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調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和空調器與流程
2023-05-14 07:16:33 1
1.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和空調器。
背景技術:
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電器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尤其是空調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電。空調種類有中央空調、壁掛式空調、移動空調和櫃機空調等。
3.具體的,用戶在家裡健身時,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往往需要打開空調器運行製冷功能,以確保健身的同時在室內環境中保持一定的舒適性。
4.但是,相關技術中卻存在以下至少一種技術問題:市面上的空調器控制方式過於簡單,尤其是其對於戶外資源的有效利用率過低而導致空調器在運行過程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5.本發明解決的是市面上的空調器控制方式過於簡單,尤其是其對於戶外資源的有效利用率過低而導致空調器在運行過程中,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的技術問題。
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器的控制方法,空調器包括櫃機,櫃機包括前面板以及設於前面板上的健身鏡;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空調器運行製冷功能;當空調器在健身鏡前方的預設感應區域內感應到待確認對象時,判斷待確認對象是否能夠成功匹配至歷史用戶信息;若是,則按照存儲至健身鏡的存儲庫中與歷史用戶信息相關聯的運動模式運行;在空調器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若是,則判斷在第二預設時間內經溫度降低後的室外環境溫度是否低於預設溫度;若是,則控制空調器關閉製冷功能僅開啟新換熱功能;其中,新換熱功能包括由室外環境向室內環境引入室外空氣。
7.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一方面,通過將戶外空氣帶入室內環境以利用低於預設溫度的室外環境溫度維持室內空間的舒適溫度,從而替代了空調維持運行製冷功能,起到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另一方面,結合用戶實際健身情況,用戶在室內環境執行健身動作過程中,由於運動量大於日常狀態,導致室內空間內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很大提高,而通過運行新換熱功能以置換室內和室外開啟以降低室內空間的二氧化碳的效果之外,可以理解的是,用戶在健身過程中或經過健身後,其自身會產生大量的熱量,而若是利用空調器的製冷功能對用戶進行吹風,使得短時間內帶走其體表大量的熱量,而導致降低用戶體驗,於是,結合本技術方案提及的新換熱功能,減緩了室內環境溫度的變化同時兼顧了用戶的舒適性;此外,健身鏡在識別待確認對象的信息是符合歷史用戶信息時,便會主動調取與之匹配的至少一個預設健身動作組,從而節約該用戶從存儲庫中選擇預設健身動作組的時間,以提高用戶的健身效率。
8.在本發明的一個實例中,判斷待確認對象是否能夠成功匹配至歷史用戶信息,包括:若否,則控制空調器對具有待確認對象的預設感應區域發出數據收集指令;根據數據收集指令獲取的環境數據確定新用戶信息;根據新用戶信息確定空調器的運行參數以及健身鏡的運動參數;其中,運行參數包括空調器的掃風區域和目標風速;運動參數包括按照運動強度區分的多個不同級別的健身動作組以及對應多個不同級別的健身動作組的運動時長。
9.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若是待確認對象不滿足歷史用戶信息時,則表示該待確認對象的身份是第一次被空調器識別,因此,在歷史用戶信息中並沒有與之匹配的信息。為避免該新用戶花費大量時間在存儲庫中挑選健身動作組,通過數據收集指令獲取的環境數據確定新用戶信息,具體的,新用戶信息包括用戶性別信息、用戶年齡信息、用戶身體數據信息等。進而可根據獲取的新用戶信息確定空調器的運行參數以及健身鏡的運動參數,從而確保對應新用戶信息的目標用戶在執行健身動作組的同時,通過空調器對維持與該目標用戶適配的室內環境,進一步確保了用戶的使用舒適性。
10.在本發明的一個實例中,新用戶信息包括相互關聯的用戶年齡估計信息和用戶身體參數;根據新用戶信息確定空調器的運行參數以及健身鏡的運動參數,包括:若用戶年齡估計信息對應的年齡數值落入的預設年齡段越大時,則控制掃風區域保持在預設感應區域上的掃風時間越短;其中,掃風時間越長,則對應的目標風速越小;和/或,若用戶身體參數對應的健康數值與預設健康值之間的偏差越大,則控制對應執行的健身動作組的運動強度越小;其中,運動強度越小,對應的預設運動時長越長。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定義與新用戶信息對應的為目標用戶,通過空調器與健身鏡的協調配合作用,以使得二者能夠更好與目標用戶相適配,從而確保用戶健身效率的同時,兼顧該目標對象在室內空間的舒適性。
