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極片切刀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13:17:21

本實用新型涉及切刀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極片切刀機構。
背景技術:
在鋰離子電池的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卷繞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一般對卷繞工藝的要求較高,要求電池極片裁切處理後,極片上的毛刺尺寸波動範圍在8微米以內,原有的切刀機構是通過控制機械間隙來控制切斷效果,因此精度難以控制;而且調試難度大,對調試人員的要求較高,費時費力,影響設備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該切刀機構容易導致較為嚴重的毛刺和金屬碎屑問題,嚴重威脅到產品的安全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極片切刀機構,由上下兩把純鎢鋼材料,經過高緊密處理加工而成,下切刀直接固定,上切刀採用氣缸下壓方式裁斷極片,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極片切刀機構,包括氣缸、上切刀裝置、牽引座、下切刀,所述上切刀裝置包括上切刀座、上切刀,所述氣缸安裝在上切刀座上中部,氣缸兩側分別安裝有連接杆,所述連接杆穿插在上切刀座內,所述上切刀座的下方設置為上切刀固定板,所述連接杆的下端穿過切刀座連接在上切刀固定板上,所述上切刀固定板前方安裝有上切刀,所述上切刀固定板與上切刀之間設置有連接部,所述上切刀裝置下方安裝有牽引座所述牽引座右側鎖緊有,所述牽引座左側與擋板上安裝有擋塊連接板,所述擋塊連接板貼合固定安裝在牽引座與擋板前側的凹槽處,所述擋塊連接板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有上切刀擋塊,所述牽引座中部安裝有牽引輪,所述牽引座內固定安裝有下切刀,所述牽引座下方卡扣安裝有廢料盒。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切刀與下切刀採用純鎢鋼材料高緊密處理加工製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牽引輪穿插在牽引座內,且伸出牽引座左側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極片切刀機構,上切刀直接定好位置,採用兩點一線原理,線割出高緊密兩個空位,直接扣上兩根淬火加硬的圓棒上,使其在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名普通員工都能簡單操作完成,提高生產效率,相比傳統方式結構,此結構不僅降低了成本,且裝配簡單,技術含量極大優化成簡單結構,在調試過程中,還解決了有金屬碎屑、毛刺等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氣缸;2-上切刀裝置;3-牽引座;4-下切刀;6-上切刀座;7-上切刀;8-上切刀擋塊;9-連接杆;10-切刀固定板;11-牽引輪;12-廢料盒;13-連接部;14-擋板;15-擋塊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極片切刀機構,包括氣缸1、上切刀裝置2和牽引座3,上切刀裝置2包括上切刀座6、上切刀7,氣缸1安裝在上切刀座6上中部,氣缸1兩側分別安裝有連接杆9,連接杆9穿插在上切刀座6內,上切刀座6的下方設置為上切刀固定板10,連接杆9的下端穿過切刀座6連接在上切刀固定板10上,上切刀固定板10前方安裝有上切刀7,當本機構啟動使用時,氣缸1為上切刀7上下運動的動力來源,啟動氣缸1帶動上切刀7做上下往返運動,使上切刀7對極片進行精準切割,上切刀固定板10與上切刀7之間設置有連接部13,上切刀裝置2下方安裝有牽引座3,牽引座3右側鎖緊有擋板14,牽引座3左側與擋板14上安裝有擋塊連接板15,擋塊連接板15貼合固定安裝在牽引座3與擋板14前側的凹槽處,擋塊連接板15的左右兩側分別固定有上切刀擋塊8,上切刀擋塊8安裝在上切刀7的兩側,阻擋了上切刀7,提高了安全防範,牽引座3中部安裝有牽引輪11,牽引輪11穿插在牽引座3內,且伸出牽引座3左側外,牽引座3內固定安裝有下切刀4,牽引座3下方卡扣安裝有廢料盒12,廢料盒12卡扣在牽引座3的下方,從牽引座3上方工作中切割的廢料落入廢料盒12中,方便拆取安裝清理,上切刀7與下切刀4採用純鎢鋼材料高緊密處理加工製成,本機構裝配簡單,上切刀7直接定好位置,採用2點一線原理,線割出高緊密2個空位,直接扣上2根淬火加硬的圓棒上,使其在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名普通員工都能簡單操作完成,提高生產效率,相比傳統方式結構,此結構不僅降低了成本,且裝配簡單,技術含量極大優化成簡單結構,在調試過程中,還解決了有金屬碎屑、毛刺等現象,極大的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和產品的合格率。
綜上所述:本極片切刀機構,由上下2把純鎢鋼材料,經過高緊密處理加工而成,下切刀4直接固定,上切刀7採用氣缸1下壓方式裁斷極片,採用2點一線原理,線割出高緊密2個空位,直接扣上2根淬火加硬的圓棒上,使其在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名普通員工都能簡單操作完成,提高生產效率,相比傳統方式結構,此結構不僅降低了成本,且裝配簡單,技術含量極大優化成簡單結構,在調試過程中,還解決了有金屬碎屑、毛刺等現象,極大的提高了電池的安全性和產品的合格率。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