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整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06:18:5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自動平衡修整機上的修整機構。
背景技術:
砂輪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固結磨具,主要用於對金屬或非金屬工件的外圓、內圓、平面及其他型面進行粗磨、半精磨以及開槽和切斷等操作。傳統技術中,砂輪、拋光輪及其它金屬和非金屬圓餅類放置於自動平衡修整機內進行修整,自動平衡修整機包括旋轉器及修整器,一般先將自動平衡修整機上的修整器拆開,然後將砂輪放入旋轉器內,再裝上修整器,最後進行開機修整,上述的生產過程中,砂輪的放置過程複雜,繁瑣,修整器容易損壞,增加了生產時間,從而增大了企業生產成本。目前尚未有較好的處理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有必要針對目前傳統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修整機構,簡單、易操作,使修整機構快速拆裝,以減少企業生產時間。
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修整機構,用於安裝一自動平衡修整機上,所述自動平衡修整機包括機架、及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旋轉機構,所述修整機構包括用於安裝在所述旋轉機構上方的固定架、安裝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單軸驅動器、與所述單軸驅動器連接的驅動電機、安裝在單軸驅動器內的傳動杆、安裝於傳動杆上的驅動模塊、安裝在驅動模塊兩側的感應模塊、位於單軸驅動器一側的安裝模塊、以及安裝在驅動模塊上的銑石筆;所述單軸驅動器上設有若干通孔,各所述通孔沿所述單軸驅動器的內側均勻排列分布設置;所述驅動模塊包括定位塊、及安裝在所述定位塊下方的調整塊,所述調整塊用於安裝所述銑石筆;所述安裝模塊包括安裝柱、及安裝在所述安裝柱上的夾緊支架;所述安裝柱套設於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夾緊支架與所述安裝柱活動連接,以使所述單軸驅動器卡接於所述固定架上。
上述的修整機構,包括固定架、安裝在固定架上的單軸驅動器、與單軸驅動器連接的驅動電機、安裝在單軸驅動器內的傳動杆、安裝於傳動杆上的驅動模塊、安裝在驅動模塊兩側的感應模塊、位於單軸驅動器一側的安裝模塊、以及安裝在驅動模塊上的銑石筆。使用時,可通過夾緊支架向內向外的擺動,使單軸驅動器快速在固定架拆裝,減少修整機構拆裝的時間,還可以通過感應模塊及驅動模塊,對銑石筆進行定位,實現銑石筆對砂輪自動修整。上述的修整機構操作方式簡單,通過設有安裝模塊、驅動模塊及感應模塊,安裝模塊可實現修整機構的快速拆裝,驅動模塊及感應模塊可有效控制銑石筆的位置,採用全自動修整的方式,對操作工人要求低,使用方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夾緊支架包括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與所述固定架抵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模塊還包括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與所述安裝柱處於所述單軸驅動器的同一側,所述固定柱套設於所述固定架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架的數量為兩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塊上設有調節螺母,所述調節螺母與所述銑石筆抵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感應模塊上安裝有感應器,所述感應器與所述驅動模塊平行設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通孔為圓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機安裝在所述機架的一側,所述驅動電機驅動所述傳動杆轉動,以使所述傳動杆帶動所述驅動模塊前後移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修整機構應用於自動平衡修整機上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修整機構應用於自動平衡修整機上的側面圖;
圖3為圖1所示的A處的放大圖;
圖4為圖2所示的B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至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修整機構10,用於安裝在一自動平衡修整機100上,對砂輪、拋光輪等圓餅類產品的端面進行修整,該自動平衡修整機100包括機架110、及安裝在機架110上的旋轉機構120;修整機構10安裝在旋轉機構120的上方,修整機構10包括固定架20、安裝在固定架20上的單軸驅動器30、與單軸驅動器30連接的驅動電機40、安裝在單軸驅動器30內的傳動杆50、安裝於傳動杆50上的驅動模塊60、安裝在驅動模塊60兩側的感應模塊70、位於單軸驅動器30一側的安裝模塊80、以及安裝在驅動模塊60上的銑石筆90。
固定架20固定於機架110上,並位於旋轉機構120的上方。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架20的數量為兩個。單軸驅動器30上設有若干通孔31,各通孔31沿單軸驅動器30的內側均勻排列分布設置,用於供感應模塊70固定。在本實施例中,該通孔31為圓孔。驅動電機40安裝在機架110的一側,驅動電機40驅動傳動杆50轉動,以使傳動杆50帶動驅動模塊60前後移動。
驅動模塊60包括定位塊61、及安裝在定位塊61下方的調整塊62,調整塊62用於安裝銑石筆90,定位塊61上設有調節螺母63,調節螺母63與銑石筆90抵接,通過調節螺母63旋轉使銑石筆90在調整塊62內上下移動,達到稍微調節銑石筆90的高度。感應模塊70安裝在通孔31上,感應模塊70上安裝有感應器71,感應器71與驅動模塊60平行設置,用於控制驅動模塊60移動的極限位置,以實現銑石筆90對砂輪自動修整。
安裝模塊80包括安裝柱81、及安裝在所述安裝柱81上的夾緊支架82,安裝柱81套設於固定架20上,夾緊支架82與安裝柱81活動連接,以使所述單軸驅動器30卡接於所述固定架20上,使修整機構10能夠快速拆裝。夾緊支架82包括一抵接部83,抵接部83與固定架20抵接,供單軸驅動器30的固定。在本實施例中,安裝模塊80還包括一固定柱84,該固定柱84與安裝柱81處於單軸驅動器30的同一側,用於固定單軸驅動器30。
上述的修整機構10,包括固定架20、安裝在固定架20上的單軸驅動器30、與單軸驅動器30連接的驅動電機40、安裝在單軸驅動器30內的傳動杆50、安裝於傳動杆50上的驅動模塊60、安裝在驅動模塊60兩側的感應模塊70、位於單軸驅動器30一側的安裝模塊80、以及安裝在驅動模塊60上的銑石筆90。使用時,可通過夾緊支架82向內向外的擺動,使單軸驅動器30快速在固定架20拆裝,減少修整機構10拆裝的時間,還可以通過感應模塊70及驅動模塊60,對銑石筆90進行定位,實現銑石筆90對砂輪自動修整。上述的修整機構10操作方式簡單,通過設有安裝模塊80、驅動模塊60及感應模塊70,安裝模塊80可實現修整機構10的快速拆裝,驅動模塊60及感應模塊70可有效控制銑石筆90的位置,採用全自動修整的方式,對操作工人要求低,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