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防震柄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5:48:41 1
專利名稱:可調防震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柄,尤其是一種用於錘子敲擊或鑽頭衝擊等類工具的防震手柄,屬於五金工具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各類敲擊或衝擊工具上所配用的手柄,其本身及其與工具主體部分的連接多是剛性的,使用中對手臂產生的震動大。
有一些工具為減少使用中對手臂產生的震動,在手柄外表面的手握處附有減震材料(如軟質橡膠或海綿等)製成的護套,如公告號為CN2321597Y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電動工具減震手柄,該手柄在與手掌接觸面上鑲有一塊軟性材料...,由於使用時軟性材料位於手柄與手掌之間,能夠吸取電動工具產生的震動,從而對人體起減震作用。這種利用軟性減震材料產生的局部減震效果十分有限。
還有一些工具在手柄上加設螺旋彈簧機構,如公告號是CN2079557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減震手柄,該手柄包括一段中空金屬管或高強度剛性非金屬管,管內裝有連接震源體的連接杆、減震材料、隔震壓縮彈簧和減震拉伸彈簧,手柄通過連接杆上的螺紋與震源體連接,手柄兩端由端蓋密封,手柄護套由粘彈性材料製成...。該專利公開的手柄,其手握持部分仍然通過連接杆與震源體螺紋連接(剛性連接),同時手柄中空的內部雖然是彈性連接但其外部全部是金屬管或高強度剛性非金屬管,因此沒有真正地隔開手握持部分與震源體之間的剛性連接,在使用中仍然無法消除產生的大部分震動,而且加設的螺旋彈簧機構複雜、裝修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一種用於敲擊或衝擊工具中使工具的手握持部位基本不產生震動的可調防震柄。
為了達到以上首要的發明目的,本發明的可調防震柄包括柄體,其改進之處在於,所述柄體分成兩段,分別是連接工具主體的柄體前段和手握持的柄體後段,所述柄體前段遠離工具主體的一端與柄體後段的一端相鉸接,鉸接處裝有定位彈性約束件,所述彈性約束件的至少一端與所述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之一固定連接;當處於未受力狀態時,所述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處於預定相對位置;當處於受力狀態時,所述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處於離開預定相對位置,且所述彈性約束件有形變。
使用本發明的可調防震柄時,將柄體前段的空端與工具(如錘頭或鑽頭)連接,手握柄體後段即可進行敲擊或衝擊作業。當作業時產生的震動力傳到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的鉸接處時,該震動力則轉化成使柄體前段沿其與柄體後段鉸接處的軸心線產生相對柄體後段轉動的扭矩,該扭矩壓迫裝於鉸接處的彈性約束件發生彈性形變,設計彈性約束件的彈性形變量足以抵消由震動力轉化的扭矩,即可使作業中產生的的絕大部分震動力只沿柄體前段傳遞到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的鉸接處而不傳遞到柄體後段,這樣握持柄體後段的手臂就幾乎感觸不到震動。
顯然,相比現有的各種手柄,本發明的可調防震柄所設計的將手柄柄體分成兩段後相鉸接並在鉸接處裝設彈性約束件的結構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該結構徹底隔開從震動源到手握持處的剛性連接,使震動在傳到手握持處前即被轉化抵消掉,因此具有顯著的減震效果。
本發明的進一步目的是提出一種能夠在使用中隨時調整以適應震動大小不同情況下的敲擊或衝擊作業的可調防震柄。
為了達到進一步的發明目的,上述可調防震柄的完善是,所述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在鉸接處彼此的外端面形成有夾角為銳角的相交面,所述相交面之間構成有空隙,所述空隙處設有可調螺釘。
