試的結果是,為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設計的最佳三角翼9具有下列特性,對每個燈管13或隔離模件6有四個三角翼的設備,總共能產生8個旋渦10翼根弦c=7.37英寸跨度b=3.685英寸前緣斜角=45度(見圖8b)衝擊角θ=20度儘管參照附圖描述了實施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在權利要求書的範圍內,本發明還有多種實施方式。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合至少一種流過一流體設備的流體的裝置,包括A.至少一第一部件,該部件在至少一個尺寸上有至少一個細長表面,其細長表面的軸線基本與上述流體流動方向一致;B.至少一第二部件,該部件至少有一個表面與上述基本上和流體流動方向一致的細長表面隔開;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個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個表面是這樣成形和定位的,它與流體相互作用,在上述流體中產生至少一個旋渦,旋渦的轉動軸線基本與上述流體流動方向一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的成形表面是三角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的成形表面與上述流體流動方向有一斜角。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產生兩個旋渦,每個旋渦沿相同方向轉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至少產生兩個旋渦,每個旋渦沿相反方向轉動。
6.一種混合至少一種流過流體設備的流體的裝置,包括A.一第一部件間隔排列的陣列,每個部件在至少一個尺寸上有至少一個細長表面,其細長表面的軸線基本與上述流體流動方向一致;B.多個第二部件,每個部件至少有一個表面與上述基本和流體流動方向一致的細長表面隔開;其特徵在於至少一個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個表面是這樣成形和定位的,它與流體相互作用,在上述流體中產生至少一個旋渦,旋渦的轉動軸線基本與上述流體流動方向一致。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產生兩個旋渦,每個旋渦沿相同方向轉動。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產生兩個旋渦,每個旋渦沿相反方向轉動。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的成形表面是三角形。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的成形表面與上述流體流動方向有一斜角。
11.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產生一對旋渦,每個旋渦沿相反方向轉動。
12.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產生兩對旋渦,一對旋渦中的每個旋渦沿相同方向轉動,另一對旋渦中的每個旋渦沿相反方向轉動。
13.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陣列是均勻的。
14.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陣列是不均勻的。
15.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一個隔開排列的、散置在上述第一部件之間的第三部件陣列,每個部件在至少一個尺寸上有至少一個細長表面,其細長表面的軸線基本與上述流體流動方向一致。
16.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軸線基本排列成正方形。
17.如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三部件的上述軸線基本排列成正方形。
18.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成對設置,每個部件的上述角基本相等,且基本相對傾斜。
19.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進一步包括與每個上述第一部件隔開設置的兩個上述第二部件。
20.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進一步包括與每個上述第一部件隔開設置的四個上述第二部件。
21.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通過上述成形表面一側的寬度,確定每個上述旋渦中心軸線距上述第二部件的成形表面末端的距離。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中心軸線距上述成形表面末端的距離,大約是上述成形表面該側寬度的四分之一。
23.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成形表面的上述斜角限定了每個旋渦中心軸線的位置。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中心軸線距上述第一部件的距離大約是上述斜角的一半。
25.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三角形表面的上述斜角限定了每個旋渦中心軸線的位置。
26.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中心軸線距上述第三部件的距離大約是上述斜角的一半。
2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部件的成形允許從上述設備中拆下上述第一部件。
2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三部件的成形允許從上述設備中拆下上述部件。
2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流體設備在上述流體中引發了化學反應。
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化學反應對上述流體進行消毒。
31.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流體設備利用紫外線輻射進行消毒。
32.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部件包括產生上述紫外線輻射的燈。
33.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燈用含有石英的材料製成。
34.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流體設備在上述流體中引發了化學反應。
35.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化學反應對上述流體進行消毒。
36.如權利要求3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流體設備利用紫外線輻射進行消毒。
37.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部件包括產生上述紫外線輻射的燈。
38.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燈用含有石英的材料製成。
39.一種通過使上述流體穿過如權利要求29、30、31、32、33、34、35、36、37或38所述的裝置從而對至少一個流體進行消毒的方法。
40.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選自擋板、螺旋槳和梯形水管。
41.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間隔使上述第二部件位於上述第一部件的上遊。
42.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間隔使上述第二部件的位置靠近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細長表面。
43.如權利要求6或1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的排列在每個上述第一部件附近能產生8個旋渦,每個旋渦都鄰近至少一個其它上述第一部件。
44.如權利要求4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上述旋渦的轉動方向與至少另一個旋渦的轉動方向相反。
45.如權利要求4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有上述旋渦都以相同的方向轉動。
46.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的排列在每個上述第一部件附近能產生8個旋渦,每個旋渦都鄰近至少一個其它上述第一部件以及至少一個上述第三部件。
47.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上述旋渦的轉動方向與至少另一個旋渦的轉動方向相反。
48.如權利要求4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有上述旋渦都沿相同的方向轉動。
4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至少三個上述第一部件的上述軸線基本呈三角形排列。
50.如權利要求49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的排列能產生6個靠近每個上述第一部件的旋渦。
51.如權利要求50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上述旋渦的轉動方向與至少另一個旋渦的轉動方向相反。
52.如權利要求5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有上述旋渦都沿相同的方向轉動。
53.如權利要求49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一個隔開排列的、散置在上述第一部件之間的第三部件陣列,每個部件在至少一個尺寸上有至少一個細長表面,其細長表面的軸線基本與上述流體流動方向一致。
54.如權利要求5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二部件的排列能產生偶數個靠近每個上述第一部件的旋渦。
55.如權利要求5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有上述旋渦都沿相同的方向轉動。
56.如權利要求5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上述旋渦沿與所有其它旋渦相反的方向轉動。
5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有上述旋渦都沿相同的方向轉動。
58.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成形表面的上述斜角和上述第一部件距上述第二部件的距離限定了每個旋渦中心軸線相對於上述第一部件的位置。
59.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上述成形表面的上述斜角和上述第一部件距上述第三部件的距離限定了每個旋渦中心軸線相對於上述第三部件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通過使流動流體穿過均勻的紫外燈陣列(3B)而對流體進行消毒的裝置和方法,紫外燈陣列截面垂直於流體的流動方向,由此限定了流體流動通道(8)。在流體流動入口靠近每個燈(5)末端設置有三角形的三角翼,該三角翼有一個與流體流動方向呈斜角的表面。流動流體與每個三角翼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一對旋渦(10),該對旋渦沿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轉動。這些逆向轉動的旋渦(10)相互加強,隨著它們沿流動通道(8)的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混合強度的衰減。由於這種共同加強特性,逆向轉動的旋渦(10)能更有效地混合流體,使UV消毒設備更有效地利用紫外光,並且促進化學反應中的熱和/或質量傳遞。儘管本發明的描述是以UV燈消毒設備為特例,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發明同樣可以用於其它希望增加流體混合效果的陣列流體流動設備。
文檔編號B01F5/00GK1276743SQ98810389
公開日2000年12月13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1997年9月19日
發明者唐納德·E·科馬克, 基思·G·伯徹 申請人:卡爾貢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