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22:43:51
專利名稱: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ー種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屬於紡織機械領域中的織造設備和織造エ藝技木。
背景技術:
織機的活動後梁起到彌補經紗開ロ引起的張カ變化的作用,在劍杆織機中,活動後梁的擺動一般由彈簧被動控制,活動後梁在經紗張力的作用下克服彈簧カ擺動,彌補經紗張カ的變化,現有的ー種結構見圖I所示,從經軸出來的經紗,經過固定後梁101、活動後梁102到達開ロ區域,分成上下兩層經紗,然後到達織ロ位置。固定後梁101與機架通過軸承鉸接,能繞固定轉動中心M轉動。活動後梁102通過軸承鉸接在後梁擺臂103上,隨後梁擺臂103 —起在經紗張力和彈簧105的弾力作用下繞固定支點T擺動,來補償由於開ロ 引起的經紗張カ的變化,活動後梁102與後梁擺臂103可以相對轉動。上述結構存在的缺點有I、當織機速度很高的時候,後梁的擺動滯後開ロ運動,不能很好地補償開ロ引起的經紗張カ變化;2、當經紗的弾性很差時,如織造玻璃纖維,即使織造速度比較低,由於彈簧的剛度很難匹配,無法補償由於開ロ引起的經紗張カ變化,出現開ロ加大經紗張カ急劇加大,綜平時經紗鬆弛的現象,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在噴氣織機中,有積極驅動的後梁機構,後梁的位置隨織機開ロ量的大小變化,彌補由開ロ量引起的經紗張カ變化,其中的一種現有機構見圖2所示,具體工作原理如下與主軸固連的主軸帶輪201通過同步帶202帶動後梁帶輪205轉動,同步帶202由安裝在張緊輪支臂204上的張緊輪203張緊。偏心206與後梁帶輪205同軸固連,偏心206通過軸承與機架鉸接,連杆207 —端通過軸承與偏心206鉸接,另一端通過軸承與後梁擺杆208鉸接,後梁擺杆208通過軸承與機架鉸接;偏心206、連杆207、後梁擺杆208與機架組成ー個四連杆機構,轉動支點分別為C、D、E、T點。從經軸退繞出來的經紗經過鉸接在M支點上的固定後梁209、鉸接在後梁擺臂208上的活動後梁210到達開ロ區域,分成上下兩層經紗,然後到達織ロ位置。通過由主軸帶動⑶ET四連杆機構,實現對後梁擺動的主動控制,來補償由於開ロ引起的經紗張力的變化。上述結構存在的缺點有具有尋緯功能的織機,在尋緯時,開ロ機構運動,主軸不運動;在圖2所示的機構中,活動後梁的擺動動作由主軸直接驅動,無法滿足在尋緯時對後梁的驅動,也就無法補償經紗張カ由於開ロ運動引起的變化,這種機構只能用於無尋緯功能的織機上,而一般高檔次的劍杆都需要具有尋緯功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在具有尋緯功能的劍杆織機上,能夠實現積極控制的活動後梁驅動功能,確保織機的活動後梁始終隨織機的經紗開ロ運動而運動,以彌補因開ロ引起經紗張力變化的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它包括一通過軸承鉸接在機架M支點上的固定後梁,一通過軸承鉸接在後梁擺臂S支點上的活動後梁,ー經紗從經軸退繞出來後經過所述固定後梁、活動後梁到達開ロ區域井分成上下兩層經紗,再到達織ロ位置;所述的後梁擺臂通過第一連杆與ー過渡擺杆鉸接,該過渡擺杆通過第二連杆與一偏心鉸接,並由所述偏心、第二連杆、過渡擺杆以及機架組成了一個四連杆機構;所述的偏心與一後梁帶輪同軸固連,所述的後梁帶輪通過同步帶與ー尋緯帶輪相連,該尋緯帶輪通過尋緯離合器與主軸相連。所述的同步帶由安裝在一張緊輪支臂上的張緊輪張緊;所述的四連杆機構包括了C、D、E、G四個轉動支點,其中ED支點、EG支點之間的長度可調節。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後梁帶輪通過第一聯軸節與一過渡短軸固連,過渡短軸又通過第二聯軸節與一後梁驅動長軸固連,後梁驅動長軸的兩端通過軸承與機架鉸接,在所述後梁驅動長軸左右各固連有ー個可實現後梁雙側同步驅動的偏心,且偏心在後梁驅動長軸上的安裝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聯軸節與過渡短軸的周向固定位置可調節,且用於調節偏心與綜平的相對位置;過渡擺杆上有一用於後梁綜平位置的調節的銷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同步帶為雙面同步帶,其上還繞有一能夠帶動開ロ機構運動的開ロ帶輪,該開ロ帶輪位於張緊輪相對一側的後梁帶輪與尋緯帶輪之間,且張緊輪處於使同步帶向下張緊方向的位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後梁帶輪與開口裝置輸入軸固連。本實用新型能用於具有尋緯功能的織機上,後梁的擺動始終跟隨織機的開ロ運動,因而能有效地補償因開ロ引起的經紗張カ變化;而且調節後梁的補償量時,操作方便,調節準確。