這樣,本發明的可調防震柄應當能夠適應震動大小不同情況下的敲擊或衝擊作業,從而實現更有效的防震。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可調防震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中A-A向剖視圖。
圖4是圖1中柄體前段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是圖1中柄體後段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俯視圖。
圖8是圖4的柄體前段與圖6的柄體後段鉸接處局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中調節螺釘旋入狀態時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可調防震柄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包括柄體,柄體分成柄體前段1和柄體後段2的兩段。柄體前段1與柄體後段2的各一端開有銷孔11,銷軸3穿過所述銷孔11後將柄體前段1與柄體後段2鉸接在一起。在柄體前段1與柄體後段2鉸接處的一側裝設有彈簧片4,彈簧片4的兩端分別通過壓板5-1和5-2卡固在柄體前段1與柄體後段2的側壁上,具體卡固是採用銷釘(鉚釘)6穿過柄體將壓板5-1和5-2和彈簧片4的兩端固定。在柄體前段1與柄體後段2的側壁制有凹槽30和空洞31,這樣可以減輕柄體自重。
如圖4、圖5所示,柄體前段1與柄體後段2鉸接處的端部形成沿柄體前段1徑向突出的第一鉸鏈7。第一鉸鏈7沿柄體前段1軸向分隔成兩個相對的鉸鏈板8-1和8-2;鉸鏈板8-1和8-2的外端面由一半圓弧面16下接第一豎平面17構成;鉸鏈板8-1和8-2的中部開有相對應的兩第一銷孔11-1、11-2;鉸鏈板8-1和8-2之間形成夾槽15。
如圖6、圖7所示,柄體後段2與柄體前段1鉸接處的端部形成第二鉸鏈14。第二鉸鏈14可插入夾槽15內,其中部開有與兩第一銷孔11-1、11-2對應的第二銷孔11-3,第二鉸鏈14的外端面由其上外突楔塊18的外端面、圓弧面19與第二豎平面20依次上下相接構成。楔塊外端面18的下沿是斜平面21。
當第一鉸鏈7與第二鉸鏈14鉸接時,如圖8所示,第一鉸鏈7在夾槽內製有彼此相連的上臺階12和下臺階13,從上臺階12的水平頂面22至第一鉸鏈7的底面之間開有通孔10,通孔10內螺紋聯接有調節螺釘9;此時調節螺釘9未突出水平頂面22,水平頂面22與斜平面21相交,相交的斜平面21與水平頂面22之間形成有含第一間距的第一空隙和第一夾角;第一夾角為銳角,該銳角度數範圍是10-20度,本實施例優選15度;同時第二鉸鏈14的第二豎平面20與第一鉸鏈7的第一豎平面17相貼靠。
當向通孔10內旋動調節螺釘9並使之突出水平頂面22時,如圖9所示,調節螺釘9的上端平面23與斜平面21相交,此時相交的斜平面21與上端平面23之間形成有含第二間距的第二空隙和第二夾角,第二夾角度數等於第一夾角度數。顯然,由於調節螺釘9突出水平頂面22的距離可調節為多種數值,因此隨著調節螺釘9突出水平頂面22距離的變化,從而第二空隙會有多種變化,即第二間距會有多種數值。
安裝時,先將柄體後段2與柄體前段1鉸接,即將第二鉸鏈14插入第一鉸鏈7的夾槽15內,使兩第一銷孔11-1、11-2和第二銷孔11-3三孔對正,然後穿入銷軸3完成鉸接;再將柄體前段1的空端與所用工具主體連接;最後可在柄體後段2外表裝套或裝貼軟質彈性材料層(如軟質橡膠或海綿等)。此時本實施例的可調防震柄處於未受到震動力的狀態,柄體後段2與柄體前段1之間處於可設定的預定相對位置,即處於上述斜平面21與水平頂面22相交所形成的第一空隙位置,或者處於上述斜平面21與上端平面23相交所形成的第二空隙位置;彈簧片4此時無形變。
使用時,將上述安裝好的手柄柄體前段1的空端A與工具主體連接固定,即可手握柄體後段2揮動柄體使工具主體完成敲擊或衝擊類作業。當作業時產生的震動從柄體前段1傳遞到柄體前段1與柄體後段2的鉸接處時,由於鉸接處第一鉸鏈7與第二鉸鏈14形成的空隙(即柄體前段1與柄體後段2在其鉸接處含有的相交面所形成的第一空隙),該震動所產生的震動力則轉化成使柄體前段1沿其與柄體後段2鉸接處的軸心線產生相對柄體後段2轉動的扭矩。由於鉸接處相交的水平頂面22與斜平面21之間在相對轉動時存在相互抵靠的限制,加上第二豎平面20與第一豎平面17彼此相貼靠的限制以及彈簧片4的限制,該相對轉動實際成為往復性的相對轉動,其具體情形是一.柄體前段1順時針轉而柄體後段2逆時針轉;二.柄體前段1逆時針轉而柄體後段2順時針轉。