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內生產材料板的方法和連續運行式壓力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8:02:01 2
專利名稱:用於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內生產材料板的方法和連續運行式壓力機的製作方法
用於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內生產材料板的方法和連續運行式壓力機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權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的、用於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內生產材料板的方法以及根據權利要求10的前序部分的、連續運行式壓力機。用於壓實壓料的壓力機通常具有如下結構。多個構成壓力機基架的壓力機框架具有中心開口(窗式框架),並在此開口內支承兩塊壓板。這些壓板中的至少一塊壓板能藉助通常支承於壓力機框架處的氣缸活塞結構調節高度並由此調節與第二壓板的間距。通過將壓板和氣缸活塞結構布置在壓力機框架的空隙內產生閉合力流,以通過相繼進行的間歇式執行的擠壓來將壓料擠壓成板狀的成品。在此,壓力機框架在大多數情況下彼此分開,但還能具有使兩個或更多個壓力機框架交疊或連接的聯接件。所謂的雙帶式壓力機在此被視作特殊情況,壓料不直接與壓板接觸,而是與迴轉的、將壓料拉過壓力機的鋼帶接觸。為了形成閉合力流,鋼帶由所屬的壓板支持地藉助迴轉的輥條運行通過壓力機框架的空隙,其中鋼帶在回程時在壓力機框架外側引導。鋼帶在入 口側和出口側由驅動筒和導向筒來驅動和導向。關於壓力機框架,兩個不同的系統已證明是合適的,一方面由DE 19622 213 Al已知由多個部件(模塊結構類型)構成的「拼裝式」壓力機框架,這些部件分別是至少一個工作檯板和滑塊板以及在兩側連接這兩塊板的拉伸連接板,或者由DE 34 13 396 C2已知的單件式壓力機框架(框架結構類型)。除了組裝以外,兩種框架結構類型的主要區別在於,在單件式壓力機框架中,氣缸活塞結構必須直接設置在壓板和壓力機框架之間,與此相對,在拼裝式壓力機框架中還可以在例如拉伸連接板和工作檯板和/或滑塊板之間的連接位置處設有氣缸活塞結構。根據應用情況的不同,通常藉助流經的流體來加熱或冷卻壓板。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中(在本申請中除了間歇式壓力機之外主要的注意力放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上),壓料在通過的過程中經過不同的加工階段。起初,壓實到製成的板產品的幾乎標稱尺寸。在此,通過已加熱的鋼帶將熱量引入壓料內。隨著溫度的升高,壓料更具彈性,由此,可以較小的力耗費來進行壓實。從一定溫度和相應的溼度起,出現塑化。由此保持產生的壓實,而回復力進一步下降。熱透區域在最初的壓實區域之後,在熱透區域內,壓料的經調節厚度通常不變化。在熱透區域內,僅熱量繼續引入壓料的所有層內,直至到達所需的凝固溫度。在熱透區域之後是凝固區域,中間層的大部分在該凝固區域內凝固。在壓力機末端處最後還有排氣區域,在該排氣區域內減小擠壓力,由此所包含的蒸汽能逸出,並減小蒸汽壓力。在經過熱透區域的一部分一直延伸到壓力機末端之前的、所謂的校準區域中,必須避免壓力機間隙內的壓力和厚度波動,因為在該區域內進行凝固反應,且成品內的這些波動會對質量和抗彎強度造成不利影響。專業人員已知的壓力機在壓力機框架內具有沿壓力機寬度設置的、用於施加擠壓力的多個柱塞缸,其中為了對壓力機間隙進行調節,設置位於外部的回程缸,較佳地是每個壓板一個到兩個回程缸(在大約每兩個到五個壓力機框架內)。