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複合冷卻塔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20:44:5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冷卻塔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複合冷卻塔。
背景技術:
冷卻塔是利用水和空氣的接觸,通過蒸發作用來散去工業上或製冷空調中產生的廢熱的一種設備。
然而,冷卻水中會進入很多雜質,這部分雜質循環進入到換熱裝置後,換熱裝置會產生結垢,嚴重影響換熱裝置的傳熱效果與冷卻能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能自動清理塔體內壁粘附在雜質,同時避免輸出冷卻水中含有雜質的複合冷卻塔。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複合冷卻塔,包括圓筒狀塔體,塔體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出風口和進風口,其特徵在於:塔體內設有圓環形支撐板,支撐板下方固定有環形浮塊,支撐板上方靠近外沿設有朝上設置的環形集汙槽,支撐板外沿呈環形尖狀結構,並貼合抵在塔體內壁上,還包括若干一端連接有抽水泵的排水管,排水管另一端固定在支撐板靠近內沿的下方。
冷卻水在塔體內冷卻,並匯聚到塔體底部,通過冷卻水帶動浮塊上下浮動,並使呈環形尖狀結構的支撐板外沿不斷與塔體內壁貼合,並刮除塔體內壁的粘附雜質,使雜質落到集汙槽內,並通過排汙裝置排出,同時塔體底部也會沉澱雜質,而浮塊會浮動在冷卻水上,因此排水管只能吸收上層不含雜質的冷卻水,避免雜質進入排水管,同時通過支撐板與塔體內壁支撐,使支撐板只能上下移動,避免與塔體碰撞產生噪音,同時也能使排水管一端穩定排水。
在上述的一種複合冷卻塔中,所述的浮塊下方固定有環形刮汙環,且刮汙環外沿貼合在塔體內壁上,並呈朝下設置的環形尖狀結構。
因此可以刮除塔體下方內壁汙物。
在上述的一種複合冷卻塔中,所述的刮汙環內沿與支撐板下方固定,且浮塊包覆在刮汙環和支撐板之間。
因此結構更加穩定。
在上述的一種複合冷卻塔中,所述的集汙槽為支撐板一體彎折形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冷卻水在塔體內冷卻,並匯聚到塔體底部,通過冷卻水帶動浮塊上下浮動,並使呈環形尖狀結構的支撐板外沿不斷與塔體內壁貼合,並刮除塔體內壁的粘附雜質,使雜質落到集汙槽內,並通過排汙裝置排出,同時塔體底部也會沉澱雜質,而浮塊會浮動在冷卻水上,因此排水管只能吸收上層不含雜質的冷卻水,避免雜質進入排水管,同時通過支撐板與塔體內壁支撐,使支撐板只能上下移動,避免與塔體碰撞產生噪音,同時也能使排水管一端穩定排水。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冷卻塔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塔體;
2、支撐板;21、集汙槽;22、排水管;
3、浮塊;
4、刮汙環。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複合冷卻塔,包括圓筒狀塔體1,塔體1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出風口和進風口,塔體1內設有圓環形支撐板2,支撐板2下方固定有環形浮塊3,支撐板2上方靠近外沿設有朝上設置的環形集汙槽21,支撐板2外沿呈環形尖狀結構,並貼合抵在塔體1內壁上,還包括若干一端連接有抽水泵的排水管22,排水管22另一端固定在支撐板2靠近內沿的下方。
進一步的,浮塊3下方固定有環形刮汙環4,且刮汙環4外沿貼合在塔體1內壁上,並呈朝下設置的環形尖狀結構。刮汙環4內沿與支撐板2下方固定,且浮塊3包覆在刮汙環4和支撐板2之間。集汙槽21為支撐板2一體彎折形成。
冷卻水在塔體1內冷卻,並匯聚到塔體1底部,通過冷卻水帶動浮塊3上下浮動,並使呈環形尖狀結構的支撐板2外沿不斷與塔體1內壁貼合,並刮除塔體1內壁的粘附雜質,使雜質落到集汙槽21內,並通過排汙裝置排出,同時塔體1底部也會沉澱雜質,而浮塊3會浮動在冷卻水上,因此排水管22隻能吸收上層不含雜質的冷卻水,避免雜質進入排水管22,同時通過支撐板2與塔體1內壁支撐,使支撐板2隻能上下移動,避免與塔體1碰撞產生噪音,同時也能使排水管22一端穩定排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
儘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塔體1、支撐板2、集汙槽21、排水管22、浮塊3、刮汙環4等術語,但並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