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對網絡變壓器夾緊及引腳矯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4:41:01

本發明涉及網絡變壓器加工領域,具體涉及用於對網絡變壓器夾緊及引腳矯正裝置。
背景技術:
任何CMOS製程的晶片工作的時候產生的信號電平總是大於0V的(取決於晶片的製程和設計需求),PHY輸出信號送到100米甚至更長的地方會有很大的直流分量的損失。而且如果外部網線直接和晶片相連的話,電磁感應和靜電很容易造成晶片的損壞。再就是設備接地方法不同,電網環境不同會導致雙方的0V電平不一致,這樣信號從A傳到B,由於A設備的0V電平和B點的0V電平不一樣,這樣可能會導致很大的電流從電勢高的設備流向電勢低的設備。網絡變壓器,亦稱數據泵、網絡隔離變壓器等,把PHY輸出的差分信號用差模耦合的線圈耦合濾波以增強信號,並且通過電磁場的轉換耦合到連接網線的另外一端。這樣不但使網線和PHY之間沒有物理上的連接而換傳遞了信號,隔斷了信號中的直流分量,還可以在不同0V電平的設備中傳送數據,所以說,網絡變壓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用途。
常見的網絡變壓器的規格為長為35-40mm,寬為20-24mm,網絡變壓器上設置有很多對引腳,在對網絡變壓器進行封裝時,其引腳排列不整齊會給封裝帶來很大的麻煩,以致影響後期的使用,需要對網絡變壓器的引腳進行檢測,對彎折的網絡變壓器的引腳進行矯正處理,若採用手工矯正,由於網絡變壓器規格較小,在操作的過程中很難用手將網絡變壓器固定,而且引腳較多,需逐一進行矯正,導致降低了生產效率的同時,浪費了不必要的勞動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對網絡變壓器的引腳進行矯正操作時,用手不能很好的將網絡變壓器固定,而已還需要逐一對每個引腳進行矯正,導致操作過程過於繁瑣,降低了生產效率的同時,花費了大量的勞動力,目的在於提供用於對網絡變壓器夾緊及引腳矯正裝置,能夠快速地將網絡變壓器固定,便於對網絡變壓器的引腳進行矯正操作,同時能夠提高對引腳的矯正效率。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用於對網絡變壓器夾緊及引腳矯正裝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撐架,所述底座上設有第一凸臺、第二凸臺、第一驅動元件、第二驅動元件、第三驅動元件,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之間形成滑道,第一凸臺上設有第一缺口和第一滑槽,第二凸臺上依次設有第二滑槽、第三滑槽以及第二缺口,第一驅動裝置上設有上壓板,第三驅動裝置上側壓板,第二驅動裝置上設有下擋板,所述支撐架上設有第四驅動元件,第四驅動元件還包括第四驅動軸,第四驅動軸的末端時設有矯正塊,矯正矯正塊還包括矯正凸臺,矯正凸臺上設有若干喇叭口形狀的引腳口。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還設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別與第一驅動元件、第二驅動元件、第三驅動元件、第四驅動元件連接。控制器為PLC控制器,在工作時能夠控制第一驅動元件、第二驅動元件、第三驅動元件、第四驅動元件驅動各自的驅動軸。
進一步地,上壓板穿插在第二滑槽內,上壓板與第二滑槽之間的傾斜角為30°,當第一驅動裝置驅動上壓板活動時,上壓板能夠插入至第一缺口內,此過程中,上壓板的上側面始終保持在水平方向。
進一步地,所述下擋板穿插在第一滑槽內,下擋板與第一滑槽之間的傾斜角為30°,當第二驅動裝置驅動下擋板活動時,下擋板能夠插入至第二缺口內,此過程中,下擋板的上側面始終保持在水平方向。
進一步地,所述側壓板水平穿插在第三滑槽內。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驅動元件、第二驅動元件、第三驅動元件、第四驅動元件均為氣缸或者液壓缸。第一驅動元件、第二驅動元件、第三驅動元件、第四驅動元件均為常見的傳動機構,便於控制調節,節省人力。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與第一滑槽之間的間距等於第二缺口與第三滑槽之間的間距,且均為35-40mm。確保上壓板與下擋板能夠將網絡變壓器夾緊。
進一步地,所述側壓板的軸線與第四驅動軸的軸線相交,所述引腳口為兩排,分別位於矯正凸臺的軸線兩側。當第四驅動元件驅動矯正凸臺往下移動時,保證被夾緊固定在底座上的網絡變壓器的引腳能夠準確插入至矯正凸臺的引腳口內。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發明用於對網絡變壓器夾緊及引腳矯正裝置,利用下擋板、側壓板以及上壓板將所要檢測的網絡變壓器快速定位固定在第一凸臺與第二凸臺之間,便於對網絡變壓器的引腳進行矯正操作;
3、本發明用於對網絡變壓器夾緊及引腳矯正裝置,矯正塊上的矯正凸塊,能夠一次性將網絡變壓器彎折的引腳矯正,並且矯正後,每根引腳的朝向均保持一致,方便後續安裝使用;