回程缸能部分地用於將橫向於生產方向的彎曲力矩引入壓板內,其中,回程缸不是支承構造(在此是壓力機框架)的一部分,並且為了加強彎曲力矩完全設置在壓板外部(DE 10114379A1)。這原則上是經驗證的,但不再滿足對現代薄板生產的新要求。已證實,通過將彎曲力矩導入兩米至四米寬的壓板會產生較大波動或者不能進行最佳的調節。通常,通過位移來調節壓板(壓板間隙的距離調節)。如果現在確定有偏差,無論是在中間或者外側,則壓板的彎曲應力通過柱塞缸內的壓力變化和/或通過位於外部的回程缸來變化。這種類型的調節具有許多缺點。一方面,兩個缸之間的距離會非常寬,另一方面,雖然較佳地在缸內使用了不可壓縮的油,但沿寬度在壓力範圍內的波動達O. 5N/mm2o特別有問題的是,在生產具有來自壓料的較小反壓的薄板時產生彼此遠離的彎曲部段(中間/外側)。如已實施地,目前的壓力機出於效率的原因較佳地具有柱塞缸,這些柱塞缸用於將擠壓力經由摩擦系統(壓板、滾條、鋼帶)施加於壓料並藉助回程缸又回復到位,或者設置雙作用液壓缸,這些雙作用液壓缸為了進行提升/下降而在不同的壓力室(環形室和缸室)內加載有壓力。由DE 10 2008 025 176 Al已知一種用於使連續運行式壓力機運行的方法以及該 連續運行式壓力機,該方法和壓力機公開了較佳地在校準區域的每個壓力機框架內(通常是沿生產方向的最後三分之一壓力機路段)帶有所屬回程缸的液壓缸。特別是規定,在擠壓過程中,各個、較佳是相鄰的壓力機框架的液壓缸彼此壓力連通,以根據在壓力機後面執行的厚度測量來在校準區域內獲得最佳的距離調節。該方法還原則上已經驗證,但同樣如其它控制技術方面的解決方案那樣具有受控對象會非常長的問題。在50米長的壓力機路段和相對於壓力機後面的測量裝置的位於最後三分之一的第一壓力機框架中最大估計長度為約10米,其中,這在10米/秒的生產速度下對應於10秒的控制時間。對壓板或壓力機間隙的彎曲所需的精細調節的問題並不作深入討論。因為特別是在板密度小於500kg/m3並且具有或沒有泡沫添加物的薄板生產中,在壓力機間隙的調節和主要壓實之後,來自壓料的反壓在壓實區域後面減小,並部分地小於上面的框架構造的自重。例如,在壓板懸掛於液壓缸處的上活塞構造中,已有對鋼帶的、由壓板的自重產生的基本壓力。原則上,該性質甚至是期望的,但會使滾條基本上夾在上壓板和鋼帶之間,該鋼帶又通過沿壓力機端面方向加載有壓力的驅動筒和導向筒的張力來承受反壓。如果現在將壓料墊引入壓力機間隙中,則特別是在生產具有較小特定反壓的薄板時產生這樣的問題,即,在此初始壓力範圍內,僅可以粗略地實施對雙作用液壓缸和/或帶有回程缸結構的柱塞結構的控制。此外,在「近似」交零的範圍內對於最佳地建立非常小的壓力而言非常難以控制。這在生產薄板過程中在控制技術實現方面經常導致控制過頭,這會造成製成的材料板的密度和厚度波動。在薄板生產時還產生這樣的問題,即,由於缺少來自壓料墊的反壓,壓板通常會在縱向延伸(沿生產方向)的中間由於熱內應力而不受控地彎曲。在上壓板處有液壓缸的示例性上活塞構造中,過小的反壓會造成儘管對壓板的縱側(壓力機間隙)進行了距離控制,但上和/或下壓板沿縱向(生產方向)在料墊中心沿壓料方向或與該方向相反地彎曲。由經驗可知,根據待生產的板厚,材料板中間處的厚度要比縱側邊緣處的厚度小O. 3mm到2mm。在此會出現的壓力差在小於O. lN/mm2、特別是小於O. 05N/mm2(壓料的單位面積壓力)的範圍內。目前已知的壓力機、特別是連續工作的壓力機不能調節壓板的這種壓力差,因為這些壓力機較佳地通過多個液壓彼此連接的壓力缸來構成壓力墊塊(Druckkissen),或者在零區域附近進行壓力控制。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擠壓壓料的方法,其中,能補償壓料內儘可能小的壓力差。還應提供一種壓力機、特別是連續運行式壓力機,在此壓力機中能儘可能精細地調節液壓缸的作用力,其中特別是應避免容易地補償在壓力非常小的範圍內或者在兩個力方向之間切換時的過度壓力調節。