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23:45:56 1
專利名稱: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
狀艦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尤指一種能有效地 令流動空氣進入筆記本電腦內部,並將筆記本電腦內部產生的熱能 排出,可適用於不同類型的筆記本電腦且可於操作檯面上前後移動 的散熱基座改良結構。
背暈技術
散熱長久以來一直是電器產品中最棘手的問題,尤其越精密的 電子產品對散熱的要求更高,散熱問題往往阻卻電子產品的發展。
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電腦的作業講求高效率,尤其是筆記本
電腦,因此CPU運算速度也隨之提高,但由於CPU在運作時,會 產生相當大的熱能,因此CPU的性能越好,相對的,對散熱的要求
更高。因此,散熱問題是阻礙筆記本電腦發展的最大絆腳石。 由於筆記本電腦必須講求體積小、重量輕,方可便於使用者的
攜帶,但當筆記本電腦的體積越小,相形之下,要如何提升筆記本
電腦的散熱問題,即為首要改善的目標。
緣此,目前就出現有輔助筆記本電腦散熱的散熱基座,如臺灣
專利M262972號及579002號。目前一般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 有兩種作法, 一種是風扇上吹式,另一種是風扇下抽式。
風扇上吹式傳統的作法是將散熱風扇設於基座固定的位置,無 法任意更換位置,因此,適用機型少,不能有效地將空氣帶入筆記 本電腦內部,無法提供一種有效率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
而風扇下抽式的散熱基座,主要是利用風扇的運轉將筆記本電 腦內部產生的熱能往散熱基座方向吸引,其看似有效果其實不然, 因為筆記本電腦與散熱基座間具有間隙,因此當風扇在運轉時,風 扇大部分只導引到筆記本電腦與散熱基座間的空氣,並無法完全抽 到筆記本電腦內部的熱氣,如此方式,根本無法有效達到筆記本電 腦散熱的效果。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散熱基座與筆記本電腦間的 問題,進而設計出一種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主要就是透過嵌入式 風扇組件設計,使筆記本電腦的進風口與散熱基座的出風口儘量疊 合。如此當散熱基座內部的風扇運轉時,能有效地將空氣導入筆記 本電腦內部,藉以提升散熱效率。
另外,目前市面所售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其基座底面大多 設有複數個橡膠腳墊。雖然可確保使用過程中基座不會移動,但也 加大了使用者操作的不方便性。使用者欲移動位置時,需將其電腦 及散熱基座一併抬起挪動,耗時耗力。
緣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改良結構透過滾 輪及其支架的設置讓使用者更利於操作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將筆記本電腦的進風口與散 熱基座內安裝的風扇儘量保持疊合的狀態,藉以令散熱基座內部的 風扇運轉時,能夠使流動的空氣有效地進入筆記本電腦內部,以提 供一種散熱效果更好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該散熱基座設有複數滾輪及一滾 輪支架,可向下按住此支架進行前後移動動作,以便於使用者操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包含 一上蓋、複數風扇組件、復 數面蓋、 一滾輪支架、複數滾輪、 一底蓋及一PCB (印刷電路板) 組件;上蓋上端設有複數用於放置風扇組件和面蓋的方形孔及複數 滾輪定位槽;滾輪支架設置在滾輪定位槽內,滾輪安裝在滾輪支架 上;PCB組件設置於底蓋與面蓋之間。
上蓋具有一傾斜角度。
採用上述方案後,由於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 的風扇組件及面蓋採用嵌入式設計,使用者可據筆記本電腦的不同 類型來調配風扇組件的位置。藉以令筆記本電腦的進風口與散熱基 座的風扇儘量疊合。如此當散熱基座內部的風扇運轉時,能有效地 將空氣導入筆記本電腦內部,藉以提升散熱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立體示意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底面立體示意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5A、圖5B是本實用新型風扇組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6是本實用新型風扇組件及面蓋於多種組合中的又一排列示 意''圖7是筆記本電腦疊置在本實用新型上的立體示意圖8是筆記本電腦疊置於本實用新型上的側面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風扇組件擺置另一位置排列示意圖。