12.在本發明的一個實例中,定義在預設感應區域之外的區域為其它區域;根據新用戶信息確定空調器的運行參數以及健身鏡的運動參數,還包括:當用戶執行運行模式中的第一預設動作組時,獲取用戶的體感溫度的變化率;判斷變化率是否落入預設波動區間內;若否,則當變化率為負值時,則控制掃風區域對應預設感應區域與其它區域交替擺動;其中,掃風區域對應預設感應區域的停留時長小於對應其它區域的停留時長;當變化率為正值時,則控制掃風區域對應預設感應區域。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進一步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14.在本發明的一個實例中,判斷在第二預設時間內經溫度降低後的室外環境溫度是否低於預設溫度,包括:若否,控制空調器保持運行製冷功能;根據室外環境溫度和室內環境溫度之間的關係判斷是否控制空調器運行新風功能;若t1>t2,則控制空調器運行新風功能;和/或,若t1≤t2,則控制空調器停止運行新風功能;其中,t1為室內環境溫度,t2為室外環境溫度。
15.在本發明的一個實例中,控制空調器關閉製冷功能僅開啟新換熱功能,包括:當室內環境溫度小於室外環境溫度時,控制空調器在停止運行新換熱功能和運行新換熱功能交替運行。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通過間斷開啟新換熱功能,避免了將室外環境的新風引入室內環境的熱負荷過大,而引起空調器的輸出波動較大,而
降低用戶舒適性。
17.在本發明的一個實例中,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包括:實時獲取用戶按照運行模式中的預設動作組執行的實際動作組;判斷在任一預設連續時間內,實際動作組與預設動作組之間的動作偏差累計佔比值是否大於預設偏差累計佔比值;若是,則控制健身鏡由顯示第一預設動作組的動態視頻轉變至休息圖像;判斷休息圖像維持的時間是否大於第三預設時間;其中,若判斷休息圖像維持的時間大於第三預設時間,則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
18.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當動作偏差累計佔比值大於預設偏差累計佔比值時,意味著此時用戶的體能消耗較嚴重,用戶無法再保持與第一預設動作組的高度相似度,進而可通過健身鏡顯示休息圖像為用戶提供休息時間,從而進一步提高了人機協調的效率。
19.在本發明的一個實例中,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包括:若否,則獲取空調器的出風口的出風溫度;根據出風溫度判斷是否滿足凝露條件;若是,則控制降低空調器的運行頻率。
20.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降低空調器在運行製冷功能時在出風口產生凝露,更具體說避免凝露匯集形成冷凝水飛濺至用戶身上導致用戶感到涼意進而降低用戶的使用體驗,結合健身鏡與出風口在前面板上的位置關係,也即此時健身鏡位於出風口的下側,結合凝露水的飛濺情況,使得容易出現凝露水飛濺至健身鏡上,而影響用戶的觀察從而影響健身效果。
21.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空調器的控制裝置,空調器包括櫃機,櫃機包括前面板以及設於前面板上的健身鏡;控制裝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塊,控制模塊用於控制空調器運行製冷功能;第一判斷模塊,判斷模塊用於當空調器在健身鏡前方的預設感應區域內感應到待確認對象時,判斷待確認對象是否能夠成功匹配至歷史用戶信息;第二判斷模塊,第二判斷模塊用於在空調器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第二控制模塊,第二控制模塊用於在根據在第二預設時間內經溫度降低後的室外環境溫度低於預設溫度時,控制空調器關閉製冷功能僅開啟新換熱功能。
22.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能夠實現如上述任一控制方法中對應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23.再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於執行可執行程序,以實現如上述任一實例中的控制方法。
24.與現有技術相比,採用該技術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效果:能夠實現如上述任一控制方法中對應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25.採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後,能夠達到如下技術效果:
