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器總成、具有該換熱器總成的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6:59:56 1
專利名稱:換熱器總成、具有該換熱器總成的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器總成、具有該換熱器總成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現有換熱器總成中,並排布置的內外兩排換熱器固定在一起時,所採用的固定方式、固定連接件使得內外兩排換熱器固定不牢靠容易錯位。例如,現有雙排冷凝器內排通過線扎固定,線扎(例如,塑料製成的長條件、其兩端能彼此卡緊以形成可收縮套圈的結構件)本身較軟,不能有效地固定內外排的相對位置,線扎扎的鬆緊度導致出現內排高於或低於外排的錯位情況,影響冷凝器的換熱效果。圖1-3示出了現有換熱器總成的一個示例,示出了並排疊置地固定在一起的內外雙排換熱器固定連接方式。具體地,第一排換熱器2和第二排換熱器4並排疊置成內外雙排換熱器(例如,可以認為是第一排換熱器2在第二排換熱器4內側),第一排換熱器2具有多個第一 U形換熱器管23、以及供第一 U形換熱管23的U形端穿出的第一端板21,;第二排換熱器4具有多個第二排換熱管43、以及供第二 U形換熱管43的U形端穿出的第二端板41。在該示例中,通過線扎601將第一 U形換熱管23的U形端與第二 U形換熱管43的U形端固定在一起,此時顯然存在上述無法有效固定、兩排換熱器錯位等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相關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換熱器總成、以及具有該換熱器總成的空調器,以解決現有換熱器總成中連接在一起的兩排換熱器由於固定不牢靠產生錯位,而導致的影響換熱器總成的換熱效果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換熱器總成,包括具有多個第一 U形換熱管的第一排換熱器,其一端設有供所述多個第一 U形換熱管的U形端穿出的第一端板;具有多個第二 U形換熱管的第二排換熱器,其一端設有供所述多個第二 U形換熱管的U形端穿出的第二端板;還包括與第一端板和/或第二端板固定連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穿設在至少一個第一 U形換熱管的U形端,第二通孔穿設在至少一個第二 U形換熱管之一的U形端。優選地,第一排和第二排換熱器分別構造成彎折一次的彎板狀,並且這兩排換熱器的彎折半徑彼此不等,通過上述固定板,第一排和第二排換熱器固定成彼此疊置在一起的內外雙排式換熱器。優選地,從第一通孔穿設的U形端在第一端板上的正投影形狀,與第一通孔的形狀相匹配,從第二通孔穿設的U形端在第二端板上的正投影形狀,與第二通孔的形狀相匹配。優選地,固定板具有第一平板、第二平板、以及將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連接起來第三平板,第一通孔開設在第一平板上,第二通孔開設在第二平板上。優選地,第一平板上開設有多個第一通孔,該多個第一通孔中的每個為孔壁閉合的通孔;第二平板上開設有多個第二通孔,該多個第二通孔包括孔壁斷開的缺口狀通孔、以及孔壁閉合的通孔。優選地,連接在一起的第一平板、第二平板、第三平板一起構成Z字形板結構。優選地,固定板與第一端板和/或第二端板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為螺釘連接。優選地,第一排和第二排換熱器均為蒸發器、或者均為冷凝器。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具有本實用新型前述任一換熱器總成。本實用新型中索虎的「穿設」是指貫穿地設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於(I)為了固定第一排和第二排換熱器,採用固定在這兩排換熱器各自的第一端板和/或第二端板上的固定板,並在固定板上開設有穿設在第一排換熱器的至少一個第一 U形換熱管的U形端的第一通孔、及穿設在第二排換熱器的至少一個第二 U形換熱管的U形端的第二通孔,從而這兩排換熱器能牢固地固定在一起,由此避免了由於固定不牢靠導致的這兩排換熱器錯位,以及由錯位產生的影響換熱器總成換熱效果的缺陷。相應地,改善了運輸跌落過程中可能造成的這兩排換熱器固定不牢及碰撞損傷,提高了產品質量。(2)當這兩排換熱器以並排疊置的方式固定成內外兩排式換熱器時,所採用的固定板固定方式,使得內外兩排式換熱器固定緊密,有效地避免了內外排換熱器的磨響產生異音問題。(3)本實用新型中所採用的固定板與第一和/或第二端板的固定方式為螺釘固定,並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狀與從中穿過的U形端相匹配,因此該固定板安裝方便,固定的可靠性高,避免現有技術由於採用線扎而存在的線扎高溫下斷裂造成這兩排換熱器無固定的情況發生。