在本發明的擴展中,應當能藉助方法或壓力機的設備技術方面的設計根據程序或者根據對應的加熱板的彎曲來簡化壓板的彎曲或彎曲線的模擬。此任務由如下方法來解決,S卩,在壓力機運行時至少一個壓板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夾緊位置,該夾緊位置通過與壓板有效連接的至少一個調整裝置來實現,並且在調整裝置內,至少兩個相對作用的壓力室加載有大於零的正壓力。此任務由如下壓力機來解決,S卩,壓力機的液壓系統的至少一部分構造成至少藉助調整裝置使壓板的至少一部分能保持在夾緊位置。本發明在術語方面這樣來理解如下概念壓力機的運行理解為不僅是材料板的生 產運行,而且還是生產調整或測試運行的空載運行,由此較佳地是指壓力機的啟動或預熱狀態。夾緊位置可以解釋為藉助兩個相對作用的力來液壓固定壓板。對於專業人員充分已知的是,連續運行式壓力機生產連續的材料板條,該材料板條在壓力機後面藉助合適的分配裝置來切成材料板。本發明將液壓缸理解為由至少一個缸一活塞結構構成的、藉助液壓介質作用的、用於產生擠壓力的線性壓力單元。相對作用的壓力室是指,根據採用的液壓缸類型,至少一個雙作用的調整裝置的力相對地作用於壓板處或至少部分地抵消。調整裝置不限於是一個液壓缸,而是還可由多個液壓缸構成。本發明的教導與現有技術相比尤為突出的是,至少兩個壓力室加載有壓力,並且在壓板的位置或相鄰位置處起作用的所產生的力差將力引入壓板。在更複雜的結構中,還能將多個液壓缸合併成一個「調整裝置」。例如,在7至9個液壓缸的情形中,沿寬度、較佳地外側液壓缸,即,九個液壓缸中的1+2+3和7+8+9,被視作為調整裝置,其中,調整裝置的壓力室能液壓連通,而中間液壓缸4、5和6被視作為可分別控制和校準的調整裝置。在此專業人員認為,按照連續運行式壓力機的設計任務書,液壓缸的數目和液壓迴路本身可調節,以符合最佳控制和調節的需求。此外,本發明將壓力室理解為液壓缸的室,該室藉助液壓介質處於一壓力下,以使活塞加載有力。雙作用缸通常具有環形室(該缸包含活塞,因而,並非整個缸表面用作壓力面,而通常是回程方向)和缸室,在該缸室內,全部圓柱狀表面用於壓力傳遞,通常用於實現活塞結構/缸結構的最大力。不同的力並非由壓力室內的直接壓力、而是由壓力室的壓力面的尺寸產生。本發明將輕質板理解為重量小於500kg/m3、較佳地小於440kg/m3的材料板。壓板描述了一種平坦的、將調整裝置的擠壓力均勻地分布到滾條或鋼帶上的金屬板,該金屬板較佳地包含用於溫度調節的流體通道,並特別較佳地在運行時具有三位數攝氏度範圍內的溫度。壓板和環形鋼帶之間的支撐元件能靜止地設置成各個滾動軸承或者還可以設置成環形設置的滾條。這兩個變型的共同點是滾動軸承軸線橫向於生產方向定向。壓力機的液壓系統具有至少一個控制和/或調節裝置,該控制和/或調節裝置控制必要的調整裝置和如有可能控制壓力機的需要其它液壓介質的裝置並向這些裝置供給液壓壓力。根據本發明的方法和連續運行式壓力機,該壓力機根據教導還可以獨立於該方法來運行,產生如下優點。
對於輕質板或具有較小密度的填充物(塑料、氣凝膠等)的較厚板的生產,產生以下後果如果不是完全地則至少部分地背離沿多個壓力機框架的液壓缸和/或沿寬度的多個缸合併成壓力墊塊的迄今實踐,並且有針對性地分別駛過較佳是邊緣區域和中間區域(在有些情況下也分成更多部分),以及特別是使壓力機路段的關鍵區域內的壓板夾緊,其中夾緊是通過對雙作用缸的兩個壓力室(環形室和缸室)進行加載和/或在應用兩個相對作用的缸(較佳為相鄰的缸)時通過使兩個缸加載有大於零的壓力來進行,其中壓板處待調節的力作用(擠壓/拉伸)通過來自所加載的壓力室的兩個相對作用的力的差值來產生。特別是,現在在輕質板生產過程中,在相應的液壓缸及其系統的結構中,對於每個框架,從壓力機長度的10%起將壓板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夾緊位置(例如沿壓力機長度僅在料道內或壓板的中間),並且根據 壓板出現的彎曲力來補償這些彎曲力,或者控制成產生材料板沿寬度均勻的密度。