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土鎮壓的製造方法
2023-05-22 09:48:21 2
覆土鎮壓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覆土鎮壓機,包括設有扶手、連接耳板和履帶輪的履帶式微耕機機頭,還包括由橫杆和豎杆構成的T型連接杆以及設有覆土鎮壓輪的覆土鎮壓輪支架,所述T型連接杆的豎杆與連接耳板鉸接,所述覆土鎮壓輪支架安裝在T型連接杆的橫杆上。本實用新型可調節覆土鎮壓輪在水平面和豎直面內的偏角,以此實現覆土量的調節,而且可調節覆土鎮壓輪間距,以適應不同溝寬和溝間距的擺苗溝的覆土鎮壓。
【專利說明】覆土鎮壓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作物移栽【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覆土鎮壓機。
【背景技術】
[0002] 由於長江流域土壤黏重,油菜不適於機械化移栽,主要依靠人工移栽。為降低人工 移栽勞動強度,提高移栽效率,逐漸出現利用機械開溝,人工擺栽油菜,然後覆土鎮壓的種 植模式。但是,人工覆土鎮壓存在勞動強度高、效率低、廂面不平和鎮壓力不均勻的問題,致 使油菜移栽後緩苗期長短不一,雨後積水引起漬害,嚴重影響移栽油菜成活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覆土後廂面平整的 覆土鎮壓機。
[0004] 本實用新型包括設有扶手、連接耳板和履帶輪的履帶式微耕機機頭,還包括由橫 杆和堅杆構成的T型連接杆以及設有覆土鎮壓輪的覆土鎮壓輪支架,所述T型連接杆的堅 杆與連接耳板鉸接,所述覆土鎮壓輪支架安裝在T型連接杆的橫杆上。
[0005] 進一步,還包括設有彈簧的彈簧支撐杆以及設有插孔的卡箍,所述卡箍固定在扶 手上,所述彈簧支撐杆的一端位於插孔內,所述彈簧支撐杆的另一端與T型連接杆的橫杆 鉸接。
[0006] 進一步,還包括設有間距調節孔的間距調節板以及兩面均設有弧形腰圓孔的角 鋼,所述覆土鎮壓輪支架上設有調節安裝板,所述調節安裝板上設有螺孔,所述間距調節 板固定在T型連接杆的橫杆上,所述角鋼的一面通過第一螺栓安裝在間距調節板上,所述 第一螺栓位於間距調節孔和弧形腰圓孔內,所述調節安裝板通過第二螺栓安裝在角鋼的另 一面上,所述第二螺栓位於螺孔和弧形腰圓孔內。
[0007] 進一步,還包括設有地輪支架的地輪以及一端設有卡槽的連接架,所述連接架的 另一端固定在地輪支架上,所述卡槽通過銷釘安裝在履帶式微耕機機頭上,所述卡槽上設 有兩個限位螺栓,所述兩個限位螺栓分別位於銷釘兩側。
[0008] 所述覆土鎮壓輪支架上設有用於清除覆土鎮壓輪上泥土的刮土板。
[0009] 所述覆土鎮壓輪一共有四個,每兩個為一組。
[0010] 進一步,還包括第三螺栓,所述角鋼的兩面分別設有定位圓柱凸臺和定位孔,所 述節安裝板上設有U型卡槽,所述定位圓柱凸臺位於U型卡槽內,所述第三螺栓位於定位 孔和間距調節孔內。
[0011]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可調節覆土鎮壓輪在水平面和堅直 面內的偏角,以此實現覆土量的調節。
[0012] 2、本實用新型可調節覆土鎮壓輪間距,以適應不同溝寬和溝間距的擺苗溝的覆土 鎮壓。
[0013] 3、本實用新型的支撐地輪與微耕機與履帶式微耕機履帶輪三個著地點形成一個 平面,增強了整機在田間行走穩定性;同時地輪與履帶式微耕機履帶輪後部底邊所成平面 與地表面夾角,使得土壤給整機前進方向和堅直向上的反作用力,可避免機具田間工作過 程中下陷。
[0014] 4、本實用新型以微耕機為動力,功率消耗低,對土壤碾壓力小,可避免土壤板結。
[0015] 5、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二螺栓和定位圓柱凸臺形成兩點一線,使得調節安裝板和角 鋼的連接更緊;通過第一螺栓和第三螺栓形成兩點一線,使得間距調節板和角鋼的連接更 緊,從而提高整機的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7] 圖2為圖1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8] 圖3為圖1中角鋼的結構示意圖。
[0019] 圖4為為圖1中間距調節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0] 圖5為圖1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1] 圖6為圖1中覆土鎮壓輪支架和調節安裝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3] 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覆土鎮壓機,包括設有扶手1、連接耳板2和履帶輪3 的履帶式微耕機機頭4,還包括由橫杆和堅杆構成的T型連接杆5以及設有覆土鎮壓輪7的 覆土鎮壓輪支架6,所述T型連接杆5的堅杆與連接耳板2鉸接,所述覆土鎮壓輪支架6安 裝在T型連接杆5的橫杆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設有彈簧8的彈簧支撐杆9以及設有 設有插孔l〇a的卡箍10,所述卡箍10固定在扶手1上,所述彈簧支撐杆9的一端位於插孔 l〇a內,所述彈簧支撐杆9的另一端與T型連接杆5的橫杆鉸接。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設 有間距調節孔11a的間距調節板11以及兩面均設有弧形腰圓孔12a的角鋼12,所述覆土 鎮壓輪支架6上設有調節安裝板21,所述節安裝板21上設有螺孔21a,所述間距調節板11 固定在T型連接杆5的橫杆上,所述角鋼12的一面通過第一螺栓13安裝在間距調節板11 上,所述第一螺栓13位於間距調節孔1 la和弧形腰圓孔12a內,所述調節安裝板21通過第 二螺栓14安裝在角鋼12的另一面上,所述第二螺栓14位於螺孔21a和弧形腰圓孔12a內。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設有地輪支架15的地輪16以及一端設有卡槽17a的連接架17,所 述連接架17的另一端固定在地輪支架15上,所述卡槽17a通過銷釘18安裝在履帶式微耕 機機頭4上,所述卡槽17a上設有兩個限位螺栓19,所述兩個限位螺栓19分別位於銷釘18 兩側。所述覆土鎮壓輪支架6上設有用於清除覆土鎮壓輪上泥土的刮土板20。所述覆土鎮 壓輪7 -共有四個,每兩個為一組。
