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板卡接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9:12:3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築裝修施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牆板卡接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築裝修過程中,需要將多個牆板卡接於一起,而現有的卡接裝置多是裸露在牆體外部,且安裝繁瑣,不僅降影響整體美觀性,而且也降低了了施工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牆板卡接機構,以提高整體美觀性及施工效率,並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
一種牆板卡接機構,包括牆板本體,於所述牆板本體的一側形成有第一直角槽,於第一直角槽的兩直角面上嵌裝有彈性頂推件,於所述牆板本體的另一側形成有與第一直角槽開口相反的第二直角槽,於第二直角槽的兩直角面上形成有用於嵌裝彈性頂推件的卡槽;所述彈性頂推件包括固連於牆板本體內的套筒、插裝於套筒內的球形塊,以及設於球形塊與套筒間的彈簧,所述球形塊因彈簧的彈力可卡置於卡槽中。
進一步的,相鄰於第一直角槽於所述牆板本體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相鄰於第二直角槽於牆板本體上形成有在相鄰牆板本體拼接時與凹槽搭接、以使相鄰牆板構成導流槽的止水塊。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頂推件於第一直角槽內設有多個。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頂推件於第一直角槽的兩直角面上垂直交錯布置。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勢:
(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牆板卡接機構,通過將相鄰牆板本體卡裝,可使第一直角槽兩直角面上的彈性頂推件與第二直角槽內的卡槽嵌裝配合,而使相鄰牆板本體間具有垂直交叉的卡接關係,從而相鄰牆板本體牢固地卡接於一起,操作簡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卡接後的相鄰牆板本體可構成平整的平面,提高了整體美觀性。
(2)通過止水塊與凹槽的搭接構成的導流槽,可避免雨水滲入相鄰牆板本體相接合的縫隙,而導致牆板本體腐蝕,從而可延長牆板本體的使用壽命。
(3)於第一直角槽內設置多個彈性頂推件,可提高相鄰牆板本體之間的卡接力,從而使相鄰牆板本體牢固地連接於一起。
(4)彈性頂推件於第一直角槽的兩直角面上垂直交錯布置,可便於相鄰牆板本體之間的卡裝操作。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牆板卡接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兩個牆板卡接機構卡裝於一起時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牆板本體,2-凹槽,3-第一直角槽,4-彈性頂推件,5-第二直角槽,6-止水塊,7-卡槽,8-導流槽。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本實施例涉及一種牆板卡接機構,由圖1結合圖2所示,其包括牆板本體1,於牆板本體1的一側形成有第一直角槽3,於第一直角槽3的兩直角面上嵌裝有彈性頂推件4,於牆板本體1的另一側形成有與第一直角槽3開口相反的第二直角槽5,於第二直角槽5的兩直角面上形成有用於嵌裝彈性頂推件4的卡槽7。本牆板卡接機構在使用時,通過將相鄰牆板本體1卡裝,可使設於第一直角槽3兩直角面上的彈性頂推件4與第二直角槽5內的卡槽7嵌裝配合,而使相鄰牆板本體1間具有垂直交叉的卡接關係,從而使相鄰牆板本體1牢固地卡接於一起;且卡接後的相鄰牆板本體1可構成平整的平面,可提高整體美觀性。
本實施例中的彈性頂推件4包括固連於牆板本體1內的套筒、插裝於套筒內的球形塊,以及設於球形塊與套筒件的彈簧。由此,安裝相鄰牆板本體1時,彈性頂推件4可由於彈簧的彈力而不影響相鄰牆板本體1的卡裝配合,待卡裝完畢後,彈性頂推件4又可在彈簧的彈力下復位而卡置於第二直角槽5中的卡槽7中,從而使相鄰牆板本體1牢固地卡接於一起。當然,本實施例中的彈性頂推件4還可採用碰珠或波仔螺絲等。此外,為了提高相鄰牆板本體1之間的卡接力,以使兩者連接牢固,彈性頂推件4於第一直角槽3內設有多個;且彈性頂推件4於第一直角槽3的兩直角面上垂直交錯布置,以便於相鄰牆板本體1之間的卡裝操作。
為了提高該牆板卡接機構的實用效果,相鄰於第一直角槽3於牆板本體1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2,相鄰於第二直角槽5於牆板本體1上形成有與凹槽2搭接、以使相鄰牆板本體1構成導流槽8的止水塊6,從而可避免雨水滲入相鄰牆板本體1相接合的縫隙中而導致牆板本體1腐蝕,從而可延長牆板本體1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