在此較佳地,從壓料移除(沿生產方向)在中間的至少一個壓板。較佳地在上活塞構造中,其中上壓板藉助多個支承於壓力機上橫梁處的、以單作用和/或雙作用實施的液壓缸來保持,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即,在大約O. 15米厚的壓板中,O. 15*7000kg/m3的重量+缸的重量或活塞的重量作用於壓料。產生約O. 05N/mm2的近似最小壓力。該重量總是作用於壓料。同時,在常見的壓力機中,該最小壓力不改變或僅非常困難地較佳在十分之幾的範圍內的較小值上改變。還規定,不僅總是使壓力室加載有壓力,例如具有向上作用的壓力室的回程缸或者在壓板處相對作用的、用於將擠壓力施加於壓料的壓力室,而且在壓板處相對作用的兩個壓力室也用正壓力來控制,這些壓力室在壓板處的相對作用完全抵消(位置保持)或幾乎抵消(產生力)。經由沿兩個相對方向作用於活塞處的力,現在能以有利的方式通過壓力室內極小的壓力變化來在最小範圍內改變作用於壓板的力。這由此正好在單位面積壓力的十分之一範圍內是可以的,因為不在「非壓力」附近對幾乎不可壓縮介質進行壓力控制,而是該變化針對性地經由比例閥或節流裝置或藉助已靈敏地處於預壓力下的液壓迴路來調節/改變。特別是在調節環形室時還存在通過相對於缸室較小的壓力面產生的加強的靈敏度。較佳地,至少壓板的自重以及部分所屬的調整裝置的自重在每個框架處抵消。此夕卜,還應精確地調節較小的壓力或期望的壓力機間隙(材料板的厚度),這以特別有利的方式藉助至少一個缸、較佳是一個或多個缸的夾緊的運行方式在縱向中心延伸的範圍內實施。相對的壓板彎曲十分之幾毫米到約一毫米(凹入),不允許將調整裝置用於調節整個壓力機間隙,而是在示例性變型中,上壓板應針對外側調整裝置和/或固定的止擋件來調節。特別是在外側液壓缸的夾緊支承時,甚至沿兩個彎曲方向產生這種可能性,這是因為外側調整裝置能沿兩個方向(夾緊的運行方式)吸收力、近似起到止擋件作用,並由此在壓力室內的壓力未改變的情況下抵抗壓板間隙的變化。該方法特別在沿寬度有三個或更多個調整裝置的情況下允許壓板彎曲,這種彎曲能特別細微地進行調節。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的另一構造類型中,較佳地應用下活塞構造,在此,上壓板牢固地固定在壓力機上橫梁處。在此,壓力機間隙通過兩個壓力機橫梁的藉助液壓缸可調的距離來進行調節,這些壓力機橫梁同時還補償液壓缸和滑塊板的自重。在此,下壓板支承於壓力機框架內的至少三個橫向布置的液壓缸上,並因此能向上調節。除了浮動支撐外,在此,下壓板還能抵靠較佳是位於外側的止擋件(設置在壓力機下橫梁處)運行,並藉助液壓缸向下拉動,以使下壓板彎曲。為了更精確地調節彎曲線,在此還可設想至少在壓板的中間區域內的夾緊的運行方式。壓板在此浮動地支承於調整裝置上,並按照所建議的壓力變化在至少一個液壓夾緊的調整裝置中不同地加載有壓力。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的構造上和設備技術上耗費多的實施方式中規定,在預定範圍內,經由至少兩個壓力機框架,在壓實區域後面的區域內和/或在校準區域內或者甚至經由完整的、帶有或不帶有壓實區域(進入區域)的主擠壓區域內,對較佳地實施成雙作用液壓缸或兩個相對作用的柱塞缸的每個調整裝置分別進行控制,以及在那裡將壓板保持在夾緊位置。較佳地,採用由具有至少一個缸室和至少一個環形室的雙作用液壓缸和/或分別具有至少一個缸室的至少兩個沿作用方向相對設置的單作用液壓缸構成的調整裝置。壓力室內的壓力變化較佳地經由節流裝置和/或比例閥來實施。特別是由此現在壓力室內的變化可以導致對壓料在小於O. 5N/mm2範圍內的壓力。特別有利的是在壓力機框架內應用至少三個調整裝置,其中外側調整裝置將壓板保持在夾緊位置且中間調整裝置用於相對於相對的第二壓板保持平行度和/或彎曲。在·此,在壓力機框架內應用至少三個調整裝置時,藉助位於壓力機的縱向中心線上或附近的至少一個調整裝置,壓板相對於其縱向邊緣向下或向上移動O. I毫米至I. 