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絹茸火絨草炭疽病的納米肥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3 03:01:06 1
一種防治絹茸火絨草炭疽病的納米肥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絹茸火絨草炭疽病的納米肥及其製備方法,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備得到:硫酸鉀8-12份、硫酸錳0.2-1.0份、硫酸亞鐵1-3份、膨潤土5-10份、豬糞15-20份等。本發明與普通復混肥料相比,改善品質明顯,減低病蟲害發生率,提高土地有機質;製備方法易於掌握,成本較低,具有易於實施,實施效果好的特點,因此,為其進行園林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專利說明】一種防治絹茸火絨草炭疸病的納米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有機肥料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防治絹茸火絨草炭疽病的納米肥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絹鸞火絨草smithianum Hand.-Mazz)為菊科火絨草屬,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壯,有少數簇生的花莖和不育莖;不育莖直立,有密生的葉,無頂生的葉叢。頭狀花序大,徑約6-9毫米,常3-25個密集,稀I個,或有花序梗而成傘房狀。總苞長4-6毫米,被白色密棉毛,總苞片3-4層,頂端無毛,淺或深褐色,尖或稍撕裂,露出毛茸之上。
[0003]在種植過程中炭疽病是一種嚴重影響其產量和品質的真菌病害,發病初期,在葉片上產生褐色下陷的不規則小斑,後來逐漸擴大成黑褐色;邊緣清晰,形成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後期病斑中部呈灰色至灰白色,上面有不規則同心輪紋。葉柄受害後,初期表現為水潰狀褐色病斑,後期病部呈現黑褐色幹縮,只是葉片脫落。莖部受害後,初期會產生褐色小點,後期逐步擴成圓形的黑褐色病斑,病部略下陷或幹縮。天氣潮溼時可產生粉紅色鑽狀物。嚴重時植株生長受到限制。傳統的防止方法是可在種植其他作物之前,清潔田園,並向地塊中噴施炭疽福美、辛硫合劑、退菌特等藥劑,防治效果較好。在噴施過10天左右再考慮翻耕種植其他作物。並在種植好作物後,每月或半月輪流交替噴施殺菌劑。但是這種方法使用了大量的農藥殺菌劑,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並且菜農在施肥過程中一般採用常規的化學肥料,長期使用對土壤還有植物都有一定的影響,目前利用多元有機肥來預防該炭疽病的研究還沒有報導。
[0004]現有技術中並沒有關於絹茸火絨草栽培肥料的報導,由於在葉兩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厚茸毛,並且總苞同樣被白色密棉毛,因此,其觀賞價值極大,而目前絹茸火絨草還屬於野生花卉,有必要研究其專用肥`料將其應用於城市園林景觀中,發揮其觀賞的價值。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針對現有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防治絹茸火絨草炭疽病的納米肥,其特徵在於,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備得到:硫酸鉀8-12份、硫酸錳0.2-1.0份、硫酸亞鐵1-3份、膨潤土 