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端子接頭及壓縮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20:27:5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壓縮機端子接頭及壓縮機。
背景技術:
如圖1、2所示,壓縮機的上蓋4設置有接線組件,接線組件包括基座1,基座1上設置有三個接線柱3,接線柱3的一端位於壓縮機內部,通過接線盒2與電機的電源線相連,接線柱3的另一端位於壓縮機的外部並與供電的電源線相連,為壓縮機內的電機提供電源。
接線柱3包括柱狀本體31和插片32,接線時三根電線根據絕緣墊上指示的R/S/C或U/V/W逐一進行連接,接線過程中容易出現接錯線的現象,造成壓縮機運行故障或電機燒損。接線完成後仍需使用接線柱護蓋進行防護,並通過螺母將護蓋固定於壓縮機上蓋螺栓5上。整個安裝方式複雜繁瑣,不便於安裝和拆卸維護,影響生產效率,且無法有效避免接錯線。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整體式、方便安裝和拆卸的壓縮機端子接頭及壓縮機。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壓縮機端子接頭,用於將壓縮機的接線柱與電源相連,包括絕緣體,所述絕緣體內設置有接線插孔,所述接線插孔的一端與所述絕緣體的外表面連通,形成供所述接線柱插入的開口端,所述接線插孔內設置有能夠與電源相連的導電結構,當所述接線柱插入所述接線插孔時能夠與所述導電結構相連。
優選地,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還包括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用於對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在周向上的安裝位置進行定位。
優選地,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定位板以及設置於所述定位板上的定位孔。
優選地,所述接線插孔包括第一插孔部和第二插孔部,所述第一插孔部為圓形孔,所述第二插孔部為長條形孔,所述第一插孔部與第二插孔部連通。
優選地,所述導電結構為具有彈性的電連接片,且所述電連接片至少一部分位於所述接線插孔內。
優選地,還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為第一端封閉第二端開口的筒形結構,所述絕緣體內嵌在所述外殼內。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壓縮機,包括上蓋以及設置於所述上蓋上的接線柱,還包括上述壓縮機端子接頭。
優選地,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上設置有定位孔,所述壓縮機上設置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孔與定位凸起配合,對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與所述接線柱在周向上的位置進行定位。
優選地,所述定位凸起為設置在所述上蓋上的上蓋螺栓。
優選地,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與所述上蓋螺栓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縮機端子接頭,設置絕緣體,在絕緣體上形成接線插孔,並在接線插孔內設置導電結構,通過導電結構實現與接線柱電連接,並使接線插孔之間形成絕緣隔離,可以避免電火花或電弧放電等現象的發生。同時,多個接線插孔設置在一個絕緣體上,省去了多個接線柱逐一接線的步驟。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圖1示出現有技術中壓縮機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圖1中所示壓縮機放置狀態的俯視圖;
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壓縮機端子接頭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本實用新型壓縮機端子接頭徑向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於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僅僅限於這些實施例。在下文對本實用新型的細節描述中,詳盡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細節部分。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沒有這些細節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實用新型。為了避免混淆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公知的方法、過程、流程、元件並沒有詳細敘述。
此外,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圖都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且附圖不一定是按比例繪製的。
除非上下文明確要求,否則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的「包括」、「包含」等類似詞語應當解釋為包含的含義而不是排他或窮舉的含義;也就是說,是「包括但不限於」的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如圖3、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縮機端子接頭100用於將壓縮機的接線柱3與電源相連,其包括外殼110和絕緣體120,所述絕緣體120內嵌在所述外殼110內,所述外殼110為第一端開口,第二端封閉的筒形結構,進一步優選為圓筒形結構。接線柱3設置在基座1上,基座1安裝於壓縮機的上蓋4上。接線柱3的一部分位於壓縮機外(即如圖1中所示位於基座1上方的部分),用於與電源相連,另一部分位於壓縮機內(即如圖1中所示位於基座1下方的部分),用於與電機相連。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外殼110的第一端開口邊緣與所述絕緣體120的第一端面平齊,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100安裝後所述絕緣體120第一端面與所述基座1接觸。在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外殼110的第一端開口直徑大於基座1的外徑,優選地,所述外殼110第一端開口直徑比所述基座1外徑大2-3mm,方便所述外殼110套裝到所述基座1上。進一步地,所述絕緣體120的第一端靠近所外殼110第一端的端面設置,並距所述外殼110第一端的端面有一定的距離,保證所述外殼110的第一端套裝到所述基座1上且其端面與壓縮機上蓋4接觸時,所述絕緣體120第一端的端面恰好與所述基座1接觸,一方面能夠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接線柱3與壓縮機端子接頭100的連接可靠性。所述絕緣體120優選為尼龍或硬質橡膠等絕緣材料。