2毫米。現在,在壓力機框架內應用至少三個調整裝置時,當改變至少一個調整裝置內的至少一個壓力室內的壓力時,能夠特別容易將彎曲應力引入壓板內。在此,為了將彎曲應力引入壓板,僅中間調整裝置進入夾緊位置,且僅改變該調整裝置的壓力室內的壓力。特別較佳的是,根據位移和彼此無關地調節位於外側的調整裝置。在另一有利的實施方式中,多個液壓缸合併成一個調整裝置或者被一起控制。特別是在壓力機框架處有多於三個液壓缸的情況下,在僅規則地實施關於壓力機的縱向中心線的彎曲並例如設置多於三個缸時這是有利的。在此,是否沿壓力機框架將多個中間的液壓缸定義為一個調整裝置或多個外側的液壓缸定義為一個調整裝置或甚至多於三個調整裝置是無關緊要的。較佳地,該結構相對於壓力機的縱向中心線對稱。本發明的其它有益措施和設計方式均在從屬權利要求以及下列以附圖為參考的描述中加以闡述。其中圖I以側視圖示出連續運行式壓力機的示意圖,該連續運行式壓力機具有壓力機長度L和四個簡化示出的技術上的壓力機區域,並特別注意到根據目前的現有技術的壓力機框架的結構,圖2是壓板處可能的調整裝置的示意圖,左圖是作為雙作用缸、右圖是作為兩個單作用缸的調整裝置,雙作用缸和兩個單作用缸對壓板的作用方式相反,圖3是由工作檯板和滑塊板以及連接它們的拉伸連接板構成的拼裝式壓力機框架的正視圖,圖4是呈窗框結構類型的框架板的正視圖,圖5是在壓力機路段的後擠壓區域內的壓力機框架的側向示意圖,圖6是從上方看壓力機框架的示意俯視圖,該圖示出壓力機框架處橫向於生產方向的一系列液壓缸SI至S5,圖7是沿壓力機框架的寬度具有五個單作用於壓板的柱塞缸和三個所屬的回程缸以及由此產生的三個調整裝置的實施例的視圖,
圖8是根據圖7的壓力機框架的一部分的側視圖,圖9示出具有三個調整裝置以及設置在下壓力機橫梁上的壓板的較佳實施例的放大圖,這些調整裝置沿壓力機框架的寬度設置在可運動的上壓板處,其中這些壓板平行地定向,
圖10示出由於壓板的熱膨脹而造成的下壓板隆起和/或由於壓料內缺少足夠的反壓而造成的壓力機框架的隆起,以及圖11示出通過中間調整裝置的壓力作用的變化而造成的上壓板彎曲。根據圖1,連續運行壓力機I由壓力機上橫梁14和壓力機下橫梁15構成,這些橫梁藉助壓力機框架2保持在壓力機支承件19上。在壓力機橫梁14和15的端面處設置有入口側導向筒18和出口側驅動筒17,以對上下鋼帶10進行導向和驅動。至少在該圖中未示出滾動體或滾條23,這些滾動體或滾動設置在平坦的沿生產方向22串聯設置的下壓板5 和上壓板3與鋼帶10之間,並用於使鋼帶10儘可能無摩擦地和受支承地經過壓力機I。壓力機路段L (技術上理解為上和下鋼帶10與壓料16的雙面接觸)從熱學上可分為四個區域,即,壓實區域I,熱透區域II,凝固區域III以及排氣區域IV,其中,這些區域僅簡略地示出並且實際中平穩地彼此過渡或甚至部分地交疊。但原則上可確定,在入口區域或壓實區域I內,壓料16首先必須用高壓進行壓實並通常必須壓實到最終尺寸,與此相反,在出口側處存在校準區域或保持區域,這些區域通常調節材料板或輸出料條的厚度,並且只需要較小的保持力。相應地,用於支承壓板3和5的壓力機框架2可以在出口側比在入口側以相對彼此更大的距離來設置。圖2示出壓力機框架2處可能的調整裝置12的示例性配置或實施方式。在左圖中示出具有活塞30的雙作用液壓缸作為調整裝置12,其中,調整裝置12具有環形室29和用於加載有液壓力的缸室28。在此,未示出相應的液壓迴路。壓力室(環形室29和缸室28)的兩個繪出箭頭以壓力室內的向量起點開始,並且該壓力室的作用方向指向加熱板。更清楚地說,如果將壓力機框架2看作剛性支座,則在環形室29加載時,壓板3被向上拉動,而在缸室28內壓力升高時,壓板3被向下壓或對壓料的壓力增大。在右圖中示出兩個單作用液壓缸、較佳實施成柱塞缸的可能的視圖。同樣,在此示出沿相對方向、來自壓力室的兩個作用箭頭,其中,為了使右面的液壓缸處的力轉向,在壓力機框架處設置回程杆(Ruckzuggestange) 27和懸臂。根據此實施例,左面的液壓缸(雙作用)和兩個右面的液壓缸(單作用)分別構成一個調整裝置12。