26.(1)一方面,通過將戶外空氣帶入室內環境以利用低於預設溫度的室外環境溫度維持室內空間的舒適溫度,從而替代了空調維持運行製冷功能,起到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另一方面,結合用戶實際健身情況,用戶在室內環境執行健身動作過程中,由於運動量大於日常狀態,導致室內空間內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很大提高,而通過運行新換熱功能以置換室內和室外開啟以降低室內空間的二氧化碳的效果之外,可以理解的是,用戶在健身過程中或經過健身後,其自身會產生大量的熱量,而若是利用空調器的製冷功能對用戶進行吹風,
使得短時間內帶走其體表大量的熱量,而導致降低用戶體驗,於是,結合本技術方案提及的新換熱功能,減緩了室內環境溫度的變化同時兼顧了用戶的舒適性;
27.(2)降低空調器在運行製冷功能時在出風口產生凝露,更具體說避免凝露匯集形成冷凝水飛濺至用戶身上導致用戶感到涼意進而降低用戶的使用體驗,結合健身鏡與出風口在前面板上的位置關係,也即此時健身鏡位於出風口的下側,結合凝露水的飛濺情況,使得容易出現凝露水飛濺至健身鏡上,而影響用戶的觀察從而影響健身效果。
附圖說明
28.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空調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29.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空調器的模塊連接示意圖。
30.附圖標記說明:
31.100-控制裝置;110-第一控制模塊;120-第一判斷模塊;130-第二判斷模塊;140-第二控制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32.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的說明。
33.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的說明。
34.參見圖1,其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空調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圖。空調器包括櫃機,櫃機包括前面板以及設於前面板上的健身鏡;控制方法具體包括:
35.步驟s1,控制空調器運行製冷功能。
36.步驟s2,當空調器在健身鏡前方的預設感應區域內感應到待確認對象時,判斷待確認對象是否能夠成功匹配至歷史用戶信息。
37.步驟s31,若是,則按照存儲至健身鏡的存儲庫中與歷史用戶信息相關聯的運動模式運行。
38.步驟s4,在空調器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
39.步驟s51,若是,則判斷在第二預設時間內經溫度降低後的室外環境溫度是否低於預設溫度。
40.步驟s61,若是,則控制空調器關閉製冷功能僅開啟新換熱功能。其中,新換熱功能包括由室外環境向室內環境引入室外空氣。舉例來說,新換熱功能包括空調器常見的新風功能,當空調器運行新風功能,可以僅打開空調器內部連通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的換氣通道,此時,室內機的風機不運行,當然,也可以使風機開啟,通過增大風檔加快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的換氣效率。
41.與之相對的,當室內環境空氣不滿足新風條件時,可以使得控制空調器繼續保持製冷功能運行;另一方面的,還可以使得當室內環境空氣不滿足新風條件時執行如上步驟s51以及步驟s61的具體內容,以進一步提高對戶外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從而降低能耗起到節約成本的效果。
42.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二預設時間例如取對應夏季降雨或颳風後,戶外氣溫驟降
的時間段,而在經過溫度降低後的室外環境溫度可以定義成第二室外環境溫度,而在降溫前的室外環境溫度為第一室外環境溫度,預設溫度可以用於表示人體體表肌膚感覺舒適的溫度。於是,當第二室外環境溫度小於預設溫度時,則意味著通過打開空調器用於連通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的換氣通道以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從而替代空調器運行製冷功能的傳統換熱方式,進而能夠對室內環境起到良好降溫效果的同時,確保用戶感到舒適,此時,不必控制空調器運行製冷功能,也即可停止運行製冷功能,可僅根據室內外的溫度差達而達到均衡的效果,以使得最終室內環境溫度與室外環境溫度相等,即都小於預設溫度。
43.更具體的說,新換熱功能還包括機械換氣功能,機械換氣功能具體表現為空調器控制室內機的風機保持設定風檔運行,根據實際需求調整風檔的檔位高度。當然,風檔的檔位大小例如還與室外環境溫度相關,在室外環境溫度小於預設溫度的基礎上,若是二者之間形成的溫差值越小,則可控制風機的風檔檔位越大,從而確保了室內外環境溫度能夠在短時間達到平衡,與之相對的,當二者之間形成的溫差值越小,則可控制風機的風檔檔位越小,避免導致室內環境溫度在短時間內變化值過大而降低用戶的使用體驗。