圖I是現有技術的ー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的另一種結構不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A向視圖。圖5是圖3中的BI—BI剖示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另ー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介紹圖3、4、5所示,所述的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它包括一通過軸承鉸接在機架M支點上的固定後梁310,一通過軸承鉸接在後梁擺臂S支點上的活動後梁311,ー經紗從經軸退繞出來後經過所述固定後梁、活動後梁到達開ロ區域井分成上下兩層經紗,再到達織ロ位置;所述的後梁擺臂312通過第一連杆309與ー過渡擺杆308鉸接,該過渡擺杆308通過第二連杆307與一偏心306鉸接,並由所述偏心306、第二連杆307、過渡擺杆308以及機架組成了一個四連杆機構;所述的偏心306與一後梁帶輪305同軸固連,所述的後梁帶輪305通過同步帶與ー尋緯帶輪301相連,該尋緯帶輪301通過尋緯離合器與主軸314相連。所述的同步帶302由安裝在ー張緊輪支臂304上的張緊輪303張緊;所述的四連杆機構包括了 C、D、E、G四個轉動支點,其中ED支點、EG支點之間的長度可調節。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後梁帶輪305通過第一聯軸節316與ー過渡短軸317固連,過渡短軸317又通過第二聯軸節316』與一後梁驅動長軸318固連,後梁驅動長軸318的兩端通過軸承與機架鉸接,在所述後梁驅動長軸318左右各固連有ー個可實現後梁雙側同步驅動的偏心306,且偏心306在後梁驅動長軸上的安裝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聯軸節316與短軸的周向固定位置可調節,且用於調節偏心與綜平的相對位置;過渡擺杆308上有一用於後梁綜平位置的調節的銷孔R。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同步帶為雙面同步帶,其上還繞有一能夠帶動開ロ機構運動的開ロ帶輪319,該開ロ帶輪319位於張緊輪303相對ー側的後梁帶輪305與尋緯帶輪301之間,且張緊輪處於使同步帶向下張緊方向的位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後梁帶輪(305)與開口裝置輸入軸固連。實施例在具有尋緯功能的劍杆織機上,針對ー些經紗彈性很差的織物,如玻纖織物,為了解決經紗開ロ引起的張カ變化的有效補償,實現積極控制的活動後梁驅動功能,確保織機的活動後梁始終隨經紗開ロ運動而運動,彌補因開ロ引起的經紗張カ變化。如圖3、4、5所示為ー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ー尋緯帶輪301與主軸314通過尋緯離合器連接,在正常織造吋,尋緯離合器合上,主軸314與尋緯帶輪301同速運轉,織機尋緯時,尋緯離合器脫開,尋緯帶輪301在尋緯電機的驅動下轉動,主軸314不動,見圖4所示;尋緯帶輪301通過同步帶302帶動後梁帶輪305』,同步帶302由安裝在張緊輪支臂304上的張緊輪303張緊,張緊方向上。偏心306與後梁帶輪305』同軸固連,後梁帶輪305』固定在開口裝置輸入軸上,同時帶動開ロ機構運動,連杆307 —端通過軸承與偏心306鉸接,另一端通過軸承與過渡擺杆308鉸接,過渡擺杆308通過軸承與機架鉸接;偏心306、連杆307、過渡擺杆308與機架組成ー個四連杆機構,轉動支點分別為C、D、E、G點,ED、EG的長度可根據後梁的位置和需要的補償量調節;連杆309 —端與過渡擺杆308通過軸承鉸接,另一端與後梁擺臂312通過軸承鉸接,後梁擺臂312通過軸承與機架鉸接,鉸接點分別為H、K、T點。活動後梁311通過軸承鉸接在後梁擺臂312的S支點上。固定後梁310通過軸承與機架鉸接,鉸接點為支點M。由經軸出來的經紗,經過固定後梁310,活動後梁311,到達開ロ區域,經紗分成上下兩層,然後到達織ロ。尋緯帶輪轉動一周,經紗實現一次開ロ,活動後梁在帶輪、連杆機構的驅動下隨後梁支臂繞固定支點T擺動一次,當開ロ加大時,後梁向下運動,開ロ減小吋,後梁向上運動,補償經紗由於開ロ引起的張カ變化,見圖3所示。由於織機幅寬一般都超過I. 5m,織機的後梁也超過L 5m,需要採用雙側驅動,因此驅動後梁的機構需要布置在織機的兩側,考慮到開口裝置是單側的,需要有一根軸把運動傳輸到織機的另ー側,結構見圖5所示,後梁帶輪305通過第一聯軸節316與過渡短軸317固連,過渡短軸317通過第二聯軸節316』與後梁驅動長軸318固連,後梁驅動長軸318通過軸承與織機底座(機架)鉸接。