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9:06:41 1
一種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其特徵是:在秧蔓夾持板的前端和尾部呈懸置分別設置前端支架和尾部支架,位於秧蔓夾持板下方的安裝座固定設置在前端支架和尾部支架之間,在安裝座上間隔設置各豎向摘果輥,豎向摘果輥是其輥軸呈豎直支承在安裝座上的錐形輥,並且錐底在下、錐頂在上;相鄰的豎向摘果輥之間相向轉動形成摘果對輥;輥軸以其底部軸端由傳動帶輪驅動;呈直立夾持在秧蔓夾持板中的花生秧隨秧蔓夾持板的行進導入在摘果輥中實現摘果。本實用新型設置豎向錐形輥,可以對花生果秧實施前後擊打,有效提高打擊範圍,利於提高摘果率和摘淨率。
【專利說明】一種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生摘果裝置,屬於農業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花生摘果機是近幾年才開始推廣應用的一種花生生產機械,花生摘果機構是其性能好壞的關鍵。目前,半餵入式花生摘果機,既適應對南、北地區採摘尤其是南方地區;同時也適應幹、溼花生蔓採摘;半餵入式花生摘果機以其功率消耗小、適應作物範圍廣,具有較強競爭力;但現有半餵入式花生摘果機在摘果效率、摘淨率及莢果破損率等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故而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以提高摘果效率、提高摘淨率,降低莢果破損率。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的結構特點是:在秧蔓夾持板的下方設置摘果對輥,呈直立夾持在秧蔓夾持板中的花生秧隨秧蔓夾持板的行進導入在所述摘果對輥之間實現摘果;所述摘果對輥的結構設置為:在秧蔓夾持板的前端和尾部呈懸置分別設置前端支架和尾部支架,位於所述秧蔓夾持板下方的安裝座固定設置在所述前端支架和尾部支架之間,在所述安裝座上間隔設置各豎向摘果輥,所述豎向摘果輥是其輥軸呈豎直支承在安裝座上的錐形輥,並且錐底在下、錐頂在上;相鄰的豎向摘果輥之間相向轉動形成摘果對輥;所述輥軸以其底部軸端由傳動帶輪驅動。
[0006]本實用新型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的結構特點也在於:
[0007]所述安裝座是以前端低、尾部高的呈傾斜的形式設置在前端支架和尾部支架上,使所述安裝座與所述秧蔓夾持板成不為零的角度。
[0008]所述摘果輥是在輥軸上套裝錐形輥輪,在所述輥軸與錐形輥輪之間設置扭簧。
[0009]在所述錐形輥輪的表面均勻分布有同樣呈錐形的葉片,形成錐形輥輪的表面上的凸、凹結構。
[0010]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
[0011]1、本實用新型設置豎向錐形對輥,可對花生果秧實施前後擊打,有效提高打擊範圍,利於提高摘果率和摘淨率。
[0012]2、本實用新型將安裝座設置為前端低、尾部高的呈傾斜的形式,使秧蔓的不同部位的果實按一定次序接觸摘果輥,實現充分摘果,大大的提高摘果效率。
[0013]3、本實用新型設置扭簧用於調節摘果輥的打擊力度,實現了對打擊力度的緩衝,因此減少摘果損失,有效提高摘果的質量。
[0014]4、本實用新型將豎向摘果輥設置為錐形葉片,可有效提高摘果範圍,同時利於摘果輪的受力合理;錐形輥輪的表面形成凸、凹結構,增加擭取花生果的能力,提高摘果能力。【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A-A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標號:1秧蔓夾持板,2a前端支架,2b尾部支架,3安裝座,4豎向摘果輥,5帶輪,41錐形輥輪,42輥軸,43扭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實施例中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是在秧蔓夾持板的下方設置摘果對輥,呈直立夾持在秧蔓夾持板中的花生秧隨秧蔓夾持板的行進導入在摘果對輥之間實現摘果。