圖I是現有換熱器總成的主視圖;圖2是圖I換熱器總成的俯視圖;圖3是圖I中B部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換熱器總成的一個示例的主視圖;圖5是圖4換熱器總成的俯視圖;圖6是圖4中A部的放大他;圖7是圖4換熱器總成中固定板的主視圖;圖8是圖7固定板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見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4-6,本實用新型換熱器總成包括第一排換熱器2、第二排換熱器4、以及將這兩排換熱器固定在一起的固定板6。為了便於描述,對第一排換熱器2和第二排換熱器4說明如下。第一排換熱器2具有多個第一 U形換熱管23,第一排換熱器2的一端設有第一端板21,這些第一換熱管23的U形端從第一端板21穿出;第二排換熱器4具有多個第二 U形換熱管43,第二排換熱器4的一端設有第二端板41,這些第二 U形換熱管43的U形端從第二端板41穿出。S卩,第一排和第二排換熱器是以U形換熱管作為冷媒流經管道的。所有這些第一和第二 U形換熱管23、43,均具有彼此相互面對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以及將第一和第二管段彼此連通的第三管段,其中具有第三管段的一端稱為相應U形換熱器的U形端,與U形端相對的另一端稱為開口端。顯然通過U形彎接頭,可以將這些第一 U形換熱管23連通形成不同的冷媒通路;同樣地,通過U形彎接頭,也可以將這些第二 U形換熱管43連通形成不同的冷媒通路。如圖6和圖7示出的,本實用新型中固定板6固定在第一端板21和/第二端板41上,這種固定方式可以採用例如螺釘的固定方式。在固定板6上開設有第一通孔62、和第二通孔64,其中第一通孔中穿設在第一 U形換熱管23的U形端,第二通孔穿設在第二 U形換熱管43的U形端上。顯然可以理解,從第 一通孔62穿設的U形端(例如第一 U形換熱管23的U形端)在第一端板21上的正投影的形狀,應該與要穿過的第一通孔62的形狀相匹配;從第二通孔64穿設的U形端(例如第二 U形換熱管43的U形端)在第二端板41上的正投影的形狀,應該與要穿過的第二通孔64的形狀相匹配。從而,這兩排換熱器2、4通過固定板6能牢固地固定在一起,避免了固定不牢靠導致的這兩排換熱器錯位,以及由錯位產生的影響換熱器總成換熱效果的缺陷。本實用新型中,固定板6可以設置為包括第一平板61、第二平板63、以及將第一平板61和第二平板63連接起來的第三平板65。並且將所有的第一通孔62開設在第一平板61上,將所有第二通孔64開設在第二平板63上。從圖6和7中還可看出,第一平板61上的第一通孔62中的每個均為孔壁閉合的通孔;第二平板63上的第二通孔64包括孔壁斷開的缺口狀通孔、以及孔壁閉合的通孔。這兩排換熱器2、4可以如圖4和圖5所示出的、分別構造成彎折一次的彎折板,並且這兩排換熱器的彎折半徑彼此不等,即,第一排換熱器彎折半徑大於或小於第二排換熱器的彎折半徑。當這兩排換熱器2、4,需要如圖4和圖5所示的固定成彼此疊置在一起的內外雙排式換熱器時,將固定板6設置成Z字形板,具體地,如圖8示出的,連接在一起的第一平板61、第二平板63、第三平板65 —起構成Z字形結構。顯然可以理解,作為優選方式,第一排換熱器和第二排換熱器可以均為蒸發器或者均為冷凝器,此時U形換熱管即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的U形發卡管。在理想情況下,固定板中的每個第一通孔均套設在一個第一 U形換熱管的U形端,每個第二通孔(即使是孔壁斷開的缺口狀通孔)均套設在第二U形換熱管的U形端。而且,將第一和第二排換熱器布置成彼此疊置的內外雙排式換熱器僅是一種優選結構;本實用新型不局限於此,而是可以將第一和第二排換熱器布置成任何形式,相應地,對前述固定板進行變型,以設置相應的通孔與每排換熱器中至少一個U形換熱管伸出的U形端相匹配;又,本實用新型也不局限於就是第一排和第二排這兩排換熱器,可以是兩排以上換熱器依次疊置,例如三排換熱器疊置成內中外三層,此時也應對前述固定板進行變型,以在固定板上設置相應的通孔以與每排換熱器中至少一個U形換熱管伸出的U形端相匹配。另外,在圖4和圖5示出的疊置在一起的內外雙排換熱器中,可以藉助於一些U形彎接頭可以將這兩排換熱器中所有U形管連通形成一個冷媒通路,此時標號5表示換熱器總成的冷媒入口管組,標號7表不換熱器總成的冷媒出口管組。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具有本實用新型前述任一換熱器總成。[0039]綜上,本實用新型換熱器總成、以及具有該換熱器總成的空調器取得了如下效果I.換熱器總成中每相鄰排換熱器之間固定牢靠,定位準確,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果;2.所採用的固定板使得固定這些換熱器時安裝方便,固定的可靠性高,避免線扎高溫下斷裂造成這每相鄰兩排換熱器之間無固定的情況發生;3.當第一和第二排換熱器由固定板固定成排疊置的兩排式換熱器時,這兩排換熱器之間固定緊密,有效地避免了內外排換熱器的磨響產生異音問題;4.由於每相鄰兩排換熱器固定牢靠,相應就改善了運輸跌落過程中可能造成的這兩排換熱器固定不牢及碰撞損傷,提高產品質量。