在圖3和4中,對照地示出關於已知的壓力機框架2的兩個構造上的主要區別,其中,在圖3中,拼裝式壓力機框架2由至少一個滑塊板7、至少一個工作檯板8和連接這些板的拉伸連接板21構成。在此構造中,調整裝置12可以例如作為雙作用液壓缸設置在拉伸連接板21和滑塊板7之間。在布置柱塞缸時的替代方式是布置設置在壓力機框架內兩側的回程缸(在此並未繪出)。較佳地,這些調整裝置12在壓力機框架2處、並由此間接作用於壓板地在夾緊位置運行,以不受損地和簡單地實施對壓板間隙13的調節。然後,壓板3和5直接鉸接在滑塊板7或工作檯板8處,並構成用於連續鋼帶10的滾條(未示出)的滾動面,這些鋼帶將壓料16拉過壓力機I。在此作為實施例,可以在壓板處僅設有一個中間調整裝置12,以避免和/或控制彎曲(扭曲)。在至今較佳地廣泛應用的昂貴的壓力機構造中,至少一個壓板3和/或5藉助調整裝置12來支承,並能可選地還抵靠固定的止擋件運行,如果這被認為是有必要的話。較佳地,如可選地並以虛線示出地,沿寬度或在壓力機框架2內設置至少三個調整裝置12,這三個調整裝置中的至少一個被控制在夾緊位置,並在兩個壓力室(環形室和缸室)內加載有壓力。特別較佳地對此在壓力機框架2處、在壓板3、5縱向/外側設置固定的支撐件11 (黑色),該支撐件用作固定點並且能夠經由中間調整裝置12向上拉動壓板3,或在相反地布置調整裝置12時向下拉動壓板5,以避免和/或實現彎曲。在圖9至11中示出彎曲的示例。根據圖4,可以代替拼裝式壓力機框架2設置呈框架板9形式的窗框構造作為壓力機框架2。在框架板9的該應用場合中,缸活塞結構較佳地直接鉸接到壓板3和5上。圖5和6以剖視圖和簡化側視圖以及俯視圖來示意地示出連續運行的壓力機I的出口側端部,在圖5中未示出鋼帶10和壓力機框架之間的機器元件。根據圖6,沿壓力機框架2的寬度分別在料道SI至S5內設置五個調整裝置12。在特別較佳的實施方式中,在控制技術上可以在夾緊位置駛過調整裝置12處的多個料道SI至S5,特別是經過整個壓板
3、5或者多個壓板3、5。特別較佳的是對料道SI至S5內的調整裝置12進行交疊地控制/調節。圖7示出沿壓力機框架2的寬度具有五個作用於上壓板3的單作用柱塞缸24和三個所屬的回程缸25以及由此構成的三個調整裝置12的實施例的視圖。在此,兩個位於外側的柱塞缸24分別連同一個經由回程杆27作用於壓板3的回程缸25構成調整裝置12回程杆。在此,內側/中間柱塞缸24與一個回程缸25—起構成調整裝置12。此外還在此示出位移傳感器20,這些位移傳感器記錄位移變化並支持調整裝置12的各個壓力室的壓力控制。較佳地,下壓板5也具有位移傳感器,以識別可能的彎曲。圖8與圖7相對應地示出沿生產方向22相繼設置的三個壓力機框架2的側視圖。在圖9至11中示出壓板3和5的可設想的彎曲情況,這些彎曲情況不是成比例的,並且為了闡明而略誇大地示出。在圖9中是常規運行,較佳地是藉助來自壓料的足夠反壓來生產材料板,以避免壓板的彎曲。圖10現在示出下壓板5的彎曲,該下壓板在中間隆起,並由此在縱向中間區域內使壓力機間隙大幅減小。由於缺少來自壓料16的反壓,特別是在薄板生產時,和/或由於熱應力會造成隆起。同樣,下面的壓力機框架2(在拼裝式壓力機框架中此處是工作檯板8)會由於熱膨脹而隆起十分之幾毫米,並使壓板5 —同彎曲。為了快速地抵抗這種狀況,特別是在輕質板生產時,使至少一個調整裝置12、較佳是所有設置的調整裝置12進入夾緊位置和使正壓力進入壓力室。在例如通過壓力機I的出口側端部處的厚度測量或者通過下壓板5的位移傳感器確定了下面的彎曲之後,如圖11中所示,缸室28內的液壓力下降和/或環形室29內的液壓力加大。為了獲得彎曲,對此將兩個外側調整裝置同樣調節到夾緊位置,或者使兩個壓力室(環形室29和缸室28)加載有壓力,以通過中間調整裝置12抵抗壓板3內的彎曲力矩。同時,兩個外側的調整裝置12用於使縱向側面處的壓力機間隙保持不變。替代地,上壓板3也在外縱側處抵靠固定的支撐件11 (在此未示出),這些支撐件吸收彎曲力矩,並且壓板3通過中間調整裝置12可向上彎曲。對此適合的壓力機I的特徵在於,液壓系統的至少一部分適於至少一個調整裝置12在夾緊位置藉助兩個壓力室的加載來運行,並針對性地根據需要來改變壓力室內的壓力。