圖示的符號說明
10散熱基座20 上蓋
21方形孔22上蓋的滾輪定
30風扇組件31 風扇面板
311出風口312風扇面板卡勾
313風扇定位柱32 DC風扇
33風扇網罩40 面蓋
41面蓋卡勾50滾輪支架
51滾輪支架定位槽60滾輪
70底蓋71 底蓋卡勾
72讓位槽80 PCB組件
81PCB82 USB插座
83DC插座84風扇連接器
90筆記本電腦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1及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及分 解示意圖。圖中見悉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10包含 有一上蓋20、複數風扇組件30、複數面蓋40、 一滾輪支架50、復 數滾輪60、 一後蓋70以及一PCB (印刷電路板)組件80。其中
請同時參閱圖3所示,上蓋20,用以供筆記本電腦疊置,上端 設有複數方形孔21以及複數滾輪定位槽22。
請同時參閱圖5A及圖5B所示,風扇組件30,設置於上蓋20 方形孔21處,風扇組件30上設有一風扇面板31、 一DC (直流) 風扇32以及一風扇罩33。其中風扇面板31上設有複數出風口 311、 複數卡勾312以及複數DC風扇32的定位柱313。
面蓋40,設置於上蓋20方形孔21處,其上設有複數卡勾41。 請同時參閱圖3所示,滾輪支架50上設有複數滾輪定位槽51。 底蓋70上設有一卡勾71以及複數風扇線讓位槽72。 請同時參閱圖2所示,PCB組件80上設有一PCB81、 一 USB 插座82、 一 DC插座83以及與風扇連接的連接器84。
請同時配合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風扇組件30及面蓋40於 多種組合中的又一排列示意圖。
請參閱圖7及圖8所示,為筆記本電腦90疊置在散熱基座10
上的立體示意圖以及側面示意圖。如圖中所示,按下滾輪支架50並 前後移動散熱基座10,則可達到該筆記本電腦90隨散熱基座10在 工作檯面前後移動的效果,使該筆記本電腦90在應用時,能夠隨意 的前後移動,以提升筆記本電腦90使用時的方便性。
圖9為風扇組件擺置於散熱基座上的另一位置排列示意圖,從 圖上可見本實用新型的靈活性,依圖上所示,風扇組件可提供高達 21種以上風扇散熱位置。
由於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的風扇組件30及 面蓋40採用嵌入式設計,使用者可據筆記本電腦的不同類型來調配 風扇組件30的位置,能將筆記本電腦的進風口與散熱基座10的出 風口 311間儘量保持疊合的狀態,藉以令散熱基座10內部的風扇組 件30運轉時,能夠使流動的空氣有效地進入筆記本電腦內部,達到 更好的散熱效果。
以上的說明與圖示,僅為本實用新型所選用的實施例的結構, 在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保護範圍上並不受此種結構的限制, 不能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凡依以上說明及以下申請專利範 圍所載的構造特徵及功能上所作的各種變換,舉凡數值的變更或等 效元件的置換仍應隸屬本實用新型的範疇。
權利要求1、一種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其特徵在於包含一上蓋、複數風扇組件、複數面蓋、一滾輪支架、複數滾輪、一底蓋及一PCB組件;上蓋上端設有複數用於放置風扇組件和面蓋的方形孔及複數滾輪定位槽;滾輪支架設置在滾輪定位槽內,滾輪安裝在滾輪支架上;PCB組件設置於底蓋與面蓋之間。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其特徵在於上蓋具有一傾斜角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包含一上蓋、複數風扇組件、複數面蓋、一滾輪支架、複數滾輪、一底蓋及一PCB組件;上蓋上端設有複數用於放置風扇組件和面蓋的方形孔及複數滾輪定位槽;PCB組件設置於底蓋與面蓋之間。由於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筆記本電腦散熱基座的風扇組件及面蓋採用嵌入式設計,使用者可據筆記本電腦的不同類型來調配風扇組件的位置,藉以令筆記本電腦的進風口與散熱基座的出風口儘量疊合。如此當散熱基座內部的風扇運轉時,能有效地將空氣導入筆記本電腦內部,藉以提升散熱效果。
文檔編號G06F1/20GK201188202SQ20082010151
公開日2009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5日
發明者丁紹傑 申請人:丁紹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