44.於是,一方面,通過將戶外空氣帶入室內環境以利用低於預設溫度的室外環境溫度維持室內空間的舒適溫度,從而替代了空調維持運行製冷功能,起到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另一方面,結合用戶實際健身情況,用戶在室內環境執行健身動作過程中,由於運動量大於日常狀態,導致室內空間內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很大提高,而通過運行新換熱功能以置換室內和室外開啟以降低室內空間的二氧化碳的效果之外,可以理解的是,用戶在健身過程中或經過健身後,其自身會產生大量的熱量,而若是利用空調器的製冷功能對用戶進行吹風,使得短時間內帶走其體表大量的熱量,而導致降低用戶體驗,於是,結合本技術方案提及的新換熱功能,減緩了室內環境溫度的變化同時兼顧了用戶的舒適性;此外,健身鏡在識別待確認對象的信息是符合歷史用戶信息時,便會主動調取與之匹配的至少一個預設健身動作組,從而節約該用戶從存儲庫中選擇預設健身動作組的時間,以提高用戶的健身效率。
45.進一步的,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本技術方案內容,用戶信息具體可包括用戶性別信息、用戶年齡信息、用戶身體數據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用戶信息的不同,適應其執行的健身動作組也不同。而健身鏡的存儲庫中往往存儲有大量的預設健身動作組信息,結合實際健身習慣,不同的對象用戶往往具有其特定的健身計劃,對應的,所選擇的健身動作組也是特定的,於是,健身鏡在識別待確認對象的信息是符合歷史用戶信息時,便會主動調取與之匹配的至少一個預設健身動作組,從而節約該用戶從存儲庫中選擇預設健身動作組的時間,以提高用戶的健身效率。
46.舉例來說,該用戶在昨天提取存儲庫中的第一健身動作組並且保持該第一健身動作組滿足了第一鍛鍊時間,則在今天的時候,該用戶處於預設感應區域內時,通過空調器的準確識別後,便主動為該用戶從存儲庫中調取第一健身動作組。
47.優選的,判斷待確認對象是否能夠成功匹配至歷史用戶信息具體包括:
48.步驟s21,若否,則控制空調器對具有待確認對象的預設感應區域發出數據收集指令。
49.步驟s22,根據數據收集指令獲取的環境數據確定新用戶信息。
50.步驟s23,根據新用戶信息確定空調器的運行參數以及健身鏡的運動參數。其中,
運行參數包括空調器的掃風區域和目標風速;運動參數包括按照運動強度區分的多個不同級別的健身動作組以及對應多個不同級別的健身動作組的運動時長。
51.具體的,在上述具體內容的基礎上,若是待確認對象不滿足歷史用戶信息時,則表示該待確認對象的身份是第一次被空調器識別,因此,在歷史用戶信息中並沒有與之匹配的信息。為避免該新用戶花費大量時間在存儲庫中挑選健身動作組,通過數據收集指令獲取的環境數據確定新用戶信息,具體的,新用戶信息包括用戶性別信息、用戶年齡信息、用戶身體數據信息等。進而可根據獲取的新用戶信息確定空調器的運行參數以及健身鏡的運動參數,從而確保對應新用戶信息的目標用戶在執行健身動作組的同時,通過空調器對維持與該目標用戶適配的室內環境,進一步確保了用戶的使用舒適性。
52.優選的,新用戶信息包括相互關聯的用戶年齡估計信息和用戶身體參數。步驟s23具體包括:若用戶年齡估計信息對應的年齡數值落入的預設年齡段越大時,則控制掃風區域保持在預設感應區域上的掃風時間越短;其中,掃風時間越長,則對應的目標風速越小。和/或,若用戶身體參數對應的健康數值與預設健康值之間的偏差越大,則控制對應執行的健身動作組的運動強度越小;其中,運動強度越小,對應的預設運動時長越長。
53.優選的,定義在預設感應區域之外的區域為其它區域;步驟s22具體包括:
54.步驟s221,當用戶執行運行模式中的第一預設動作組時,獲取用戶的體感溫度的變化率。
55.步驟s222,判斷變化率是否落入預設波動區間內。
56.步驟s223,若否,則當變化率為負值時,則控制掃風區域對應預設感應區域與其它區域交替擺動。其中,掃風區域對應預設感應區域的停留時長小於對應其它區域的停留時長。
57.步驟s224,當變化率為正值時,則控制掃風區域對應預設感應區域。舉例來說,預設感應區域內設有供用戶健身的健身區域。
58.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為確保用戶在按照健身鏡提供的動作組執行時,為兼顧舒適性,可通過調節導風板的掃風區域在健身區域以及其它區域中保持或者二者之間擺動。具體的,當用戶執行第一預設動作組時,用戶的體感溫度會上升,而例如此時空調器運行製冷功能,則有助於用戶的體感溫度下降。可以理解的是,若是體感溫度的變化率落在預設波動區間內,則表示用戶此時執行第一預設動作組能夠與空調器的運行狀態相結合下,其體感溫度處於動態平衡。
59.而若是此時變化率並未落在預設波動區間內,則表示需要調整導風板的掃風區域,具體的,若是此時變化率為負時,則表示此時體感溫度處於下降狀態,且偏離正常波動範圍之外,意味著需要使得掃風區域偏離健身區域也即避免對位於健身區域內的用戶吹風,進而起到減緩用戶體表溫度下降的速率,又或者是使得掃風區域在上述提及的兩個區域之間交替,以避免對用戶長時間的持續吹風。
60.此外,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若是變化率為正值時,意味著需要調節掃風區域保持在對準健身區域內,通過對用戶的持續吹風以達到加快降低體感溫度,以提高用戶的使用舒適性。當然了,若是在後續檢測用戶的體感溫度的變化值仍為正值,則還可以通過提高空調器的運行頻率以進一步降低出風溫度直到變化率重新落入預設波動區間內。
