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7:52:16 1
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主要特點是由可移動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塊、固定連接在基礎塊上底座中心的塔身和擺放在基礎塊上的移動式機房構成;塔身與基礎塊之間經拉杆用螺栓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獨立移動的塔身、基礎、機房代替傳統的不可分割的基站,安裝方便、對安裝地面要求低,隨時根據環境影響、輻射影響、通信需求等改變站點,多次利用,將設立基站的時間15—30天縮減到2—3天,縮短施工時間,減小用工量,避免再次與群眾協議,節約建造成本。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結構巧妙,安裝方便快捷,且可重複使用,滿足目前通信基站的要求。
【專利說明】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
【背景技術】
[0002]伴隨著技術的發展,在滿足基站安全的前提下,通信基站的建設不斷面臨著縮小佔地面積、縮短施工周期、節約建造成本等挑戰。
[0003]傳統的通信基站由鐵塔、塔基、機房和圍欄組成,其中,塔基一般為澆築混凝土結構,其施工過程及所需時間包括:(I)、開挖基礎坑,所需時間一般為7 —10天;(2)、搬運基礎施工材料(水泥,沙石,鋼筋等),根據施工環境的不同大約需要2—5天;(3)、製作預埋鋼筋及地腳螺栓,需用時I天;基礎養護7 —15天,儘管部分過程可同步進行,完成一次塔基施工,仍要15 — 25天;由於工序複雜,傳統基站基礎施工用工量較大,佔地面積大,徵地難度大,總投資費用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提供運輸方便、安裝快捷、隨時根據不同需要改變站點且多次使用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其特徵是,所述基站由可移動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塊、固定連接在基礎塊上底座中心的塔身和擺放在基礎塊上的移動式機房構成;塔身與基礎塊之間經拉杆用螺栓固定連接。
[0006]所述基礎塊由四塊水泥塊拼接組合而成,兩端的矩形水泥塊具有對稱的插接槽,兩矩形水泥塊經對稱的兩水泥連接板插接,各水泥連接板的兩端部與水泥塊的插接槽對應。
[0007]所述基礎塊中各矩形水泥塊上部的四角部位設置吊點,一端的水泥塊中央部位設置凸起的底座中心,另一端的水泥塊兩側的吊點之間設置斜杆拉點。
[0008]所述底座中心由12根預埋在矩形水泥塊中的螺杆組成。
[0009]所述機房由彩鋼夾芯板組成。
[0010]所述塔身由若干節依次固定連接構成一體式結構。
[0011 ] 所述塔身由若干節子塔身構成升降式結構,各子塔身?裝有摩擦輪,各節子塔身的上部兩側分別固定具有滑輪的滑輪座,各節子塔身的底部固定滑輪,鋼絞線繞過外面一節一側滑輪座上的滑輪後繞經裡面一節子塔身底部滑輪後一外面一節另一側滑輪座固定;非工作狀態時,橫截面積小的子塔身置於橫截面積大的子塔身內部,工作狀態時,橫截面積小的子塔身固定連接於橫截面積大的子塔身上部;升降時每節子塔身邊緣都是緊靠摩擦
[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採用獨立移動的塔身、基礎、機房代替傳統的不可分割的基站,安裝方便、對安裝地面要求低,隨時根據環境影響、輻射影響、通信需求等改變站點,多次利用,將設立基站的時間15 — 30天縮減到2— 3天,縮短施工時間,減小用工量,避免再次與群眾協議,節約建造成本。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結構巧妙,安裝方便快捷,且可重複使用,滿足目前通信基站的要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包括部分子塔身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塔身升降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基礎塊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I塔身,2基礎塊,3移動式安全機房,4摩擦輪,5拉杆,6子塔身,7子塔身,8滑輪座,9滑輪,10鋼絞線,11捲筒機,12吊點,13底座中心,14斜杆拉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行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8]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塔身1、基礎塊2和移動式安全機房3。