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換熱器總成,包括 具有多個第一 U形換熱管(23)的第一排換熱器(2),其一端設有供所述多個第一 U形換熱管的U形端穿出的第一端板(21); 具有多個第二 U形換熱管(43)的第二排換熱器(4),其一端設有供所述多個第二 U形換熱管的U形端伸出的第二端板(41); 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所述第一端板(21)和/或第二端板(41)固定連接的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開設有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64),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2)穿設在至少一個所述第一 U形換熱管(23)的U形端,所述第二通孔¢4)穿設在至少一個所述第二 U形換熱管(43)之一的U形端。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換熱器總成,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排和第二排換熱器(2、4)分別構造成彎折一次的彎板狀,並且這兩排換熱器的彎折半徑彼此不等, 其中,通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排和第二排換熱器(2、4)固定成彼此疊置在一起的內外雙排式換熱器。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換熱器總成,其特徵在於, 從所述第一通孔¢2)穿設的U形端在所述第一端板(21)上的正投影形狀,與所述第一通孔¢2)的形狀相匹配, 從所述第二通孔¢4)穿設的U形端在所述第二端板(41)上的正投影形狀,與所述第二通孔¢4)的形狀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換熱器總成,其特徵在於, 所述固定板(6)具有第一平板(61)、第二平板(63)、以及將所述第一平板¢1)和第二平板出3)連接起來第三平板(65),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2)開設在所述第一平板¢1)上,所述第二通孔¢4)開設在所述第二平板¢3)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器總成,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平板¢1)上開設有多個所述第一通孔(62),該多個所述第一通孔¢2)中的每個為孔壁閉合的通孔; 所述第二平板¢3)上開設有多個所述第二通孔(64),該多個所述第二通孔¢4)包括孔壁斷開的缺口狀通孔、以及孔壁閉合的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器總成,其特徵在於, 連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平板(61)、第二平板(63)、第三平板¢5) —起構成Z字形板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換熱器總成,其特徵在於, 所述固定板(6)與所述第一端板(21)和/或第二端板(41)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為螺釘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2,5-7中任一項所述的換熱器總成,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排和第二排換熱器(2、4)均為蒸發器、或者均為冷凝器。
9.一種空調器,其特徵在於,具有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換熱器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熱器總成,包括具有多個第一U形換熱管的第一排換熱器,其一端設有供所述多個第一U形換熱管的U形端穿出的第一端板;具有多個第二U形換熱管的第二排換熱器,其一端設有供所述多個第二U形換熱管的U形端穿出的第二端板;還包括與第一端板和/或第二端板固定連接的固定板,固定板上開設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穿設在至少一個第一U形換熱管的U形端,第二通孔穿設在至少一個所述第二U形換熱管之一的U形端。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具有前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換熱器總成。以解決現有換熱器總成中連接在一起的兩排換熱器由於固定不牢靠產生錯位,而導致的影響換熱器總成的換熱效果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F24F13/30GK202648097SQ20122026531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王友寧, 吳洪金, 賀世權, 苗清波, 李鵬飛 申請人:海爾集團公司, 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