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唾管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8:46:01 2

本發明涉及牙科用具,具體地,涉及吸唾管機構。
背景技術:
吸唾技術是指在口腔門診治療過程中,用吸唾裝置,吸除口腔內水霧、碎屑、血液和唾液,以保持操作視野清晰,輔助操作順利進行的一種技術;在吸唾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吸唾管,普通的吸唾管在吸唾過程中容易接觸口腔內壁,造成內壁的損傷,特別的,在吸唾過程中要避免管道接觸舌根處,因為舌根處比較脆弱,容易受損;同時,普通的吸唾管不易控制吸氣大小和開關,不能夠很好的應對一些突發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唾管機構,首先解決了普通的吸唾管在吸唾過程中容易接觸口腔內壁,造成內壁的損傷的問題;其次解決了普通的吸唾管不易控制吸氣大小和開關,不能夠很好的應對一些突發情況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吸唾管機構,所述吸唾管機構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能夠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沿所述第一管道的長度方向滑動,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還鉸接有擋板,所述第二管道上設置有沿豎直方向設置的支杆,所述支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管道表面,另一端與所述擋板的下表面相接觸,滑動所述第二管道能夠使得所述擋板向上或向下轉動;所述吸唾管機構還包括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套接在所述第三管道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管道能夠在所述第三管道上沿所述第三管道的長度方向滑動,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為封閉結構,另一端連通有軟管,所述第三管道中遠離所述軟管的一端的圓周側面設置有多個長條形貫穿槽,滑動所述第一管道,能夠將所述長條形貫穿槽遮蔽。
優選地,所述第一管道的外表面設置有第一外螺紋結構,所述第二管道的內表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外螺紋結構相配合的第一內螺紋結構;所述第一管道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二內螺紋結構,所述第三管道的外表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內螺紋結構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紋結構。
優選地,所述長條形貫穿槽沿所述第三管道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所述長條形貫穿槽的數量為4-6個,多個所述長條形貫穿槽在所述第三管道表面以所述第三管道的軸線為軸環繞分布。
優選地,每個所述長條形貫穿槽內都固定有過濾網片。
優選地,所述擋板為彈性材料。
優選地,所述擋板的下表面設置有滑槽,所述支杆中靠近所述擋板的一端至少部分位於所述滑槽內。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吸唾管機構,吸唾管機構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套接在第三管道表面,第二管道套接在第一管道表面,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還鉸接有擋板,所述第二管道上設置有沿豎直方向設置的支杆,所述支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管道表面,另一端與所述擋板的下表面相接觸,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為封閉結構,另一端連通有軟管,所述第三管道中遠離所述軟管的一端的圓周側面設置有多個長條形貫穿槽;使用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滑動第二管道,使得支杆能夠將擋板支起,調整第二管道的位置能夠確定擋板被支起的高度,當吸唾管機構被伸入到口腔中時,擋板能夠起到固定上頜的作用,其次,當吸唾管機構被伸入到舌下時,擋板能夠起到抵擋舌頭的作用,防止吸唾管的管頭接觸到舌頭或舌根;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扭轉第三管道,可以控制長條形貫穿槽的大小,從而控制吸氣的大小和開關,方便應對在吸唾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緊急情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吸唾管機構,首先解決了普通的吸唾管在吸唾過程中容易接觸口腔內壁,造成內壁的損傷的問題;其次解決了普通的吸唾管不易控制吸氣大小和開關,不能夠很好的應對一些突發情況的問題。
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於解釋本發明,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吸唾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吸唾管機構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軟管,101-擋板,201-支杆,301-長條形貫穿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
在本發明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上表面、下表面」等包含在術語中的方位詞僅代表該術語在常規使用狀態下的方位,或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的俗稱,而不應視為對該術語的限制。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吸唾管機構,所述吸唾管機構包括第一管道1,所述第一管道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管道2,所述第二管道2能夠在所述第一管道1上沿所述第一管道1的長度方向滑動,所述第一管道1的表面還鉸接有擋板101,所述第二管道2上設置有沿豎直方向設置的支杆201,所述支杆201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管道2表面,另一端與所述擋板101的下表面相接觸,滑動所述第二管道2能夠使得所述擋板101向上或向下轉動;所述吸唾管機構還包括第三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1套接在所述第三管道3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管道1能夠在所述第三管道3上沿所述第三管道3的長度方向滑動,所述第三管道3的一端為封閉結構,另一端連通有軟管4,所述第三管道3中遠離所述軟管4的一端的圓周側面設置有多個長條形貫穿槽301,滑動所述第一管道1,能夠將所述長條形貫穿槽301遮蔽。
使用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滑動第二管道2,使得支杆201能夠將擋板101支起,調整第二管道2的位置能夠確定擋板101被支起的高度,這裡擋板101設置在第一管道1中遠離軟管4的一端,如圖1所示,圖中箭頭a的方向為第一方向,相反為第二方向,當第二管道2沿第一方向滑動,這時支杆201更為靠近所述擋板101的鉸接部,此時擋板101被支起的高度較高,當第二管道2沿第二方向滑動,這時支杆201遠離所述擋板101的鉸接部,此時擋板101被支起的高度較低;當吸唾管機構被伸入到口腔中時,擋板101能夠起到固定上頜的作用,其次,當吸唾管機構被伸入到舌下時,擋板101能夠起到抵擋舌頭的作用,防止吸唾管的管頭接觸到舌頭或舌根;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扭轉第三管道3,可以控制長條形貫穿槽的大小,從而控制吸氣的大小和開關,當第三管道3沿第一方向滑動時,長條形貫穿槽301與外界的接觸面積較大,此時吸力大,當第三管道3沿第二方向滑動時,長條形貫穿槽301與外界的接觸面積較小或者完全被遮蔽,此時吸力較小或者沒有吸力,在應對吸唾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緊急情況時,可以及時調整吸力大小,控制吸力的開關;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吸唾管機構,首先解決了普通的吸唾管在吸唾過程中容易接觸口腔內壁,造成內壁的損傷的問題;其次解決了普通的吸唾管不易控制吸氣大小和開關,不能夠很好的應對一些突發情況的問題。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1的外表面設置有第一外螺紋結構,所述第二管道2的內表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外螺紋結構相配合的第一內螺紋結構;所述第一管道1的內表面設置有第二內螺紋結構,所述第三管道3的外表面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內螺紋結構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紋結構。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之間分別採用螺紋滑動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防止在操作過程中,管道之間相互滑動,其次也方便調節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之間的位置關係。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為了進一步方便調節長條形貫穿槽的開口大小,所述長條形貫穿槽301沿所述第三管道3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所述長條形貫穿槽301的數量為4-6個,多個所述長條形貫穿槽301在所述第三管道3表面以所述第三管道3的軸線為軸環繞分布。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為了防止第三管道3發生堵塞的情況,每個所述長條形貫穿槽301內都固定有過濾網片。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擋板101為彈性材料,彈性材料可以起到緩衝作用,能夠進一步保護口腔內壁和舌頭。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為了防止支杆201在滑動過程中發生滑落的現象,所述擋板101的下表面設置有滑槽,所述支杆201中靠近所述擋板101的一端至少部分位於所述滑槽內,這裡的擋板101的下表面是指擋板101中接觸所述支杆201的面,這裡的滑槽方向沿第一方向設置,使得支杆201的一端在滑槽內能夠按第一方向滑動,從而將擋板101撐起。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範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徵,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