5-10份、豬糞15-20份、豬肉屠宰場廢棄物4-6份、腐植酸4-8份、西瓜秧蔓10-15份、草炭8-12份、蓖麻渣5-8份、味精渣8-12份、餅柏12-18份、巨大芽孢桿菌0.2-0.4份、枯草芽孢桿菌0.3-0.5份、灰色鏈霍菌0.8-1份、涇陽鏈黴菌0.2-0.4份、米麴黴0.8-1.2份、纖維素酶0.6-0.8份、苦參鹼5-10份、土荊皮10-15份、花椒20-30份、銀杏種皮20-30份、蛇床子20-30份、苦楝皮10-30份、使君子15-25份、五倍子1_15份、毛冬青5_15份、無患子外種皮55-60份、蕪荑10-15份、樟腦5-15份、木鱉子5_15份、鑰酸銨45-55份、碳銨35-45份、磷酸二銨20-30份、氯化鉀5_10份、硫酸鋅I 一 2份、硼酸I 一 2份、麥飯石粉25-30份、鈣石粉5-10份,膨潤土 20-25份、硫脲5 — 15份、硅藻土 10-20份、磷礦粉10-20份、腐植酸鈉5-15份、有機溶劑10-20份,矽羥基磷灰石25-30份、囊壁材料10-?5份,膠體1~3份。
[0006]製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1)微生物的發酵培養:
①將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接種到PDA培養基的斜面上,培養基起始PH控制在6-8 ;培養溫度控制在20-30°C ;培養14-18小時後製成菌懸液,再按比例1.5%的接種量將製備好的菌懸液接種到PDA液體培養基中,震蕩培養,溫度控制在28-32°C,培養55-75小時;
②將灰色鏈黴菌、涇陽鏈黴菌在改良Camp-BAP培養基上,培養基起始pH控制在6_8,溫度為20-25°C,培養20-22天,升高溫度到28_30°C繼續培養10-14天,再按比例2%的接種量接種到改良Camp-BAP液體培養基中發酵,在25_30°C溫度下培養84-96小時;
(2)作物秸杆的處理:
首先將西瓜秧蔓攤曬,晾乾,使水分晾至20%以下;然後將西瓜秧蔓截至長1-2釐米,餅柏粉碎過20目篩;將餅柏用水浸泡8-12小時,蒸或煮20-40分鐘;
(3)發酵處理:
①將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纖維素酶按照所述的比例進行混合,加水攪拌均勻,加入到混合好的腐植酸、西瓜秧蔓、草炭、蓖麻渣、味精渣、餅柏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勻進行發酵處理,將混合物用塑料薄膜覆蓋,腐熟時間4-5天,當發現溫度超過60°C,揭開薄膜將混合物進行翻倒,時間間隔為1-2天一次,經過8-12天發酵完成;
②將灰色鏈黴菌、涇陽鏈黴菌、米麴黴加入到豬糞和豬肉屠宰場廢棄物中,機械化翻拋,以疏鬆物料、增大氧氣量,培養1-2天後,將混合物用塑料薄膜覆蓋,腐熟時間3-4天,揭開薄膜將混合物進行翻倒,時間間隔為1-2天一次,翻倒2-4次,然後再將塑料薄膜插孔處理,每平方米插15-25個l-2cm2的空,適當加大氧氣量,溫度控制在50_55°C,當發現物料疏鬆,沒有物料原來的臭味,並且稍有氨味,堆內產生白色菌絲時發酵完畢,得到水分含量為35-40%的發酵物;
(4)將硫酸鉀、硫酸錳、硫酸亞鐵、膨潤土混合均勻,製得混合肥料;
(5)將步驟(3)和步驟(4)製得的物質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6)取苦參鹼、土荊皮、花椒、銀杏種皮、蛇床子、苦楝皮、使君子、五倍子、毛冬青、無患子外種皮、蕪荑、樟腦、木鱉子按照所述重量份數,在水中浸泡2.5小時後,加溫到50°C保持30分鐘,然後加入(10份的活力單位為200U)的纖維素酶進行酶解,酶解反應溫度為30-50°C,酶解反應時間為2小時,過濾得到中草藥液;將所述製得的中草藥藥液300份加入10倍重量的75 %乙醇浸泡70min,加熱至70°C回餾45min,過濾,收集提取液;濾渣再加入5倍重量的70%乙醇,加熱至80°C回餾45min,過濾,收集提取液,將所述收集的提取液在20°C開始攪拌,並依次按上述配方添加鑰酸銨、碳銨、磷酸二銨、氯化鉀、硫酸鋅、硼酸、麥飯石粉、鈣石粉、膨潤土、硫脲、硅藻土、磷礦粉、腐植酸鈉;
(7)將步驟(5)和步驟(6)製得的物質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烘乾、粉碎、製成成品:將上述物料經流化床烘乾,溫度控制在80°C度以下,含水量控制在10-15%範圍內,粉碎過篩,細度達到60目;然後用傳送帶經粉碎後;加入所述重量份的矽羥基磷灰石、囊壁材料,再加入所述重量份的膠體以每分鐘2500轉速攪拌,形成水包油的乳液;降低轉數到1500轉,攪拌25分鐘然後加入稀鹽酸調節PH值到3.0,再攪拌I小時後將轉速降到100轉/分,升溫到5(T55°C,繼續攪拌,2小時後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值到7.0。