在所述絕緣體120內設置有接線插孔121,所述接線插孔121由所述絕緣體120的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延伸形成,優選地,所述接線插孔121與所述絕緣體120第一端的端面連通,與所述絕緣體120第二端的端面不連通。所述接線插孔121設置有三個,三個所述接線插孔121在周向上呈一定角度分布,並與所述基座1上三個接線柱3的位置分別相對應。優選地,所述絕緣體120上還設置有孔122,所述孔122位於絕緣體120的中部,且所述孔122不與三個所述接線插孔121連通。所述孔122的設置可以減少所述絕緣體120的用料,同時可以減輕所述端子接頭100的重量。該實施例中適用的是三個接線柱3的情況,本申請中的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100也適用於其它數量的接線柱3的情況,只要所述接線插孔121的數量與所述接線柱3的數量相對應即可。
所述接線插孔121的形狀與所述接線柱3的形狀相適配,具體地,如圖1所示,所述接線柱3包括柱狀本體31以及設置於柱狀本體31上的插片32,如圖3所示,所述接線插孔121包括第一插孔部1211和第二插孔部1212,所述第一插孔部1211與所述柱狀本體31配合,所述第二插孔部1212與所述接線柱3上的插片32配合,所述第一插孔部1211為與所述柱狀本體31形狀對應的圓形孔,所述第二插孔部1212為與所述插片32配合的長條形孔,且,所述第一插孔部1211和第二插孔部1212連通,以確保所述接線柱3可以插入到所述接線插孔121內。三個所述接線插孔121將三個所述接線柱3相互絕緣隔離,可以防止電火花或電弧放電等現象的發生。
如圖4所示,所述接線插孔121的內部設置有導電結構,用於將接線柱3與電源相連,其優選為電連接片1213,所述電連接片1213能夠與插入所述接線插孔121內的插片32實現電連接。所述電連接片1213為固定在所述絕緣體120內部的具有彈性的導電片,所述電連接片1213全部位於所述第二插孔部1212內,或者所述電連接片1213的一部分位於第二插孔部1212內,另一部分嵌入絕緣體120中,方便對電連接片1213的定位,當所述插片32插入所述第二插孔部1212中時,所述電連接片1213受到所述插片32的擠壓發生彈性形變,並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壓緊在所述插片32上,與所述插片32實現電連接。
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100與電源線140相連,所述電源線140的一端穿過所述外殼110位於所述絕緣體120內部,並且,所述電源線140位於所述絕緣體120內部的一端與三個所述接線插孔121內的電連接片1213相連。優選地,所述電源線140從所述外殼110的端部或者側壁進入所述外殼110內。
所述外殼110上設置有定位結構,通過所述定位結構可以確定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100在周向上的安裝位置,使得所述接線插孔121與所述接線柱3有唯一的對應方式,避免接錯線的情況發生。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呈長條形板狀結構的定位板130,所述定位板130的第一端固定到所述外殼110上,第二端為自由端,定位板130上設置有定位孔131,該定位孔131優選設置在靠近其第二端的位置,壓縮機的上蓋4上設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孔131能夠套裝到定位凸起上,此時三個所述接線插孔121恰好與各自對應的所述接線柱3對準,能夠避免接錯線的情況發生。優選地,定位凸起為壓縮機的上蓋螺栓5,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定位孔131的內徑比所述上蓋螺栓5的外徑大2-3mm。在替代的實施例中,定位結構還可以為卡接結構、插接結構等。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孔131套裝到所述上蓋螺栓5上之後,可以通過螺母將所述定位板130與所述上蓋螺栓5固定,進而實現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100與上蓋4的固定,防止由於壓縮機運行時的振動,或者其他因素使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100脫落。
在另一個實時例中,所述殼體110和絕緣體120還可以做成一體結構,即所述殼體110和絕緣體120一體形成。所述殼體110和絕緣體120一體形成可以減少裝配工序,使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100的製作過程更加方便快捷。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包括壓縮機主體和電源線,所述電源線的端部設置上述壓縮機端子接頭100,所述壓縮機端子接頭100與壓縮機上的基座1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縮機端子接頭,在絕緣體內設置與接線柱上的插片連接的電連接片,通過絕緣體將三個接線柱及插片相互絕緣隔離,可以避免電火花或電弧放電等現象的發生。同時,三個接線插孔設置在一個絕緣體上,並通過定位結構定位安裝,省去了接線的步驟,又避免了接錯線的情況發生。既提高了裝配效率,又保證了連接的準確度。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在不衝突的前提下,上述各優選方案可以自由地組合、疊加。
應當理解,上述的實施方式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針對上述細節做出的各種明顯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換,都將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