該往復相對轉動進而造成彈簧片4產生伸或縮的往復彈性形變。這樣,由震動力轉化的扭矩就幾乎完全被彈簧片4因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彈性力所克服;換言之,作業中產生的震動傳到柄體前段1與柄體後段2的鉸接處後,幾乎全部變成彈簧片4伸或縮的往復彈性形變,不再向柄體後段2傳遞,從而使握住柄體後段2的手臂感觸不到震動。此時本實施例的可調防震柄處於受到震動力的狀態,柄體後段2與柄體前段1之間處於離開預定相對位置,即處於上述斜平面21與水平頂面22之間第一空隙變化後的位置,或處於上述斜平面21與上端平面23之間第二空隙變化後的位置;此時彈簧片4產生彈性形變。
彈簧片4的彈性形變量可以針對不同的作業情況設計為多種數值,不同彈簧片4的彈性形變量相應有不同的適用力數值,只要彈簧片4的彈性形變量足以抵消由震動力轉化的扭矩,即可使作業中的絕大部分震動只沿柄體前段傳遞到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的鉸接處而不傳遞到柄體後段。
此外,通過旋動調節螺釘9使鉸接處第一鉸鏈7與第二鉸鏈14形成的空隙變小,可以不必調整彈簧片4的伸縮形變量(如更換彈簧片4)即能適應震動較小的作業,從而使本實施例的可調防震柄能夠適應震動大小不同情況的作業。而且當調節螺釘9完全抵靠在第二鉸鏈14的斜平面21上時,上述相交面斜平面21與上端平面23之間的第二空隙(含第二間距)達到最小,幾乎使第一鉸鏈7與第二鉸鏈14之間不能產生相對轉動,彼此之間近似於剛性連接,此時可將工具用於非震動性的作業(如起釘子等)。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的可調防震柄通過將現有單一的整體剛性手柄柄體分成彼此相鉸接的前後兩段,在鉸接處安置彈性約束件和設置平面相抵的限位結構,使鉸接處的柄體前後兩段之間形成有可相對往復轉動的空隙,從而使作業中產生的震動由柄體前段傳遞到鉸接處後,變成柄體前段圍繞鉸接處軸心線相對柄體後段進行的往復轉動。這樣,震動在傳遞到柄體後段之前即幾乎被完全轉化和抵消掉。同時又在柄體後段外表面設有的軟質彈性材料層可進一步減化傳遞到柄體後段的極少量的震動。如此可以徹底杜絕對握持柄體後段的手臂產生的震動。此外,通過設置在鉸接處的可調螺釘來調節柄體前後兩段在鉸接處的空隙大小,可以適應震動大小不同情況的作業,從而實現更有效的防震。
申請人通過實驗證明,採用本實施例的可調防震柄進行震動性作業時,人的手臂幾乎感觸不到震動;而且使用中可靈活地根據不同作業狀況進行調節,即方便又有效。
本發明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比如1.第一鉸鏈與第二鉸鏈的結構可以互換,起同樣效果;2.彈簧片也可只一端固定在柄體前段或柄體後段側壁,而另一端抵壓在柄體前段或柄體後段側壁;3.可以在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鉸接處對應的兩側設置兩個相對的彈簧片,此時可以取消或部分取消設置在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之間的平面相交或相貼的限位結構,取消該限位結構後,受到震動的柄體前段即通過兩個相對彈簧片的限位而形成在鉸接處相對柄體後段的往復轉動;當然也可保留該平面相抵的限位結構,此時增加的彈簧片可提高限位可靠性;4.也可採用螺釘或鉚釘將壓板和彈簧片的兩端固定在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上;5.彈簧片也可用扭簧或片狀彈性塑料代替等等。
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調防震柄,包括柄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柄體分成兩段,分別是連接工具主體的柄體前段和手握持的柄體後段,所述柄體前段遠離工具主體的一端與柄體後段的一端相鉸接,鉸接處裝有定位彈性約束件,所述彈性約束件的至少一端與所述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之一固定連接;當處於未受力狀態時,所述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處於預定相對位置;當處於受力狀態時,所述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處於離開預定相對位置,且所述彈性約束件有形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調防震柄,其特徵在於所述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在鉸接處彼此的外端面形成有夾角為銳角的相交面,所述相交面之間構成有空隙,所述空隙處設有可調螺釘。