[0020]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中摘果對輥的結構設置為:在秧蔓夾持板I的前端和尾部呈懸置分別設置前端支架2a和尾部支架2b,位於秧蔓夾持板I下方的安裝座3固定設置在前端支架2a和尾部支架2b之間,在安裝座3上間隔設置各豎向摘果棍4,豎向摘果棍4是其輥軸42呈豎直支承在安裝座3上的錐形輥,並且錐底在下、錐頂在上;相鄰的豎向摘果輥之間相向轉動形成摘果對輥;輥軸42以其底部軸端由傳動帶輪5驅動。
[0021]具體實施中,相應的結構設置也包括:
[0022]如圖1和圖2所示,安裝座3是以前端低、尾部高的呈傾斜的形式設置在前端支架2a和尾部支架2b上,使安裝座3與秧蔓夾持板I成不為零的角度。這一結構形式使得花生果秧在摘果區內餵入量分布均勻,可實現花生果秧上的分層摘果,在提高了有效打擊範圍及效果的同時,降低了功耗。
[0023]如圖1和圖3所示,摘果輥4是在輥軸42上套裝錐形輥輪41,錐形輥輪41以套筒的形式設置在輥軸42上,在輥軸42與錐形輥輪41之間設置扭簧43 ;其旋轉力的大小由扭簧控制,從而實現對打擊力度的調整,有效增加了摘果效率、摘淨率,降低了莢果破損率;在錐形輥輪41的表面均勻分布有同樣呈錐形的葉片,形成錐形輥輪41的表面上的凸、凹結構,這一結構形式大大提高了其擭取花生莢果的能力。
[0024]調節過程及工作原理:作業前把本實施例中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連接到花生收穫機上,根據不同品種的花生果的特性,初步確定摘果的打擊力度,初步確定帶輪的速度即摘果輥的轉速,且初步確定扭簧的型號;工作時,啟動機器,當還沒有花生蔓進入摘果區時,帶輪5帶動輥軸42轉動,輥軸42帶動扭簧轉動,扭簧被轉過一定角度後,達到其極限值,便帶動錐形輥輪41共同轉動,此時錐形輥輪41的速度與帶輪的速度相同。當花生秧蔓由秧蔓夾持板I夾持向前輸送,進入摘果區,即花生秧蔓的不同部位的果實按一定次序接受錐形摘果輥的打擊,進行花生摘果;通過錐形輥輪與花生果的碰撞、打擊、摩擦進行摘果;當錐形輥輪摘果時受到打擊力與轉動方向相反時,扭簧回彈一定角度,以此減緩了打擊力度即減緩對花生果的打擊力,當此打擊力轉過,扭簧又被轉動極限角度,錐形輥輪恢復原先的速度,這樣不停往復,有效降低了打擊破碎率,提高摘果質量。
【權利要求】
1.一種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其特徵是:在秧蔓夾持板(I)的下方設置摘果對輥,呈直立夾持在秧蔓夾持板(I)中的花生秧隨秧蔓夾持板(I)的行進導入在所述摘果對輥之間實現摘果;所述摘果對輥的結構設置為:在秧蔓夾持板(I)的前端和尾部呈懸置分別設置前端支架(2a)和尾部支架(2b),位於所述秧蔓夾持板(I)下方的安裝座(3)固定設置在所述前端支架(2a)和尾部支架(2b)之間,在所述安裝座(3)上間隔設置各豎向摘果輥(4),所述豎向摘果輥(4)是其輥軸(42)呈豎直支承在安裝座(3)上的錐形輥,並且錐底在下、錐頂在上;相鄰的豎向摘果輥之間相向轉動形成摘果對輥;所述輥軸(42)以其底部軸端由傳動帶輪(5)驅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其特徵是:所述安裝座(3)是以前端低、尾部高的呈傾斜的形式設置在前端支架(2a)和尾部支架(2b)上,使所述安裝座(3)與所述秧蔓夾持板(I)成不為零的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其特徵是:所述摘果輥(4)是在輥軸(42)上套裝錐形輥輪(41),在所述輥軸(42)與錐形輥輪(41)之間設置扭簧(4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豎向錐形花生摘果輥,其特徵是:在所述錐形輥輪(41)的表面均勻分布有同樣呈錐形的葉片,形成錐形輥輪(41)的表面上的凸、凹結構。
【文檔編號】A01F11/00GK203691986SQ201420109357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1日
【發明者】呂小蓮, 盧秉福, 王偉, 時曉傑 申請人:滁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