[0024]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第三螺栓22,所述角鋼12的兩面分別設有定位圓柱凸臺 12c和定位孔12b,所述節安裝板21上設有U型卡槽21b,所述定位圓柱凸臺12c位於U型 卡槽21b內,U型卡槽21b繞定位圓柱凸臺12c旋轉,定位後第二螺栓14和定位圓柱凸臺 12c形成兩點一線,使得調節安裝板21和角鋼12的連接更緊;所述第三螺栓22位於定位 孔12b和間距調節孔11a內,定位後第一螺栓13和第三螺栓22形成兩點一線,使得間距調 節板11和角鋼12的連接更緊,從而提高整機的可靠性。
[0025] 所述的連接耳板2通過履帶式微耕機機頭4上固定扶手的螺栓與履帶式微耕機 機頭4固定連接;所述的T型連接杆5與連接耳板2活動連結,可繞其旋轉;所述的彈簧 支撐杆9可在卡箍10的插孔10a內上下滑動;所述的間距調節板11上預留有間距調節孔 1 la,可實現覆土鎮壓輪7間距在150-300mm範圍內調節;所述的角鋼12上預留有水平和堅 直方向上分布的弧形腰圓孔12a,可實現覆土鎮壓輪7偏轉角度在水平方向0° -30°、堅 直方向0° -30°範圍內調節;所述的連接架17通過銷釘18與履帶式微耕機機頭4活動 連結,通過限位螺栓19調整地輪16與機具前進方向的偏角,為保證機具直線行走,偏角為 0° -2°,為保證機器在田間行走不下陷,地輪16最下端距履帶式微耕機的履帶底面距離 為30-50mm。本實施例中,覆土鎮壓輪7間距為200mm,覆土鎮壓輪7水平方向偏角為30°, 堅直方向偏角為30°,地輪16與機具前進方向的偏角為0°,地輪16最下端距履帶式微耕 機的履帶底面距離為30mm。
【權利要求】
1. 一種覆土鎮壓機,包括設有扶手(1)、連接耳板(2)和履帶輪(3)的履帶式微耕機機 頭(4),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由橫杆和堅杆構成的T型連接杆(5)以及設有覆土鎮壓輪(7)的 覆土鎮壓輪支架(6 ),所述T型連接杆(5 )的堅杆與連接耳板(2 )鉸接,所述覆土鎮壓輪支 架(6 )安裝在T型連接杆(5 )的橫杆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覆土鎮壓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有彈簧(8)的彈簧支撐杆 (9)以及設有插孔(10a)的卡箍(10),所述卡箍(10)固定在扶手(1)上,所述彈簧支撐杆(9) 的一端位於插孔(l〇a)內,所述彈簧支撐杆(9)的另一端與T型連接杆(5)的橫杆鉸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覆土鎮壓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有間距調節孔(11a) 的間距調節板(11)以及兩面均設有弧形腰圓孔(12a)的角鋼(12),所述覆土鎮壓輪支架 (6)上設有調節安裝板(21),所述調節安裝板(21)上設有螺孔(21a),所述間距調節板(11) 固定在T型連接杆(5)的橫杆上,所述角鋼(12)的一面通過第一螺栓(13)安裝在間距調 節板(11)上,所述第一螺栓(13)位於間距調節孔(11a)和弧形腰圓孔(12a)內,所述調節 安裝板(21)通過第二螺栓(14)安裝在角鋼(12)的另一面上,所述第二螺栓(14)位於螺孔 (21a)和弧形腰圓孔(12a)內。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覆土鎮壓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有地輪支架(15)的地 輪(16)以及一端設有卡槽(17a)的連接架(17),所述連接架(17)的另一端固定在地輪支 架(15)上,所述卡槽(17a)通過銷釘(18)安裝在履帶式微耕機機頭(4)上,所述卡槽(17a) 上設有兩個限位螺栓(19),所述兩個限位螺栓(19)分別位於銷釘(18)兩側。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覆土鎮壓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覆土鎮壓輪支架(6)上設 有用於清除覆土鎮壓輪上泥土的刮土板(20 )。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覆土鎮壓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覆土鎮壓輪(7) -共有四 個,每兩個為一組。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覆土鎮壓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第三螺栓(22),所述角鋼 (12)的兩面分別設有定位圓柱凸臺(12c)和定位孔(12b),所述節安裝板(21)上設有U型 卡槽(21b),所述定位圓柱凸臺(12c)位於U型卡槽(21b)內,所述第三螺栓(22)位於定位 孔(12b)和間距調節孔(11a)內。
【文檔編號】A01B29/00GK203884146SQ201420172649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0日
【發明者】廖慶喜, 劉明峰, 廖宜濤, 汲文峰, 丁幼春, 萬星宇, 胡先朋, 蔣亞軍 申請人:華中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