較佳地,在最小待調節的變化時排出壓力,因為這在油量較小的情況下比在高壓下饋送液壓力能更好地控制。在極端情況下,有必要將缸室28內的壓力減小到O。1406附圖標記列表DP1406I.壓力機20.位移傳感器2.壓力機框架21.拉伸連接板3.上壓板22.生產方向4.中間塊23.滾條5.下壓板24.柱塞缸6.固定支座25.回程缸·7.滑塊板26.支撐板坯8.工作檯板27.回程杆9.框架板28.缸室10.鋼帶29.環形室11.固定支撐件30.活塞12.調整裝置13.壓力機間隙14.壓力機上橫梁I壓實區域15.壓力機下橫梁 II熱透區域16.壓料III凝固區域17.驅動筒IV排氣區域18.轉向筒L壓力機路段19.壓力機承載件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I)中生產材料板的方法,所述連續運行式壓力機用於將壓料(16)壓成材料板,其中 -連接上壓力機橫梁和下壓力機橫梁(14,15)並支承沿所述壓力機(I)的縱向設置的上壓板和下壓板(3)的多個壓力機框架(2)以基本上常規的支撐間隔設置在所述壓力機Cl)內, -至少一個上調整裝置和/或下調整裝置(12 ),所述調整裝置用於調節所述壓板(3 )與所述壓力機框架(2)之間的擠壓力和/或壓力機間隙(13),以及 -兩個傳遞所述擠壓力並將所述壓料(16)拉過所述壓力機(I)的環形鋼帶(10),所述鋼帶經由驅動筒和轉向筒(17,18)圍繞所述壓力機橫梁(14,15)引導,並由所述壓板(3)經由固定或共同迴轉的、以橫向於鋼帶運行方向的軸線滾動的支撐元件來支撐, 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壓力機(I)的運行過程中,至少一個壓板(3,5)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夾緊位置,所述夾緊位置通過與所述壓板(3,5)有效連接的至少一個調整裝置(12)來實現,並且在所述調整裝置(12)中,至少兩個相對作用的壓力室加載有大於零的正壓力。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作為調整裝置(12)採用具有至少一個缸室(28 )和至少一個環形室(29 )的雙作用液壓缸和/或分別具有至少一個缸室(28 )的沿作用方向相對設置的至少兩個單作用液壓缸。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壓力室內壓力的變化較佳地經由節流裝置和/或比例閥來實施。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壓力室的變化造成對所述壓料的、小於O. 5N/mm2的範圍內的壓力。
5.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壓力機框架(2)內應用至少三個調整裝置(12)時,所述外側調整裝置(12)將所述壓板(3,5)保持在夾緊位置,且所述中間調整裝置(12)用於相對於彼此相對的第二壓板(3,5)保持平行和/或彎曲。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壓力機框架(2)內應用至少三個調整裝置(12)時,藉助至少一個位於所述壓力機(I)的縱向中心線上或附近的調整裝置(12)使所述壓板(3,5)相對於其縱向邊緣向下或向上移動O. I毫米至I. 2毫米。
7.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為了在壓力機框架(2)內應用至少三個調整裝置(12)時引入彎曲應力,在至少一個調整裝置(12)的至少一個壓力室內改變壓力。