61.優選的,步驟s51具體包括:
62.步驟s511,若否,控制空調器保持運行製冷功能。
63.根據室外環境溫度和室內環境溫度之間的關係判斷是否控制空調器運行新風功能。
64.若t1>t2,則控制空調器運行新風功能;和/或,
65.若t1≤t2,則控制空調器停止運行新風功能。其中,t1為室內環境溫度,t2為室外環境溫度。
66.在一個具體實例中,第二預設時間例如取對應夏季降雨或颳風後,戶外氣溫驟降的時間段,而在經過溫度降低後的室外環境溫度可以定義成第二室外環境溫度,而在降溫前的室外環境溫度為第一室外環境溫度,預設溫度可以用於表示人體體表肌膚感覺舒適的溫度,具體的,當第二室外環境溫度高於預設溫度時,在上述關於預設溫度的設定理解基礎上,可以認為若是在第二室外環境溫度高於預設溫度的情況下,且假使第二室外環境溫度低於室內環境溫度,若再開啟新換熱功能,儘管會對室內環境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但是最終使得室內環境溫度與第二室外環境溫度相等時,也並不能夠使得室內環境溫度與預設溫度保持相等,於是,在該情況下,則需要控制空調器保持製冷功能運行,才能夠使得室內環境溫度降低至預設溫度或是小於預設溫度,以提高空調器的換熱效率,確保用戶的使用體驗。
67.進一步的,若是t1>t2,則表示空調器開啟新換熱功能能夠輔助製冷功能對室內環境溫度起到加快降溫的作用,從而能夠使得在短時間內,確保空調器的換熱效率時,也降低了與空調器單獨開啟製冷功能相比下的能耗;而當t1≤t2時,則無需開啟新換熱功能,具體的說,此時,若是開啟新換熱功能,則會加劇室內環境溫度的上升或是使得運行製冷功能下的換熱效率降低,於是在第二室外環境溫度高於預設溫度的前提下,此時若是t1≤t2,則使得控制空調器僅運行製冷功能。
68.具體來說,第一室外環境溫度可以取38℃,第二預設時間可以取30分鐘或者1小時,常見的天氣驟變以使得驟降的溫差值保持在較大差值,第二室外環境溫度可以取27℃,預設溫度可以取28℃,於是此時第二室外環境溫度小於預設溫度,此時無需考慮室內環境溫度的大小,便可以控制關閉製冷功能而僅開啟新換熱功能。
69.優選的,步驟s61具體包括:
70.步驟s611,當室內環境溫度小於室外環境溫度時,控制空調器在停止運行新換熱和運行新換熱功能交替運行。
71.優選的,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具體包括:
72.實時獲取用戶按照運行模式中的預設動作組執行的實際動作組。
73.判斷在任一預設連續時間內,實際動作組與預設動作組之間的動作偏差累計佔比值是否大於預設偏差累計佔比值。
74.若是,則控制健身鏡由顯示第一預設動作組的動態視頻轉變至休息圖像。
75.判斷休息圖像維持的時間是否大於第三預設時間;其中,若判斷休息圖像維持的時間大於第三預設時間,則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
76.優選的,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具體包括:
77.若否,則獲取空調器的出風口的出風溫度。
78.根據出風溫度判斷是否滿足凝露條件。
79.若是,則控制降低空調器的運行頻率。
80.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還提供一種空調器的控制裝置100。具體的,參見圖2,其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控制裝置100的模塊連接示意圖。控制裝置100例如包括第一控制模塊110、第一判斷模塊120、第二判斷模塊130和第二控制模塊140。第一控制模塊110用於控制空調器運行製冷功能;第一判斷模塊120用於當空調器在健身鏡前方的預設感應區域內感應到待確認對象時,判斷待確認對象是否能夠成功匹配至歷史用戶信息;第二判斷模塊130用於在空調器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判斷室內環境空氣是否滿足新風條件;第二控制模塊140用於在根據在第二預設時間內經溫度降低後的室外環境溫度低於預設溫度時,控制空調器關閉製冷功能僅開啟新換熱功能。
81.進一步的,具有控制裝置的實施例中能夠實現如上述控制方法中任一技術方案對應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82.再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的實施例中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具體的,空調器例如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於執行可執行程序,以實現上述提及任一技術方案中的控制方法。對應的,具有空調器的本實施例中能夠實現如上述控制方法中任一技術方案對應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83.雖然本發明披露如上,但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此。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均可作各種更動與修改,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