[0007]有益效果:
1、本發明根據絹茸火絨草的生理習性,採用了適合絹茸火絨草種子萌發的技術以及特殊的肥料配方,從而克服了子萌發困難,出苗不齊,成活率低的缺點,為的大面積栽培以及應用創造了條件,並且利用本發明得到的的種子實生苗根系發達,而且長勢好,速度快,成活率高,並且種子的萌發率得到保證; 2、本發明的肥料配方為多元生物有機、中藥組分,無公害、低殘留,滿足了該作物的正常生長需求,創造了市場價值。
[0008]3、結果表明,本發明製備的防治該炭疽病的多元微生物專用肥可以使炭疽病發病率大大降低,植株生長更加旺盛,土壤中的益生菌也增加,土壤的狀況得到大大改善。對常見的病害的抑制率為85%。
[0009]4、利用羥基磷灰石本身具有多孔結構的性質,將藥物吸附在載體的內部網格中,
達到緩慢釋放的目的。羥基磷灰石還具有可生物降解特性,所得降解產物為磷酸根離子和
鈣離子,這些元素可以被作物再吸收,不會對作物及環境產生破壞作用,還可以改善土壤,
所以以羥基磷灰石作為農藥、化肥載體得到的產物質量可靠,穩定性強,使用安全,載藥量
及吸附量都有較大提高,肥效時間延長4個月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8%,提高生產者的效.、
Mo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對本發明並沒有限制。
實施例
[0011]一種防治絹茸火絨草炭疽病的納米肥,其特徵在於,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備得到:硫酸鉀8-12份、硫酸錳0.2-1.0份、硫酸亞鐵1-3份、膨潤土 5-10份、豬糞15-20份、豬肉屠宰場廢棄物4-6份、腐植酸4-8份、西瓜秧蔓10-15份、草炭8-12份、蓖麻渣5_8份、味精渣8-12份、餅柏12-18份、巨大芽孢桿菌0.2-0.4份、枯草芽孢桿菌0.3-0.5份、灰色鏈黴菌0.8-1份、涇陽鏈黴菌0.2-0.4份、米麴黴0.8-1.2份、纖維素酶0.6-0.8份、苦參鹼5-10份、土荊皮10-15份、花椒20-30份、銀杏種皮20-30份、蛇床子20-30份、苦楝皮10-30份、使君子15-25份、五倍子1-15份、毛冬青5_15份、無患子外種皮55-60份、蕪荑10-15份、樟腦5-15份、木鱉子5-15份、鑰酸銨45-55份、碳銨35-45份、磷酸二銨20-30份、氯化鉀5-10份、硫酸鋅I 一 2份、硼酸I 一 2份、麥飯石粉25-30份、|丐石粉5_10份,膨潤土 20-25份、硫脲5 — 15份、硅藻土 10-20份、磷礦粉10_20份、腐植酸鈉5_15份、有機溶劑10-20份,矽羥基磷灰石25-30份、囊壁材料10-15份,膠體1~3份。
[0012]製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
(I)微生物的發酵培養:
①將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接種到PDA培養基的斜面上,培養基起始PH控制在
6-8 ;培養溫度控制在20-30°C ;培養14-18小時後製成菌懸液,再按比例1.5%的接種量將製備好的菌懸液接種到PDA液體培養基中,震蕩培養,溫度控制在28-32°C,培養55-75小時;
②將灰色鏈黴菌、涇陽鏈黴菌在改良Camp-BAP培養基上,培養基起始pH控制在6_8,溫度為20-25°C,培養20-22天,升高溫度到28_30°C繼續培養10-14天,再按比例2%的接種量接種到改良Camp-BAP液體培養基中發酵,在25_30°C溫度下培養84-96小時;
(2)作物秸杆的處理:
首先將西瓜秧蔓攤曬,晾乾,使水分晾至20%以下;然後將西瓜秧蔓截至長1-2釐米,餅柏粉碎過20目篩;將餅柏用水浸泡8-12小時,蒸或煮20-40分鐘;
(3)發酵處理:
①將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纖維素酶按照所述的比例進行混合,加水攪拌均勻,加入到混合好的腐植酸、西瓜秧蔓、草炭、蓖麻渣、味精渣、餅柏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勻進行發酵處理,將混合物用塑料薄膜覆蓋,腐熟時間4-5天,當發現溫度超過60°C,揭開薄膜將混合物進行翻倒,時間間隔為1-2天一次,經過8-12天發酵完成;
②將灰色鏈黴菌、涇陽鏈黴菌、米麴黴加入到豬糞和豬肉屠宰場廢棄物中,機械化翻拋,以疏鬆物料、增大氧氣量,培養1-2天後,將混合物用塑料薄膜覆蓋,腐熟時間3-4天,揭開薄膜將混合物進行翻倒,時間間隔為1-2天一次,翻倒2-4次,然後再將塑料薄膜插孔處理,每平方米插15-25個l-2cm2的空,適當加大氧氣量,溫度控制在50_55°C,當發現物料疏鬆,沒有物料原來的臭味,並且稍有氨味,堆內產生白色菌絲時發酵完畢,得到水分含量為35-40%的發酵物;
(4)將硫酸鉀、硫酸錳、硫酸亞鐵、膨潤土混合均勻,製得混合肥料; (5)將步驟(3)和步驟(4)製得的物質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6)取苦參鹼、土荊皮、花椒、銀杏種皮、蛇床子、苦楝皮、使君子、五倍子、毛冬青、無患子外種皮、蕪荑、樟腦、木鱉子按照所述重量份數,在水中浸泡2.5小時後,加溫到50°C保持30分鐘,然後加入(10份的活力單位為200U)的纖維素酶進行酶解,酶解反應溫度為30-50°C,酶解反應時間為2小時,過濾得到中草藥液;將所述製得的中草藥藥液300份加入10倍重量的75%乙醇浸泡70min,加熱至70°C回餾45min,過濾,收集提取液;濾渣再加入5倍重量的70%乙醇,加熱至80°C回餾45min,過濾,收集提取液,將所述收集的提取液在20°C開始攪拌,並依次按上述配方添加鑰酸銨、碳銨、磷酸二銨、氯化鉀、硫酸鋅、硼酸、麥飯石粉、鈣石粉、膨潤土、硫脲、硅藻土、磷礦粉、腐植酸鈉;
(7)將步驟(5)和步驟(6)製得的物質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烘乾、粉碎、製成成品:將上述物料經流化床烘乾,溫度控制在80°C度以下,含水量控制在10-15%範圍內,粉碎過篩,細度達到60目;然後用傳送帶經粉碎後;加入所述重量份的矽羥基磷灰石25-30份、囊壁材料,再加入所述重量份的膠體以每分鐘2500轉速攪拌,形成水包油的乳液;降低轉數到1500轉,攪拌25分鐘然後加入稀鹽酸調節PH值到3.0,再攪拌I小時後將轉速降到100轉/分,升溫到5(T55°C,繼續攪拌,2小時後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值到7.0。
[0013]表1本發明製備的多元微生物肥料和對照I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絹茸火絨草炭疽病的納米肥,其特徵在於,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備得到:硫酸鉀8-12份、硫酸錳0.2-1.0份、硫酸亞鐵1-3份、膨潤土 5-10份、豬糞15-20份、豬肉屠宰場廢棄物4-6份、腐植酸4-8份、西瓜秧蔓10-15份、草炭8-12份、蓖麻渣5_8份、味精渣8-12份、餅柏12-18份、巨大芽孢桿菌0.2-0.4份、枯草芽孢桿菌0.3-0.5份、灰色鏈黴菌0.8-1份、涇陽鏈黴菌0.2-0.4份、米麴黴0.8-1.2份、纖維素酶0.6-0.8份、苦參鹼5-10份、土荊皮10-15份、花椒20-30份、銀杏種皮20-30份、蛇床子20-30份、苦楝皮10-30份、使君子15-25份、五倍子1-15份、毛冬青5-15份、無患子外種皮55-60份、蕪荑10-15份、樟腦5-15份、木鱉子5-15份、鑰酸銨45-55份、碳銨35-45份、磷酸二銨20-30份、氯化鉀5-10份、硫酸鋅I 一 2份、硼酸I 一 2份、麥飯石粉25-30份、鈣石粉5_10份,膨潤土20-25份、硫脲5 — 15份、硅藻土 10-20份、磷礦粉10_20份、腐植酸鈉5_15份、有機溶劑10^20份,矽羥基磷灰石25-30份、囊壁材料10-15份,膠體3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絹茸火絨草炭疽病的納米肥及其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如下步驟: (1)微生物的發酵培養: ①將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接種到PDA培養基的斜面上,培養基起始pH控制在6-8;培養溫度控制在20-30°C ;培養14-18小時後製成菌懸液,再按比例1.5%的接種量將製備好的菌懸液接種到PDA液體培養基中,震蕩培養,溫度控制在28-32°C,培養55-75小時; ②將灰色鏈黴菌、涇陽鏈黴菌在改良(Camp-BAP)培養基上,培養基起始pH控制在6_8,溫度為20-25°C,培養20-22天,升高溫度到28_30°C繼續培養10-14天,再按比例2%的接種量接種到改良Camp-BAP液體培養基中發酵,在25_30°C溫度下培養84-96小時; (2)作物秸杆的處理: 首先將西瓜秧蔓攤曬,晾乾,使水分晾至20%以下;然後將西瓜秧蔓截至長1-2釐米,餅柏粉碎過20目篩;將餅柏用水浸泡8-12小時,蒸或煮20-40分鐘; (3)發酵處理: ①將巨大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纖維素酶按照所述的比例進行混合,加水攪拌均勻,加入到混合好的腐植酸、西瓜秧蔓、草炭、蓖麻渣、味精渣、餅柏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勻進行發酵處理,將混合物用塑料薄膜覆蓋,腐熟時間4-5天,當發現溫度超過60°C,揭開薄膜將混合物進行翻倒,時間間隔為1-2天一次,經過8-12天發酵完成; ②將灰色鏈黴菌、涇陽鏈黴菌、米麴黴加入到豬糞和豬肉屠宰場廢棄物中,機械化翻拋,以疏鬆物料、增大氧氣量,培養1-2天後,將混合物用塑料薄膜覆蓋,腐熟時間3-4天,揭開薄膜將混合物進行翻倒,時間間隔為1-2天一次,翻倒2-4次,然後再將塑料薄膜插孔處理,每平方米插15-25個l-2cm2的空,適當加大氧氣量,溫度控制在50_55°C,當發現物料疏鬆,沒有物料原來的臭味,並且稍有氨味,堆內產生白色菌絲時發酵完畢,得到水分含量為35-40%的發酵物; (4)將硫酸鉀、硫酸錳、硫酸亞鐵、膨潤土混合均勻,製得混合肥料; (5)將步驟(3)和步驟(4)製得的物質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 (6)取苦參鹼、土荊皮、花椒、銀杏種皮、蛇床子、苦楝皮、使君子、五倍子、毛冬青、無患子外種皮、蕪荑、樟腦、木鱉子按照所述重量份數,在水中浸泡2.5小時後,加溫到50°C保持30分鐘,然後加入(10份的活力單位為200U)的纖維素酶進行酶解,酶解反應溫度為30-50°C,酶解反應時間為2小時,過濾得到中草藥液;將所述製得的中草藥藥液300份加入10倍重量的75 %乙醇浸泡70min,加熱至70°C回餾45min,過濾,收集提取液;濾渣再加入5倍重量的70%乙醇,加熱至80°C回餾45min,過濾,收集提取液,將所述收集的提取液在20°C開始攪拌,並依次按上述配方添加鑰酸銨、碳銨、磷酸二銨、氯化鉀、硫酸鋅、硼酸、麥飯石粉、鈣石粉、膨潤土、硫脲、硅藻土、磷礦粉、腐植酸鈉; (7)將步驟(5)和步驟(6)製得的物質進行混合,充分攪拌均勻;烘乾、粉碎、製成成品:將上述物料經流化床烘乾,溫度控制在80°C度以下,含水量控制在10-15%範圍內,粉碎過篩,細度達到60目;然後用傳送帶經粉碎後;加入所述重量份的矽羥基磷灰石、囊壁材料,再加入所述重量份的膠體以每分鐘2500轉速攪拌,形成水包油的乳液;降低轉數到1500轉,攪拌25分鐘然後加入稀鹽酸調節PH值到3.0,再攪拌I小時後將轉速降到100轉/分,升溫到5(T55°C,繼續攪拌,2小`時後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值到7.0。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553812SQ201310549926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寧峰 申請人:蘇州市相城區渭塘鳳凰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