偏心306與後梁驅動長軸318固連,偏心306在長軸318上左右各ー個,偏心在後梁驅動長軸上的安裝方向相同,實現後梁的雙側同步驅動。第一聯軸節316與短軸的周向固定位置可調節,用於調節偏心與綜平的相對位置。過渡擺杆308上有ー銷孔R,用於後梁綜平位置的調節。當織機處於綜平位置時,用定位銷釘固定過渡擺杆308與機架的相對位置,根據需要的經紗補償量,調節ED的長度,拉動連杆307,使C、D、E處於一條直線上,固定ED長度,即可完成後梁 的調整。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偏心是偏心輪或偏心杆等形成偏心運動的結構簡稱。本實用新型的另ー實施例是對有些開ロ機構,輸入軸的位置比較靠近經軸,受到經軸碟片的阻礙,無法將該軸延伸到織機的另ー側,此時需要將開ロ輸入軸上的運動傳送到後梁驅動長軸上,機構簡圖見圖6,尋緯帶輪301通過雙面同步帶302,帶動開ロ帶輪319,開ロ帶輪319帶動開ロ機構運動。同時,雙面同步帶302帶動後梁帶輪305運動,雙面同步帶302由安裝在張緊輪支臂304上的張緊輪303張緊,張緊方向向下,其餘結構與圖3、圖4、圖5相同,見實施例一的介紹。
權利要求1.一種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它包括一通過軸承鉸接在機架M支點上的固定後梁,一通過軸承鉸接在後梁擺臂S支點上的活動後梁,一經紗從經軸退繞出來後經過所述固定後梁、活動後梁到達開口區域並分成上下兩層經紗,再到達織口位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後梁擺臂(312)通過第一連杆(309)與一過渡擺杆(308)鉸接,該過渡擺杆(308)通過第二連杆(307)與一偏心(306)鉸接,並由所述偏心(306)、第二連杆(307)、過渡擺杆(308)以及機架組成了一個四連杆機構;所述的偏心(306)與一後梁帶輪(305)同軸固連,所述的後梁帶輪(305)通過同步帶與一尋緯帶輪(301)相連,該尋緯帶輪(301)通過尋緯離合器(315)與主軸(314)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同步帶(302)由安裝在一張緊輪支臂(304)上的張緊輪(303)張緊;所述的四連杆機構包括了C、D、E、G四個轉動支點,其中ED支點、EG支點之間的長度可調節。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後梁帶輪(305)通過第一聯軸節(316)與一過渡短軸(317)固連,過渡短軸(317)又通過第二聯軸節(316』)與一後梁驅動長軸(318)固連,後梁驅動長軸(318)的兩端通過軸承與機架鉸接,在所述後梁驅動長軸(318)左右各固連有一個可實現後梁雙側同步驅動的偏心(306),且偏心(306 )在後梁驅動長軸上的安裝方向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聯軸節(316)與過渡短軸(317)的周向固定位置可調節,且用於調節偏心與綜平的相對位置;過渡擺杆(308)上有一用於後梁綜平位置的調節的銷孔(R)。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同步帶為雙面同步帶,其上還繞有一能夠帶動開口機構運動的開口帶輪(319),該開口帶輪(319)位於張緊輪(303)相對一側的後梁帶輪(305)與尋緯帶輪(301)之間,且張緊輪處於使同步帶向下張緊方向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後梁帶輪(305)與開口裝置輸入軸固連。
專利摘要一種劍杆織機活動後梁的積極驅動機構,它包括一同過軸承鉸接在機架M支點上的固定後梁,一通過軸承鉸接在後梁擺臂S支點上的活動後梁,一經紗從經軸退繞出來後經過所述固定後梁、活動後梁到達開口區域並分成上下兩層經紗,再到達織口位置;所述的後梁擺臂通過第一連杆與一過渡擺杆鉸接,該過渡擺杆通過第二連杆與一偏心鉸接,並由所述偏心、第二連杆、過渡擺杆以及機架組成了一個四連杆機構;所述的偏心與一後梁帶輪同軸固連,所述的後梁帶輪通過同步帶與一尋緯帶輪相連,該尋緯帶輪通過尋緯離合器與主軸相連;本實用新型能用於具有尋緯功能的織機上,後梁的擺動始終跟隨織機的開口運動,因而能有效地補償因開口引起的經紗張力變化;而且調節後梁的補償量時,操作方便,調節準確。
文檔編號D03D47/18GK202644071SQ20122014611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0日
發明者周香琴, 萬祖幹 申請人:浙江萬利紡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