2、本發明用於對網絡變壓器夾緊及引腳矯正裝置,利用控制器來控制各個驅動元件,方便快捷,相比傳統的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時,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凸臺和第二凸臺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夾緊時的局部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矯正塊的底部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底座,2-第一凸臺,3-第二凸臺,4-上壓板,5-第一驅動軸,6-第一驅動元件,7-第二驅動元件,8-第二驅動軸,9-下擋板,10-側壓板,11-第三驅動軸,12-第三驅動元件,13-控制器,14-第四驅動元件,15-矯正塊,16-支撐架,17-第四驅動軸,201-第一缺口,202-第一滑槽,301-第二滑槽,302-第三滑槽,303-第二缺口,151-矯正凸臺,152-引腳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發明用於對網絡變壓器夾緊及引腳矯正裝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撐16,所述底座1為矩形形狀,底座1傾斜放置,傾斜角度為60°-75°,底座1上設有第一凸臺2和第二凸臺3,第一凸臺2與第二凸臺3的規格相等,第一凸臺2與第二凸臺3位於底座1的軸線兩側,兩者之間形成一個滑道,用於輸送網絡變壓器,所述第一凸臺2上設有第一缺口201以及第一滑槽202,第二凸臺3上依次設有第二滑槽301、第三滑槽302以及第二缺口303,第一缺口201與第一滑槽202之間的間距為40mm,第二缺口303與第三滑槽302之間的間距也為40mm,均與網絡變壓器的長度相等;所述底座1上還設有第一驅動元件6、第二驅動元件7以及第三驅動12,第一驅動元件6和第二驅動元件7均傾斜放置,第三驅動元件12水平放置,第一驅動元件6、第二驅動元件7以及第三驅動12均為氣缸,第一驅動裝置6內部包括第一驅動軸5,第一驅動軸5一端連接在第一驅動裝置6的內部,另一端上設有上壓板4,上壓板4穿插在第二滑槽301內,上壓板4與第二凸臺3之間的傾斜角為30°,在第一驅動裝置6的作用下,上壓板4能夠沿著第二滑槽301活動至第一缺口201內,上壓板4的末端與第一缺口201為配合關係,在此過程中,上壓板4的下側面始終保持在水平方向,所述第二驅動裝置7包括第二驅動軸8,第二驅動軸8一端連接在第二驅動裝置7的內部,另一端設有下擋板9,下擋板9穿插在第一滑槽202內,下擋板9與第一凸臺2之間的傾斜角為30°,在第二驅動裝置7的作用下,第一驅動軸8驅動下擋板9沿著第一滑槽202內活動至第二缺口303內,下擋板9的末端與第二缺口303為配合關係,此過程中,下擋板9的上側面始終保持在水平方向,所述第三驅動裝置12還包括第三驅動軸11,第三驅動軸11的一端連接在第三驅動裝置12的內部,另一端設有側壓板10,側壓板10水平穿插在第三滑槽302內,在第三驅動裝置12的作用下,側壓板10能夠在第三滑槽302內滑動;所述支撐架16上設有第四驅動元件14,第四驅動元件14包括第四驅動軸17,第四驅動軸17的軸線與側壓板10的軸線相交,第四驅動軸17一端與第四驅動元件14連接,另一端上設有矯正塊15,矯正塊15還包括矯正凸臺151,矯正凸臺151位於矯正塊15的底部,矯正凸臺151上設有若干喇叭口形狀的引腳口152,引腳口152為兩排,分別位於矯正凸臺151的軸線兩側,喇叭口形狀的引腳口152便於彎折的引腳插入至引腳口152內,進行對彎曲引腳的矯正;所述底座1上還設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為PLC控制器,並且控制器13分別與第一驅動元件6、第二驅動元件7、第三驅動12裝置以及第四驅動元件14連接,控制器13能夠控制第一驅動元件6、第二驅動元件7、第三驅動元件12、第四驅動元件14驅動各自的驅動軸。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將待檢測的網絡變壓器放入至第一凸臺2與第二凸臺3之間的滑槽內,網絡變壓器順著滑槽往下滑動,此時,手動調節控制器13,控制第二驅動元件7,第二驅動元件7的第二驅動軸8驅動下擋板9在第一滑槽202內朝著第二缺口303方向移動,當下擋板9的末端移動至第一缺口303內時,第二驅動元件7停止工作,下擋板9則將沿著滑槽滑落的網絡變壓器擋在滑槽內,此時,控制器13控制第一驅動元件6,第一驅動軸5驅動上壓板4在第二滑槽301內朝著第一缺口201方向移動,當上壓板4移動至第一缺口201內時,第一驅動元件6停止工作,此時,上壓板4將位於下擋板9上的網絡變壓器壓緊,通過上壓板4與下擋板9,將網絡變壓器豎直方向固定,控制器13再控制第三驅動元件12,第三驅動軸11驅動側壓板10在第三滑槽302內沿著第一凸臺2方向移動,側壓板10將固定在上壓板4與下擋板9之間的網絡變壓器的側壁壓緊,第三驅動元件12停止工作,網絡變壓器被上壓板4、下擋板9以及側壓板10定位夾緊,此時,控制器13再控制第四驅動元件14,第四驅動元件4驅動第四驅動軸17朝著夾緊的網絡變壓器移動,第四驅動軸17驅動矯正塊15,將夾緊在底座1上的網絡變壓器的引腳插入至引腳口152內,由於引腳口152為喇叭口形狀,對彎折的引腳起到導向的作用,彎折的引腳將沿著喇叭口插入至引腳口152內,引腳口152的內側壁將對彎折的引腳進行回正,操作完後,矯正塊15升起,矯正後的網絡變壓器上的引腳的朝向均保持一致,便於後續的安裝使用,矯正塊15升起的同時,第三驅動軸10、第一驅動軸5以及第二驅動軸8依次收縮回,由於上壓板4與下擋板9均傾斜放置,固在活動的過程中減少了對網絡變壓器的摩擦,避免將網絡變壓器磨損壞,鬆開後的網絡變壓器沿著滑道往下滑落並收集起來,完成操作,又重複以上所述步驟對下一個網絡變壓器進行矯正,本發明實現了對網絡變壓器的快速定位固緊,對網絡變壓器的引腳進行快速矯正,提高了生產效率的同時,減少了勞動強度。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