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可調防震柄,其特徵在於所述銳角度數範圍是10-20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可調防震柄,其特徵在於所述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在鉸接處開有對應的銷孔,所述銷孔內穿有銷軸,所述彈性約束件的兩端分別通過壓板卡固在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的側壁上,所述柄體後段的外表附有軟質彈性材料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可調防震柄,其特徵在於所述柄體前段在所述鉸接處的端部形成有第一鉸鏈,所述柄體後段在所述鉸接處的端部形成有第二鉸鏈;所述第一鉸鏈或第二鉸鏈沿柄體前段軸向分隔成兩個相對的鉸鏈板,所述鉸鏈板的外端面由一半圓弧面下接第一豎平面構成,其中部開有相對的兩第一銷孔,所述鉸鏈板之間形成夾槽;所述第一鉸鏈或第二鉸鏈在夾槽內製有彼此相連的上臺階和下臺階,從其上臺階的水平頂面至其底面之間開有通孔,所述可調螺釘螺紋穿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鉸鏈或第二鉸鏈可插入所述夾槽內,其中部開有與第一銷孔對應的第二銷孔,其外端面由外突的楔塊外端面、圓弧面與第二豎平面依次上下相接構成,所述楔塊外端面的下沿是斜平面,所述第二豎平面與所述第一豎平面相貼靠。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可調防震柄,其特徵在於當所述可調螺釘未突出所述水平頂面時,所述水平頂面與所述斜平面相交形成有含第一間距的第一空隙;當所述可調螺釘突出所述水平頂面時,所述可調螺釘的上端平面與所述斜平面相交形成有含第二間距的第二空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可調防震柄,其特徵在於所述夾角度數是15度。
8.根據權利要求1-4之任一項所述可調防震柄,其特徵在於所述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的側壁制有凹槽和空洞。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可調防震柄,其特徵在於所述壓板、彈性約束件的兩端和柄體前段與柄體後段的側壁穿裝有銷釘。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可調防震柄,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約束件是彈簧片、片扭簧或片狀彈性塑料;所述軟質彈性材料層是軟質橡膠或海綿。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調防震柄,屬於五金工具配件領域。該可調防震柄柄體分成兩段,分別是連接工具主體的柄體前段和手握持的柄體後段,柄體前段遠離工具主體的一端與柄體後段的一端相鉸接,鉸接處裝有定位彈性約束件,彈性約束件的至少一端與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之一固定連接;當處於未受力狀態時,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處於預定相對位置;當處於受力狀態時,柄體前段和柄體後段處於離開預定相對位置,且彈性約束件有形變。該可調防震柄不僅在使用中握住柄體後段的手臂幾乎感觸不到震動,而且能夠適應震動大小不同的作業,從而實現更有效的防震。
文檔編號B25F5/02GK101041235SQ200710021798
公開日2007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9日
發明者劉德寶 申請人:江蘇舜天國際集團蘇邁克斯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