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瓶下置式飲水機的加熱消毒水路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1:04:36

本實用新型涉及飲水機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水瓶下置式飲水機的加熱消毒水路系統。
背景技術:
水瓶下置式飲水機的出現為更換水瓶工作提供了方便。但由於下置式飲水機的水路比傳統的水瓶上置式飲水機的水路複雜,所以很難進行水路的清洗和消毒,長期使用會給飲用者帶來衛生和健康等嚴重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瓶下置式飲水機的加熱消毒水路系統,當水瓶內的水用完後,能夠自動進行水系統的加熱清洗和消毒。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水瓶下置式飲水機的加熱消毒水路系統,包括:冷缸組件、水路組件和控制組件;
所述冷缸組件包括冷缸、冷缸蓋、製冷管和加熱管,所述製冷管位於所述冷缸的外壁,所述加熱管安裝於所述冷缸的內部;
所述水路組件包括吸水泵、換向閥組、吸水管、水瓶和送水管路,所述水瓶位於所述冷缸組件的下部,所述吸水管插入所述水瓶中,所述送水管路連通所述吸水管和所述冷缸,所述吸水泵和換向閥組安裝於所述送水管路上,所述換向閥組包括正向流通狀態和反向流通狀態;
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水瓶水位檢測單元和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水瓶水位檢測單元、所述換向閥組和所述加熱管連接,當水瓶檢測單元檢測到水瓶內的水用完,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加熱管將所述冷缸中的水加熱沸騰,所述換向閥組處於反向流通狀態,當所述吸水泵工作時,冷缸中沸騰的水反向流入水瓶中。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換向閥組包括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第三換向閥和第四換向閥,所述第一換向閥、第二換向閥和所述吸水泵串聯在所述送水管路上,所述第三換向閥則與所述第二換向閥和所述吸水泵並聯,所述第四換向閥則與所述第一換向閥和所述吸水泵並聯,所述第一換向閥和所述第二換向閥連動,所述第三換向閥和第四換向閥連動,所述第一換向閥和所述第二換向閥打開,所述第三換向閥和第四換向閥關閉時,所述換向閥組處於正向流通狀態,所述第一換向閥和所述第二換向閥關閉,所述第三換向閥和第四換向閥打開時,所述換向閥組處於反向流通狀態。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組件還包括水位探針組,所述水位探針組位於冷缸所述冷缸蓋上,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水位探針組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水位探針組至少包括兩根水位探針。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組件還包括溫度探頭,所述溫度探頭位於所述冷缸底部,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溫度探頭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水瓶水位檢測單元包括流量開關,安裝在所述送水管路上。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水瓶水位檢測單元包括水位探針和定時器。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冷缸組件,還包括分水板,所述製冷管位於所述冷缸的下部,所述分水板位於冷缸中間,將所述冷缸中的水分為上部和下部,所述分水板中間有管道與熱缸連通,所述冷缸中上部的水進入所述熱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水瓶下置式飲水機的水路加熱消毒系統,當水瓶內的水用完後,自動進行水系統的加熱清洗和消毒。特別是設計了換向閥組,將消毒後的水排放到水瓶內,不需要在機外設置下水道。由於消毒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添加劑,符合衛生和環保的要求,確保下置式飲水機水路系統的衛生和使用者的健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水瓶下置式飲水機的水路加熱消毒系統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1-冷缸、12-冷缸蓋、13-製冷管、14-加熱管、15-保溫泡沫、16-分水板、161-管道、21-吸水泵、22-換向閥組、23-吸水管、24-水瓶、25-送水管路、26-冷水出水管、V1-第一換向閥、V2-第二換向閥、V3-第三換向閥、V4-第四換向閥、50-熱缸、51-排汽管、52-熱水出水管、321、322-水位探針、34-溫度探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水瓶下置式飲水機的加熱消毒水路系統,包括:冷缸組件、水路組件和控制組件。
所述冷缸組件包括冷缸11、冷缸蓋12、製冷管13、加熱管14、保溫泡沫15和分水板16,所述製冷管13位於所述冷缸11的外壁且位於所述冷缸11的下部,所述加熱管安裝於所述冷缸11的內部,本實施例中所述加熱管14安裝於所述冷缸11的下部。所述保溫泡沫15包覆在所述冷缸11和所述製冷管13的外部。所述分水板16位於冷缸11中間,將所述冷缸11中的水分為上部和下部,所述分水板16中間有管道161與熱缸連通,所述冷缸11中上部的水進入所述熱缸50。所述管道161中安裝有浮球開關,所述熱缸50中的水滿後,浮球開關關閉。
所述水路組件包括吸水泵21、換向閥組22、吸水管23、水瓶24和送水管路25,所述水瓶24位於所述冷缸組件的下部,所述吸水管23插入所述水瓶24中,所述送水管路25連通所述吸水管24和所述冷缸11,所述吸水泵21和換向閥組安裝於所述送水管路25上,所述換向閥組22包括正向流通狀態和反向流通狀態。本實施例中,所述換向閥組包括第一換向閥V1、第二換向閥V2、第三換向閥V3和第四換向閥V4,所述第一換向閥V1、第二換向閥V2和所述吸水泵21串聯在所述送水管路25上,所述第三換向閥V3則與所述第二換向閥V4和所述吸水泵21並聯,所述第四換向閥V4則與所述第一換向閥V1和所述吸水泵21並聯,所述第一換向閥V1和所述第二換向閥V2連動,所述第三換向閥V3和第四換向閥V4連動,所述第一換向閥V1和所述第二換向閥V2打開,所述第三換向閥V3和第四換向閥V4關閉時,所述換向閥組處於正向流通狀態,所述第一換向閥V1和所述第二換向閥V2關閉,所述第三換向閥V3和第四換向閥V4打開時,所述換向閥組處於反向流通狀態。
所述控制組件包括水瓶水位檢測單元、冷缸水位檢測單元、控制單元、溫度探頭34,所述控制單元分別與所述水瓶水位檢測單元、所述冷缸水位檢測單元、所述溫度探頭34、所述換向閥組、所述加熱管和所述吸水泵連接,所述控制單元主要用於接收水瓶缺水信號、冷缸水位信號和冷缸溫度信號,並控制加熱管的通電和斷電,控制所述換向閥組的換向和吸水泵21的電源。本實施例中所述冷缸水位檢測單元包括兩根水位探針321、322,所述水位探針安裝在所述冷缸11上。所述溫度探頭34位於所述冷缸11底部。所述水瓶水位檢測單元可以採用在送水管路上安裝流量開關,或者檢測水泵電機電流,或者水位探針加定時器的方式進行水瓶水位的檢測。
本實用新型水瓶下置式飲水機的水路加熱消毒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
正常送水過程:所述換向閥組處於正向流通狀態,吸水泵將水瓶中的水吸入冷缸中,冷缸中的水通過分水板的管道流入熱缸中,當水位探針檢測到冷缸中的水加滿時,吸水泵停止動作。
加熱消毒過程:當水瓶檢測單元檢測到水瓶內的水用完,所述控制單元控制所述加熱管將所述冷缸中的水進行加熱,通過溫度探頭檢測到冷缸中的水已加熱至沸騰,然後加熱管停止加熱,控制所述換向閥組處於反向流通狀態,將冷缸中沸騰的水反向流入水瓶中,對送水管路和吸水管等進行消毒。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