本實施例中的基礎塊2包含四塊組合起來的水泥塊,將水泥塊拼接成一個整體如圖1、3所示置於地面上,如圖3所示,兩端的矩形水泥塊具有對稱的插接槽,兩矩形水泥塊經對稱的兩水泥連接板插接,各水泥連接板的兩端部與水泥塊的插接槽對應,基礎塊中各矩形水泥塊上部的四角部位設置吊點12,一端的水泥塊中央部位設置凸起的底座中心13,另一端的水泥塊兩側的吊點12之間設置斜杆拉點14。底座中心13由12根預埋在矩形水泥塊中的螺杆組成。塔身I用螺栓固定連接在含有底座的基礎塊2上。如圖1、2所示,塔身I採用升降式結構,每節裝有摩擦輪4,使得升降平穩快速。如圖1所示,塔身I與基礎塊2之間經一對拉杆5用螺栓固定連接,機房3直接放置於基礎塊2上,介於拉杆5形成的空間中。一方面,該結構安裝簡便快捷,運輸方便突破傳統的費時費力費錢;另一方面該結構都是由簡單可移動的構件組成,可反覆使用,隨時根據通信需要改變站址。
[0019]本實施例中的塔身可以為傳統的一體式結構,也可以是如圖2所示的升降式塔身1,所述塔身I包括至少兩段橫截面面積不同的子塔身6和7,非工作狀態時,橫截面積小的子塔7置於橫截面積大的子塔身6內部,工作狀態時,橫截面積小的子塔身7經捲筒機11和鋼絞線10拉至於橫截面積大的子塔身6上部,捲筒機11為外置,不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中。本實施例中的塔體升降原理如圖2所示,塔身由若干節子塔身6、7構成升降式結構,各子塔身6、7^裝有摩擦輪,各節子塔身6、7的上部兩側分別固定具有滑輪的滑輪座8,各節子塔身6、7的底部固定滑輪9,鋼絞線10繞過外面一節一側滑輪座8上的滑輪9後繞經裡面一節子塔身底部滑輪9後一外面一節另一側滑輪座8固定;非工作狀態時,橫截面積小的子塔身置於橫截面積大的子塔身內部,工作狀態時,橫截面積小的子塔身固定連接於橫截面積大的子塔身上部;升降時每節子塔身邊緣都是緊靠摩擦輪。第一步先將4個塔段按照小放大裡的原則依口徑大小順序放置;第二步在每個塔段的固定滑輪鋼板處裝置滑輪,用螺栓固定不可太緊,保證滑輪的活動性,以便升降快捷;第三步將鋼絞線按照圖3繞制接到捲筒機上;第四步捲筒機運作,塔段從下到上依次升起到如圖1所示,如需下降時則從上到下依次下降。
[0020]儘管這裡參照本實用新型的最佳解釋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設計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實施和修改方式降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範圍和精神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其特徵是,所述基站由可移動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塊、固定連接在基礎塊上底座中心的塔身和擺放在基礎塊上的移動式機房構成;塔身與基礎塊之間經拉杆用螺栓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其特徵是,所述基礎塊由四塊水泥塊拼接組合而成,兩端的矩形水泥塊具有對稱的插接槽,兩矩形水泥塊經對稱的兩水泥連接板插接,各水泥連接板的兩端部與水泥塊的插接槽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其特徵是,所述基礎塊中各矩形水泥塊上部的四角部位設置吊點,一端的水泥塊中央部位設置凸起的底座中心,另一端的水泥塊兩側的吊點之間設置斜杆拉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其特徵是,所述底座中心由12根預埋在矩形水泥塊中的螺杆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其特徵是,所述機房由彩鋼夾芯板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其特徵是,所述塔身由若干節依次固定連接構成一體式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移動式通信基站,其特徵是,所述塔身由若干節子塔身構成升降式結構,各子塔身內裝有摩擦輪,各節子塔身的上部兩側分別固定具有滑輪的滑輪座,各節子塔身的底部固定滑輪,鋼絞線繞過外面一節一側滑輪座上的滑輪後繞經裡面一節子蜜身底部滑輪後一外面一節另一側滑輪座固定;非工作狀態時,橫截面積小的子塔身置於橫截面積大的子塔身內部,工作狀態時,橫截面積小的子塔身固定連接於橫截面積大的子塔身上部;升降時每節子塔身邊緣都是緊靠摩擦輪。
【文檔編號】E04H12/22GK203961415SQ201420242314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吳寶國, 張孝峰, 李志超, 周春飛 申請人:揚州市斯洛爾照明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