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治療銀屑病的藥物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03:21:51 4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治療銀屑病的藥物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配製品,具體地說是一種用於治療銀屑病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紅斑鱗屑性皮膚病。具有頑固性和易復發性的特點。銀屑病的病理特徵為,基底層角朊細胞進入增生池的較正常明顯增多,且細胞增殖加速,絲狀分裂周期從正常的311小時縮短至37.5小時,表皮通過時間也從28-56天縮短至3-4天。由於角朊細胞過快地通過表皮,使它來不及完全成熟,在組織學上出現角化不全,顆粒層消失。其皮損特徵是起初出現紅斑丘疹,表皮覆蓋一層銀白鱗屑,皮膚乾枯、脫屑結痂有的連成一片,狀如地圖,有的瘙癢、流水流膿,目不忍睹。銀屑病病雖不危及生命,但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痛苦,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且其一般經久治不愈,及逐年遷延復發加重。目前用於治療銀屑病的藥物主要有皮質激素類藥物、抗腫瘤類藥物、重金屬鹽類藥物。皮質激素類藥物又分為外用和內服兩類,外用的主要有膚輕鬆、膚疾寧等,內服的主要有強的松、地塞米松等。此類藥物雖顯效快,但治標不治本,且極易誘發重症銀屑病。抗腫瘤藥物主要有乙雙嗎啉、白血寧、乙亞胺等。此類藥物治療銀屑病的依據主要是抑制表皮細胞增生的某個環節。該類藥物的缺點是毒副作用大,可引起脫髮、噁心等。且可對正常細胞的生長分裂造成很大破壞,特別是會對肝細胞、骨髓細胞造成嚴重的破壞。重金屬鹽類藥物主要是中含有重金屬鉛、汞或砷等的藥物。這些藥物服用後確實有明顯的效果,但停藥不久就反覆發作,長期服用則可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療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療銀屑病的藥物組合物。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藥物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組分製成山豆根90-150份、地骨皮90-150份、青黛30-60份、炮山甲30-60份、甘草20-80份、蒼朮100-200份、冰片20-50份、防風30-60份。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優選的組分配比是山豆根150份、地骨皮150份、青黛30份、炮山甲30份、甘草30份、蒼朮100份、冰片30份、防風30份。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可以按照常規製劑方法,製成片劑、膠囊劑、口服液、衝劑、湯劑等各種口服製劑。
中醫學認為銀屑病多是風溼熱邪或脾肺溼熱蘊阻於肌膚而致血熱、血燥和血瘀的症象。本發明藥物組合物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祛風燥溼止癢為治則,選山豆根、地骨皮得清寒之氣,甘苦之味,解除肺、胃鬱熱;選青黛瀉肝膽、散鬱火;選炮山甲、蒼朮、防風、冰片宣臟腑、同諸竅,使諸藥貫徹經絡,通達關竅,同時健脾燥溼、祛風止癢;選甘草調和諸藥,使之不爭。
本發明各藥物組分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配伍應用後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用於治療銀屑病具有良好的療效,且復發率低、無毒副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臨床應用中得到了驗證。以下是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臨床應用資料。
臨床病理選擇及診斷標準1血熱型患者54例。證侯皮疹發生及發展迅速,皮損分點滴狀或塊狀,新的損皮不斷出現鱗屑,瘙癢明顯,常伴有心煩、口渴、大便幹、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或滑數。
2血燥型患者60例。證侯皮損肥厚、色暗紅、經久不退,皮膚乾燥瘙癢,新皮皮疹較少,原有皮損部分消退,舌質暗紅,苔薄白,脈結或沉細。
3血燥型患者48例。證侯皮損肥厚、色暗紅、經久不退,鱗屑附著較緊,肌膚甲錯,時有瘙癢。常伴有面部褐斑,舌質暗紅,有瘀點或瘀斑,脈細緩澀。
治癒好轉標準依據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編寫的《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癒好轉標準》。
實驗方法病人採用隨機雙盲方法,選擇病史、病情、年齡、性別相當的銀屑病人,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組服用本發明藥物膠囊劑,每日三次,每次5粒。服用一個月。對照組服用乙亞胺,每日三次,每次100mg,每服藥5天停藥一天(以避免藥物的毒副作用多大而被迫停藥)。服用一個月。
實驗結果見表1、表2。
表1各組資料結果
表2各組6個月後複查情況
實驗表明本發明藥物對各型銀屑病都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復發率低。病人在服藥期間,未曾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對照組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且大部分患者自述有胃腸道反應。
典型病例1、申某某,女37歲,系河北省邯鄲市人,患尋常型銀屑病1年,以頭皮、腹、背、四肢多見,呈大小不等紅色皮疹,表面有銀白色鱗屑,2001年3月開始服用本發明藥物,2周後皮損開始消退,服用本發明藥物4周,皮損全部消退,又服用了一個療程鞏固療效,至今未復發。
2、暴某某,女,14歲,系河北省邯鄲市磁縣人,患尋常型銀屑病2年,以頭皮、胸、腹、背部多見,呈點滴狀,大小不等暗紅色皮疹,表面有銀白色鱗屑。2002年5月開始服用本發明藥物,3周後,鱗屑變薄,皮疹縮小,服藥5周皮疹開始消退,無新疹發生,服至第7周皮疹全部消退,愈後鞏固服藥2個月,至今未復發。
3、王某某,男,16歲,系河北省邯鄲市磁縣陶泉鄉霍王莊村人,患銀屑病4個月,以四肢、胸背部多見,皮疹暗紅,呈地圖狀,大小不等斑塊,表面有大量銀白色鱗屑。2003年10月開始服用本發明藥物,2周後鱗屑開始消退,服用四周此損全部消退,殘留少量色素沉著斑,又服用一個療程,痊癒,至今未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稱取山豆根150kg、地骨皮150kg、青黛30kg、炮山甲30kg、甘草30kg、蒼朮100kg、冰片30kg、防風30kg。將山豆根、地骨皮、甘草、蒼朮、防風、青黛加水浸泡2小時,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時,合併濾液,濃縮成幹浸膏,粉碎,備用。另將炮山甲、冰片粉碎,與浸膏粉混勻,裝入膠囊,每粒0.5克。
實施例2按照常規方法製備成片劑。
實施例3按照常規方法製備成衝劑。
實施例4按照常規方法製備成丸劑。
實施例5按照常規方法製備成口服液。
實施例2-5的具體組分用量配比見下表 以上實施例在臨床應用中均具有良好的療效,但其並不對本發明的應用範圍構成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治療銀屑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組分製成山豆根90-150份、地骨皮90-150份、青黛30-60份、炮山甲30-60份、甘草20-80份、蒼朮100-200份、冰片20-50份、防風30-6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治療銀屑病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組分重量份比為山豆根150份、地骨皮150份、青黛30份、炮山甲30份、甘草30份、蒼朮100份、冰片30份、防風3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治療銀屑病的藥物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組分製成山豆根90-150份、地骨皮90-150份、青黛30-60份、炮山甲30-60份、甘草20-80份、蒼朮100-200份、冰片20-50份、防風30-60份。本發明藥物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復發率低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P17/00GK1840015SQ20061001235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3日
發明者王慶濱 申請人:王慶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