8.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為了將彎曲應力引入橫向於生產方向(22)設置有至少三個調整裝置(12)的壓板(3,5)內,僅中間調整裝置(12)進入夾緊位置,並且僅在此調整裝置(12 )的壓力室內改變壓力。
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位移並且彼此無關地至少控制位於外側的調整裝置(12)。
10.一種用於藉助擠壓壓料(16)來生產材料板的連續運行式壓力機,其中 -連接上壓力機橫梁和下壓力機橫梁(14,15)並支承沿所述壓力機(I)的縱向設置的上壓板和下壓板(3)的多個壓力機框架(2)以基本上常規的支撐間隔設置在所述壓力機Cl)內, -至少一個上和/或下調整裝置(12),所述調整裝置用於調節所述壓板(3)與所述壓力機框架(2)之間的擠壓力和/或壓力機間隙(13),以及 -傳遞所述擠壓力以及將所述壓料(16)拉過所述壓力機(I)的兩個環形鋼帶(10),所述鋼帶經由驅動筒和轉向筒(17,18)圍繞所述壓力機橫梁(14,15)引導,並由所述壓板(3)經由固定或共同迴轉的、以橫向於鋼帶運行方向的軸線滾動的支撐元件來支撐,且在所述壓力機內設置有用於控制和/或調節的液壓系統, 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系統的至少一部分構造成使壓板(3,5)的至少一部分能至少藉助調整裝置(12)保持在夾緊位置。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壓力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裝置(12)的所述壓力室能彼此無關地加載有壓力。
12.如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壓力機,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液壓系統的所述部分內設置至少一個比例閥和/或節流裝置以控制或調節調整裝置(12)的所述壓力室內的所述壓力。
13.—種如權利要求10至12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壓力機,特別是用於實施如權利要求I至9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的壓力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在連續運行式壓力機(1)中生產材料板的方法和壓力機,該連續運行式壓力機將壓料(16)壓成材料板,其中,多個壓力機框架(2)以基本上常規的支撐間隔設置在壓力機(1)內,這些壓力機框架連接壓力機上橫梁和壓力機下橫梁(14,15)並支承沿壓力機(1)的縱向設置的上壓板和下壓板(3),設置至少一個上和/或下調整裝置(12)以調節壓板(3)與壓力機框架(2)之間的擠壓力和/或壓力機間隙(13),以及兩個環形鋼帶(10),這些環形鋼帶傳遞擠壓力並將壓料(16)拉過壓力機(1),鋼帶經由驅動筒和轉向筒(17,18)圍繞壓力機橫梁(14,15)引導,並由壓板(3)經由固定或共同迴轉的、以橫向於鋼帶運行方向的軸線滾動的支撐元件來支撐。本發明的方法的特徵在於,在壓力機(1)的運行過程中,至少一個壓板(3,5)至少部分地保持在夾緊位置,該夾緊位置通過與壓板(3,5)有效連接的至少一個調整裝置(12)來實現,並且在調整裝置(12)中,至少兩個相對作用的壓力室加載有大於零的正壓力。
文檔編號B30B15/06GK102917865SQ201180015968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6日
發明者G·馮哈斯 申請人:迪芬巴赫機械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