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1:06:51 2
專利名稱: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地基,特別涉及可用於鐵路、公路等工程地基的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
背景技術:
在我國沿海廣泛分布深厚軟土地基,在此類地基上修建鐵路、公路等路基時需要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如果對全部深度的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則地基加固處理的投資將十分巨大,故在工程中大量的採用了懸浮樁複合地基進行加固。但由於在修建道路兩側附近常有不確定的開挖或加載現象發生,結果導致了許多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路基發生較大變形等路基病害出現,其原因大多為土壓力偏壓使懸浮樁複合地基中的加固樁發生傾斜偏移,同時由於我國沿海地區用地十分珍貴,想通過在病害路基兩側較寬範圍採用淺層複合地基加固處理約束既有路基不能實現。為此急迫需要一種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來解決此類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加固效果良好,而且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的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包括位於軟土層內的既有懸浮樁複合地基,其特徵是所述懸浮樁複合地基外側設置旋噴樁,旋噴樁相互咬合布置;旋噴樁外側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鋼筋混凝土鑽孔樁,其下部需穿入下臥硬土層一定深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固效果良好,而且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特別是在我國沿海深厚軟土地基廣泛分布且用地十分珍貴的地區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
本說明書包括如下兩幅附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的橫斷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的平面圖。圖中示出構件名稱及所對應的標記既有懸浮樁複合地基1、旋噴樁2、鋼筋混凝土鑽孔樁3、鋼筋混凝土系梁4。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和圖2,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包括位於軟土層內的既有懸浮樁複合地基I,在懸浮樁複合地基I外側設置旋噴樁2,旋噴樁2相互咬合布置,利用旋噴樁2的圍幕作用,避免兩側軟土開挖或流動造成的複合地基中加固懸浮樁傾斜病害加重。在旋噴樁2外側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鋼筋混凝土鑽孔樁3,其下部需穿入下臥硬土層一定深度,由鋼筋混凝土鑽孔樁3承擔懸浮樁複合地基側向偏壓土壓力。為增大鋼筋混凝土鑽孔樁3的整體作用,所述各鋼筋混凝土鑽孔樁3的頂部設置與之固結為一體的鋼筋混凝土系梁4。本實用新型加固效果良好,而且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特別是在我國沿海深厚軟土地基廣泛分布且用地十分珍貴的地區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所述旋噴樁2樁徑一般為0. 8 1. Om,樁間距一般為0. 6 0. 8m。以上所述只是用圖解說明本實用新型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的一些原理,並非是要將本實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體結構和適用範圍內,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應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屬於本實用新型所申請的專利範圍。
權利要求1.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包括位於軟土層內的既有懸浮樁複合地基 (1),其特徵是所述懸浮樁複合地基(I)外側設置旋噴樁(2),旋噴樁(2)相互咬合布置;旋噴樁(2)外側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鋼筋混凝土鑽孔樁(3),其下部需穿入下臥硬土層一定深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其特徵是所述各鋼筋混凝土鑽孔樁(3)的頂部設置與之固結為一體的鋼筋混凝土系梁(4)。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其特徵是所述旋噴樁(2)樁徑為O. 8 1. 0m,樁間距為O. 6 O. 8m。
專利摘要深厚軟土懸浮樁複合地基病害加固構造,加固效果良好,而且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包括位於軟土層內的既有懸浮樁複合地基(1),在懸浮樁複合地基(1)外側設置旋噴樁(2),旋噴樁(2)相互咬合布置;旋噴樁(2)外側沿線路縱向間隔設置鋼筋混凝土鑽孔樁(3),其下部需穿入下臥硬土層一定深度。
文檔編號E01C3/04GK202830675SQ2012204523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姚裕春, 李安洪, 徐駿, 龐應剛, 曾永紅, 李井元 申請人: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